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中的愛情是什麼?也許是一雙帶繡球的草鞋

2021-01-11 中國青年網

謝婷講述父親與這雙草鞋的故事。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增強/攝

  在江西於都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中擺放著一雙特別的繡球草鞋。它的材質與一般的草鞋有點不同。它不是用稻草做成的,而是用黃麻編織而成。它也不像其他草鞋那樣只有鞋底,它有鞋面,做工非常細緻。值得一提的是,這雙草鞋的鞋尖上各綁著一個彩色紅心繡球。這雙草鞋明明是男子的尺碼,卻為何綁了兩個有點花哨的繡球?

  這雙草鞋的主人叫謝志堅,是一位老紅軍。他的女兒謝婷向記者講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謝婷說,當初父親收到這雙草鞋時,是沒有繡球的。

  1934年,謝志堅要跟隨大部隊轉移了,他當時的戀愛對象春秀得知後,連夜趕製了這雙做工精美的草鞋。她用了能找到的最好的材料來製作,只希望這雙鞋能陪伴謝志堅跨過前方的兇險旅程,將他平安帶回。「我父親說他收到這雙鞋後,不捨得穿,只在長徵途中穿了兩次。」談起父親的故事,謝婷顯得十分激動。

  長徵路上,謝志堅一直捨不得穿這雙草鞋,只在兩個特殊的場合穿上過它:一次是老百姓用船送他們過金沙江時,這讓謝志堅想起了春秀和家鄉父老相送於都河的情景;還有一次是強渡大渡河,激戰前他們都作好了犧牲的準備,他想著死也要和春秀在一起,便再次穿上了它。

  長徵中艱險重重,謝志堅講述的每一個故事都讓謝婷震驚。「過草地的時候,父親的很多戰友陷下去,便再也沒有起來。」說到此處,謝婷的語調提高了些,語氣也更加急促,「我父親說,能活下來的人真的是命大啊」。

  「長徵之路艱險啊,可謂九死一生。當父親滿懷希冀回到於都想要再見春秀阿姨時,卻得知春秀阿姨在父親出發不久便被國民黨殘害了!」謝婷泣不成聲。

  謝志堅將這雙草鞋視若珍寶,一直放在家中。上世紀80年代,于都縣紀念館老館長張德美得知謝志堅有這麼一雙草鞋,特意登門拜訪,動員謝志堅把它捐獻給紀念館。在張德美的再三懇求下,謝志堅被他的真誠打動了。在捐獻這雙草鞋前,他特意在鞋面上綁了一對彩色紅心繡球,以此紀念春秀,因此才有了這雙有繡球的草鞋。謝婷說:「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了解長徵精神了,父親把這雙草鞋捐獻出來,也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長徵的故事,學習發揚長徵精神。」

  沿著這雙草鞋的展櫃往前走,便能看見一幅由幾十雙草鞋拼成的中國地圖。這寓意紅軍腳穿草鞋取得了長徵的偉大勝利,迎來一個新中國。

  據介紹,當時為了讓每一位紅軍戰士都至少帶上兩雙草鞋上戰場,於都的蘇區婦女在短時間內趕製了20萬雙草鞋。因為草鞋除了非常磨腳外,還非常不耐穿,遇水容易腐爛,穿的時間不長,因此當時的紅軍戰士基本都會自己打草鞋。紅軍戰士們一路上穿著不停更換的草鞋,一走便是兩萬五千裡。他們走到了陝北,走到了民族救亡的前線,走出了一個新的中國。(唐希 王增強)

相關焦點

  • 長徵中的愛情是什麼?也許是一雙草鞋,帶繡球的那種
    陳列在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中的繡球草鞋(右一)和普通的草鞋(左一)。
  • 【青薦讀】長徵中的愛情是什麼?也許是一雙草鞋,帶繡球的那種
    在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中擺放著一雙特別的繡球草鞋。它的材質與一般的草鞋有點不同。它不是以稻草做成的,而是用黃麻編織而成的。它也不像其它草鞋只有底,它有鞋面,做工非常細緻。值得一提的是,這雙草鞋的鞋尖上各綁著一個彩色紅心繡球。陳列在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中的繡球草鞋(右一)和普通的草鞋(左一)。
  • 一雙催人淚下的繡球草鞋
    點擊上面「黨建網微平臺」六個字,輕鬆關注圖為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裡收藏的謝志堅的繡球草鞋。
  • 【長徵】草鞋走出的長徵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年過八旬的陳羅壽彎下腰,拉緊繃在草鞋耙上的四根麻繩,一根根金黃的稻草,插進麻繩搭成的經緯格局中。和泛黑的草鞋耙一樣刻著歲月痕跡的雙手,此時滿是靈氣,指尖纏繞,稻草翻飛,一雙草鞋已然成形。  陳羅壽一輩子生活在江西省于都縣,這裡正是82年前中央紅軍主力長徵集結出發地。
  • 草鞋走出的長徵!
    年過八旬的陳羅壽彎下腰,拉緊繃在草鞋耙上的四根麻繩,一根根金黃的稻草,插進麻繩搭成的經緯格局中。和泛黑的草鞋耙一樣刻著歲月痕跡的雙手,此時滿是靈氣,指尖纏繞,稻草翻飛,一雙草鞋已然成形。在江西省于都縣羅坳鎮,年過八旬的老人陳羅壽在家中打草鞋陳羅壽一輩子生活在江西省于都縣,這裡正是82年前中央紅軍主力長徵集結出發地。
  • 一雙草鞋背後的故事
    點擊上面「黨建網微平臺」六個字,輕鬆關注    在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裡,珍藏著一雙與眾不同的草鞋。
  • 長徵草鞋的前世今生
    在一些紅軍長徵紀念館的陳列室內,草鞋是最常見的文物之一。 對於長徵這段歷史,總有人發問,紅軍到底有多難,有多了不起,長徵精神的內涵和本質體現在哪裡,為何能砥礪後輩前行? 其實,看看這些草鞋,就可以找到答案。
  • 長徵時紅軍穿什麼:綁腿和草鞋成戰士的法寶
    從1932年到長徵之前,由於根據地還相對比較穩定,紅軍也建立起了自己的被服廠,還能基本保證部隊的軍服供應。但長徵開始後,失去了根據地的依託,個被服廠自然也就難以正常運作,軍服的更換也就無從談起,只能依靠一路上打土豪解決一些布匹和衣服,這也使長徵中的紅軍服裝很難統一。
  • 跨越三個世紀愛情守望,她盼當紅軍丈夫回家,每年給他編一雙草鞋
    當地人為了紀念她的悽美愛情故事,特地在她的老家塑了一座雕像,她坐在一邊,認真地編織著稻草,因為她知道出遠門的丈夫要走遠路,一定需要很多雙草鞋,所以,不停地編啊編啊,後來地下擺滿了幾十雙草鞋。她就這樣等啊等,盼啊盼啊,一直沒有等回自已的丈夫,她白天耕田,晚上打草鞋,一個人維持生活。百年的真情守望,陳發姑從滿頭青絲等到了白髮蒼蒼,百年的日盼夜盼,陳發姑從明眸善睞到雙目失明。
  • 掛在牆上紅軍的草鞋,留給我們了什麼?
    提起長徵,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保存實力,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徵。期間無論是四渡赤水,搶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還是翻雪山,過草地,歷經兩萬五千裡,紅軍戰士在幾乎沒有代步工具的情況下,用著雙腳一步步的走了出來,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而保護紅軍戰士腳板的,正是一雙雙用現在眼光看起來有些原始甚至粗糙的草鞋。如今,草鞋成為了一種潮流,而當年,草鞋卻是每個戰士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同彈藥般的珍貴之於每個戰士。
  • 馬未都|草鞋
    草鞋,我們這一代人少有人穿過,最初知道草鞋是和爬雪山過草地聯繫在一起。
  • 草鞋踏遍千山萬水,穿著它南徵北戰走出特色道路
    草鞋在我國起源很早,歷史久遠,可算是我們祖先的一項重要發明,它最早的名叫「屝」。關於草鞋的起源,說法不一。據傳,古時有一窮老漢叫張果老,一年四季靠砍柴過日子,由於赤腳上山,雙腳終日被扎得鮮血淋淋。於是他日思夜想終於想出了個辦法一一用稻草做。
  • 許世友將軍勤儉一生,一輩子沒穿過西裝,唯鍾愛草鞋:透氣無汗腳
    引言1985年10月22日,開國上將許世友去世,在他的遺物中,除了兩把砍刀和一把手槍,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四雙草鞋。據許世友的子女回憶,這幾雙草鞋是許世友生前最珍貴的東西。長徵路上的草鞋情懷1905年2月28日,許世友出生在湖北麻城縣一個貧苦人家,小時候的許世友腳下就蹬著一雙草鞋,最苦的時候甚至連鞋子都沒有。
  • 八路軍穿布鞋,國軍穿草鞋:最終勝負,已在士兵腳上決定
    一雙耐用舒適的鞋子,可以有效緩解行軍打仗中戰士們承受的各種肉體與心理壓力,對於提升他們的戰鬥效率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如今早已習慣了現代工業文明發達的物質成果的我們,可能並不會注意到一雙小小的軍鞋,其本身就是複雜軍事後勤供應體系的一個縮影。更不會想到,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在今天看來已經是廉價工業產品的軍鞋,對於很大一線官兵來說,竟然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
  • 回憶外公打草鞋:翻過山,越過嶺,草鞋還能走多遠?
    歌詞是這麼寫的:哥哥上山去砍柴/妹妹跟著追上來/不是叫哥回家去/比著腳印打草鞋……對於草鞋,估計很多夥伴都不知道是什麼,但對於從農村走出來的我來說,比著腳印打草鞋,這是多麼讓人熟悉的場景。小時候,我經常蹲在外公家的門檻上,看著外公用木棍量下自己的腳,再把一捆順溜的幹稻草使勁兒捶打,再一根一根放在手中搓成繩子樣,雙手麻溜地轉來轉去,僅一頓飯的功夫,一雙草鞋就打好了。
  • 草鞋物語:中國人的又一項偉大發明,從原始人類到現在一直有人穿
    什麼是草鞋?就是用稻草或其他長纖維草手工編制的一種簡易鞋。
  • 5000年的草鞋煥發新機,古老的傳承也需要創新,方能流傳於世
    出土的草鞋漢代陶俑(有草鞋痕跡)紅軍長徵的草鞋具揚子晚報網11月27日訊(通訊員 鄒璇 志國 記者 萬凌雲) 27日記者在鎮江句容後白鎮西馮村發現,有一名76歲的羅業雙大爺,他利用業餘時間重新拾掇起這門老手藝,用一把稻草和幾條碎布編織起了「創意」
  • 鄉愁 ~ 草鞋的故事
    打草鞋看似簡單,但要打好一雙美觀、合腳、耐穿的草鞋,還是要動腦筋,要編織技巧。首先,要有專用的草鞋馬,草鞋馬架子上有四個茬,還有一對羊角柱,還有系扣在打草鞋人腰間的派勾,然後將草鞋馬扣牢在一條長板凳頭上,將捆在自己腰間草鞋勾的四根草繩套在草鞋馬的茬子上,就可以開始編織了。
  • 草鞋印記
    寒冷的夜裡,家家用草氈子去把窗戶擋嚴實一些,儘量不讓寒流從窗戶往屋內穿越;戶戶拿柴火來燒火炕,儘量把火坑燒熱一些;人人把身上穿的棉襖棉褲扣得嚴實一些,儘量少一點寒流的襲擾;把手揣在袖筒裡,在鞋子裡面墊上厚厚一層麥穰,反正是能禦寒的法子全部用上了。即便是這樣,一個冬天過去,很多人們還是被凍的千瘡百孔,那些臉上、手上、腳上被凍出凍瘡的人,到了來年春天還是免不了要退掉一層皮。
  • 穿草鞋的校長
    方校長喜歡穿草鞋。在物資短缺的年代,能穿上一雙皮鞋,那簡直就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徵。老師們鼓勵我們努力學習改變命運,不是用有點抽象的鯉魚跳龍門,而是形象的生活描述:你是打赤腳、穿草鞋還是選擇穿皮鞋?男同學大都羨慕政治老師:長得高大英俊,一雙眼睛如火炬般明亮,尤其是喜歡模仿政治老師穿著皮鞋從遠到近翩翩走來的神態。沒有皮鞋,就用嘴巴發出皮鞋摩擦地板的聲音:「可此、可此」。女同學呢,最喜歡年輕漂亮的英語老師。英語老師有一頭飄逸的長髮,鬢角旁插著蝴蝶髮夾,著一雙紅色的柔軟細膩的羊皮鞋,淺笑低眉間一舉手一投足,別有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