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從七年級開始,培養學生課前演講習慣,已經兩年多過去了,我欣喜地感到學生在語言表達能力、觀察思考能力知識面的擴展、寫作水平的提高、品德修養的進步和自學能力的形成等方面發生著由外而內地質的提升。
一路走來,我在課前演講方面不斷嘗試,摸索前行,積累了一些心得。
首先,是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十幾歲的孩子頭腦裡沒有那麼多理性的東西,在學習上主要靠興趣引導。我結合七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一單元「這就是我」的綜合性學習,讓每個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興趣、特長、及優缺點,讓同學們儘快熟悉自己。
活動結束後,我們評選出表達得生動、清楚、流利、特點突出的同學予以表彰。看著同學們羨慕的神情,我因勢利導,問:「同學們願不願意像這幾位同學一樣,也能口若懸河地表現自己?」大家一致表示願意。我又問:「我們從今天開始,開展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行嗎?」「什麼?演講?我們也能演講嗎?」
針對這些疑問,我告訴大家:「演講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它能展示我們青少年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演講其實並不難,我們日常的交流就是演講,只要願意學習,每個人都會成為演說家。」
然後我又給大家講了培養演講能力的好處,並介紹了些中外演說家成功的經歷,同學們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於是,這一項持續三年的活動正式啟動。
其次,是擬定科學的演講計劃,設置系統的演講內容。演講按初中三年時間分為三個階段。七年級時讓學生搜集閱讀成語故事、歷史典故、神話故事、童話故事、中外名人故事、中外民族故事等,講述給同學們聽。要求吐字清楚、停頓恰當,能根據內容的變化運用恰當的語氣,輔之以必要的動作、表情。
重點強調清楚、生動地表達。八年級時,讓學生圍繞語文課的內容學寫演講稿。
如結合近期語文課堂教學內容,介紹作家、寫作背景、寫作意圖、突出的寫作手法、主題解讀和經典語句的品析等,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根植於文本之中,為薄發而厚積。要求演講稿內容具體,思路清晰;演講時要求語態自然大方,半脫稿或脫稿演講。
這個階段重點學習如何寫演講稿。上九年級後,開始學習議論文。上學期組織學生進行主題演講,要求學生針對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暴露出來的問題或媒體披露的事實,從不同的角度發表看法,要求觀點明確、分析深入、論證有力,儘量做到脫稿演講,鼓勵即時演講。
下學期讓學生針對自己喜愛的名言警句,結合生活實例談認識,談感受,談啟迪,指導人生。也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創作勵志語錄,然後給大家闡釋語錄含義,分享創作心得,激勵大家奮發向上。
第三,是進行積極的評價,逐步提高演講水平。學生精心準備的演講,不論演講稿的質量高或低,也不論演講時表現得好或差,老師都應給予積極的評價,以激勵學生不斷提高演講水平和演講能力。
評價方式分為教師評價、學生評價以及師生評價相結合三種方式。
評價時圍繞演講稿的主題、內容、語言,演講時的吐字、停頓、表情、動作、激情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地方進行肯定,讓同學們揣摩學習。讓學生評價能養成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強化評價效果。每位同學演講前後,教師帶頭送上熱烈的掌聲,可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最後,教師要為學生開闢更多更大的展示自我的舞臺。班幹部競選,讓同學們發表競選演說;每學期結束時,班上組織一次演講匯報賽;推動全年級或全校組織大型演講賽;向報刊雜誌推薦學生的演講稿;在學校廣播室播誦優秀的演講稿……通過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演講活動的熱情。
「擁有演講能力,惠澤學生一生」。利用課前三分鐘演講定能讓語文課堂異彩紛呈,魅力無限;把演講培養成一種種習慣,讓不斷迸射的思想火花,照亮人生之路,精彩學生的一生。
同學們,勇敢地加入到演講隊伍中來吧?
(作者:漢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