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與「心理」、「情感」、「心靈成長」類的書籍,往往是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希望通過學習能夠更好地與自我相處,與這個世界相處,通過提升對自我及外界的認知進而更好的生活。
閱讀《高敏感是種天賦》這本書是因為自覺是個高敏感的人(後來在本書對敏感度的測評中得了87分也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這一點(60分以上即有很大可能是高敏感人群)),我平時很容易「想太多」,容易被感動或刺激,遇到問題就覺得都是自己惹的禍,在一些大型的聚會活動中常常有深深的孤獨感等等。
過往的經歷證明,閱讀一些能夠直擊心靈,貼合我的症狀的相關書籍及文章,確實可以有效的幫助我調整情緒和處理事情,哪怕只有一個點引發了思考和共鳴,也是有所收穫。
《高敏感是種天賦》這本書的作者是丹麥心理諮詢師伊爾斯·桑德。書中從心理學角度對敏感性人格進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幫助敏感者們重新認識自我,發現自己的優勢和天賦。並針對敏感者們的常見困擾,給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宅在家中激發了多少創造力#
一、高敏感人群被忽略的天賦
人群中每5個人就有1人是高敏感性人格,這些人具有敏銳而發達的神經系統,能夠更加細緻地感知外界信息。在社會普遍認知中,「敏感」往往意味著「玻璃心」、「想太多」、「矯情」。這種認知偏見,導致人們更關注敏感帶來的負面影響,而忽略了高敏感者與生俱來的天賦:
1、更富有同理心
高敏感者不僅能敏銳地察覺到身邊人的情緒狀態,還能夠深度共情,充分理解他人的處境和感受。因此他們往往更加包容、善解人意。
2、危機管理能力強
小心謹慎是高敏感者的天性,在面對陌生環境或全新的任務時,他們絕不會立即冒險、衝動行事,而是先觀察一段時間,做足準備工作。這種行事策略極大地降低了出錯的概率。
3、豐富的內心世界
高敏感者擅長對信息深度加工和思考。一個細節,就能觸發他們腦海中各種關聯的想法,這種能力正是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來源。
4、強烈的責任感
即使在知道沒人看到自己的情況下,高敏感者依然能夠對自己高度負責。每當發現周圍出現問題時,他們也會積極主動地承擔責任,想辦法去改善,即使問題不是他們造成的。
二、高敏感者的常見困擾及應對方法
1、過於追求完美
高敏感的人非常關注細節,希望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極致。長期高標準嚴要求,容易使自己處於疲憊、焦慮、心累的狀態,當事情發展不順時還會導致自卑,形成惡性循環。
降低自我要求,做真實的自己,可以幫助高敏感者進入更加積極放鬆的狀態,並擁有更多的精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打造良性循環。
2、人際關係被動
高敏感者習慣在人際關係中謹小慎微,不希望對別人造成傷害。所以難以拒絕別人,而且在與他人意見不合時經常敗下陣來。
敏感者應該學會勇敢地說「不」,對他人的越界行為、不必要的社交、和超出自身能力的事情說不,給自己敏感的內心留出更多空間。此外,相比短對話閒聊,高敏感者更喜歡也更擅長深層次的交流。通過語言技巧把對話引導到自己擅長的層次,就能在互動中更加主動且遊刃有餘。
3、容易被負面情緒淹沒
高敏感者善於察覺到自己的內在情緒,也善於同理他人的情緒。所以很容易被各種情感過度刺激,承受過多的痛苦、壓力、焦慮等情緒負擔。
同一件事可以喚起多種不同的情緒,關鍵取決於對這件事的認知。當敏感者身陷負面情緒難以自拔時,需要做的不是試圖控制情緒,也不是壓抑或發洩,而是回到事情本身,站在理性的角度,糾正自己的想法和認知。
三、高敏感者如何調整心態和生活方式?
1、關愛自己
給自己寫一封信。把自己想像成另一個人,在信中心平氣地和自己說說話。不愉快的時候把信拿出來讀一讀,就會慢慢地和自己和解,在自我對話中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允許自己偶爾做點「無用的事」。高敏感者的大腦平時接受了過多的信息,需要充足的時間來整理。帶上耳機聽音樂、閉目養神、散步等這些看似「無用的事」 ,為大腦提供了整理信息的契機,是敏感者最好的解壓和充電方式。
2、發揮天賦,創造更多價值
站得更高一些,感受更多,創造更多。去充分體會大自然和藝術的美,並把這些感受通過語言、寫作等方式表達出來,或者進行一些插花、畫畫等創造性的活動。利用自己敏銳的感受器,高敏感者也可以成為快樂而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