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疾病》生物安全成治理要塞

2020-12-23 熱推說事

日本自衛隊士兵在上越市乘巴士,前往爆發禽流感的家禽養殖場,撲殺23萬雞隻。(Getty)

人類蓄牧歷史悠久,由動物傳到人類身上的疾病,由古至今都難以倖免,牛痘、禽流感、豬流感、SARS到新冠病毒,都對人類社會帶來難以預料的威脅。百年前,人類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難以招架,如今科技與醫療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語,但新冠大流行卻令全球經濟停擺,為全人類帶來致命威脅。

在今年大流行裡可見,疫情防控是對國家政府的治理考驗,生物安全(Bio-security)再度進入大眾視野,在戰勝新冠後為未來的下場「戰疫」做好準備。

2019新型冠狀病毒對於我們而言,既是預期之外,也是預期之內。這個病毒的源頭,目前我們還未追溯得到,但它也許算得上就是公共衛生學界近幾年提出「X疾病」(Disease X),也即是由未知的X病原體引發的未知疾病。世衛衛生組織(WHO)在2018年就把「X疾病」列入人類八大傳染病之列,將為全球帶來威脅及社會破壞,豈料兩年後新冠病毒就降臨了

人類對上一次面對如斯規模的大流行,必然是1918年爆發的流感大流行(又稱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估計在全球造成多達5000萬人死亡。這個讓當時全球四分之一人口染病的,就是大家今日也相當熟悉的甲型H1N1流感(又稱豬流感)。而第二次H1N1大流行就是發生於2009年,根據WHO統計,全球經實驗室確認H1N1流感死亡人數為18,500人,但實際死亡人數可能遠高於此。

H1N1甲型流感也成為全球相當普遍的流感病毒,用以預防的疫苗也沿用多年。這流感疾病給我們的啟示在於,部分人畜共通傳染病(zoonotic diseases)可能不會消失,成為人類恆常疾病,但控制其傳播、治療及有效疫苗等,都能令具毀滅性的病毒變得可控。目前,我們未知道新冠疫苗是否能助我們結束疫情,也不知道病毒會否逐漸消失,但這場疫情凸顯了生物安全之重要性與迫切性。

未雨綢繆的X疫苗

科學界為著未知的X疾病其實也有所預備,疫苗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由於一般疫苗研發需時長達十年,根本無力應對突如其來的傳染病疫情。倫敦帝國學院夥拍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s,CEPI)於2018年開始進行一項針對X疾病的疫苗項目,以自我擴增RNA(self-amplifying RNA ,saRNA)技術製造出疫苗,會讓人體細胞增生病毒外的蛋白,令免疫系統誤以為體內有完整的病毒,從而訓練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當有不明病毒出現,以此技術有望於16星期內研發出可供臨床測試的疫苗。

這次順利跑出的牛津大學/阿斯利康疫苗,本身是也針對伊波拉等病毒開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就像一支「萬用疫苗」在經過基因編序改造後用於對抗新冠病毒。這跟RNA或saRNA等核酸疫苗一樣,都省卻了傳統疫苗所需的病毒培植及蛋白分離工序,使研發時間大大壓縮。像面對突襲全球的新冠病毒,影響力可謂已證明了科學界所擔憂的「X疾病」已經成真,經過2020,人類疫苗技術立下了裡程碑,也無疑使生物技術發展變得更為重要。

英國首相詹森檢視手上一瓶牛津及阿斯利康研發的疫苗。(美聯社)

中國10月推《生物安全法》

除了醫學界在科技上尋求「未雨綢繆」,在政府公共衛生的治理層面,生物安全也變得前所未見般重要。除了美國、英國、澳洲、日本擁有國家級生物安全戰略計劃,中國亦於今年10月通過《生物安全法》,主要針對重大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生物技術研發與應用、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人類遺傳資源及生物資源安全,以至生物武器威脅及生物恐怖襲擊風險等,作出針對性規定。

全球肉食需求持續增加,人畜共通傳染病引發的疫情在未來必然會繼續出現。中國「嫌疑源頭」的野味巿場,以及歐洲各個發現新冠疫情爆發的水貂農場,都成為了新冠疫情的兩大爭議點。野味巿場及溼貨街巿的廢存問題將會繼續下去,同時,農場禽畜飼養環境等都是重要的一環。各國政府在推出各項生物安全法規後,是否在民間各層面都能好好落實及監管,也是考驗到每個政府的治理能力。

新冠肺炎病毒的抗體有效期多長仍然未知,而從SARS和MERS看來則不太長久。圖為南韓首爾一名實驗室人員正研究MERS抗體。(Getty Images)

健康一體:人類、動物、生態

的確,生物安全的涵蓋內容相當廣泛,包括生物技術、醫藥、農業、畜牧業等諸多領域,而且環環相扣,因此,公衛及醫學界過去十數年積極提倡「健康一體」(One Health)概念。人類不斷與動物產生各種互動,以及跟動物的生態環境有密切接觸,為兩者的病毒及病原體提供了互相傳播的機會,也增加了病毒突變的機率,人畜共通傳染病根本無可避免,而「健康一體」是強調動物、人類與生態環境的健康是互相依存的,保護好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完整性,把野生動物和飼養動物的健康都照顧好,人類健康也自然受益。

丹麥等歐洲水貂養殖場先後爆發新冠疫情,甚至出現水貂傳人病例。(資料圖片)

單以冠狀病毒來說,人類在過去短短20年內已遭遇三次重大疫情,包括2003年的沙士與2012年的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人命與經濟代價非輕,但誰敢說我們在有生之年還要經歷多少次大流行?人類在破壞動物棲息地、汙染、過度開發環境資源,以至間接釀成氣候變遷,這必然會招來大自然的反撲。在生物科技上追尋突破,為下一場疫情的治療做準備之餘,何不也從源頭入手,管理好動物與生態環境健康。

相關焦點

  • 餘瀟楓|論生物安全與國家治理現代化
    生物世界的不確定性及其給人類社會帶來的風險造成了人類特定的生存性焦慮與本體性恐懼。微生物的「非傳統佔爭」,生物入侵導致的「非常規災害」,傳染性疾病造成的「非常態危機」,生物實驗帶來的「非常態風險」,生物戰開啟的「非傳統戰爭」,以及生物恐怖形成的「社會性恐慌」等,製造了生物安全威脅在人類生活中的「場景性」與「緊迫性」。
  • 注重「軟法」建設,營造生物安全治理良好氛圍
    為增強法律效益,現建議根據國家擬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以下簡稱《生物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引導和幫助生物科技系統等有關方面加強對「軟法」的建設,構建起多方社會主體共建共享的生物安全法治體系。
  • 王小理 閆桂龍:我國生物安全淨評估淺探
    三、影響生物安全形勢不確定影響因素分析(一)「X疾病」疫情暴發「X疾病」可從多種源頭形成,包括人類製造的全新病毒、存在特定生態環境的古老病原體,或是人畜頻繁接觸而出現新病原體等,未來有可能因宿主、環境等行為改變而容易大流行。
  • 重視食品生物安全,建立食品生物安全溯源和預警制度
    政府應率先建立食品生物安全思想意識,建立科學有效的預防機制,舉辦食品生物安全科學普及活動,加強食品生物安全領域風險交流,努力架起生物安全的地方性防線。政府應當特別重視加強監管和溯源,治理批發市場的髒亂差,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定期對市場進行清潔消毒。雖然新食品安全法規定銷售食用農產品不需要取得許可,但是,可以通過增加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檢驗、建立進貨查驗記錄製度、明確生鮮水產肉類加工操作流程等規定,加強對批發市場的管理,進行源頭控制,積極進行食品生物安全科普,強化法律責任,不能讓食品生物安全風險在初級農產品加工階段發生聚集性傳播。
  • 魔獸世界懷舊服木喉要塞聲望哪裡刷?木喉要塞聲望獎勵
    魔獸世界懷舊服木喉要塞聲望有什麼用?目前還有很多玩家不知道木喉要塞聲望如何刷取?下面我遊網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魔獸世界懷舊服木喉要塞聲望哪裡刷?以及木喉要塞聲望獎勵。木喉要塞聲望獎勵 2019-10-11 17:32 作者:我遊網 來源:本站整理 瀏覽:458 評論:0 魔獸世界懷舊服木喉要塞聲望有什麼用?目前還有很多玩家不知道木喉要塞聲望如何刷取?下面我遊網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魔獸世界懷舊服木喉要塞聲望哪裡刷?以及木喉要塞聲望獎勵。
  • 廣州開發區率先打造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試驗區
    信息時報訊(記者 張玉琴 通訊員 曾妮 郭哲涵 張成)2月28日,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廣州知識城以5G連線、網上直播的方式,集中展示66個新投資項目開工、20個項目籤約落戶的場景,22名中外院士熱烈響應,共同啟動「百大項目慶百年」活動。
  • 《流放之路》召喚新珠寶要塞誓約怎麼樣 珠寶要塞誓約介紹
    導 讀 流放之路S9寄生菌潮賽季中為玩家們帶來了召喚新珠寶——要塞誓約,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3.8召喚新珠寶要塞誓約的介紹,具體都有哪些屬性呢?
  • 在第5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專家帶你解讀生物安全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習主席強調,要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3月2日,習主席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事關社會大局穩定的重大風險挑戰。
  • 專家談生物安全立法:將風險預防確立為首要原則
    非傳統安全是國家安全體系的一部分,包含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等多項內容。記者注意到,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生物安全被寫入非傳統安全領域。對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環境資源法學會副會長高利紅表示,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方面,要實現國家在生物安全方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制定生物安全法是前提條件和必由之路。
  • 朱鋒、武瓊:新冠病毒疫情、生物安全與東亞合作的新未來
    生物安全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生物安全是指防範現代生物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即對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及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風險。廣義的生物安全還包括重大新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外來生物入侵、生物遺傳資源和人類遺傳資源的流失、實驗室生物安全、微生物耐藥性、生物恐怖襲擊、生物武器威脅等。
  • 《人民日報》關注中國綠色發展,滇池治理成鮮活樣本
    《人民日報》關注中國綠色發展,滇池治理成鮮活樣本 2020-12-20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會之後,生物安全成熱點,健安為農牧物流鑄就銅牆鐵壁
    聚焦於今年的疫情形勢,維護國家的生物安全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委員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發言中建議,進一步強化我國生物安全能力建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張業遂表示,人大常委會已經制定了專項計劃,爭取年內審議通過生物安全法草案。
  • 我國40餘家P3生物安全實驗室 他們都有誰?
    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BSL-3)2014年6月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首次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可。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2014年12月,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籤發了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認可證書,這標誌著河南省沒有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的歷史宣告結束。2019年年底,該中心再次獲得國家認可。
  • 榮昌生物飆逾一成一 免疫疾病藥物獲批在美二期臨床
    原標題:《異動股》榮昌生物飆逾一成一,免疫疾病藥物獲批在美二期臨床   榮昌生物(09995)現價升11.53%,報83.65元,
  • 以新基建推動社會安全治理創新
    新基建是發力於科技端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社會安全治理供給側和需求側提供了新機遇。運用新基建的技術屬性,創新社會安全治理,是激活社會安全治理動能,提高治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把「科技支撐」要素融入進來我國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空前的社會變革給我國發展進步帶來巨大活力,同時也帶來各種矛盾和挑戰。
  • 專訪安全派林森:企業管理軟體成為安全盲區,企業風險治理將成安全...
    因此,基於企業自身業務的安全防禦,正在成為企業安全服務廠商關注的焦點。而企業管理軟體也成為了安全廠商進行安全加固的重點模塊。國內企業安全服務商安全派就由此出發,將企業自身業務作為安全服務的切入口。 安全派成立於2017年11月,在成立之初,便獲得了企業服務提供商用友與企業安全服務商奇安信(原360企業安全)的天使投資。這讓安全派同時具有了企業服務與企業安全的雙重背景。
  • 探索中美關係新範式及全球安全治理
    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爆發的衝突主要源於國家對彼此戰略意圖不夠確定,新興大國尋求增強自身軍事實力也許只是出於防禦目的,但這種舉動在守成大國看來,卻是新興大國意圖顛覆世界秩序和國際體系的開始。在這種意識的指引下,以審慎和節制為特點的戰略目標往往會無限擴大,從保持制衡轉向追求普遍的霸權,從相對安全轉向絕對安全,並最終轉向霍布斯式的絕對困境。
  • 還在為尋找末地要塞而煩惱嗎?八年老萌新教大家用知識節約資源!
    (終結者的文章終於跟學習沾上點關係了)想必屏幕前的各位都有過扔末影之眼尋找要塞的經歷了吧,大家是否因為浪費過多的末影之眼而煩惱呢?今天,終結者教大家如何只用兩個末影之眼,經過「簡單」的計算得出要塞的坐標。
  • 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 大力促進公共衛生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5月8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存榮在全市醫改專項小組2020年第一次會議上強調,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加快建設我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堅持「三醫」聯動,深化「三通」改革,大力促進公共衛生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科學證據表明,GLDH是一種安全的藥物性肝損傷生物標誌物
    美國治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關鍵路徑研究所(c徑)今天宣布,生物標誌物資格程序(BQP)藥物評價和研究中心(CDER)從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發布了一份積極回應資格計劃(QP)穀氨酸脫氫酶(GLDH)作為藥物引起的肝損傷的安全生物標誌物(帝力),由c徑預測安全測試財團(PSTC)和杜鄉監管科學財團(D-R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