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小課堂:新手小白該怎麼選建盞?

2020-12-15 騰訊網

活眼硯凹宜黑色,長毫甌小聚香茗。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蘇軾詩曰:「蟹眼煎成水未老,兔毛傾看色尤宜。」這句詩描寫的自然是在宋代出名的建盞,依據蘇軾所論,宋代的青黑色建盞非常適合欣賞茶湯。

在宋代建盞頗受文人雅士,達官貴人的喜愛,而宋徽宗更是其中的玩茶大家,他沉浸與對茶的喜愛之中,樂此不疲,甚至化身茶學教授,親自組織茶會,為文武大臣們親身示範點茶的記憶,將宋代的點茶設計的複雜和講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點茶必備的建盞,宋徽宗在其所著的《大觀茶論》裡對建盞提出了非常詳細的要求,從釉色到紋理再到形狀都有恰當的闡述。

「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茶採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宜立而易於取乳,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然須度茶之多少,用盞之大小。盞高茶少,則掩蔽茶色,茶多盞小,則受湯不盡。盞惟熱,則茶發立耐久。」

——宋徽宗《大觀茶論》

茶盞顏色以青黑色為貴,茶盞的深度要夠,盞口要寬。可以看出宋徽宗對建盞的認知很精準、務實,是其中的行家,對如今茶友對建盞的選擇也有借鑑意義。但畢竟年代久已,現在的技術、款式與當時有所不同,那麼現代新手小白該如何選擇茶盞呢?

一、新手選盞首先要做好心理預期

在選購建盞之前,我們需要先做一個心理預期,主要是兩方面的預期,購買茶盞的目的與心理價位。

一是目的:你選購茶盞的用途是什麼,用於日常使用還是用於長期的收藏?你對於建盞的器型喜歡怎樣的樣式,或是需要多大型號的杯盞等,做好心理預期才好下手。

二是價位:要在心中做好價位標尺,有多少的預算,購買時可以在心裡打個底價。不要攀附高價,也切莫貪圖便宜,所謂一分錢一分貨,不無道理。

二、看器型與釉色

在選購建盞之前,我們需要做一些知識儲備,對建盞有一個較深的了解,所謂「釉色是建盞的靈魂,器型是建盞的骨骼。」

01

器型

現今市面上的建盞器型大致有四種類型,分別是束口盞、斂口盞、敞口盞、撇口盞,這四個類型還有不同的尺寸,大、中、小,不同大小的器型會有不同的使用範圍,我們日常用的最多的屬中小型號的建盞。

一般而言,個人使用的建盞有季節上的不同,在現在秋冬季節,可以選擇束口盞,這種的建盞的特點是建盞的內部比較的深,盞口相較而言比較小,整體造型飽滿厚重,可以對茶湯進行保溫,在秋冬也能讓茶客喝上溫熱的茶。

到了夏季,高溫襲來,則可以選擇撇口盞與敞口盞這兩款,這兩種建盞的特點在於茶盞的沿口大且茶盞較淺,有利於茶水散熱,讓茶友能較快的喝到適口的茶湯。

而剩下的斂口盞比較合適用來會客時招待客人,在我國古代,斂口盞就常常用來當做專門的飲茶器具在大型的宴會上出現,深受文人雅士、王孫貴胄歡迎。

02

釉色

建盞的釉色豐富多樣,變化萬千,就像這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一樣,這世界上也很少有一模一樣的兩件建盞。建盞的釉色大致分為五種類型,分別是:兔毫釉、曜變、烏金釉、油滴釉以及雜色釉。

【兔毫釉】

兔毫釉是宋代產量最大的,使用最廣的一款建盞,在選擇這種建盞時,要儘量選擇斑紋分布均勻、細長具有立體效果的,這樣飲茶時才能更好的體會到建盞與茶湯之間美的感覺。

【曜變】

曜變在建盞界裡有較高的地位,是很多建盞愛好者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少見珍奇。

【烏金釉】

烏金釉是宋代建盞裡的經典之作,有著一種別樣的古樸典雅氣質,適合喜愛古典中國風的茶友。

【油滴釉】

斑紋清楚可見,斑點大小均一、整體外形飽滿的油滴盞也是建盞中的佳品,有著僅次於曜變的地位,預算寬裕的茶友可以適當的考慮,也適合盞友收藏。

【雜色釉】

最後一種是雜色釉建盞,它是很多釉色品種的偶然所得,是燒制過程中意外收穫,是一種另類的美,大家對於雜色釉需要抱著兩面看的態度,不能一概而論,雜色釉並不一定是次品。

三、觀「鐵胎」

關注建盞的茶友應該都了解,建盞內有很高的含鐵量,所以燒制建盞需要選擇含鐵量高的土壤,因此與其他瓷器進行相比,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建盞的「鐵胎」,它與其他胎體相比更為的厚重,也比較的粗糙,而燒制出來顏色一般呈黑色或是灰黑色,顏色深沉。

作為新手小白的茶友在選購建盞的時候,一定要觀察一款建盞的胎體是不是鐵胎。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建盞的顏色來判斷,也可以聽聲辨別,也就是通過輕輕的敲擊建盞盞身,聽它是否有類似與金屬碰撞的聲音響起。判斷的方式多樣,也需要茶友自身有知識儲備。

四、正確的認識建盞

就如前面所言,面對建盞時我們需要進行心理預估,大致的了解一下市面上建盞的均價,對其進行估值,不要受到蒙蔽。在挑選建盞時不能只看有沒有「建盞」字樣,尤其是某寶上掛著「九塊九包郵」字樣的建盞。

建盞的歷史悠久,用料講究,製作考究,價值肯定不可能那麼低,只有「掛羊頭賣狗肉」的「工藝品」才會有這樣的價格。我們選購時要從上述的釉色、器型、胎體進行多方位的考量,才能避免被蒙蔽。

建盞的燒制工藝特殊,需要在1300℃以上的還原焰中才得以燒制,所以建盞的變形率高,手工製作的建盞難免會有些不周正的地方,這是難以避免的,但單從肉眼是沒法觀察出來,就不能算是瑕疵,在選購建盞時,我們需要辯證的去看待特殊工藝帶給建盞的一些「小意外」,不要因此錯過自己心愛之器。

我們所能見到的每一件建盞都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藝術品,在選擇它們時我們要用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撥開層層迷霧,看到其獨特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建盞騙局」是什麼?怎麼識別「真假建盞」?
    「建盞騙局」是什麼?怎麼識別「真假建盞」?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說到建盞就不得不提喝茶,只要是喜歡喝茶的對建盞是一定有了解的,所以也有很多人喜歡建盞,收藏建盞,最近不少人也說了,建盞其實騙局很大的,如果沒有慧眼,那就會被騙得一愣一愣的,所以學知識非常的重要,那麼有的人問了,這個建盞騙局到底是什麼呢?
  • 佳逸茶具|怎麼選建盞?
    一、如何辨別真假建盞?真假建盞在業界其實早有定論,無鐵胎非建盞,這個是檢驗真假建盞最重要的標準之一,也是最核心的。2、器型分類束口:看住束口線,束口線以下不管怎麼變都是束口。常見的束口盞有中小型器、中型器,是建盞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種,也是產量最大的建盞之一,出土和傳世品最多。斂口:看準趨勢向內斂,不管高矮胖瘦都是斂口。
  • 如何鑑別兔毫建盞?兔毫盞該怎麼養,和其他建盞有啥區別?
    在鑑別過程中,兔毫建盞需要根據其粒徑、色澤、澄明度等參數來判斷其是否為優質建盞。如果是斑紋清晰的話,顏色也能明顯區分,它往往是優質的建盞。兔毫建盞 兔毫盞怎麼養? 養兔毫彩光,斑點是最關鍵的燒成狀態。
  • 小白速成第一課:建盞到底是什麼?8點帶你成功入門
    小白速成第一課:建盞到底是什麼?或者你對建盞擁有模糊的概念,想要真正入門建盞;又或者你本身熱愛建盞卻不知該如何跟他人表達,那就跟著吾道子的腳步,學習小白速成課,蛻變資深盞友。今天第一課:9個方面帶你成功入門建盞1、建盞是什麼?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特產,宋代最流行茶具。
  • 建盞一般多少錢?建陽建盞定價的依據是什麼?宋韻建盞為你解析
    建盞的燒制工藝是比較複雜的,但是為了燒制出令人滿意的建盞,還是必須要使用這種工藝技術。即便到了現代,建盞的胎釉在無限精細化的同時,還仍然帶有宋代建盞的古意。所以盞友們購入建盞時,需要有一點點的心理準備,不要一味追求的完美主義,擁有自己的較為包容的心態,才會選出自己喜歡的建盞。比如建盞就不會像青瓷那樣平滑。
  • 建盞怎麼看好壞?如何分辨一隻真假建盞?有哪些實際技巧?
    建盞作為近年來漲幅較大的瓷器之一,不僅喜愛的建盞的朋友越來越多,建盞商家也變得多了起來,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有一些不良商家偽造出各種劣質建盞。所以想要在市場上挑選自己喜歡的建盞,需要花費一番很大的功夫,那麼到底該如何辨別偽造建盞呢?
  • 建盞一般多少錢?建盞價格怎麼定的,如何判斷定價合理?
    縱觀當前建盞市場,建盞的價格水平可以說高低差距很大,在行業內沒有統一的標準,銷售平臺的報價基本上都有不同,這導致市場價格混亂,所以很多朋友比較疑惑,建盞怎麼定價才算合理的?建盞價格與工藝師職稱許多非遺產業中,工匠的稱號是決定工匠產品價格的重要因素,但建盞並不確切。原因有那麼幾個,首先建盞很久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早期的工匠都是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製作的,近年來建盞開始大放異彩,職稱評定工作卻很緩慢。
  • 建盞杯底的「瑕疵」是什麼?現代建盞和宋代建盞有啥區別?
    建窯建盞,專門指福建建窯燒制的瓷器茶盞,由於皇帝為代表的權貴對鬥茶的代表與推崇,被譽為「宋代第一茶器」。 一般來說,建盞闊口小足,胎體厚重,瓷胎質地粗糙,足底因不施釉而胎體外露。建盞採用水吉含鐵量高的紅褐色粘土,,露出的胎體呈灰黑色,一般稱為鐵胎。
  • 建盞怎麼養出七彩光
    建盞之所以能讓現在的人都特別著迷,除了它的斑紋特別之外,重點還能「養」!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就像紫砂壺一樣,經過細心養護之後就會越發細膩油潤。建盞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和茶水的滋潤,也會發生色澤變化,有些甚至可以出現七彩光澤,這就是大家說的「養盞」現在很多茶友都開始用建盞喝茶,而如何養出一隻好看的七彩盞,也成為茶友們最大的樂趣,更是以此為榮。看到這裡大家一定等不及想要知道到底如何養盞了吧?別慌,下面就是了,記得點關注收藏呦!
  • 建盞茶具如何選擇?目前的建盞市場繁榮嗎?背後存在哪些問題?
    可現在的建盞市場慢慢的走向了交叉路口,不少人只追求廉價的建盞,還以為撿到了大便宜,殊不知如此價格低廉的建盞,又怎麼能成就建盞高品質?現在市場上一大批建盞僅僅只停留在了「完成燒制」層面,缺少了建盞的魂,缺少了最基本的藝術價值。 如果不用心燒制建盞,不用心去改進工藝,那麼只能成為建盞工人,燒制的建盞和普通流水線上面的商品也沒有什麼區別。
  • 武夷建盞丨油滴建盞收藏推薦一
    宋朝崇尚鬥茶之風,建盞風靡,為皇室御用茶器。隨著飲茶方式的改變,建盞落沒,燒制技藝失傳,窯火重燃後只是受小眾推崇。此次被奉為國禮,可見其的審美價值與實用價值都得到官方的認可,800年後失落已久的建盞,又重新進入公眾視野。
  • 在建盞老手眼裡,買建盞沒遇到這種鐵胎就完了,三招教你辨別真假
    近年來,建盞迎來宋代之後的第二個黃金時代,新盞老盞五花八門,冒牌假貨魚目混珠,不免令新手朋友不知所措。建盞燒制工藝獨一無二,須符合鐵胎與鐵系-分相析晶釉兩個基本條件,因此鑑別真假建盞也要從這兩處入手。宋代背景古裝劇《知否》劇照,明蘭案頭放置的茶盞即為建窯兔毫盞建盞行業發展壯大的大背景下,新盞老盞夾雜一處,時有「李鬼」打著建盞的幌子魚目混珠,不免讓新手朋友感到霧裡看花。
  • 建盞大師呂竹興:心中有宋月,建盞有宋;身體力行,堅守建盞傳承
    手握建盞,宋韻十足,認真端詳之下,隱隱感受到穿越歷史的滄桑感。對於建盞名家呂竹興來說,這種生活方式已經逐漸成了一種常態。呂竹興,生於1962年,建陽區首批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1978年在建陽陶瓷廠習陶藝製作,使用柴窯燒制陶器,手工拉坯也相當嫻熟,這為建盞燒制打下了良好基礎。
  • 建盞怎麼養出七彩光?建盞養出七彩光之後,喝茶還會安全嗎?
    建盞若是能養出七彩光,不用多說,自然很是賞心悅目,但用養出七彩的建盞接著喝茶,對人體健康會不會有影響,喝茶還安全嗎?前面說了,長時間使用建盞,可能會養出七彩光,但平時如果不注意保養的話,建盞內壁會形成一層茶垢,不少盞友還會誤認為這是自己養出的七彩光。甚至有盞友疑問,把建盞洗乾淨了,七彩就沒了,那麼該咋辦啊?
  • 建盞是什麼?一隻油滴建盞,帶你重新來真正認識建盞
    建盞是什麼,相信大家應該看了好多這類的標題的文章,但是大部分可能覺得還是比較專業化不好理解或者與實際的建盞聯繫不起來等等,今天小編就以一隻油滴盞為例給大家介紹一下,有不懂或者不明白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小編可以很負責的和你說,不是哦,這是建盞的工藝所致的,看到這,我相信大多數人心裡想的是,這不是瞎扯嗎?別急,下面小編慢慢和你道來大家看上面這張圖,下面是不是不規則,這是因為建盞採用的是仰燒的方式,建盞在窯內燒制,因為溫度高,釉就會往流,上面這張圖是施半釉(就是建盞一半左右或者更多一點沾上釉),施半釉最上面一個釉淚都會粘窯了。
  • 建盞鑑別:建盞杯好壞如何區分?
    所以,挑選建盞,不管實物還是圖片,一定要先看底胎。而且,我們也知道,如果胎土含鐵量高,那麼它的耐高溫性能就差,燒制中極易發生變形,甚至開裂。這樣,建盞胎土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就是顆粒狀的石英石等耐高溫的天然礦物。要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才能構成一隻好建盞的胎。所以,好建盞的胎顏色近深灰或深褐色,胎質較為粗糙堅硬,叩之有金屬聲,這樣的胎土只能取自建陽水吉一帶。
  • 建盞名家系列黃美金丨金油滴建盞創始人!
    其作品金油滴建盞被臺北故宮博物院列為研究品收藏。許多家報社和雜誌也對他金油滴作了相應的報導。立志復原「金油滴」偶然在一次拍賣會上,黃美金聽說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收藏的中國南宋油滴斑茶盞,該碗口沿和斑紋呈金色,被日本定為國寶,而中國自南宋以來,卻無「金油滴」蹤跡可尋,明明建盞起源於中國,卻落於如此之地,也正因如此,黃美金便有了復原金油滴建盞的想法。
  • 建盞評測|建盞省非遺傳承人裴春元仿古油滴建盞
    裴春元,1971年出生,最早接觸的不是建盞,而是古玩。20世紀90年代,裴春元是個古董商,行走於大江南北,搜羅各式古玩,從春秋戰國到唐宋明清,從古樸典雅的青銅器到意蘊悠遠的文人字畫等,但是最令他傾心,著迷的還是變化萬千的陶瓷器皿———建盞在盧國偉、陳大鵬等各位老師傅的指導下,裴春元潛心學習與研究仿古建盞製作。
  • 建盞是什麼材質的做成的
    建盞,興辦於晚唐五代時期,興盛於兩宋。建盞為宋朝時期皇室御用茶具,因為生產自宋代建州府建安縣——建窯,所以被稱為建盞。它是黑瓷的代表,中國八大名瓷之一。建盞是土與火交融而誕生的偉大藝術品,用其飲茶是品味與身份的體現。每隻建盞一誕生就是獨一無二的,擁有與生俱來的驕傲。
  • 為什麼建盞的鐵胎至關重要?
    導語建盞的胎被稱為「鐵胎」,是建盞區分於其他窯口所產黑釉盞的一個重要特徵,也是建盞成為宋代公認極品茶具的重要因素。那麼為什麼「鐵胎」這個特徵這麼重要呢?下面武夷建盞便從三個方面分析建盞的「鐵胎」的重要性。令建盞具有優良的物理性能早在宋代,蔡襄就已經在《茶錄》中辨析過建盞的特點: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