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催人淚下的繡球草鞋

2021-02-23 黨建網微平臺

點擊上面「黨建網微平臺」六個字,輕鬆關注

圖為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裡收藏的謝志堅的繡球草鞋。

  

  在江西於都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裡,珍藏著一雙與眾不同的草鞋。這雙草鞋編得細密、周正,不但有鞋底,還編出了鞋幫,編鞋子用的不是粗糲的稻草,而是柔軟細密的黃麻,黃麻裡還細心地捻上了布條……草鞋的鞋尖上綁著小繡球,這兩個小繡球是草鞋的主人謝志堅系上去的。

  謝志堅是於都嶺背鎮燕溪村人,他14歲那年家鄉來了紅軍,他當過兒童團長,當過偵察員。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離開於都的時候,謝志堅是紅一軍團二師政委劉亞樓的警衛員。出發那天,於都河岸聚集了很多父老鄉親為紅軍送行,有送雞蛋的,有送花生的,還有送草鞋和鞋墊的。

  當時,謝志堅有個心愛的姑娘叫春秀,她也在送行的隊伍中。穿過擁擠的人群春秀一眼看到了謝志堅,她三步並作兩步來到謝志堅身邊,一把抱住他的胳膊,眼淚止不住地流。春秀給謝志堅帶了香噴噴的茶葉蛋、金黃金黃的米果……還有一雙黃麻編的草鞋,這雙草鞋是前一天晚上她連夜編制的。春秀是大家公認的編草鞋能手,她做的黃麻草鞋又厚又牢。謝志堅緊緊攥著春秀的手說:「別哭,紅軍會回來的,我也會回來的,你放心地等待紅軍的好消息吧,我們很快就會打敗反動派。」聽了謝志堅的話,春秀一邊擦眼淚一邊點頭說:「我會等。」

  謝志堅帶著這雙特殊的草鞋,帶著春秀的深深情意告別了自己的家鄉,踏上了戰鬥徵程。在長徵路上,謝志堅非常愛惜這雙草鞋,只穿了兩次。一次是部隊過金沙江,當地老百姓用船送紅軍過江時,讓謝志堅想起了家鄉人送紅軍過於都河的情景,想起了春秀送草鞋的情景,謝志堅穿上了春秀送的草鞋,渡過了金沙江;還有一次是強渡大渡河時,由於戰鬥激烈,隨時都有犧牲的可能,謝志堅心想:死也不能與春秀的草鞋分開,於是他又一次穿上了這雙草鞋。

  山盟海誓隨著春秀編制的那雙草鞋,一路徵戰。一個接一個硬仗,這雙草鞋陪伴謝志堅一次次闖了過來。可世事難料,部隊進入甘肅境內,謝志堅突發重病無法行軍,被安排在當地養病。這一留,曾經的山盟海誓便停滯了。

  入了他鄉不忘故鄉,謝志堅多少次夢回於都河。當鄉親們都以為,他早已犧牲在長徵路上的時候,他回來了。1951年,謝志堅帶著草鞋回於都尋找春秀,可那個說「我會等」的姑娘早已不在人世,原來當年紅軍走後不久,春秀就被敵人殺害了。十幾年過去,草鞋如故,故人卻陰陽兩隔。

  上世紀80年代,謝志堅給草鞋綁上一對紅心繡球,萬分不舍地捐贈給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從此以後紀念館又多了一位常客,很多人發現,在春秀草鞋的展櫃前有位老人經常靜靜地站著……那雙繡球草鞋是謝志堅永遠的惦念,是無數紅軍將士愛情的縮影。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19年8月30日第7版,作者:曾長生,原標題為:《一雙繡球草鞋》)

監製/慈愛民 責編/劉文韜 編輯/趙丹陽 製作/趙丹陽

相關焦點

  • 也許是一雙草鞋,帶繡球的那種
    陳列在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中的繡球草鞋(右一)和普通的草鞋(左一)。
  • 也許是一雙草鞋,帶繡球的那種
    在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中擺放著一雙特別的繡球草鞋。它的材質與一般的草鞋有點不同。它不是以稻草做成的,而是用黃麻編織而成的。它也不像其它草鞋只有底,它有鞋面,做工非常細緻。值得一提的是,這雙草鞋的鞋尖上各綁著一個彩色紅心繡球。陳列在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中的繡球草鞋(右一)和普通的草鞋(左一)。
  • 也許是一雙帶繡球的草鞋
    謝婷講述父親與這雙草鞋的故事。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增強/攝  在江西於都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中擺放著一雙特別的繡球草鞋。它的材質與一般的草鞋有點不同。它也不像其他草鞋那樣只有鞋底,它有鞋面,做工非常細緻。值得一提的是,這雙草鞋的鞋尖上各綁著一個彩色紅心繡球。這雙草鞋明明是男子的尺碼,卻為何綁了兩個有點花哨的繡球?  這雙草鞋的主人叫謝志堅,是一位老紅軍。他的女兒謝婷向記者講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謝婷說,當初父親收到這雙草鞋時,是沒有繡球的。
  • 一雙草鞋背後的故事
    點擊上面「黨建網微平臺」六個字,輕鬆關注    在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裡,珍藏著一雙與眾不同的草鞋。
  • 草鞋走出的長徵!
    年過八旬的陳羅壽彎下腰,拉緊繃在草鞋耙上的四根麻繩,一根根金黃的稻草,插進麻繩搭成的經緯格局中。和泛黑的草鞋耙一樣刻著歲月痕跡的雙手,此時滿是靈氣,指尖纏繞,稻草翻飛,一雙草鞋已然成形。在江西省于都縣羅坳鎮,年過八旬的老人陳羅壽在家中打草鞋陳羅壽一輩子生活在江西省于都縣,這裡正是82年前中央紅軍主力長徵集結出發地。
  • 【長徵】草鞋走出的長徵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年過八旬的陳羅壽彎下腰,拉緊繃在草鞋耙上的四根麻繩,一根根金黃的稻草,插進麻繩搭成的經緯格局中。和泛黑的草鞋耙一樣刻著歲月痕跡的雙手,此時滿是靈氣,指尖纏繞,稻草翻飛,一雙草鞋已然成形。  陳羅壽一輩子生活在江西省于都縣,這裡正是82年前中央紅軍主力長徵集結出發地。
  • 包神日記|從一雙「草鞋」說起奢侈品品牌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oh No,包神和你們一樣,一聽到長文就想犯困好嗎!為了大家快速理解,包神把枯燥漫長的文化知識整理成了史上最簡單易懂的乾貨帖!所以 Are you ready ?我們先從一雙「草鞋」說起(故事包神科普需要純屬虛構)很久很久以前,劉備在村子裡從事編織草鞋的工作,經過幾次技術革新後發明出了超級結實耐用的草鞋。鞋子物美價廉,村民人人都買。由於村民的追捧,劉備的草鞋名氣漸漸大利埃,大官也要專門跑來買幾雙穿!
  • 草鞋印記
    寒冷的夜裡,家家用草氈子去把窗戶擋嚴實一些,儘量不讓寒流從窗戶往屋內穿越;戶戶拿柴火來燒火炕,儘量把火坑燒熱一些;人人把身上穿的棉襖棉褲扣得嚴實一些,儘量少一點寒流的襲擾;把手揣在袖筒裡,在鞋子裡面墊上厚厚一層麥穰,反正是能禦寒的法子全部用上了。即便是這樣,一個冬天過去,很多人們還是被凍的千瘡百孔,那些臉上、手上、腳上被凍出凍瘡的人,到了來年春天還是免不了要退掉一層皮。
  • 一雙草鞋賣5000塊還被搶斷貨?Miranda Kerr是瘋了嗎!
    Espadrilles不簡單,700年歷史走進好萊塢我們先來了解下這雙「草鞋」的起源。Espadrille這個詞來源於法語,意思是麻底鞋,最初是14世紀的西班牙和法國邊境的牧師、煤礦工人等底層人的穿的一種鞋。
  • 長徵草鞋的前世今生
    而一雙草鞋的大致使用壽命為40至70裡,也就是說,每雙草鞋只夠一個紅軍穿半天或者是一天。 數據預估,四支紅軍隊伍走完長徵,大約穿爛了1000多萬雙草鞋。 就這個數字來看,有些駭人,這麼快就壞了,紅軍第二天穿什麼?
  • 馬未都|草鞋
    草鞋,我們這一代人少有人穿過,最初知道草鞋是和爬雪山過草地聯繫在一起。
  • 鄉愁 ~ 草鞋的故事
    點擊上方關注公眾號歡迎點開上方視頻欣賞《打草鞋》    ——仁者草稿      一根根草繩,一片片撕碎的筍葉,編織成一雙雙草鞋打草鞋看似簡單,但要打好一雙美觀、合腳、耐穿的草鞋,還是要動腦筋,要編織技巧。首先,要有專用的草鞋馬,草鞋馬架子上有四個茬,還有一對羊角柱,還有系扣在打草鞋人腰間的派勾,然後將草鞋馬扣牢在一條長板凳頭上,將捆在自己腰間草鞋勾的四根草繩套在草鞋馬的茬子上,就可以開始編織了。
  • 穿草鞋的校長
    方校長喜歡穿草鞋。在物資短缺的年代,能穿上一雙皮鞋,那簡直就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徵。老師們鼓勵我們努力學習改變命運,不是用有點抽象的鯉魚跳龍門,而是形象的生活描述:你是打赤腳、穿草鞋還是選擇穿皮鞋?男同學大都羨慕政治老師:長得高大英俊,一雙眼睛如火炬般明亮,尤其是喜歡模仿政治老師穿著皮鞋從遠到近翩翩走來的神態。沒有皮鞋,就用嘴巴發出皮鞋摩擦地板的聲音:「可此、可此」。女同學呢,最喜歡年輕漂亮的英語老師。英語老師有一頭飄逸的長髮,鬢角旁插著蝴蝶髮夾,著一雙紅色的柔軟細膩的羊皮鞋,淺笑低眉間一舉手一投足,別有風韻。
  • 回憶外公打草鞋:翻過山,越過嶺,草鞋還能走多遠?
    歌詞是這麼寫的:哥哥上山去砍柴/妹妹跟著追上來/不是叫哥回家去/比著腳印打草鞋……對於草鞋,估計很多夥伴都不知道是什麼,但對於從農村走出來的我來說,比著腳印打草鞋,這是多麼讓人熟悉的場景。小時候,我經常蹲在外公家的門檻上,看著外公用木棍量下自己的腳,再把一捆順溜的幹稻草使勁兒捶打,再一根一根放在手中搓成繩子樣,雙手麻溜地轉來轉去,僅一頓飯的功夫,一雙草鞋就打好了。
  • 應可軍|寧海草鞋的故事(外一篇)
    出城有一路廊叫西門路廊,路廊是故事播散地,我經常去,因為有自留地在前面洋畈,高中畢業在黃壇水庫做倉庫保管員,也經常過西門路廊,這裡可學到許多東西,記得那裡有木炭寫的謎語,有一則是這樣的:「少時青青老來黃,鴛鴦巧打結成雙,送君千裡終須別,功成圓滿棄路旁。」謎底是什麼?草鞋。草鞋是中國人發明的一種鞋,它最早的名字叫「扉」,相傳為黃帝的臣子不則所創造。
  • 雙色繡球饅頭--南瓜和原味
  • 跨越三個世紀愛情守望,她盼當紅軍丈夫回家,每年給他編一雙草鞋
    當地人為了紀念她的悽美愛情故事,特地在她的老家塑了一座雕像,她坐在一邊,認真地編織著稻草,因為她知道出遠門的丈夫要走遠路,一定需要很多雙草鞋,所以,不停地編啊編啊,後來地下擺滿了幾十雙草鞋。她就這樣等啊等,盼啊盼啊,一直沒有等回自已的丈夫,她白天耕田,晚上打草鞋,一個人維持生活。百年的真情守望,陳發姑從滿頭青絲等到了白髮蒼蒼,百年的日盼夜盼,陳發姑從明眸善睞到雙目失明。
  • 嘿,時髦的人都去穿草鞋了!
    穿著這雙顏值頗高的鞋子環遊世界除了貌美如花之外,最重要的是舒服啊!草鞋在穿到一段時間後完美的根據你的腳型變化還有什麼是比這更贊的「人性化設計」不同場合的需求無論是度假還是通勤上班,草鞋都能完美契合併且和街上一眾穿涼鞋,皮鞋,帆布鞋的人一下就變得與眾不同
  • 草鞋踏遍千山萬水,穿著它南徵北戰走出特色道路
    草鞋在我國起源很早,歷史久遠,可算是我們祖先的一項重要發明,它最早的名叫「屝」。關於草鞋的起源,說法不一。據傳,古時有一窮老漢叫張果老,一年四季靠砍柴過日子,由於赤腳上山,雙腳終日被扎得鮮血淋淋。於是他日思夜想終於想出了個辦法一一用稻草做。
  • 許世友將軍勤儉一生,一輩子沒穿過西裝,唯鍾愛草鞋:透氣無汗腳
    引言1985年10月22日,開國上將許世友去世,在他的遺物中,除了兩把砍刀和一把手槍,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四雙草鞋。據許世友的子女回憶,這幾雙草鞋是許世友生前最珍貴的東西。長徵路上的草鞋情懷1905年2月28日,許世友出生在湖北麻城縣一個貧苦人家,小時候的許世友腳下就蹬著一雙草鞋,最苦的時候甚至連鞋子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