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於寫文·200】
於政禮
秋天是豐富多彩的食材收穫季節,也是大連海鮮最肥美的時候。海鮮食材經過春季的孕育與繁衍,夏天的生長與育肥,終於迎來了秋季可以上餐桌的時刻。
同樣,秋季又是人們經歷過炎熱的夏季之後,恢復體能,食慾大振,大快朵頤的最佳「貼膘」時期。「貼海鮮秋膘」具有不增肥,還能提高免疫力,也是一種好食材。
還有在這個秋風送爽美好的季節裡,餐飲行業的烹飪名師也在躍躍欲試,大顯身手,將最美好的海鮮食材經過各種精細的操作技法,烹製出色香味形俱佳的海鮮大餐。
可以說,秋季是海鮮食材,美食吃客與烹飪大師的「三聚首」,共同來演繹和見證大連海鮮菜餚的無窮魅力與廣泛的受眾力。
秋天在大連吃什麼海鮮菜餚?這不僅是外地來連遊客經常提出的問題,也是大連本地人存在的一種迷茫,總不能以吃海鮮「擼串」成為大連的特色菜餚吧!
入秋以來,我邀請大連市七名海鮮烹調大師,結合今年國慶、中秋「兩節喜相逢,一日慶雙節」的特殊天時,作為「節日菜單」,請他們設計出秋季應時菜餚。條件是必須接近「大眾化」,除了「秘制配料」和「獨門絕技」之外,在一定程度上家庭還能夠「照搬」操作出來,同時做到菜品精細化,具有大連的中上等水平。
陸續接到了30多道菜例,幾乎每道都是精品,只是個別重複使用食材,忍痛割愛,選出15道具有代表意義的菜例,作為秋季和慶「雙節」的美味以饗食客,增加生活樂趣。
(1):高壓活海參:海參是大連最名貴的海鮮特產之一,具有多種烹調方法,菜餚設計師卻給予了新的含義。今年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有一個很重要的教訓是由於人體免疫功能低下,造成大範圍傳播。海參是提高免疫力的最佳海鮮食材之一,廚師運用「高壓」的手段,將海參的活性纖維通過「壓制」使之膨大軟糯,造成海參整體「空虛」更容易入味,再沾美味的調汁食用正是秋季進補海參最佳的一種方法。
(2):炸脆皮蝦:在烹調的技法上,「炸」可分為「幹炸」、「軟炸」、「清炸」、「紙包炸」等,菜餚設計師賦予了「脆炸」,將「炸」的古老技藝推向了新的高度。無論是大蝦還是小蝦,首先進行入味醃製,用脆皮「秘方」進行一次性油炸,成菜的脆皮與蝦肉都可以食用。
(3):脆瓜炒鮑魚:大連是中國「皺紋盤鮑」的特產地,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大連鮑魚」是鮑魚家族中的優質品種,自古以來就是海產「八珍」之一,被推崇為菜餚中的「軟黃金」。我很讚賞菜餚設計師能夠將傳統的諸如「油爆雙脆」、「湯爆雙脆」等技法,巧妙地運用在鮑魚與蔬菜的瓜菜相結合上,烹製出新的「雙脆」,也是一道很講究火候的菜餚。
(4):海帶燒魚唇:菜餚設計者將高檔食材巧妙地與一般食材在同道菜品中展現出來,而且是做得很恰如其分。魚唇富含膠原蛋白,又是傳統的「海八珍」之一,海帶是海中「蔬菜」的佼佼者,含碘的成分很高,也是日韓等國女性「坐月子」的補品之一。這道菜餚可稱讚的是用「燒」的烹調技法,在比「炒」的時間長,又比「焅」的時間短的燒制中,魚唇的膠原蛋白得到充分「溢出」,逐步「滲入」到「肉質肥厚」的海帶梗中,兩種主料結合的相得益彰。
(5):水炒海鮮牛心菜:見到這道菜餚,我笑了。「水炒」太原始了,牛心菜太普通了,小海鮮又太簡單了,但我還是看好了這道菜。當下如果是用蘿蔔絲做主料就不可以了,季節還不到吃蘿蔔的時候。如果用的是大頭菜,也是不準確,相比之下,牛心菜更鮮、更脆、更甜。「水炒」不是「水焯」,炒與焯兩個同音字,意義卻不同,「焯」是將主料燙後出水,失去了主料的原味。「炒」是用少量的水,加入主料,就像用食油那樣不斷翻炒,主料的原汁原味煥發出來,再加入一定高湯和海鮮成菜。特點:菜絲斷生,海鮮脆嫩,湯汁奶白,清淡爽口。
(6):海參沙拉:這是標準的「中餐西做」菜餚。我曾經推崇「海味全家福」可以做成「沙拉海味全家福」等操作方法。西餐沙拉食材葷素搭配,多以生、蔬、瓜、果、禽、蛋等為食材,加以色拉醬為調料,成為了溫拌或是冷拌菜餚。海參成為一款主料,真是做到「中西合璧」了。
(7):蒜蓉毛蜆子:這是一道「阿拉上海寧」所夢寐所求的美味。上海人吃毛蜆子不用煮,而是開水燙,洗淨的毛蜆子裝在盆中,倒入一暖瓶開水,用勺子翻動,片刻之後,掉到冷卻的開水,再到一暖瓶開水,這時候毛蜆子有的開始「張口」了,揀出來,有的還沒動,第三瓶開水就可以了,去掉毛蜆子的一半殼擺盤。所以滬有「三瓶開水燙一盆毛蚶子」的說法。食用時帶著血絲,蘸著料汁,美味不可言表。對於「生食」、「半生(五成熟)」或是「斷生(八分熟)」菜餚的調料很講究,生食用辣根為主;半生以薑末(最好是米醋泡過)為好;斷生是蒜蓉辣醬等也好。
(8):蒜香扇貝:蒜香粉是一種新的調味料,用途很廣,效果不錯。過去海鮮調料多以生薑為主,目的是為了改善海鮮「寒大」的缺憾,其實大蒜也有這方面的作用,同時現代人的飲食趨於豐富多彩,大蒜還有滅菌消毒的效能。蒜香菜餚過去多用在肉類食材上,如「蒜香排骨」等,用於海鮮比較少見。主料用蒜香粉和其他調料醃漬後,可以清炸,可以紙包炸,還可以錫箔烤制等。這道菜餚很清爽乾淨,值得推廣。
(9):糖醋黃花魚:秋季推出這道老菜還有一層意義,就是口味在這個季節中應該加以提倡。在傳統飲食對於四季口味各有不同的要求,春季以「苦」為主去春火,秋季用「酸甜」來開胃,傳統做法在這個季節又增添了「醋溜黃花魚」,區別在於酸大於甜。這道菜是甜、酸、鹹「三味鼎口」,醬油取色,不能放番茄醬;黃花魚需用「水粉糊」炸至酥脆;糖醋汁稀厚適中,手勺盛汁離炒勺高一點,再側手勺,慢慢倒汁,汁成「線」為稀;汁成「塊」為厚,汁時斷時續為好。
(10):鹹皇肉蒸蟹:這是在大連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創新「清炒蟹子」的基礎上改良的應季菜餚,那道菜的配料是雞蛋。鹹皇肉也是酒香肉,是清廷皇宮的一種秘方醃肉。操作者將海蟹與鹹皇肉同蒸,正是秋季的應時「貼膘」菜餚,一道菜餚豬肉與海蟹的搭配,無論是營養還是口味都能達到互補,具有匠心水平。
(11):辣鮮露海腸:辣鮮露是傳統的四川、湖南、江西等地的具有以辣味著稱地區調味品之一,海腸子又是東部沿海的海鮮特產。用西南調味品烹製出的海腸子改變多年只有「韭菜炒海腸」的獨行局面,使大連地區烹飪海腸子多了一個方向。
(12):炭燒八爪魚:八爪魚又被叫做巴蛸魚、章魚等名稱。運用這個食材大多是「清炒」、「油爆」等「急油旺火」烹調方法,所成的菜餚多以脆嫩為主。「炭燒」的八爪魚經過秘制料醃漬,炭火燒制之後,食材入味,口感軟糯,色澤紅潤,鮮香濃鬱。
(13):鮮花椒海兔:四川產的鮮花椒又被叫做「蜀椒」,口感略麻,是川菜麻辣的主味之一,具有增加食慾,散熱除溼的功能。將小海產品的海兔通過與鮮花椒、小米辣等四川特產融為一體,開拓了大連海鮮菜餚走向調味多元素,食材全國一體化之路。
(14):豆嘴海腸:泡發黃豆剛出「芽尖」還沒有出長芽,餐飲行業叫做「黃豆嘴兒」,又叫「豆嘴」,這時候很鮮美,是齋食與素食的主要食材之一。運用「爆炒」的技術手段使海腸子的脆嫩與豆嘴綿軟構成了口感的差異,很有嚼頭。另外兩種食材還有相同的特性都屬於鮮美性食材,因而又是一道「雙鮮」菜餚。
(15):家燜刀魚:刀魚又被叫做帶魚,是大連海域主產品種之一。由於歷史出現「刀魚屬於無鱗魚」的誤會影響,刀魚作為食材的菜餚比較少。近些年幹煎、煎蒸、炸烹、糖醋、家燜等款式的刀魚菜餚層出不窮。現在渤海灣刀魚產量稀少,一般所用的刀魚屬於黃海海域的東北部,而不是東海北部的舟山漁場,具有肉質細膩,口感鮮嫩,魚刺較軟,無顆粒骨。
為秋季設計與提供美味佳餚的烹飪大師有:
大連新海味館總經理·林波
大連蟹子樓總廚·初銘武
大連品味居總經理·于濤
大連品海樓總經理·李傳堯
大連小船漁村總經理·周長生
大連金石灘旅遊集團總廚·寧家浩
大連蟹子樓總廚·王勇
海鮮資料提供者:烹飪大師陳學勇
2020年9月19日星期六
作記於 黑石草屋
於政禮 大連市資深餐飲工作者
新著《大連市餐飲事略》公開發行,成為大連建市120年以來第一部餐飲行業的歷史專著,具有資料性、閱讀性、實用性,不僅是從事與關心大連餐飲行業者可讀書籍,又是研究大連城市發展史的一份資料。每本定價:68元
敬告朋友,需要購買《大連市餐飲事略》的讀者,請刷二維碼,加關注,留地址、電話,200元購三本由我籤名的書籍。
刷微信購書交朋友
大連圖片社(中山區友好路5號)·有我籤名
大連市西崗區八一路的京味樓
沙河口區的黑石礁酒樓
全市的周長生·小船漁村
可以直接聯繫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