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照
中國臺灣第54屆金鐘獎日前揭曉,入圍12項大獎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一口氣抱回包括「戲劇節目女主角獎」「戲劇節目男配角獎」在內的六項大獎,堪稱戲劇類大贏家。然而,從紅毯到上臺領獎,當晚最亮的焦點是出道29年的賈靜雯。這是45歲的她出道近30年來,第一次入圍最佳女主角,也是第一次摘得最佳女主角。金鐘獎,看起來是以《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代表的臺劇的星星之火,可實際上更是賈靜雯演藝生涯的復興轉折點。
早在1998年,賈靜雯就因出演《四千金》而斬獲金鐘獎戲劇類最佳新人獎,那時,她出道8年,新人獎對她來說是巨大的榮耀。回顧她的演藝生涯,《小李飛刀》《倚天屠龍記》《至尊紅顏》《天龍八部》都給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螢屏記憶。《倚天屠龍記》中她出演的趙敏清純、甜美、嫵媚、性感,她百變的形象無法簡單地用一個詞來概括。
可以說,她的長相是甜而不膩的舒服,小圓臉、大眼睛,十分招人喜歡。這樣的一個美女,卻在十八歲經歷人生第一次滑鐵盧,家裡投資失敗,欠下巨債,緊接著父親被查出癌症。為了為父還債,以及掙醫藥費,她創下兩年拍16部電視劇的紀錄,影視、綜藝、廣告樣樣都接。
還好,接下來紅了。2002年與蘇有朋、高圓圓的《倚天屠龍記》創造了史上最「靈氣」的趙敏,2003年的《武媚娘傳奇》,她也把武則天演出了別樣的氣質。她還清了家裡的債務,可隨即卻在事業的高峰期結婚,逐漸淡出娛樂圈。然而,這次失敗的婚姻是又一個無底黑洞,最終她不得不花費巨大代價保住女兒的撫養權。
好在,她又挺了過來。在起起落落21年,在慘痛的婚姻經歷後,15年沒拍過臺劇的賈靜雯在事業上再攀高峰,接了《我們與惡的距離》。
賈靜雯飾演的宋喬安。
賈靜雯的角色宋喬安,經歷了一個療傷的過程。這或許是賈靜雯和宋喬安,也是和我們每個人最像的地方。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在經歷了數次的心碎和意外以後一點點用碎片和碎塊堆砌起來的。所以賈靜雯演絕了在「惡」的邊緣搖擺不定的宋喬安。她的那段「我怎麼讓天彥一個人在戲院裡面,我過不去」的哭戲成了收視的最高紀錄。她用自己一直以來的勇敢,演活了《我們與惡的距離》裡想要營造的「沒有絕對的善與惡,也沒有絕對翻不過去的痛苦」。但最讓人敬佩的,是她用自己的業務能力,證明了即便在44歲一般被認定女明星事業終結的年紀,還依舊可以得到大家的認可。
金鐘獎的評審認為「她的表演堅韌無比、情緒滿載卻不張揚,每個表情都充滿了戲劇渲染力,表演從強悍到柔情,層次分明且具爆發力,無一場不是精湛的演出」。在臺上領獎的她,感謝著她的家人們;感謝著《我們與惡的距離》的金牌製作人、編劇、所有的演員和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自嘲自己是過氣的女藝人;感謝著《我們與惡的距離》的角色宋喬安,「謝謝上天,所有榮耀都歸功於宋喬安,因為喬安我才會站在這裡跟大家見面,因為喬安告訴大家唯有愛跟放下,才能繼續往前走」。
那樣自信滿滿意氣風發的她,再也不是十年前為了女兒在媒體前哭訴求助的女明星,如今一切的榮譽與幸福都是她應得的。從「一見趙敏誤終身」,到拿下視後一掃所有質疑,從那個十六歲豆蔻年華,被星探發掘出道的嬌滴滴的少女,到如今哪怕滿身傷痕,卻霸氣地演員歸來,現在的她,在愛情事業雙豐收的高處,依舊努力著、打拼著、付出著。
或許有人說,如果不是賈靜雯,換一個同樣優秀的演員來演宋喬安,《我們與惡的距離》也一樣可以金鐘獎收攬豐富。因為,宋喬安因《我們與惡的距離》而生,而正是此劇的全新敘事類型與視角剝開了臺劇此前的屏障,破開了接下來的新方向。而臺視與HBO ASIA這種合作也為臺劇開拓了新的機會和渠道,打開了臺劇只能局限在本地的局限性。但正因為賈靜雯的深入演繹,成全了宋喬安,也因為宋喬安的角色本身,為賈靜雯帶來了新的高光。角色與演員,從來都是相輔相成,而金鐘獎,是對角色和演員的評定與肯定。
《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大豐收,代表了臺劇發展大道的一個新徵程,但遲了近30年才得到的視後榮耀,對於賈靜雯來說,卻是一次暌違已久的復興之點。本月月底,Netflix(奈飛)首部華語自製劇《罪夢者》將上線,賈靜雯和張孝全又將帶來什麼驚喜,值得期待。
秋小墨(劇評人)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許喬洋
校對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