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之始—波士頓大屠殺,揭開美國獨立戰爭的帷幕

2020-12-26 簫葉雜貨鋪

大家一般對於美國獨立戰爭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美國的《獨立宣言》,知道當時美洲的13州是英國的,也知道美國領軍的是華盛頓,最終美國成功立國,很多大方向的朋友們可能都會有些了解,所以,簫葉來講講期間比較細的一些東西,我們來了解點具體的。

閒話少敘,下面回到正題。

特殊的殖民地

英國雖然取得了七年戰爭的勝利,但是連年徵戰也令英國的財政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而美洲13州作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理所當然的想從它們身上抽血來補充自己。

但是美洲殖民地與英國其它地方殖民地不同的一點在於,殖民地當時的高層和平民(奴隸、土著和黑人並不算人。 )大多是英國國內移民或其後代。他們認為自己英國享受英國國內公民的待遇,所有的加稅都是不應該的,不公平的!

而在當時的政界,有這麼一句話:國王是臣民、大英帝國和殖民地的父親!

而當時的英國王喬治三世也有強烈的皇家責任感,而反抗的美洲殖民地在他看來就像一群被寵壞的孩子!

而美洲殖民地的居民則認為國王決定的重稅阻礙了年紀尚小的美洲殖民地茁壯成長。國王原本是細心呵護他們的,對他們很仁慈,現在他變了,變得殘忍和專制。

所以,美國獨立戰爭其實是一部《英國國王家庭戰爭》

消散的民心

首先,我們來看下波士頓的位置。

波士頓是英國在美國的重要港口,很多外國的貨輪都是從這邊進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後來才在這裡發生了「波士頓大屠殺」和「波士頓傾茶事件」。

波士頓傾茶事件

波士頓慘案發生在1770年,但事情卻得從1765年說起。

1765年為了能夠多徵稅,所以對美洲殖民地頒布了《印花稅法案》,這個頒布了之後,殖民地的人認為自己受到了剝削,然後就抗議唄。

英國政府那邊一看鬧的挺大,得,那就先緩緩。

不過這次之後,英國政府發現美洲那邊有點不對勁,作為個殖民地,連個稅都收不上來了?還抗議?所以同年就頒布了個《駐營條例》,把軍隊給派到了美洲殖民地。

然後在1767年的時候,英國的財政部長唐森德急了。之前不是出了個印花稅法案,稅收不上來被否了嘛,現在有軍隊在那邊他想來英國可以收的上來了吧,所以又搞了個《唐森德法案》,其中第二條規定自英國輸往殖民地的紙張、玻璃、鉛、顏料、茶葉等均一律徵收進口稅。

波士頓作為重要港口,英國政府為了保證這次稅能穩穩地收上來,就派了幾千名的士兵去幫忙監督收稅。

政府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英國士兵嘛,到了波士頓就跟脫韁的野馬似的。

沒事的時候就出去喝酒,英國流氓聽過吧?喝酒了就打架,英軍到美洲之後喝完酒鬧事打架的就沒斷過;而且穿著制服的時候,看你不爽可能就隨便找個理由打你一頓;有些憋得比較久的士兵,好點的就去嫖娼,有些不講究的直接就可能街上隨便拉個給強上了!關於這個,可以去找找美國在日本和韓國駐軍的新聞,簡直一脈相承。

而且有些比較勤勞的士兵休息的時候還會去碼頭上找活幹!當時工作本來就不多,碼頭工人有時候都沒活幹,這不是搶工作?

對於英軍的這些行為,美洲本地居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背地裡扔扔石頭打悶棍啥的,所以時常有士兵好好的出去,然後鼻青臉腫的回來。

本來英國政府派士兵去美洲是要「耀武揚威」,顯示英國強大實力的,但是英國士兵的行為卻破碎了部分美洲本地居民對英國的良好印象,也埋下了怨恨的種子。

班傑明·富蘭克林曾在英國下議院議會上說了這麼一句:「派往美洲的英軍不會遭遇叛亂,但他們確實能製造混亂。」

沒錯,就是印在美元上那個。他後半句的確說對了,而且他們還「幹得不錯」,而前半句嘛,我們知道,後來發生了殖民地鬧獨立嘛。

波士頓大屠殺

時間撥到1770年3月5日晚上。

英軍從1768年到了波士頓之後,和本地居民的矛盾越來越大,經常會發生打架事件,本地人也知道了軍隊不會隨便開槍。

這次衝突的地點在海關大樓外,也是很有象徵意義了...

幾百名暴躁的「暴徒」和8名英軍加9名大樓守衛在互噴口水。

其中有人不無得意的喊著「過來呀兔崽子,你個臭龍蝦,大混蛋,有種你開槍!操——開槍你就下地獄,就知道你不敢」。

聚集的人嘴裡罵著,手裡也沒閒著,雪球、冰塊或者木頭這些能隨手找到的東西不停的往士兵那邊扔。

本來事情可能就像往常一樣,再晚點就結束了。但是忽然一聲槍響,聚集的人愣了一下,然後一部分驚叫著跑開了,部分勇敢地走向了士兵,與他們扭打在一起,並想要搶奪他們的槍。

面對眾多的「暴徒」,士兵們開槍了,這次不是一槍,而是一陣。最終這場騷亂當場死了3個人,多人受傷,其中2個受傷的後來也不幸的掛了。

第一槍到底怎麼開的說不清,根據某些喜歡寫日記的人記載,當時那個士兵遭遇某物襲擊,不確定是雪球、冰塊還是木頭,被砸摔倒在地,火槍脫手。起來後他朝空處開了一槍,或許是為了嚇退暴民,卻拉開了歷史的序幕。這件事後來被稱為波士頓大屠殺。

波士頓大屠殺一般也叫波士頓慘案,因為就死傷人數來說,大屠殺這個好像的確不太合適。

但是當時美洲當地已經與英軍產生了對立的情緒,已經有有想法的人想著獨立了,所以「波士頓大屠殺」在美洲大地大勢宣揚,激起了無數當地民眾的反抗情緒。而後來,波士頓大屠殺也被當成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索之一!

隨著傳播越來越廣,當時報紙的插圖也把「暴徒」換成了穿著整齊的紳士,狼狽不堪的士兵也換成了排列整齊的軍隊,並且是由指揮官下令射擊的。

從這可以看出來,美國媒體撒謊的本領可是傳承了兩百多年的,比他們立國還早。

總結

波士頓大屠殺不應該是一件單獨的事件,而是一系列事件的結果。波士頓大屠殺前英政府的一系列行為已經為這件事埋下了伏筆。

除非歷史從頭改寫,要不然波士頓大屠殺沒有發生在1770年的3月5日,也可能是6日,7日或者8日。

不過簫葉很好奇,大家對於英軍對殖民地加稅大家是怎麼看的呢?如果當時你是英國王喬治三世你會加稅嗎?

—本文完。

我是簫葉,認真做有用信息的傳播者,喜歡可以點個關注。

謝謝你看到這裡,喜歡本文的可以點讚、收藏、轉發和留言跟我分享你的看法。

往期文章

U2進入我方禁飛區,制裁中俄越伊,這都是阿川最後的掙扎

《老師的謊言》,全美銷量超100萬冊,揭露了美國歷史中的謊言

武漢的泳池趴讓外國網友集體「吃檸檬」,很多人卻無視我們的付出

美國國父們的謊言—建國244年卻從未實現的諾言,且差之甚遠

美國騷亂「斬首」哥倫布雕像,清除歷史迷霧,認清真正的哥倫布

相關焦點

  • 美國的第一戰:獨立戰爭|英國_歷史|美國_歷史|獨立戰爭|大英帝國|...
    公元1774年3月,大英帝國為壓制殖民地民眾的反抗,頒布4項懲罰性的法令,包括《波士頓港口法》、《麻薩諸塞政府法》、《司法法》、《駐營法》。從政治上軍事上加緊對殖民地的控制與鎮壓,於是北美人加速準備脫離大英帝國,十三個殖民地召開「第一屆大陸會議」,各個殖民地開始進行武裝民兵,並貯藏軍火,揭開了獨立戰爭的序幕。
  • 你知道真實的美國獨立戰爭,是靠法國打敗的英國
    1775年4月18日,在波士頓附近的列剋星敦和康科德,殖民地民眾打響了反抗的槍聲,揭開了獨立戰爭的序幕。1775年6月14日,北美各殖民地代表決定建立大陸軍,次日任命喬治·華盛頓為總司令。戰爭初期,雙方力量懸殊。
  • 美國南北戰爭再現?50洲陷入混亂,美政客:擁護總統的州獨立建國
    【撰文:十三州/編輯:小懶】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美國內部已經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混亂當中,除了新冠疫情泛濫成災以外,美國還被迫接受一起又一起的暴亂,還時不時的迎來一些洪災火災,以及無人機的墜毀事件。種種的一切已經讓美國心力憔悴,在這場新冠疫情當中,死去的人數比美國在戰爭中死去的人數還要多,然而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新冠疫情還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美國又迎來另一個噩耗。
  • 一場颱風揭開韓戰前夕南韓當局的罪惡,別不信,美國都承認!
    韓戰全面爆發之前的半島。到底曾經發生過什麼?是我們很多人感興趣的事,然而我們關注韓戰多些,對這些我們知之甚少,不過2002年的一場颱風卻給我們揭示了答案。2002年,一場颱風席捲韓國。颱風將墓葬坑揭開,露出的的景象讓人們更加吃驚:墓葬坑中有無數的白骨。這到底是什麼人的遺骸?韓戰陣亡人員的遺骸嗎?經過數年的調查,人們發現這並不是戰爭陣亡人員的遺骸。他們的身份另有其人,原來他們是韓戰全面爆發前夕,南韓當局屠殺的進步人士和民眾。這是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英國為啥不調集部隊繼續打?它在怕什麼?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英美戰爭萬般無奈之下,讓美國撿了便宜。歷史上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評價高到什麼地步呢?是典型的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戰役,並且此次戰役為之後包括但不限於為拉丁美洲和法國大革命開闢了新道路。
  • 華盛頓橫渡德拉瓦河——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把視線投向美洲,這裡正發生著毫不遜色於前述事件的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而本文要討論的其中一場規模較小卻又至關重要的戰役,特倫頓戰役,正是發生在1776年12月25日,那一年的聖誕節當天。在大陸軍即將面臨解散的前一刻,華盛頓率部渡過德拉瓦河,奇襲了英軍黑森傭兵的營地,挽救了即將熄滅的美國獨立戰爭。
  • 獨立戰爭中,美洲大陸侵略者們竟然成為了美國救助者
    一、戰爭導火索:波士頓傾茶事件 1773年,波士頓「自由之子」組織,偽裝成印第安人混入了英國政府的茶船,並將船上的342箱茶葉全部傾倒入海
  • 歷史上的14號,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也代表著美國內戰的開始
    1784年1月14日,歷史上的今天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歷史背景:哥倫布發現美國大陸後,各國殖民紛紛來臨。其中,大英帝國在北美西海岸建立了13個英屬殖民地。殖民地為英國本土提供了豐富的物資。但是,抵抗行動已經發生,壓力也被部署,戰爭開始,死亡的話就不能協調了。特別是在邦克山之戰中,英軍獲勝,但傷害了1000多人。當時,英國在北美的駐軍也只有1萬人。這樣,血淋淋的事實使英國徹底生氣,喬治三世拒絕了和平請願書,發表了殖民地現在處於各種心術不正當的亡命者引起的公開叛亂,英國政府毫不猶豫地進行了打擊,呼籲美國忠實的臣民使叛國者繩索的方法。然而,殖民地仍然不想與英國面對面。
  • 美國黑歷史——印第安人大屠殺
    美國-印第安戰爭美國精英階層為了搶佔印第安人的土地,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手段之殘忍遠超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在美國建國之前就有歐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過的未經消毒的毯子送給北美當地的印第安部落,從未在美洲大陸出現過的天花病毒掀起了一場大規模屠殺,根據統計至少有100萬印第安人直接或間接死於殖民者故意傳播的天花病毒。而美國建國之後,為了進一步蠶食印第安人的土地,被美國人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四位總統則充當了印第安大屠殺的急先鋒。
  • 革命重溫:英國獨立戰爭失敗的十大原因
    下個月將是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結束的236周年紀念日。1781年10月19日,被圍困的查爾斯·康沃利斯侯爵、伯爵、勳爵、將軍和最愛的英國兒子在約克敦被迫投降。陛下如此尷尬,他缺乏面對勝利大陸和法國軍隊的力量。相反,氣餒的指揮官派了一位將軍,手裡拿著劍,迎戰華盛頓和羅坎博。關於革命戰爭,這是眾所周知的。
  • 韓戰期間的大屠殺
    大約4000至7000人喪生,而他們的故事也被埋葬了達半個世紀之久。*文章節選自《韓戰》([美]布魯斯·卡明斯 著 三聯書店2017-5)。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在文末留言-畢卡索作品:《朝鮮大屠殺》什麼是真相?
  • 衣索比亞戰爭將在阿聯幹預下變為地區戰爭 美國必須儘快制止
    2020年11月21日全球和平基金會執行董事德瓦爾預計,衣索比亞當前的軍事衝突將繼續威脅該國的穩定,並給東北非地區帶來混亂,此外,如果美國仍不急於制止當前的衝突,那麼它將摧毀非洲聯盟內脆弱不堪的和平與安全機構。
  • 波士頓地下高速公路,美國的超級大工程,歷時16年時間才建成
    美國的高速公路很多是經過市區的,造成了城市交通比較擁堵,有人說這是城建上的敗筆,所以說我國的高速公路都是從城市外環經過,不進入市區。中國有超級工程美國也一樣有,波士頓大隧道是美國超級工程之一,它花費巨大,投資額超過千億元,歷時16年才完成,被評為九十年代世界八大建築工程之一。
  • 翡翠分享退休生活-美國行記-波士頓
    哈佛大學院內美國波士頓位於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國最古老、最有文化價值的城市之一,美國歷史上發生的波士頓傾茶事件,最終引起著名的美國獨立戰爭。5月27日,我們來到波士頓公園,坐觀光巴士遊覽,我們遊覽了波士頓海港、參觀了憲法號博物館-美國憲法號戰艦是18世紀美國的建造,這支戰艦在抗擊英國入侵中立下赫赫戰功,是當今世界可以航行最古老的戰艦;還逛了昆西市場、波士頓唐人街-午餐在唐人街餐館用餐、自由之路-我們沒走完,旅遊時間有點長,老公感覺累了,我們就沒走。
  • 美國的龍興之地:波士頓的資格比費城老太多
    編者按: 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幾座城市中,波士頓要算是最低調的,費城與紐約都曾經充當過國家的首都,但波士頓一直沒有獲得過國家首都的殊榮,但是無可否認的是
  • 美國獨立宣言:要繼續效忠英國嗎?膽子大的人,讓美國獨立
    1775年年末,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第二次大陸會議的代表們,以為加拿大的法國人一定很想脫離英國人的控制。在他們看來,英國徵服對北美洲殖民地太苛刻了,肆意破壞殖民地的商業,就連他們自家人都受不了,更何況是一個外國人——法國人呢。
  • 波士頓梗,美國小紳士
    波士頓梗源於美國,是美國本土繁殖的第一種非運動犬種。19世紀,波士頓梗是鬥牛犬與其他犬種交配產生的犬種,隨著後期不斷改良最終形成一種獨立犬種,在1893年獲得美國養犬俱樂部(AKC)的認可,成為第一個獲得認可的美國本土繁殖的犬種;1955年,獲得世界犬業聯盟(FCI)的認可。
  • 總統山成迫害原住民證據 美國愛國主義基地成為眾矢之的
    自由女神未能逃脫指責如果說「總統山」是美國民主自由的榮譽殿堂,那位於紐約曼哈頓的自由女神雕像就是美國標榜的「自由燈塔」之象徵。身披長袍,右手高舉象徵指引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刻有獨立宣言籤署日期書冊的女神雕像一直以來都是美國的國家形象名片。
  • 推特刪除南京大屠殺圖片及視頻,理由是「無端血腥」
    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2014年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願逝者安息,和平永存! 延伸閱讀:連大熊貓都不放過?
  • 持續推動南京大屠殺成為「世界記憶」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上的文字介紹是中、英、日三種語言。其中,英文介紹是出自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銀泉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