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茶界小學生》,了解茶資本和營銷。
奈雪的茶大事記
2015年11月,奈雪的茶首店(深圳)開業
2016年10月,首輪融資,獲天圖資本億元投資
2017年12月,走出廣東,開始全國拓店
2018年03月,數億元A+輪投資,天圖資本領投,投後估值60億元。首個公開茶飲獨角獸
2018年12月,首家海外(新加坡)門店開業,開始全球探索
2018年12月,新一代門店,「奈雪的茶禮物」
2019年02月,首家酒屋「BlaBlaBar」
企查查顯示,彭心、趙林夫妻依舊擁有公司88%的股份,掌握公司絕對控股權。
為什麼會有奈雪的茶?
這得從趙林和彭心那次不期而遇的「相親」開始。
01彭心遇見趙林
相親,還是請教問題?
2010年,彭心(湖北人)本科畢業於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後來在深圳一家上市IT公司做品牌經理,收入穩定。
但她一直想創業做一個個人品牌,2012年12月開始辭職創業。
像很多滿懷夢想的年輕創業者一樣,彭心自擬了一份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PPT有幾十頁,主打飲品、烘焙,兼做教學,自認為很完美,卻被很多商鋪業主拒之門外,擔心她抗風險能力不足。
辭職了4個月,彭心還沒有告訴父母,一個人在深圳扛著。
「現在回看很幼稚、很外行,方案想做的東西太多了,又沒有經驗和資源。」彭心回憶。
就在這時,一個朋友介紹了趙林。
2013年3月8號,兩人約在福田COCOPARK見,彭心跟趙林講一堆商業計劃書上的點子,趙林聽完說項目很好。
但彭心發現,「他其實說的是違心話。」
原來,趙林是來相親的。
遇見彭心之前,趙林是一個忙於做餐飲的大齡男青年,忙到沒時間找對象,所以不是以相親為目的的社交活動我都推掉了。
有一天一個朋友說給趙林介紹一個女朋友,他就赴約了,去了才發現對方其實是打著相親的旗號來向其討教問題的。
可能因為彭心知道:趙林如果不是相親,是不會見她的。
彭心一見到趙林,就開始描繪她的開店計劃,還帶了一整套的商業計劃書不停問趙林問題。
原來,這個女孩打算創業開一家烘焙店或者甜品店,這估計也是當下很多年輕女生的夢想。
奈雪的茶,始於一場「相親」
趙林看完彭心的計劃書以後覺得這個女孩很有想法,但他心裡也很清楚這個項目很難成功,沒有經驗是最大的短板。
通過了幾個小時的溝(xiang)通(qin)之後,趙林直接問彭心有沒有男朋友,並說道:如果你想做成一家店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成為我女朋友。
當時彭心單身,也覺得趙林人蠻好玩的,她說可以啊!
兩人心投意合,三個月之後(2013年7月)兩人就領證結婚了。
從那以後,他們倆就開始一起為完成她的夢想而努力,於是就有了「奈雪的茶」。
彭心的網名:「奈雪」
「奈雪的茶」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創始人彭心的網名叫「奈雪」。
看到這個名字有人會聯想到一位漂亮的女孩子在泡茶,有人會想到漫天的飄雪,有人會想到冬天捧在手心暖暖的熱茶……
總之,創始人希望每個看到這個名字的人都能聯想到到美好的事物。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奈雪的茶是一個愛情故事。
02餐飲老兵趙林
十多年餐飲連鎖管理經驗
求完婚之後,趙林才建議彭心先去他的公司,了解一下休閒餐飲行業。
入了行之後,彭心才慶幸沒有剛開始就紮下去創業。
趙林有十餘年餐飲經營經驗和投資經驗,掌握行業很多真實數據,為彭心怎麼落地品牌夢想提供了支持。
而且,彭心認為,趙林作為一個創業夥伴,有些良好的特質,首先是有大局觀,商業理解力強,市場洞察力敏銳,快速決斷力出色;其次是迭代能力強,能不斷自我否定來學習、提升;第三是有個人魅力、領導力,管理團隊吸引了一批優秀人才。
得益於趙林的資源,彭心花了一年時間來了解休閒餐飲行業,又花了一年時間做奈雪的品牌搭建,包括奈雪店鋪的空間設計、產品規劃、原料、杯型等。
最近,彭心接受湖北日報旗下支點財經專訪時專門提到對於白領轉型創業建議:保持信心很重要,要儘可能地去規避失敗的風險。
別突然去做一個跨行業的東西,很容易很自我,那99%以上會死掉。
失敗不可怕,但會打擊你的信心,所以寧可成功的慢一點,但是不要讓失敗來得太快。轉型創業起碼要在新的行業裡泡個3年。
03奈雪的茶
選址和空間設計
籌備2年之後,彭心才開始奈雪的茶創業之路。
隨後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要說服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業主認同奈雪的商業方案,拿出好鋪位。
因為商場業主多青睞成熟大品牌,對初創品牌並不是很友好。
經過一番努力,2015年11月,首家奈雪店開業。
最早的門店設計稿並非現在這種立體明亮、溫馨時尚的風格,而是當時很流行的「暗色調工業風」,類似星巴克那種「範兒」。
趙林曾對外談到「設計圖徵詢了公司幾個90後小姑娘的看法,結果她們都不喜歡,因為覺得這像西裝革履的大叔談工作的地方。」。
聽完這些建議後,彭心與趙林決定改變策略,從年輕人角度來改進出如今的設計風格。
經過一段時間打磨,奈雪的茶第一家受關注的店,是深圳華強北九方店,位於星巴克樓下,是所有鋪位中面積最小的。這家店以超強人氣,吸引了其他商場主動邀約。
04奈雪的茶產品
一杯好茶,一口軟歐包
從產品來看,奈雪主打「茶飲+軟歐包」,還有特色的冷泡茶。
1茶飲
彭心認為,使用鮮果、鮮奶和高品質茶葉的「鮮果茶」會更受市場歡迎。
彭心深度參與到產品研發之中,是公司首席產品經理。
她為研發新品,她曾從早上試到凌晨,喝了40多杯產品,喝到吐了依然堅持,去尋找那種「恰到好處」的感覺。
比如,奈雪最先火起來的產品「霸氣橙子」——用兩個新奇士橙,一個切片,一個榨汁,再配上兩種檸檬。茶底選取來自兩個不同產地的茉莉毛尖,加上新鮮茉莉花,讓口感層次更加豐富。
當時,傳統茶師傅對鮮果茶、冷泡茶都非常抗拒,覺得將茶、水果、奶放一起是糟蹋了茶文化。彭心花了大量精力,才找到一批有市場遠見的師傅。
2軟歐包
「軟歐包」是結合歐式麵包的健康、日式麵包的口感,做出了更符合中國人口感的這一品類。
「茶飲+軟歐包」在商業方面也十分合理。
茶飲、麵包一直以來都是購物中心坪效最高的業態,這兩者結合會產生1+1>2的效果,而且能給客人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此外,還有冷泡茶產品。冷泡茶就是用冷水長時間浸泡,萃取而來的茶。
目前,主打的是青心烏龍和洞頂烏龍。
05奈雪的茶為何快速發展?
不到3年,成為茶飲行業首個公開獨角獸
從2015年11月開始首個線下門店,到2018年03月,奈雪的茶獲天圖資本領投的數億元A+輪投資,投後估值60億元。
不到3年時間,奈雪的茶成為茶飲行業首個公開獨角獸。
奈雪的茶,為什麼會快速發展呢?
1時勢
理論上,茶飲創業任何時候都有機會。
但不得不承認,茶飲品牌賽道是有周期性的。
譬如現在跑在前面的幾個新興茶飲品牌其實都是在於奈雪在同一時間崛起的,可能那段時間就是賽道的「窗口期」。
此外,奈雪的茶抓住茶飲消費主力—女性。
奈雪以20—35歲年輕女性為主要客群,「得女性者得天下」。奈雪門店設計、消費體驗、產品創新等方面都抓住了新生代目標用戶群體。
2團隊
茶飲品牌的產品和商業模式是易被模仿的,團隊才能決定你能把戰略打造成什麼樣。
彭心是「首席產品研發官」,70%精力都放在產品研發上。
奈雪的商業布局、渠道開發由趙林主要負責。
趙林(彭心的老公)有十餘年餐飲經營經驗,得益於他的幫助,彭心在創業之前先花了一年時間來了解休閒餐飲行業,又花了一年時間做品牌規劃,包括產品定位、店鋪設計等。
3融資
奈雪的擴張離不開資本助力。
2016年10月,奈雪獲A輪1億元融資,投資方為天圖資本。
2018年3月,天圖資本再次領投3億元A+輪融資,投後估值達60億元。
兩輪融資都選擇天圖資本,是由於對方沒有對賭協議、沒有開店速度要求、不幹涉經營管理。
4供應鏈管理
奈雪有一句口號是:「一杯好茶,一口軟歐包,在奈雪遇見兩種美好」。
對奈雪而言,味道、配方是容易被同行模仿的,只要用好原料,很多品牌都能做出好產品。因此,奈雪逐步搭建自己的供應鏈壁壘。
奈雪創業伊始,當上遊不足以支撐奈雪需要的穩定、高品質原料時,公司只有「砸錢」——向原料供應商支付較高價格,並且嚴格管控。
隨著公司規模擴大,奈雪逐步投建了果園、制茶、麵包烘焙的工廠等基地。
此外,奈雪的茶還開始向咖啡行業學,針對泡茶環節進行自動化改造,以機器取代人工操作,加強後臺系統建設。
5門店管理
2015年12月,奈雪在深圳開出了3家門店。
首次亮相,這3家門店就排起了長龍,次月又增設了7家門店。
接下來兩年時間。奈雪的茶擴張相對較慢,一直在熟悉的深圳、廣州穩紮穩打,2017年底才逐漸向全國鋪開
目前,奈雪的茶全部為直營店,開設在shopping mall。
所有選址都要經過反覆推敲,面積要儘量在200平方米以上,設計上只保留40%的相似點,60%內容根據當地情況重新設計。
彭心說:餐飲連鎖品牌,一家虧損的門店往往能消耗掉四五家正常門店的收益。但奈雪擴張的原則是「開一家新店就一定要有利潤」,少冒風險。
「為了在全國拓展,團隊花了近一年時間去籌備。所有門店設計、工程由總部統一管理,各門店員工要提前三個月去深圳學習、考核。」
據支點財經消息,目前奈雪已在全國布局260多家門店,全國員工近9000人。
奈雪的茶旗下所有門店均已實現盈利,平均單店營收達100多萬元,最高單店營收超過350萬元。
此外,繼去年底在新加坡開出2家門店後,奈雪的茶正在籌備進軍美國市場,在紐約開店。
後記
新茶飲作為年輕人追捧的茶消費形式,也是目前茶領域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之一。
奈雪的茶等成為網紅品牌之後,開始出現很多模仿者。但是到目前為止,能成氣候的模仿者還未可知。
品牌已經為奈雪的茶築起了一條較寬的護城河。
當然,快速發展的奈雪難免也有不少問題,比如奈雪就被曝光過食品安全問題。
你看好奈雪嗎?歡迎評論留言
註:本文有參考網絡公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