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血流頻譜是心臟常規檢查項目,但是其是複雜多變的,這跟左心室鬆弛性、順應性、心肌的僵硬度、前負荷和心房壓等等相關,這對於我們了解左心室舒張功能評估有幫助,本文主要解讀二尖瓣血流頻譜模式:
PW置於二尖瓣瓣尖水平,取樣容積3mm,掃描3個周期以上。 測量IVRT時,PW置於二尖瓣瓣尖與左室流出道之間同時獲取二尖瓣和左室流出道頻譜。
二尖瓣血流頻譜主要指標:E峰、A峰、E/A、E峰減速時間DT、E-A間期、Valsava動作後△E/A、IVRT。
E峰:舒張早期血流頻譜,代表舒張早期LA與LV之間的壓差,主要受左心室前負荷和左心室鬆弛性的影響。A峰:舒張晚期左心房收縮血流頻譜,代表舒張晚期LA與LV之間的壓差,主要受左心室順應性和心房收縮力的影響。E/A:正常人一般>1 <2,但是容易受到年齡的影響,年齡越大,E/A越小,>60歲後,E/A<1。對於部分年輕人<30歲的,E/A也可能>2,這可能與左心房壓比較低,左心室順應性較好有關。DT:如圖中紅線的時間間期,正常人一般在160-220ms之間,容易受到心室鬆弛性和順應性的影響,隨年齡增加而增加。E-A間期:如圖兩條白線之間,容易受到心率的影響,心率越快間期越小,甚至消失。
△E/A:當△E/A>0.5時,可以反映左心充盈壓升高,由於計算較麻煩,應用比較少。
IVRT:如圖所示,兩條綠線之間,正常人一般在60-90ms之間,但受年齡的影響,年齡越大,IVRT越大。
我們排開前負荷不足的情況,二尖瓣血流頻譜異常模式主要包括3種類型:
1、左心室鬆弛性受損,左室舒張功能I級,輕度舒張功能異常,左心室充盈壓和左房壓正常:
頻譜表現:
IVRT延長>110ms,E峰降低<50cm/s,DT>220ms,E/A<0.8,A峰佔優勢,代表此時舒張早期左心室充盈降低,舒張晚期左心房主動代償性收縮增強。
2、假性正常化階段:左室舒張功能II級,中度舒張功能降低,左心室充盈壓和左房壓升高。
E/A假性正常化0.8-2之間,此時舒張早期由於左心房壓力增高致E峰增加,舒張晚期由於左心室充盈壓升高造成房室壓差降低,左心房收縮失代償而致A峰低於E峰。IVRT和DT同樣也假性正常化。3、限制性充盈障礙:舒張功能異常III級,嚴重的舒張功能降低,左室充盈壓和左房壓嚴重升高。頻譜表現:
E/A>2,此時舒張早期很高的左房壓造成高房室壓差,所以E峰升高,舒張晚期左心室充盈壓很高,左心房收縮力衰竭致A峰降低。IVRT降低<60ms,DT降低<160ms。
在這種模式下,有時會看到E峰後舒張中期的L波,如下圖箭頭所示,L波的出現是舒張功能嚴重降低的一種表現。但是並不是所有L波都存在舒張功能降低,在心率緩慢的年輕人中偶爾也會看到。
二尖瓣血流頻譜模式的優勢是簡單、容易獲取,難點是複雜多變,影響因素多:
2、對於假性正常化(舒張功能II級)的患者更有挑戰,此時應結合舒張功能其他指標進行綜合判斷。感謝您的關注!歡迎關注公眾號:
超人ja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