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社心》C3 社會關係 之一、人際關係和人際溝通

2020-12-21 詠卿先生

C3 社會關係

一、人際關係和人際溝通

人際關係是指人們在共同活動中彼此為滿足各種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間的心理關係。

自我暴露是指個體把有關自己個人的信息告訴他人,與他人共享自己內心的感受和信息。心理學家認為它是人們與他人發展親密關係的重要途徑。

人際吸引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接納和喜歡。普遍存在於各種人際交往中。

曝光效應又稱單純接觸效應,是指反覆多次出現的事物能提升喜歡程度。

人際溝通是指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過程,即人與人之間傳遞信息、溝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過程。

印象整飾是指一種給人際交往對象留下良好認知的策略,它通過有意識地運用語言和非語言行為來修飾自己,影響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形成。

(一)人際關係的發展過程

奧爾特曼和泰勒以自我暴露的程度作為衡量人際關係深度的參考指標。他們由此認為,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發展,從交往由淺入深的角度來看,一般需要經過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穩定交往四個階段。

1.定向階段

定向階段包括對交往對象的注意、選擇和初步溝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動。通常情況下,只有那些在價值觀念等方面與我們有共識的人,才可能成為我們進一步交往的對象。我們在選定某一交往對象之後,進行初步溝通,希望對別人有初步的了解,也希望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為可能形成的人際關係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2.情感探索階段

這一階段的目的,是探討彼此共同的情感領域來進行角色性接觸,而不是僅僅停留於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儘管這一階段人們在雙方關係上已開始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捲入,但交往模式仍與定向階段類似,彼此還都注意遵守交往規範,彼此沒有強烈的吸引力,即使關係破裂也無所謂。

3.情感交流階段

人際關係發展到這一階段,雙方關係的性質開始出現實質性變化。彼此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經確立,溝通和交往的內容開始廣泛涉及自我的許多方面,並有中度的情感捲入。

4.穩定交往階段

這一階段,人們在心理.上的共同領域會進一步擴大,並伴有深度的情感捲入,自我暴露更深入廣泛,人們已經可以允許對方進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個人領域。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少友誼關係達到這一情感層次,許多人僅僅是停留在第三階段的同一水平上。

(二)人際關係的理論

1.人際關係的三維理論

舒茨提出了人際關係的三維理論。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與別人建立人際關係的願望和需要,這些需要大致可分為三類: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情感需要。每個人都有3種最基本的人際需要,而且每一類需要都可以轉化為動機,產生一定的行為傾向,建立一定的人際關係。

(1)包容需要:指個體想與他人建立並維持一種滿意的相互關係的需要。

(2)控制需要:指個體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亦即個體在權力問題上與他人建立並維持滿意關係的需要。

(3)情感需要:指個體愛他人或為他人所愛的需要,即個體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建立並維持親密情緒聯繫的需要。

由於人們對這三種基本的人際需要有主動和被動兩種表現形式,因而形成了六種人際關係的取向。

2.人際關係交換理論

根據霍曼斯提出的社會交換理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過程。這種交換不僅涉及物質的交換,同時還包括非物質的交換。人們如何看待與他人的關係主要取決於人們對關係中回報與成本的評價和體驗。

社會交換理論認為,人們所知覺到的一段關係積極或消極的程度取決於:

(1)自己在關係中所得到的回報;

(2)自己在關係中所花費的成本;

(3)自己應得到什麼樣的關係和能夠與他人建立更好關係的可能程度。

總之,人們總是希望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回報。

除了判定某種關係是否獲益外,人們還會對關係進行兩兩比較。有兩個重要的標準:第一個是比較水平,指人們對他們在特定關係中可能的收益和成本的預期。第二個標準是備擇關係的比較水平,是人們對可替代舊關係的新關係中收益和成本的預期。

3.公平理論

公平理論認為,人們並非簡單地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利益,他們還要考慮關係中的公平性,即關係雙方貢獻的成本和得到的回報基本是相同的,公平的關係才是最穩定、最快樂的關係。

在長期的親密關係中,克拉克和米爾斯區分了兩種類型的關係:交換關係和共有關係。在交換關係中,人們受公平原則支配,付出成本的同時期望能在不久的將來得到同等的回報。在共有關係中,人們會切實感受到自己對對方的需要負有責任,人們最關注的是對他人的需要做出回應,表明自己對對方的關心,並不期望不久就要得到對方同樣的回報。

每日書摘

相關焦點

  • 如何克服人際交往障礙?
    社會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係。心理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繫。中文常指人與人交往關係的總稱,也被稱為「人際交往」,包括親屬關係、朋友關係、學友(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僱傭關係、戰友關係、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等。
  • 職場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豆瓜)
    那麼,職場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是有哪些呢?確實如此,業務方面,宋軼的表演很有飽和度,在表演時情緒飽滿,對細節拿捏精準;配合方面,她被評價為「以配合和交流的形式,完成整個表演」;職場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人際方面,過於圓滑、精通世故的人反而顯得不夠專業,會耽誤業務精進和自我沉澱。
  • 每天3分鐘,8天帶你學完社會心理學,第6天,溝通與人際關係
    此次,將介紹「第六節溝通與人際關係」。第六節主要包括五部分內容:溝通的結構與功能、身體語言溝通、人際關係的原則和理論、人際吸引、人際互動。1.溝通的結構與功能溝通是指信息的傳遞和交流的過程,包括人際溝通和大眾溝通。人際溝通是指個體與個體之間的直接溝通。
  • 溝通的藝術:從人際關係的本質,探討溝通的技巧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溝通的藝術》,本書作者羅納德阿德勒和拉塞爾普羅克特分為「看入人裡」、「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間」三部分。「看入人裡」聚焦於探討與自己有關的溝通因素,簡要介紹人際關係的本質,強調自我在溝通中的角色,並分析知覺與情緒在溝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聚焦於探討與溝通對象有關的因素,分析語言和非口語的特性,強調傾聽的重要性;「看人之間」聚焦於討論關係動力,強調關係的重要性與關係中的親密和距離,如何增進溝通氣氛及人際衝突的形態與因應之道。
  • 多少人敗在不會說話上,溝通牢記「4個不要」,人際關係越來越好
    也就是一句話可能有多重意思,雙方理解的意思不一樣,就容易在溝通上出問題。舉個例子,你和同事在合作一個項目,同事對你說:「這個項目我有點搞不懂」這種話含混性就非常的高,這個項目這麼大,分為abcd4個模塊,到底是哪裡搞不懂呢?如果同事是a模塊搞不懂,但你的理解一般人都是c模塊搞不懂,你拿c模塊去舉例說明,反而會讓你們的溝通效率非常低下。
  • 心理學筆記六:如何與人打交道?社會心理學中的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包含三大內容:溝通、人際關係、人際吸引。01溝通: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過程。(2)信息:試圖傳達的觀念和情感。(3)通道:信息傳達的方式,人的五種感覺器官都可以接收信息,大量信息通過視聽途徑獲得,面對面的溝通方式都是各種溝通方式中最有影響力的。
  • 職場人脈如此重要:新人如何有效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職場人際交往是指人們一經就業,就會加入某一特定的職業群體,成為其中的一員,並同其他成員建立起相應的人際關係的過程。在職場人際交往中形成的職業群體人際關係,是職業群體存在的基本條件和重要特徵。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們的職業活動和工作效率。
  • 從手揭秘人際關係與人際交往優缺點!
    從手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人際關係與人際交往能力,所以可以多照自己的手紋來知道自己在人際方面的優缺點!此外感情線和智慧線連接在食指和中指之間,事業線自地丘直達土星丘,都是人緣好。手紋比較雜亂手紋雜亂不堪,說明為人情感細膩,且容易多愁善感,思緒較多,而且是缺乏主見的,經常給自己造成比較大的精神壓力,需多調整自己的心態。在做事有些隨性,對於錢財不計較,不看重,所以對財運有損失的跡象。需要及早做好計劃!
  • 筆記|《管心》C3 群體管理心理學 之一、基本概念 & 二、群體與團隊
    群體成員依靠安全的、模式化的行為並且指.望群體領導給予指導和指示;2.動蕩:一個具有任務功能維度的組織在人際關係維度上具有競爭和衝突的特徵。隨著群體成員試圖為任務組織起來,衝突不可避免地導致了他們的私人關係形成;3.規範:在規範階段,人際關係具有凝聚力特徵。
  • 「蔣勁夫家暴」到「薛之謙李小璐有染」事件論人際交往策略重要性
    人際交往的好壞是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隨著現代社會的開放程度不斷增加,人際交往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1.什麼是人際交往?社會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係。心理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繫。
  • 5個超經典的溝通技巧,一旦掌握,會讓你在人際相處中如魚得水!
    現實生活中,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離不開溝通,良好的溝通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感情、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各種問題,讓你的人際關係越來越好。以下分享5個超經典的溝通技巧,一旦掌握,會讓你在人際相處中如魚得水!與人溝通時,掌握這5個技巧,人緣會越來越好,人脈也會越來越廣。
  • 事業成功必備要素一: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交往關係的總稱,也被稱為「人際交往」,包括親屬關係、朋友關係、學友(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僱傭關係、戰友關係、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等社會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係。心理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繫。
  • 人潮湧動的社會,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靠什麼來發展
    更具體一點,它是人們物質交往和精神交往的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關係。其實,它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心理距離的具體狀態。人是社會的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關係是指人們在共同的社會實踐中結成的一切關係的總稱。生活在社會中的人總是通過一定的紐帶聯繫起來,總是處在各種聯繫之中。
  • 人際禪六步法 | 如何在日常溝通中保持覺知?
    通過人際交往練習覺知,不是一件很明智的事嗎?」桂格瑞把「人際禪「的練習稱為「洞察力的對話」——與人交談之際,在回答衝口而出之前,不如先三思:留意當下生起的感覺和念頭,繼續自問:我們是否在評判、詮釋、曲解對方的話這樣三思與觀照,我們就會對自己的反應模式更加敏銳覺知。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互動時,以此方式來練習徹底接納彼此,就能增加我們人際關係中的體諒與仁慈。
  • 「人際關係敏感期」,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將來的人際交往能力
    浩宇媽媽看了不少育兒書籍,她忍住了嘮叨說教、提建議的衝動,沒想到,浩宇竟然自己總結出了「交換需要公平,好的和好的交換,壞的和壞的交換」的道理出來。浩宇的這種行為,正是人際關係敏感期的表現,而浩宇媽媽這種不強行介入、保持傾聽的態度,讓孩子自由發展,有助於孩子順利度過人際關係敏感期。
  • 從人際關係的4個原則方面淺析《海賊王》中主角路飛的人格魅力!
    人們常常說人際關係主要表現為大家彼此心理上的距離遠近,但比起這些對個體的影響,它還受到客觀社會關係的制約,對社會關係的各方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嚴格上來說人際關係也只是社會關係的一個層面。但永遠都不要小看「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它滲透在社會關係的各個方面中,在《海賊王》這部作品裡,每個角色的人際關係也受到世界體系的影響,從而對很多群體的聚力及世界格局的變化有著重要的意義,尤其是主角路飛,他有著不可思議的人格魅力,有著潛移默化影響他人的力量,這些力量一旦「凝聚」將對整個海賊世界的格局變化產生影響。
  • 人際交往的真諦-以心換心
    人際交往,也稱人際溝通,指人通過一定的語言、文字等表達手段,將信息傳遞給他人的過程。人是社會的一分子,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人際交往。和諧的人際關係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可減少人際摩擦,利於人與人和諧、友好相處,利於個人和集體健康地發展,幫助完善自己的人生,也能助人更快、更好地融入社會和集體。人自呱呱墜地始,即開啟了自己的人際交往之路。自幼時的對父母、對兄妹;到少年時的對同學、對老師;再到漸漸成人後的對朋友、對同事……。其實想想,每個人都像是彼此的一面鏡子,你笑,對方會陪你開心;你哭,對方會陪你難過。
  • 心理學:搞不清楚這四種人際邊界的人,人際關係大都很糟糕
    很多事物都有領域,都有邊界,人際關係也不例外,也就是說人際關係也有著自己的邊界和界限,越了界的人,搞不清這些邊界的人,通常都不會有好的人際關係。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她們的「母性特質」的發展,個體繼承和發展了母親對嬰兒呵護般的心理特質,這與自身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有密切關係,一般來說成長過程中沒有很好的建立起男性形象的人,很多時候有這種特質。所以說過分熱情有時候並不是什麼好事。反而是個體一種「自私」與「控制欲」的心理表現,這種心理表現在人際關係中會不自覺地給別人造成幹擾,是一種人際越界的明顯表現。
  • 為什麼你的人際關係差?主要是因為你不懂這3個溝通技巧!
    現實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自己擁有好的人際關係,擁有好的人緣和人緣,在社交場合能如魚得水、左右逢源。但是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卻總是很骨感。真正能如願者,其實並不多。那麼,為什麼你的人際關係差?主要是因為你不懂這3個溝通技巧!
  • 與人溝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與人溝通
    溝通有利於消除彼此之間的誤會,確立互信的人際關係:1、人與人之間在交往的過程中,要想得到真誠的友誼,相互的尊重,彼此的信任,那就要深入的溝通,增加彼此的了解,這樣才能知道雙方行格和個性,在交往中過程中不會因為一些小事分歧和生活習慣的不同而影響相互之間的關係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