尖叫吧!北海居然有如此真材實料的蟹黃灌湯包,湯汁多到嗶出來!

2021-02-17 北海百事通

小百說,想要多薄,才能如願以償,比起它,恐怕無出其右了。

對於吃貨而言,好吃的包子不外乎皮薄餡多。小編帶你去看看,皮薄能薄到什麼程度?


如你親眼所見,可以跟紙一般薄。


如何能做到如此驚人地步?那就要去這家店裡看看了。


以經營廣式點心為特色,老闆純正廣東人,十五歲起學習做糕點,後來到了北海,娶了北海老婆,在這裡做生意,安了家。

進入茶樓,可見原木桌椅,撲面而來的古色古香,

這裡不收茶位費,免費提供鐵觀音。


古人認為早餐是三餐之首,有早上吃的像皇帝的說法,廣東人更有早下午茶的生活方式,小編溫馨提醒:記得每天吃早餐。

那麼,先奉上特色"蟹黃灌湯包",不要眨眼,吃貨們,可要看仔細了。


肉餡有彈性,很勁道,湯汁多,皮薄有質感。

除了它,還有"廣式灌湯包",不過比起蟹黃包,這個小玲瓏多了。


吐槽;機智的小編蒙住眼睛沒看。它們是如何做出來的呢?小編帶你逛廚房。

將麵團切成長條。

擀成圓條,然後切成小麵團。

小麵團按扁,然後用擀麵杖擀圓。

擀好的皮平鋪在左手上,然後放上準備好的包子餡。

捏合,漸成包子。

蟹黃灌湯包,放入蒸籠。


廣式灌湯包,一個蒸籠放好幾個。其實,這是本地改良版本,原始版本,是在底部放超薄的蘿蔔片。

為什麼不帶手套?

那吃包子時,鑑於麵團與塑料的粘黏度,可能會回收到塑料。

(ps:這是誇張說法,不過帶著塑料手套做包子……)

不來一張爆滿整個屏幕的麵食,恐怕無法講明白:包子究竟有多少種做法!


這裡有燕麥香芋包、蜜汁叉燒包、香滑流沙包、菜汁麥香包、菠蘿包、公主包等等等等。

茶樓除了麵食,還有很多特色菜,小編隨意選擇了一些,以作參考。

水東芥菜

鮮灼菜心

泡菜炒陳村粉

皮蛋瘦肉粥,喝過的不用解釋,沒喝過的?居然還有沒喝過的,快去試試。


皮蛋瘦肉粥

紅魚粥

鳳爪,不論是鼓油皇的,還是泡椒的,很多年過去了,依然是好味道。


鼓油皇鳳爪


泡椒鳳爪

正如某品會廣告所言,這是一家兼做外賣的包子店。

忙碌的員工,揭開剛剛出鍋的點心。


蜜汁叉燒包


菜汁麥香包

下面兩種包子,小編推薦一吃,都是烤出來的,帶有麵包的香甜。

菠蘿包

公主包

一口蒸餃,一小勺醋,津津有味,不覺間便會吃掉五六個。飽飽的,再來碗極稀的小米湯,然後可以出去瀟灑了。



打包帶走的飲品。

看到這裡,必須模擬一下他們的心願:福記包子鋪,真誠以待,歡迎您來早點吃。


地址:廣東路與逢時花園入口交匯處往北50米

茶樓營業時間:早上8:00-中午12:30 下午6:30到晚上10:30

外賣時間:早上6:00-晚上10:00

熱線電話:0779-3217258

配送電話:135 5719 8761

人均消費:20-30元


▍文案編輯:北海百事通原創編輯(轉載須註明)


相關焦點

  • 充滿爭議的上海蟹黃灌湯包:20元一隻,每天萬人排隊買
    四個來自馬來西亞的華裔女孩,她們在上海的城隍廟吃蟹黃灌湯包。就這麼簡單?就這麼簡單。漂洋過海來看你,就為了一個——不對,叫一隻,上海的蟹黃灌湯包論只——就為了一隻上海蟹黃灌湯包。這就是上海蟹黃灌湯包。20元一隻。為了它,遠涉重洋到上海?對,不要讓xx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 狂喜的灌湯包
    而灌湯包,反過來就是能工巧匠手裡似雕塑一般的麵團,柔軟的物質,塑造出有性格的形狀,不比在大理石中鑿出柔和的線條更簡單。光潔白亮的一枚灌湯包,是最有雕塑感的食物了,褶子的肌理,其中的陰影,是讓每個渴望在石頭中發現靈魂的藝術家最夢寐以求的作品,褶子的線條流暢,在頂點匯聚,鎖住香氣,簡練,沒有一絲多餘的裝飾,最好的藝術品也不過如此,僅靠材質和手裡的工具
  • 自製家庭版灌湯包,做法簡單,皮薄如紙,肉嫩湯汁多,特好吃
    導讀:自製家庭版灌湯包,做法簡單,皮薄如紙,肉嫩湯汁多,特好吃說起灌湯包,相信大家都挺熟悉的,這是人人愛吃的一種食物,灌湯包吃起來皮薄餡多,咬一口滿滿的湯汁,裡面的肉餡鮮美又好吃,比餃子、餡餅還好吃,那麼你家吃的灌湯包
  • 南京美食:從汴梁到金陵,皮凍與半發麵,灌湯包的奇幻漂流
    就如同蟹黃瓜子固然美味,可少了自己動手剝殼的過程,吃的時候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梁秋實先生曾經在文章中說,無法理解包子裡增加湯汁的做法。想來是他寫這篇文章時,還未在喝湯這個過程中體會到樂趣吧。  現在很多主營外賣的湯包店,為了方便顧客在移動時食用,已經開始提供方便喝湯的吸管了從商業化、速食角度來看,這種改進當然不錯,但也少了種獨特的體驗不是。
  • 足不出戶吃到開封灌湯包,不用做皮凍,包子一樣湯汁濃鬱
    來到開封第一件事當然是逛吃逛喝,開封的灌湯包當然是必須要吃的美食之一,灌湯包與普通包子的差別就是,灌湯包的麵皮沒有經過發酵,外皮潔白,晶瑩剔透,能清晰地看到包子內部的湯汁,卻不會漏底。開封的灌湯包已經有百年的歷史,製作過程精細,選材也頗有講究。在開封不吃灌湯包等於白來了一次開封。
  • 灌湯包不用熬皮凍的簡單做法,照樣湯汁豐盈,鮮香美味
    灌湯包不用熬皮凍的簡單做法,照樣湯汁豐盈,鮮香美味灌湯包是很多人愛吃的小吃,特別是早上吃上這麼一籠湯汁豐盈,鮮美多汁的灌湯包,那真是太滿足了。灌湯包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餡料的湯汁非常的豐盈,而要想湯多,做的時候放的皮凍就要多。
  • 美味灌湯包的做法
    灌湯包子有了形式美,其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 灌湯包的皮怎麼做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灌湯包的做法吧。灌湯包的做法一特點:汁多肥美,油潤四溢,鮮香無比,風味獨特。注意事項⑴麵團發酵時間不要過長,要求嫩酵麵團;⑵蒸製時間不要過長,防止穿底露餡。灌湯包的做法二:水晶灌湯包
  • 全國各地好吃的包子大排名,灌湯包只排第三,第一居然是?
    愛吃包子的人應該很多吧,特別是早餐,有時候美味的包子已經成為了我們起床的動力,一口咬下去滋滋冒油的包子,正是我們早期之後幸福的源泉,也是元氣滿滿的開始。全國各地的包子大不相同,各有千秋,總有一款會是你的心頭好,今天小編就整理了前期大家投票選出來的top7,這就給朋友們一一道來。
  • 正宗靖江蟹黃大湯包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他還興衝衝的給我看了當時電視片段,包子在上桌時隨著動作一直晃動,難道這圓鼓鼓飽滿的包子裡不是餡料,居然是湯汁?!我不信,怎麼能做到把如此多的湯汁裹在包子裡?!朋友笑而不語,等湯包上桌,只是隨手拿起轉了幾圈。
  • 泉城美食榜 ▎這9家汁鮮皮薄美味灌湯包大盤點,就算燙嘴也要吃!
    有名的開封灌湯包,提起似燈籠,放下似菊花。招牌豬肉灌湯包,外形美,餡料鮮,挑開皮兒,品一口鮮湯,回味悠長。蝦仁灌湯包,有很大顆的蝦仁哦!湯包皮薄如紙,透過近乎透明的皮兒,能看到湯汁在跳舞,咬一口,任湯汁流入口中,味道鮮美的不要咬舌頭哦!當然,除了蟹黃湯包,還有豬肉餡兒、牛肉餡兒等多種選擇呢!
  • 做好灌湯包我有訣竅,不破皮不漏湯,個個皮薄筋軟,湯汁鮮而不膩
    導語:做好灌湯包我有訣竅,不破皮不漏湯,個個皮薄筋軟,湯汁鮮而不膩。手把手教您做正宗灌湯包,掌握3要點,個個皮薄如紙,肉嫩湯更鮮您好,感謝收看悅悅家的美食匯,要想變美,全靠一張嘴!今天給大家分享正宗灌湯包的做法,我們只需要在製作過程中牢記3個關鍵的要點,做出來的灌湯包不破皮不漏湯,個個皮薄如紙又柔軟筋道,包子裡的肉餡嫩滑,湯汁味道更是鮮美不油膩!
  • 鎮平這家老字號店的灌湯包,皮兒薄餡大嘬一口全是鮮汁!!!
    每個包子都有一套固定的規律,皮薄、秘制的餡料、要捏26個褶子...而且師傅的手速特別快,攝影師能否拍到全靠緣分~每個步驟都追求完美,包包子的過程就像看一場表演,很壯觀。靠著祖傳手藝做出來灌湯包,才能稱之為正宗的天津老味道。就像它家的標語:吃上一口,別無所求!
  • 正宗徽記灌湯包,【皇上】吃了都說好
    麻籽豆腐水晶粉(32元);這絕對是道美味的養生菜,麻籽是一種不太常見的野生桑科植物,據「自學中醫師」張燦爛了解,火麻籽有滋陰補虛、疏通血脈等功效,但不知其口味也可以這麼香潤,麻籽,大豆,雞蛋當然還要有水晶粉,渾厚香潤的豆腐搭配晶瑩香韌的水晶粉
  • 原來灌湯包是這樣做的,跟我們平時吃的包子有什麼不同!
    灌湯包,是江蘇揚州的一道傳統特色名點吃。鮮湯和肉餡同處一室,將吃麵、吃肉、吃湯三位融為一體,揚州美食的精美別致發揮的淋漓盡致,是一種整合的魅力。灌湯包湯汁醇正濃鬱、入口油而不膩,肉餡鮮香嫩滑、皮簿筋軟、外形玲瓏別致、晶瑩剔透。
  • 北海這家粉居然有如此多海鮮,補到流鼻血!
    畢竟吃飽了才有力氣去實現你的人生理想,對吧。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教導我們,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也就是說,身體好了才能擁抱新生活。這湯簡直系海鮮大薈萃,蝦、蟹、沙蟲、九利仔、瑤柱等,經秘制處理並長時間連續不間斷熬製而成,簡直鮮到極致
  • 正宗灌湯包,皮薄餡大,湯汁鮮美,孩子搶著吃
    正宗灌湯包,皮薄餡大,湯汁鮮美,孩子搶著吃大家好,我是夾竹桃有真善美,每天我都堅持自己下廚,用著簡單的食材,烹飪出最美味的家常美食,喜歡做美食的朋友們歡迎關注!在此謝謝大家啦!先做皮凍,豬皮放在鍋中加入沒過豬蹄的水,在加入香蔥、料酒煮10分鐘,時間到,涼水過涼。用刀子刮掉油脂一定要去除乾淨,切成片下鍋加水,沒過豬皮,加蔥、姜、8角、料酒再煮10分鐘,二次過涼。現在豬皮很容易切凍。
  • 你吃的蟹粉小籠裡到底有沒有真·蟹粉?是時候更新小籠收藏夾了
    蟹黃滿滿小籠,2隻58元算是貴的了,沒有肉,全部都是蟹黃和蟹肉,小小的小籠飽滿得圓滾滾,蟹油滿滿撲出來1隻湯包3隻陽澄湖大閘蟹,黃多如山,皮薄如紙,湯如泉湧,錯開熱乎的湯包湯汁DuangDuang地流出來,誘人得不行。
  • 兩種灌湯包你更喜歡哪個?
    在小的時候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灌湯包,我就在想好吃嗎?裡邊的湯為什麼不會漏出來?這湯是怎麼包起來的?三個大問號在我腦袋上直轉圈,節目太過囉嗦,我就沒有等到他說出真正的答案就換臺了。隨著一點點的長大,我終於知道了灌湯包的製作流程,肉湯成凍包到面裡。灌湯包的種類挺多。但是灌湯包的宗旨就是吃湯吃肉吃麵。大多數人都是喜歡吃這種灌湯包,就是有五花肉,肉皮,蟹肉,蟹黃的這種。接下來我可能要吐槽一下在吃灌湯包的時候,我就不明白了,難道不用吸管都吃不了了嗎?
  • 小哥逛上海城隍廟,試吃天價「蟹黃包」,難吃到不敢相信!
    隨著網絡的發展,人們慢慢地離不開手機,經過一天的忙碌,在晚上睡覺之前刷一刷手機似乎成了習慣,為了順應時代的需求,這時就需要很多的網絡人士,其中最出名的大概就是那些做吃播的人們了,其實有很多的人們不是正兒八經吃東西,而是去測評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咱們今天要說的是一位小網紅,剛開始的時候,這位小網紅總是自己在家買很多的美食
  • 開封灌湯包、南京雞鳴湯包、靖江蟹黃湯包……哪裡的湯包最好吃?
    將豬後腿肉攪碎,加入鹽、糖、料酒等調料後,不斷地用手摔打,不時地加入水和香油,一直將餡打到稀稠如粥,拉長絲不斷才算合格,這樣蒸出來的包子才能飽含湯汁。包子皮也有講究,要通過搓、甩、拉、拽等手法,三次「貼水」,三次「貼面」的「三軟三硬」工藝,使包子皮既光滑又有韌勁,不漏湯,不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