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養生很關注的人,也許能夠認識到保健的重要性,當然就有了保健品的存在,保健品都是一些補充劑,比如維生素比較多,有時候飲食中補充的維生素不夠,就可以通過這種補充劑來補充每日的維生素。
在現代除了維生素,比如還有補鐵,補鋅,補鈣等大家常見的,廠家為了銷售產品,在電視廣告上也有宣傳,所以會走進大家的生活並被熟知。
那麼今天來說說保健品具體是什麼,怎麼選擇,哪些是保健品呢?
首先,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說法,這個說法是中國大陸的稱呼,在國外和港澳臺等地區,一般叫膳食補充劑。
國家標準對保健品的定義是(劃重點):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這裡說明保健食品,是一種食品,不是藥物),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特定人群是說,缺少這種元素,需要補充這種元素的,比如孩子是因為缺鈣引起的疼痛,老年人因為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視力模糊,備孕期婦女需要補充葉酸等這種人群),但不以治療疾病(不能治病)為目的。」所以在產品的宣傳上,也不能出現有效率、成功率等相關的詞語(這裡寫得很好很好,就是說,商家在打廣告或者保健品的瓶瓶兒包裝上,不能亂寫能治病啦,有什麼特殊功效啦之類的字樣,雖然電視廣告裡面吹得兇,群眾還是要理性,不要被廣告吹昏了頭)。 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在當今的社會中,也正在逐步被廣大群眾所接受。
上面說了保健品是什麼,再來看看怎麼識別,當然國家也有規定了,認準這個標誌很關鍵,藍帽子,這個是國家規定了要標記的標誌,正規的保健品都有。所以看到他就能想到他是保健品。
再來說說怎麼選擇保健品呢?當然首先是大品牌,信得過,不要相信什麼「新科技」「高科技」「包治百病」之類的,這些不良商家,打這種旗號都是為了,把產品說的高大上,然後讓顧客用高價買走,他們可以賺錢,這種要提防。
除此之外,第三點,就是比如保健品不同於藥品,不能吃太多,每天都有劑量規定,比如為了補鈣,吃太多鈣片,鈣是補了,但是過多的鈣身體吸收不了,也會被排出去,不是浪費保健品,浪費錢的事兒麼?並且還會給身體增加負擔,得結石之類的。所以,食用保健品,不能太著急,按照劑量食用,如果當天食物中能補充的,當天也可以不用吃,比如,你今天吃了很多水果,但是你回去再去吃維生素補充劑,就沒啥意義了,水果中已經含有大量維生素了(這種情況針對生活中為了保健用的時候)。所以,要靈活應對。
當然,最後還是建議大家,能夠平衡膳食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