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中脊或海嶺俯衝的巖漿和金屬作用

2021-01-09 騰訊網

現代大洋中的脊或海嶺,包括擴張洋中脊、無震海嶺或大洋高原和殘餘弧脊等,其面積超過當今世界海洋總面積的20~30%(圖1)。洋中脊或海嶺俯衝不同於正常大洋板塊的俯衝過程,卻是現代大洋板塊動力學系統中十分普遍且非常重要的一種地質過程(圖2),可能與弧巖漿作用及物質循環、大陸地殼生長與演化、上覆板塊變形以及金屬成礦相關。因此,洋中脊或海嶺俯衝已成為當前國際地質研究的熱點之一,但是與其相關的很多問題仍舊存在爭論。

圖1 全球擴張洋中脊、大洋高原或無震海嶺分布

圖2 大洋擴張、地幔柱或熱點活動以及俯衝作用

近期,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王強研究員及其合作者在《中國科學:地球科學》以「洋中脊或海嶺俯衝與巖漿作用及金屬成礦」為題發表評述文章,詳細報導了擴張洋脊、無震海嶺和殘餘弧脊的俯衝過程及其代表性的巖漿巖組合和金屬成礦作用,討論了目前洋中脊或海嶺俯衝研究存在的科學問題。

該研究詳細討論了洋中脊或海嶺俯衝過程及其巖漿作用與金屬成礦的差異性。如擴張洋中脊在正向或高角度俯衝時形成板片窗,並產生埃達克巖-高鎂安山巖-富Nb玄武巖-洋島玄武巖型或洋中脊玄武巖型玄武巖組合,與金屬成礦關係密切。

太平洋東岸,無震海嶺俯衝一般為平坦或相對小角度俯衝,板片在回卷或撕裂過程(圖3)中發生熔融,形成埃達克巖或埃達克巖-高鎂安山巖-埃達克質安山巖-富Nb玄武巖組合,伴生重要的銅金礦床;在太平洋西岸,無震海嶺大多發生較高角度俯衝,形成較大規模的玄武巖-玄武安山巖-安山巖組合。

圖3 板片撕裂或斷離的示意圖

殘餘弧脊的俯衝作用,在日本西南部形成玄武巖-高鎂安山巖-埃達克巖組合,同時有金礦伴生。此外,洋中脊或海嶺俯衝的共同效應也可能會產生俯衝侵蝕作用。

該文指出了洋中脊或海嶺俯衝研究亟待解決的重要前緣科學問題,包括洋中脊或海嶺俯衝的形式及其動力學機制與物質循環過程、巖漿作用和金屬成礦作用產生的深部機制及影響因素、前新生代的洋中脊或海嶺俯衝作用的識別以及板塊構造啟動時間與太古代大陸地殼生長機制等。

這項研究成果極大促進和加強了對洋中脊或海嶺俯衝過程及其巖漿作用及金屬成礦過程的認識。這些尚未解決的前沿科學問題對洋中脊或海嶺俯衝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圍繞上述問題的研究也必將深化對弧巖漿作用及物質循環、大陸地殼生長與演化、上覆板塊變形以及金屬成礦的認知。

相關焦點

  • 巖漿-巖漿的形成和運移
    外界擠壓產生的壓濾作用促使熔體從固相中擠出, 拉伸作用會使固相中的分散的熔體流到低應力區與固相發生分離。3、巖漿的上升和侵位巖漿分凝後, 巖漿的密度低於源區的巖石,產生重力不穩定性及浮力,導致巖漿上升。當巖漿上升至上部巖石的密度與其相當時,巖漿體停止移動形成侵入巖。這一位置可稱為平衡浮力高度。然而當巖漿形成於高壓條件下,在減壓時它也可以上升至高於這一位置,直至噴出地表。
  • 我學者揭示出俯衝帶深部熔體地球化學組成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陳伊翔特任教授研究組,通過深入研究蘇魯造山帶仰口地區出露的花崗質巖脈,揭示出俯衝帶深部熔體的地球化學組成。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國際地球化學領域權威學術期刊《地球與宇宙化學》上。  板塊構造和長英質地殼的存在,是地球區別於太陽系其它類地行星的關鍵標誌。
  • 海洋所揭示「俯衝-再循環」板塊熔融形成碳酸鹽質熔體在大洋巖石圈...
    越來越多的觀測和模擬實驗研究認為,地球深部是重要的碳儲庫。其中,大洋板塊攜帶地表碳(沉積、或生物碳酸鹽)俯衝進入地幔,可能是導致地幔中碳富集的重要原因。已有高溫高壓實驗結果顯示,含CO2的地幔巖(橄欖巖或輝石/榴輝巖)低程度部分熔融可產生富CO2的低矽富鹼玄武巖。
  • 胡俊等-GCA:幔源巖漿底侵作用在下地殼演化中的意義
    胡俊等-GCA:幔源巖漿底侵作用在下地殼演化中的意義大陸下地殼的形成與演化是當今固體地球科學領域的熱點問題之一。1973年Fyfe最早提出玄武質巖漿的底侵作用(underplating)是太古宙大陸地殼形成的重要方式。出露於古老克拉通的麻粒巖地體被認為代表了太古宙下地殼,而被太古宙之後各個時期的幔源巖漿捕獲的麻粒巖捕虜體則代表了太古宙之後的下地殼。因此,對麻粒巖捕虜體的研究成為研究大陸下地殼演化歷史和機制的重要手段。前人通過對此二者的對比研究表明,它們存在一系列差別。
  • 巖漿是否成礦,究竟誰說了算?
    研究表明,在早期的從巖漿中析出的NaCl流體體系中, 以一種5%左右的中低鹽度流體為主要特徵。此外,在低壓(<1.3kbars)下結晶的巖漿中,巖漿流體的鹽度隨著結晶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較高壓力下結晶的巖漿(>1.3kbars)中則發生相反的行為,流體的鹽度不升反將。
  • 二戰中德國著名轟炸機,呼嘯而至的死亡,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很多著名的轟炸機,但很少有一種轟炸機能從戰爭開始一直用到戰爭結束。而由德國容克斯飛機公司製造的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是其中少有的精品,從戰爭開始前直至戰爭結束,JU87俯衝轟炸機都在德國空軍中服役。可以說長久以來,它一直擔任著德國空軍對地攻擊的主力,是德國空軍對地支援的主力。
  • 研究揭示巖漿通道式硫化物礦床定量模型及揮發份作用
    很多學者認為,鎂鐵質-超鎂鐵質巖漿密度(~2700 kg/m3)本就大於地殼圍巖,而硫化物的密度更甚(4000-5200 kg/m3),推測上升巖漿很難攜帶硫化物液滴,通道出口處的礦化是硫化物滲濾回流所致。但不可否認的是,夏威夷的鎂鐵質-超鎂鐵質火山熔巖中仍攜帶著大量的橄欖石斑晶,其密度也高於巖漿和圍巖。
  • 洋地黃功效與作用
    [br]採收和儲藏:北方作1年生栽培,南方可作2年生栽培。當葉片肥厚濃綠粗糙,停止生長時,即可採收。北方9月初至10月底採收,葉片中強心甙含量最高。北方1年可採葉2-3次,南方可採3-5次。採後,在60℃以下迅速乾燥。【原形態】1.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除花冠外,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和腺毛。莖直立,單生或數條成叢。
  • 玄武巖漿的演化歷程
    體積逐步縮小,密度和粘稠度漸趨增高。在自轉功能的作用下,扁平體的厚度增大為扁球體。在天空中,瀰漫著遮天蔽日的熱氣。就是《周易》中所稱的「天地混沌時期」。原始玄武巖漿既不能冷卻凝結,也不能產生雙向重力分異,只能長期地單向分異和接受化學分解物質的沉積。緣於沒有生物作用,致使巖漿的頂部覆蓋著巨厚的沉積物質,即現在通稱為結晶基底的原始沉積巖層。該階段的玄武巖漿溫度依然很高,可塑性很差,月球的潮汐作用只能導致「潮起潮落」,還不能塑造出形體。
  • 火山和地震
    Jones/Minden Pictures)火山活動是指與火山噴發有關的巖漿活動,又稱噴出作用。火山噴發的形式有裂隙式噴發與中心式噴發兩種。裂隙式噴發是巖漿沿著地殼狹長線狀斷裂溢出地表的過程,一般沒有爆炸現象,流出的主要為基性玄武巖質巖漿,冷凝後形成厚度穩定、覆蓋面積大的熔巖被。
  • 巖漿中的巨大能量——流體金屬氫
    其實從這些早期最基礎的研究中,已經可以直觀地了解到氫的種種特性:第一,容易大量產生;第二,能夠燃燒和爆炸;第三,生成物是水。這表明,一種新型的易生產的綠色高能燃料被發現了。這就是氫——一種即將對人類的今天以及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元素。
  • 治療脫肛、癲癇、黃疸、肝炎和腹瀉,僅用脊中一個穴!
    取穴方法: 取穴時採用俯伏坐位,脊中穴位於背部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之間。 穴位解剖: 脊中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淺層主要布有第十一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和伴行的動、靜脈。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世界的陸地和海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陸分布 1.陸地(29%)   (1)大陸、大洲、半島、島嶼(2)七大洲:名稱與分布;大陸上的洲際分界線;地形特徵 亞洲:地形複雜,起伏很大,中高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大 非洲:以高原為主 歐洲:以平原、山地為主,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 南極洲:冰島大陸,世界海拔最高大洲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高原 南美洲
  • 表面活性劑在金屬清洗劑中的作用
    去汙過程意圖表面活性劑在化學清洗中起著吸附、滲透、乳化、溶解、洗滌等作用,其在化學清洗中不僅僅作為輔助劑,而且可以作為主要成分而得到廣泛重視,尤其在酸洗、鹼洗、緩蝕、除油、殺生等清洗過程中已經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目前,以表面活性劑為主體的水基清洗克服了化學酸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