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企業甘肅授草帽編織技藝 貧困婦女可居家增收

2021-01-09 人民日報

4月14日至21日,甘肅省「拉菲草帽經紀人培訓班」在蘭州舉行,來自全省各個市州的隴原巧手代表免費參加技能培訓。 徐雪 攝

21日,46歲的馬玉芳帶著新學到的編織技藝,坐上了返回甘肅武威市古浪縣大莊村的車,她作為當地的婦女致富帶頭人,盤算著儘快讓30多名貧困姐妹掌握新技藝,在照顧家裡老小的前提下,能多賺點錢添補些家用。

4月14日至21日,甘肅省「拉菲草帽經紀人培訓班」在蘭州舉行,來自全省各個市州的隴原巧手代表免費參加技能培訓。

甘肅隴原巧手總經紀人鄧世賢介紹,甘肅隴原巧手是全省脫貧致富的一個項目,通過我們不斷地推廣,與臺灣立鑫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籤訂了總金額為2625萬元的「草帽編織」訂單。此次培訓就是把全省各地的巧手代表集中起來,向來自臺灣立鑫股份有限公司的編織老師學習技術,學成後,會將材料分發給巧手代表,讓她們教授給更多的貧困婦女,實現居家就業、靈活就業。

圖為巧手代表正在學習編織拉菲草帽。 徐雪 攝

鄧世賢說,一旦貧困婦女熟練掌握了技術後,按每人每天鉤織一頂草帽來計算,每月她可以增收900元,該項目預計至少可以帶動5000名婦女增收。

參加培訓的「90後」李菁菁,大學畢業後便在定西市安定區上班,當了母親後,她對手工編織的熱情與日俱增,「學有所成後,想回去帶動更多的貧困姐妹增收致富,還希望把自己這個興趣變成事業來奮鬥。」

張克軍是培訓中唯一的一名男性,但他與手工製作已「結緣」8年之久,在上海帶動了很多殘疾人通過雙手自強自立。他拿著鉤針的手靈活地將一根根草編成草帽的形狀,「男性做手工可能會受到某種偏見的影響,但自己一路堅持了下來,也獲得了肯定。手工編織的魅力在於能讓心靈沉靜,體會雙手創造的價值。」現已在白銀市會寧縣帶動20多名婦女就業增收的張克軍,還希望將學來的新知識帶回去,傳授給更多的農村婦女。

來自臺灣立鑫股份有限公司的指導老師李娜說,甘肅的婦女心靈手巧,進步非常快,接下來,只要他們編織的草帽經過驗收合格後,公司會全部收購加工,這些產品將遠銷歐美等國。

相關焦點

  • 六旬農婦傳承傳統草編技藝 巧手「編織」助脫貧增收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楊金花供圖中新網臨汾12月9日電 題:六旬農婦傳承傳統草編技藝 巧手「編織」助脫貧增收作者 楊靜將玉米皮染色、編織綑紮、用剪刀將多餘的部分精心修剪掉……一根根「廢草」經過楊金花的一雙巧手精心編織後,煥發新生,變成一件件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的藝術品。
  • 加區婦聯組織開展婦女手工編織培訓班
    加區婦聯組織開展婦女手工編織培訓班 2020-12-16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灣苗慄「藺草原鄉」苑裡鎮傳統手工藺草編織百天製作1頂藺草帽
    華夏經緯網12月2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藺草編織早期是臺灣苗慄苑裡的特色產業,苑裡鎮農會推廣藺草文化,2005年成立藺草文化館,展示藺草故事,也販賣在地藺草織品,輔導婦女重拾傳統工藝,手工藺草帽做工精緻,價錢也隨著編織細膩度而有不同,市面上藺草帽價格落差大,從百元到上千元皆有,想挑好帽有訣竅
  • 探尋草帽的編織技藝
    >從事編織的當屬村裡老年人,打發農閒時間,有些地方家裡幾代人堅持草帽編織,從收辮子到編織、燻蒸、定型,配帽系,十幾道工序嚴格把關,才能完成一個草帽,30年來,他們一一熟稔於心。他們將會把這個手藝傳承下去,不僅是作為一個營生,更是為把這份人與物的感情延續下去下面,請和旬邑人一起走進民間草帽緶製作坊,探秘草帽編織的全過程。
  • 巧手「編織」新生活
    時間長了,對於各年齡段,乃至各鄉鎮、各村婦女的特長,何芳瞭然於胸,培訓、下訂單也更有針對性。「有婦女擅長做車墊和草帽,有的婦女擅長做『七股辮』『三股辮』,我們發訂單時也會因人而異,每個村都不一樣。」「不佔農忙時間,家裡的活計也能顧上。自己掙錢給自己買點化妝品、衣服,挺好的,我們農村婦女也能經濟獨立!」
  • 助力就業創業 東營區開展「擔當作為 狠抓落實」幫婦助殘編織技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新怡 東營報導為進一步落實東營區委、區政府「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部署,實施「幫婦助殘」項目,積極為殘疾人和貧困婦女提供就業平臺,12月17日,由東營區總工會、東營區婦聯、東營區殘聯主辦的首屆東營區
  • 【巾幗脫貧故事】潘菊仙:「追夢」路上的編織「網紅」
    自「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實施以來,她帶頭發展手工編織業,刻苦鑽研實用編織技術,帶動當地婦女,把編織技術創新運用到日常用品中,成為附近有名的編織界「網紅」。因家境貧寒,潘菊仙從小就擔起了家中大小事務,她一直深信著,只要肯努力奮鬥,就一定能闖出一片天。
  • 肅南發展手工編織 助力產業脫貧(二)
    充分發揮「民間藝人」「非遺傳承人」等手工技藝骨幹的引領作用,滿足手工產業專業化、產業化發展需求,同時抓住市場和訂單這兩個關鍵環節,堅持市場化、品牌化、產業化目標,通過技術指導、專業培訓、信息服務、資金幫扶、商標註冊等方面的支持,重點扶持民族民間民俗婦女手工藝編織公司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等,展銷推介基地規模不斷壯大。
  • 甘肅農村婦女清潔隊:幫扶困難家庭 消除「視覺貧困」
    甘肅農村婦女清潔隊:幫扶困難家庭 消除「視覺貧困」 2020-04-15 20:59:49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燕玲 責任編輯:張燕玲     連日來,甘肅在全省範圍內集中開展為期三個月的
  • 網絡名人看重慶|一朵胸花繡千針 貧困留守婦女學非遺變身鄉村繡娘
    劉子蓉告訴網絡名人,線下遊客和線上買家購買到的「酉州苗繡」,都是當地婦女純手工繡制,具有收藏價值。另一方面,這些面繡背後,包含了當地貧困留守婦女脫貧致富的決心和努力。劉子蓉年輕時在外地工廠上班,還有2個孩子在讀書,家裡的老人照顧不過來,她只好回老家車田鄉照顧老小。車田鄉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常年雲霧繚繞,被人譽為「雲端上的山鄉」。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託起貧困群眾的小康夢——遼寧方大集團在...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託起貧困群眾的小康夢——遼寧方大集團在東鄉的扶貧實踐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杜雪琴 通訊員 羅永崗東鄉縣海拔1735「輸血+造血」 以產業拓渠道促增收方大集團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以產業扶貧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提升群眾自我發展能力。經過深入調查、謀劃研究、細化措施,一個個產業幫扶項目迅速落地東鄉。
  • 張家界:桑植縣衛健局首期藤椅編織技能培訓開班
    3月31日,由桑植縣衛生健康局舉辦的民族手工藝品製作(手工編織)藤椅編織技能首期培訓班在該局的駐村幫扶村—沙塔坪鄉茶盤口村順利開班。茶盤口村21名有勞動力但無法外出務工的婦女和老人參加培訓。駐村第一書記朱傳傑在開班儀式對參訓學員提出希望:工作隊無條件的為村民進材料,請師傅,添設備,大家都要珍惜學習機會,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靜心學習,爭取人人熟練掌握藤椅編織技能,做到學有所獲、學以致用;加大宣傳力度。
  • 寧城縣婦聯:創業「小項目」點燃婦女「大夢想」
    「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這次機會,把編織技術練好。」日前,在寧城縣汐子鎮桃古圖村巧娘坊內,一群興趣相投又有共同創業熱情的婦女們一邊不停地翻飛著手中的鉤針,一邊互相鼓勁著。11月以來,為推進婦女巧手居家創業增收,發揮婦女在「六保」「六穩」中半邊天作用,縣婦聯積極向市婦聯爭取巧手創業增收「小項目」資金,扶持有意願創業的婦女創業和就業。
  • 結繩串起「菜鄉涪女」增收路_中國婦女報<20201218期>第1版:要聞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許真學□ 石玉梅一根根紅線,在「菜鄉涪女」們的巧手翻飛中,變成了手繩、手串、腰帶……在重慶市涪陵區菜鄉結繩培訓基地裡,涪女們編織著快樂,也編織著她們的脫貧致富夢。這群婦女中,有的因為患病、殘疾,有的因為家務纏身無法正常就業。
  • ...送暖】甘肅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攜手愛心企業為我市捐贈健康皂露
    【料峭寒冬 愛心送暖】甘肅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攜手愛心企業為我市捐贈健康皂露 2020-12-18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草帽編織」大賽場面真壯觀!
    長河鎮金草帽文藝志願隊帶來的舞蹈《編織長河夢之鄉》,拉開了今年這場草帽編織技能比賽的序幕。一位市總工會的負責人告訴小慈:職工技能運動會的草帽編織技能比賽每年都舉行一屆,今年已是第十三屆了。比賽準備時草編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優秀民間工藝,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時期。
  • 走近墨脫:竹藤編織讓群眾「指尖」增收
    江永紅手中提著的塑膠袋裡裝著高山抽空編織的竹編製品,她要將這些竹編製品放在合作社寄賣。在這裡銷售竹編製品以及香蕉等當地特色水果,是她家致富的門路之一。 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的墨脫縣,地處雅魯藏布江下遊、喜馬拉雅山脈東端南麓。平均海拔1200米的墨脫,溼潤多雨、氣候宜人。
  • 聊城東昌府區:手工編織「編」出幸福新生活
    教場李村村民王一芹對學習編織技藝特別感興趣。近日,為引導帶動教場李村及周邊村莊的貧困群眾和留守婦女發展「指尖經濟」,實現靈活就業、居家掙錢,市派東昌府區堂邑鎮教場李村第一書記王洪禮、五裡墩村第一書記李光,聯合市派駐東昌府區堂邑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多方協調溝通,特邀請濟寧市鄉村振興合伙人、柳編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劉玉榮老師來到教場李村,開展了為期12天的以「巧手薈萃、編制幸福生活」為主題的免費技能培訓,30餘名婦女參加了本次培訓。
  • 培訓手工編織 居家靈活就業
    「兩正一反,這邊再織松點……」巾幗志願者丁慧芬正耐心細緻地指導婦女學員編織帽子。前不久,賽罕區婦聯婦女手工技能培訓班在賽罕區昭烏達南路街道金橋社區開班了。培訓班上,丁慧芬現場進行技術講解和指導,從最基本的手工編織理論、刺繡、棒針、勾針實操等方面對參訓婦女手把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