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草鞋走出的長徵

2021-02-12 共產黨員

  在江西省于都縣羅坳鎮,年過八旬的老人陳羅壽在家中打草鞋(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年過八旬的陳羅壽彎下腰,拉緊繃在草鞋耙上的四根麻繩,一根根金黃的稻草,插進麻繩搭成的經緯格局中。和泛黑的草鞋耙一樣刻著歲月痕跡的雙手,此時滿是靈氣,指尖纏繞,稻草翻飛,一雙草鞋已然成形。

  陳羅壽一輩子生活在江西省于都縣,這裡正是82年前中央紅軍主力長徵集結出發地。從他記事起,母親反覆講述的故事就像一幅幅畫面始終印記在他的腦海裡:1934年重陽節前後,於都迎來了集結的大部隊。母親趕製了20多雙草鞋,一一送給即將長徵的紅軍戰士。那之前,陳羅壽當紅軍的父親曾捎信回來,囑咐母親多打些草鞋。


  在江西省于都縣羅坳鎮,老人陳羅壽(右二)一邊打草鞋,一邊給孩子們講長徵的故事(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母親就是用這套草鞋耙給紅軍打草鞋的。母親說,父親參加紅軍前也用過它。」陳羅壽是遺腹子,父親在他出生前的一次戰鬥中犧牲,草鞋耙算是父親留下的唯一遺物。

  每次看著草鞋耙,陳羅壽感覺父親好像就在身邊。上世紀60年代起,陳羅壽在農作之餘拿起草鞋耙,邊給家鄉的孩子們打草鞋邊講草鞋與長徵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82年前。中央紅軍主力及中央、軍委機關8.6萬餘人在于都縣集結出發,這給贛南小城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親人要出遠門,打雙草鞋送他們上路,是當年蘇區群眾最熱忱的方式。

  1934年9月8日,新華社的前身紅中社主辦的《紅色中華》報刊發了一篇報導《募集廿萬雙草鞋慰勞紅軍》,號召蘇區群眾在10月10日前完成20萬雙草鞋,「不要使一個紅色戰士赤足作戰」。

  在江西省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內展示的草鞋和製作草鞋的工具(8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這是長徵出發集結地的又一幅歷史畫面:家家戶戶打草鞋,母親做給兒子、妻子做給丈夫、未婚妻做給情郎……更多的蘇區群眾背著打好的草鞋趕到於都河邊,把草鞋送給途經的戰士。十月的於都河畔,紅軍戰士就是穿著一雙雙蘇區群眾親手編織的草鞋,踏上戰略轉移的偉大徵程。

  草鞋涉水方便,爬山更能防滑。一些紅軍戰士長徵中爬雪山過草地,穿的就是它。在那個血與火交織的歲月,草鞋成為連接故鄉和遠方的最強紐帶。

  在於都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的展櫃裡,珍藏著一雙綁著繡球的草鞋。草鞋的主人叫謝志堅。82年前,紅軍戰士謝志堅要出髮長徵了,未婚妻春秀連夜給他打了一雙草鞋。長徵路上,謝志堅一直捨不得穿,常常在行軍休息時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經過金沙江時,草鞋穿上了一次;渡過大渡河時,謝志堅擔心隨時可能犧牲,他再一次穿上了這雙草鞋。

  在江西省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的展櫃裡,珍藏著一雙綁著繡球的草鞋(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1951年,謝志堅回到家鄉於都尋找春秀姑娘,這才知道,紅軍走後不久,春秀就被敵人殺害了。後來,謝志堅在僅穿過兩次的草鞋上綁了一對毛線繡球,把它捐給了紀念館。

  長徵勝利80周年,於都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每天都要接待大批參觀者。怎麼讓年輕人了解長徵,以什麼為載體講述長徵?在鬥笠、紅纓槍、草鞋等物件中,紀念館最終選擇了草鞋。在他們看來,草鞋有對初心的緬懷。

  於是,紀念館的牆上現在多了這樣一幅畫面:80雙草鞋組成的一幅中國地圖。「二萬五千裡長徵,是戰士們穿著草鞋走出來的。」紀念館副館長張小平說,「80雙草鞋代表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而中國地圖則寓意紅軍腳穿草鞋取得長徵的偉大勝利,迎來了一個新中國。」

  在江西省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副館長張小平向遊客介紹由80雙草鞋組成的「草鞋牆」(8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年邁手緩,過去陳羅壽兩三個小時就能打成一雙草鞋,如今需要大半天。初秋的陽光下,老人微顫著雙手,教遠方來的學生娃系上草鞋帶。

  「不是名牌,卻能讓人永遠記得來時的路。」華中農業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大二學生曹承鈺穿著老人剛打好的草鞋,穩穩地走了幾大步。

  (來源:新華社 記者:劉菁、高皓亮、賴星)

相關焦點

  • 草鞋走出的長徵!
    年過八旬的陳羅壽彎下腰,拉緊繃在草鞋耙上的四根麻繩,一根根金黃的稻草,插進麻繩搭成的經緯格局中。和泛黑的草鞋耙一樣刻著歲月痕跡的雙手,此時滿是靈氣,指尖纏繞,稻草翻飛,一雙草鞋已然成形。在江西省于都縣羅坳鎮,年過八旬的老人陳羅壽在家中打草鞋陳羅壽一輩子生活在江西省于都縣,這裡正是82年前中央紅軍主力長徵集結出發地。
  • 長徵草鞋的前世今生
    在一些紅軍長徵紀念館的陳列室內,草鞋是最常見的文物之一。 對於長徵這段歷史,總有人發問,紅軍到底有多難,有多了不起,長徵精神的內涵和本質體現在哪裡,為何能砥礪後輩前行? 其實,看看這些草鞋,就可以找到答案。
  • 長徵中的愛情是什麼?也許是一雙帶繡球的草鞋
    謝婷講述父親與這雙草鞋的故事。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增強/攝  在江西於都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中擺放著一雙特別的繡球草鞋。它的材質與一般的草鞋有點不同。  長徵路上,謝志堅一直捨不得穿這雙草鞋,只在兩個特殊的場合穿上過它:一次是老百姓用船送他們過金沙江時,這讓謝志堅想起了春秀和家鄉父老相送於都河的情景;還有一次是強渡大渡河,激戰前他們都作好了犧牲的準備,他想著死也要和春秀在一起,便再次穿上了它。  長徵中艱險重重,謝志堅講述的每一個故事都讓謝婷震驚。「過草地的時候,父親的很多戰友陷下去,便再也沒有起來。」
  • 長徵中的愛情是什麼?也許是一雙草鞋,帶繡球的那種
    陳列在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中的繡球草鞋(右一)和普通的草鞋(左一)。
  • 【青薦讀】長徵中的愛情是什麼?也許是一雙草鞋,帶繡球的那種
    在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中擺放著一雙特別的繡球草鞋。它的材質與一般的草鞋有點不同。它不是以稻草做成的,而是用黃麻編織而成的。它也不像其它草鞋只有底,它有鞋面,做工非常細緻。值得一提的是,這雙草鞋的鞋尖上各綁著一個彩色紅心繡球。陳列在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中的繡球草鞋(右一)和普通的草鞋(左一)。
  • 長徵時紅軍穿什麼:綁腿和草鞋成戰士的法寶
    從1932年到長徵之前,由於根據地還相對比較穩定,紅軍也建立起了自己的被服廠,還能基本保證部隊的軍服供應。但長徵開始後,失去了根據地的依託,個被服廠自然也就難以正常運作,軍服的更換也就無從談起,只能依靠一路上打土豪解決一些布匹和衣服,這也使長徵中的紅軍服裝很難統一。
  • 興國縣聯合功夫動漫打造中國長徵超級IP《長徵總動員》
    長徵文化蘊涵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提煉長徵文化符號,打造長徵超級IP動畫作品,不僅起到幫助堅定國家文化自信的作用,更對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持久影響力、革命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具有重要意義。
  • 掛在牆上紅軍的草鞋,留給我們了什麼?
    提起長徵,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保存實力,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徵。期間無論是四渡赤水,搶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還是翻雪山,過草地,歷經兩萬五千裡,紅軍戰士在幾乎沒有代步工具的情況下,用著雙腳一步步的走了出來,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而保護紅軍戰士腳板的,正是一雙雙用現在眼光看起來有些原始甚至粗糙的草鞋。如今,草鞋成為了一種潮流,而當年,草鞋卻是每個戰士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同彈藥般的珍貴之於每個戰士。
  • 草鞋踏遍千山萬水,穿著它南徵北戰走出特色道路
    編織工藝性草鞋的技水要求當然教高,編織方法就又當別論了。草鞋的結構,有以芒草為經為緯的;有以著草為經為緯的;有以竹絲為經,麻線為緯的;有以麻線為經,稻草為緯的等。自古以來,有很多打草鞋的民歌流傳下來,即朗朗上口,又滿懷激情。四川打草鞋的民歌很多,有為生計而打草鞋的,唱道:「草鞋四股筋,左接右接。越打越傷心;買米下鍋,打到三十晚,一天不搓一身爛襟襟,餓成蔫哥」。
  • 紅色商城——紅25軍的成立及走出商城的長徵
    在紅25軍長徵勝利85周年的日子裡,讓我們回憶85年前的偉大長徵,深情緬懷為中華民族解放作出巨大貢獻的大別山英雄兒女。 ;陝北會師後,給予中央紅軍極大的支持,使中央紅軍在陝北立足;紅25軍在大別山和長徵途中,屢屢打敗張學良的東北軍,使張學良對共產黨有了新的認識,為以後的「九.二密談」,促成「西安事變」奠定了良好基礎。
  • 一雙催人淚下的繡球草鞋
    點擊上面「黨建網微平臺」六個字,輕鬆關注圖為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裡收藏的謝志堅的繡球草鞋。
  • 周恩來與《長徵組歌》問世
    蕭華想到,1965年10月是中央紅軍(即紅一方面軍)長徵勝利30周年。對於謳歌長徵,他早有所動,只是由於長期以來日以繼夜地忙碌於工作,無整塊時間集中精力動筆。於是,蕭華便決定利用這次養病的「天賜良機」,根據自己在長徵中的真實經歷,運用文藝作品的形式,對兩萬五千裡長徵來一次集中的概括和總結。 這期間,蕭華名為養病,實無閒暇,在他住的那幢小樓裡,夜間常常燈火通明。
  • 長徵精神: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腳蹬草鞋、肩扛土槍,從中國東南的根據地到廣袤的大西北,縱橫十餘省,長驅二萬五千裡。這一人類歷史上亙古未有的壯舉,被叫作——長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徵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徵精神。
  • 一雙草鞋背後的故事
    點擊上面「黨建網微平臺」六個字,輕鬆關注    在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裡,珍藏著一雙與眾不同的草鞋。
  • 從1到300,解碼長徵運載火箭的騰飛徵程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10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成功將中星6C衛星送入太空,這標誌著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完成了第300次發射。北京時間3月10日0時28分,中國自主研製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成功將中星6C衛星送入太空。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射次數正式刷新為300次。
  • 「紅軍」、「長徵」、「六萬五千裡」的由來和演進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廣州起義走出了在城市建立蘇維埃政權的第一步。1927年12月11日,震驚中外的廣州起義爆發,總指揮部扛起工農紅軍的大旗,命葉挺為工農紅軍總司令。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12月22日,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現場。新華社記者 周佳誼攝 本報訊 記者姜天驕、通訊員張未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小學語文教案:《長徵》
    小學語文教案:《長徵》     一、詞語積累     1.遠徵:指二萬五千裡長徵。如:為了北上抗日,紅軍從1934年10月開始了史無前例的遠徵。     2.萬水千山:無數的山、無數的水,實指在長徵中遇到的無數艱難困苦。如:紅軍跨越了萬水千山,終於勝利到達了陝北。
  • 解讀 軍史專家金一南談長徵:那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幹大事的年代,無一人老態龍鍾
    百丈人編制的草鞋,當年紅軍就是穿著這樣的草鞋和劉湘的軍隊作戰的。    長徵壯舉撼動了世界,長徵精神屬於全人類。金一南介紹,最近幾十年,很多外國政要、學者、民間人士不遠萬裡來到中國,重走長徵路,在他們的回憶錄中介紹推廣長徵精神。以色列軍人伍大衛曾經評價長徵說,中國紅軍表現出來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貴財富,值得世界各國軍人景仰和學習。可以說,紅軍在長徵路上的經歷是悲慘的,但他們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卻是悲壯而榮耀的。
  • 沉浸式體驗長徵故事 首個以長徵為主題數字體驗館將落戶貴州
    來源:駐京記者 潘子璇 攝【新民晚報·新民網】「長徵數字科技藝術館擬建於貴州省貴陽市多彩貴州城,它建成後將是全球首個以長徵為主題的全沉浸式數字體驗館,將成為貴州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新亮點,成為兼容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文化名片,成為貴州紅色旅遊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