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巴結領導?發生代際衝突的4個根源,很現實

2021-01-06 騰訊網

前段時間辦公室來了一個新員工90後小馮,分到了老曾的組下,老曾組內的組員都青黃不接,老曾看小馮的學歷也還行,就想真心培養一下小馮。

前幾天公司高層聚餐,老曾就想帶著小馮去陪同接待一下,順便見見世面,重點培養,讓公司領導都見見小馮。

沒想到當天恰逢休息日,飯店飽滿,因此沒有服務生,老曾看飯桌上沒人倒酒倒茶,就悄悄地對小馮說:「沒有服務員,你就主動一點,給大家倒下酒,可以給領導留下一個好印象。」

沒想到小馮直接反問:「這麼多人,憑什麼要我服務?」老曾愣住了但還是解釋道:「你年紀比較小,又是剛來的,你去比較合適。」

小馮還是沒有動,組長老曾有點掛不住了,聲音都變大了:「我是你組長,叫你給領導倒下酒怎麼了?」小馮一聽這話頓時就不高興了:「這是在吃飯,又不是在工作,誰想巴結領導誰巴結去,小爺還不伺候了!」隨後揚長而去.

為什麼現在90後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巴結領導了呢?在職場上這種現象很多,深入探究一下,其實70後和90後有代際衝突主要有這四個根源。

1.對自由、平等和契約精神的追求日益增強

在70後和90後之間的代際衝突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70後的父親想利用關係為兒子找份工作,90後的兒子不但不接受,反而看不起「自命不凡」的父親。

職業生涯中,90後更喜歡講契約精神而非奉獻意識,而70後大叔們則津津樂道地為他們灌雞湯:先奉獻再享受,先孫子再爺爺,他們只會嗤之以鼻,根本不會記住。

在此意義上,90後價值觀,更有利於推動職場生態的淨化。年輕人更推崇:能力強,掙得多,競爭得激烈,不要玩那些人情世故、玩弄花樣的遊戲,讓職場上公平、公正,讓契約精神成為主流,而不是「糟粕」文化。

2.成長環境的差距

這一代的90後年輕人,大多是獨生子女,自小就是掌上明珠,享受著兩代人的全部資源。他們不必巴結他人,也可以獲得足夠的資源。特別是城裡人,比如,一對年輕小夫妻,能得到兩代八個老人的終身儲蓄和房產。

他們沒有「物質匱乏」的心理陰影,自小就沒有產生「討好別人獲得資源」的想法,而且由於家底深厚,長大後她們更沒有討好別人、委屈自己的動機和動力。

但是,90後的父輩們,在他們生存的年代,資源有限,白手起家,一直處於掙扎狀態,趨炎附勢,走親訪友,都是為了獲取資源和利益。新一代的90後年輕人生來並不缺乏資源,個人主義和反傳統的意識開始興起,詞典中也沒有委曲求全這個詞。

3.思想觀念轉變

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觀念也隨之改變。從前,如果家裡辦喜事,總要找鄰居說各種好話借東西用,現在,只要出錢就可以辦一場像樣、豪華的喜宴。

因此這也就是為什麼年輕人不願使用人情,他們的觀念已經改變。他們會認為巴結領導就是欠人情,而求人辦事就不一定能做好,別人也不會高估自己,他們覺得沒有必要。只要能用金錢解決的問題,他們就更覺得不成問題。

4.個性獨立,思想獨立,做自己最好

如今的年輕人都認為,只要自己有本事,到哪兒都不會被人看不起。假如自己是靠巴結領導獲得升職,不僅自己心裡會鄙視自己,連身邊的小夥伴也會看不起自己。

總結:如今的職場,70後和90後的代際衝突越來越激烈,彼此看不上。對於70後來說,90後在他們眼裡,個性張揚,不服從管理,傲慢自大,強調個人主義,弱化團隊意識。

70後在90後的眼裡思想傳統,控制欲強,經驗主義,固步自封自以為是,壓制創新。其實只要雙方能夠用歷史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去看待對方,相互體諒,相互學習,就能夠發揮雙方的優勢。

相關焦點

  • 為何現在年輕人不願意討好領導?往往是這3個原因,很現實
    為何現在年輕人不願討好領導?往往是這3個原因,很現實現在的職場中,出現了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一些年輕人在面對領導拋出的橄欖枝時,並不會出現心花怒發,想要巴結領導的表現,反而會沉默地去對待,甚至有些人會拒絕的領導的好心,依舊安心做著自己的工作,可以說這種現象引起了很多人內心的好奇。
  • 給領導送禮是巴結領導?送這4種「禮物」,既體面又不奉承
    給領導送禮是巴結領導?送這4種「禮物」,既體面又不奉承當我們剛踏入職場上的時候,我們似乎都有聽一些親朋好友提起過,在公司裡上班要少說多做,要多多去培養和鍛鍊自己,還要多和身邊的同事、領導打好關係,有時候請客、送禮這些東西,儘量不去吝嗇,多給自己留條通路才是硬道理。
  • 性格內向不喜歡巴結領導,但也要明白這三點,直來直去會得罪人
    現實的職場,不管在什麼公司中,都會有性格內向的年輕人,這種員工在公司裡只懂得做事,對於人際關係從來都不放在心上;而且對於巴結領導的行為,不僅不會做,還會討厭這樣的事情;性格內向的人,從來不明白職場就是戰場,同事之間的惡意競爭也不會明白,同事之間的交流,更是經常吃虧,這就是現實職場中的潛規則
  • 不喜歡巴結領導,不喜歡走動關係,這樣的人有未來嗎?
    這根本不存在有沒有未來。未來不是靠巴結領導、走動關係得來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為公司創造利潤,強大的個人業務能力,得到領導同事的肯定和讚揚,未來的路一定會平步青雲。巴結領導,走動關係,未來的路走得沒想像中那麼容易阿諛奉承只是一時的得利確實當今的社會,很多人第一念頭就是奉承領導,才能讓自己的職場路順風順水,得到更多的資源和好處,工作清閒晉升有望。短期來看,部分巴結領導的人能得到點好處,仗著領導的「勢」不把別人放在眼裡,打著自己的如意小算盤,臆想著未來的職場路高歌猛進,好像站在人生巔峰一樣!
  • 在職場,不巴結領導,不參與勾心鬥角可能嗎
    在職場,在現實生活中,再追溯古今中外,每個人都對別人和自己的身上一主要特產,性格,爰恨交加。因為"性格決定命運"!然而,畢竟情商不同,性格愛好不同,人生命運差別很大,同學現是副地市級領導,而自己則是一個普通公務員。但是,初入社會和職場年輕朋友們,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東西!一,性格決定命運不是絕對的。社會是個磨刀石,每個成功的人,實際上都是程度不同的攺變了自己的性格。二,人的活法也不是絕對的。這句話反過來說,這個世界上,什麼樣的人都有,而且,條條道路通羅馬。
  • 不愛加班,是這屆年輕人的覺醒
    作者:夏熊飛看到「為什麼年輕人不愛加班」上了熱搜,我一臉蒙,暗暗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年輕人就該愛加班?不是年輕人,就愛加班嗎?「不愛加班」這個鍋,年輕人不背,也背不動。這個話題有一個預設的語境:職場上,越來越多的創業型公司都要求員工加班,揚言要模仿網際網路公司的狼性文化,但現實卻是,大部分企業員工——尤其是剛畢業的年輕人,不願加班,甚至面試時會直接問公司是否加班。如果有,就不考慮。這就不難理解了。發問的,應該多是企業管理者、單位領導,或長輩吧。在這些過來人眼裡,加班似乎是理所當然的,甚至是褒義的,是一個人愛崗敬業、拼搏上進的體現。
  • 性格內向,不喜歡巴結領導,講話直來直去,這樣好嗎?
    這種人基本上沒有多大出息,無論是在社會上還是在職場上都難以混得開,人緣不好,朋友不多,知心的人就更少,職場提升難,前途暗淡。為什麼會這樣,有因必有果,因為這三種現象就直接導致這種結果的產生了。一,性格內向。說白了,內向的人,在社會交往中,特別是在職場上,經常是吃虧的對象。
  • 職場上內向的人也要懂得這幾點道理,不巴結領導也別得罪他
    在真實的工作場所中,無論是什麼公司,都會有內向的年輕人。這樣的員工只知道如何在公司做事,他們從不注意人際關係。而且,他們不僅會討厭巴結領導人的行為,還會根本不屑這種行為。李經理一直在與公司中的人員打交道,而且有點缺乏情商,不知道在不同場合該怎麼適當地說。李經理在公司工作了兩個多月,實體店的業績正在逐步提高,這是他能力的證明,但是由於他不會說話,所以無法引起高層的關注,甚至高層管理人員都在努力讓他主動離開。先做人再做事在實際的工作場所中是很重要的,否則我們很容易被現實打敗。
  • 不想走人情,也不喜歡巴結領導,通常是這3種心態的人
    不想走人情,也不喜歡巴結領導,通常是這3種心態的人在現在社會上,總是會存在有各種各樣的人,他們在裡面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學生、家長、職員、領導等等,對於每種身份上的更替,無論是舉動、言行上,還是身處的環境中,都有很大的差別。
  • 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談戀愛了
    也難怪,如今的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談戀愛了...... 1 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很好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鄰居對這位老教師的加油打氣,後來才發現這是大家以老教師為反面教材,勸誡年輕人不要成為那樣「失敗」的人。 可為什麼只是選擇了不一樣的路,就要被認定為不圓滿,而又為什麼總有人默認,大家都會喜歡跟他們一樣的生活呢?
  • 為什麼給領導送禮不辦事?聰明人都懂4個「禮節」,不做糊塗事
    《禮記·曲禮上》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送禮的最高境界不是帶有目的性的賄賂,而是要通過禮表達情感。你和領導的感情深厚,被其信賴時,自然會被列入到升職加薪的名單中。許多年輕人在初入職場時,要麼不屑於給領導送禮,要麼送了禮卻沒有辦成事。其實,給領導送禮才是一門技術活。想要贏得領導的關注和歡心,就要懂得4個禮數,否則不僅白花錢,還得罪領導。1、紅白喜事,正確表達:在職場打拼多年的人應該都知道,領導家裡有了紅白喜事,基本就成了下屬去拉關係的一個好契機,雖然不是什么正能量,但這是一個社會現實。
  • 從不「巴結」領導,就真的混不好?過來人實話實說,值得一看
    可在後來的職場當中,90後逐漸成為主導管理層,95後逐漸佔領執行層,而今天的00後,才陸陸續續進入職場,人員結構將發生根本性改變。正因為如此,所以現代職場中的選人的理念也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以前是企業挑選我喜歡的人,不管員工是否喜歡我。而現在不同了,現在是職員挑選自己喜歡的企業或管理層。
  • 在國企上班,性格內向且不會巴結領導,這樣會影響職業前途嗎?
    【長鹿生觀點】:國企的氛圍是大環境,無法改變,性格內向,不會巴結領導,是本性使然,也別指望有大的改變。但是職業前途不能坐以待斃。應該立足自身特點,主動規劃自己的職業前途。小張畢業於省內財政類一本院校,在我單位財務科工作,小夥性格內向,話不多,卻很耿直,在工作中,基本上就是認為什麼,就說什麼,和領導意見相左時,從來不變通,只要認為自己是對的,絕不更改,更不溜須拍馬屁,主動巴結領導。很快,領導利用一次機構調整的機會 ,直接把小張調到了審計科,遠離本單位的財務業務。
  • 銷售崗位月入上萬,為何還有年輕人不願意幹?這3個原因很現實
    銷售崗位月入上萬,為何還有年輕人不願意幹?這3個原因很現實要說哪一類工作賺錢多,銷售自然不會讓人忘記,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高收入群體。那麼,銷售崗位月入上萬,為何還有年輕人不願意幹?這3個原因很現實。1、工資不穩定,高低差距大對於年輕人來說,工資是選擇工作的重要條件。雖然銷售人員的工資很高,但是高低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有些人拿著豐厚的工資,吃香的喝辣的;有些人則是拿著緊巴巴的基本工資,連出去吃個飯都需要斟酌一下。
  • 職場上的年輕人為什麼都越來越不怕領導了?4點原因帶你看透
    在我們父輩的那個年代裡,他們都非常聽領導的話,幾乎領導讓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也從來沒有和領導吵過架,更沒有紅過眼。可當我大學畢業進入職場後,發現很多年輕人都並不懼怕領導,更追求與領導的平等關係。因為一些不同的意見和領導發生爭執的事情也不在少數。
  • 90後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為生活而奮鬥?
    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說過:年輕人就像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在這個現實社會上,普通老百姓都在為了生活而四處奔波。但不少年輕人卻都失去了鬥志,不願意努力工作,似乎根本看不到奮鬥的希望,甚至有些家庭條件好一些的,年輕人寧願在家做「啃老族」。
  • 年輕人學歷高,卻被公司勸退,往往是沒有達到領導的這三個標準
    現如今,很多年輕人在行走職場時,其實都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因為年輕人學歷很高,能力很強,但是在公司裡卻還是被領導勸退,無法在職場中有更好的發展。其實員工也非常的疑惑,他們在公司非常勤奮,可是突然被領導勸退,他們是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現實的,所以筆者提醒大家在公司裡工作,如果你出現了被公司列入裁員名單的情況,往往是因為沒有達到領導的這三個標準。
  • 30年的老會計認真本分、但不巴結領導,漲工資沒她份,該怎麼辦?
    有網友提問,自己作為一個30年的老會計,平時工作認真本分,但是不會巴結領導。今年確定漲工資的時候,發現人家都有份,唯獨自己沒有,該怎麼辦呢?30多年的老會計,其實是臨近退休的年份了,這個時候沒有年終獎,可能有其中的道理。
  • 為什麼越來越多員工不怕領導了?說透這3個實情,第3點讓人解氣
    毋庸置疑,這種「情商」的確能在特定時期影響職場發展,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工作環境的改變,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員工不願意與領導保持一致。無論我們看到什麼樣的新聞,也沒有一些網友的評論,他們基本上反映出年輕人對職場上的依戀與奉承的輕蔑與輕蔑。
  • 從不「巴結」別人的3個星座,天生傲骨有個性,最討厭恭維奉承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往往都不會缺少溜須拍馬的人,通過這種行為,他們可以擴大自己的圈子,獲得自己的利益。在職業生涯中,有些人用自己的「巴結」技巧,來博得領導的青睞,從而得到迅速的晉升和加薪。他們往往更有個性,從不「巴結」別人,他們最討厭的是恭維奉承,因為在他們心中,一個人的自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們失去自尊,他們就會失去自己,他們不會看那些奉承別人的人不會自己做這種事。他們只願意做真實的自己。讓我們來談談從不討好別人的三個星座。他們天生驕傲,有個性,最討厭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