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稔(rěn):大灌木,高1.5-3m。地上部分被平展的長粗毛,毛基部膨大。葉對生;葉柄長1.5-4cm;葉片堅紙質,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8-22cm,寬2.5-8cm,先端長漸尖或漸尖,基部鈍或圓形,全緣,兩面被隱藏於表皮下的糙伏毛;基出脈5條。通常頂生1花,有時3-5朵組成傘房花序;苞片戟形,膜質;花梗長約5mm;萼管長1-2cm,裂片5(-7),三角形至三角狀披針形,裂片間具小裂片;花瓣粉紅色或紫紅色,5(-7)枚,寬倒卵形,上部略偏斜,先端微凹,長3-5cm,寬2-2.2cm;雄蕊5長5短,長者藥隔基部伸延,末端2裂,花葯長約1.3cm,短者藥隔不伸延,花葯長達9mm,基部具2小瘤;子房半下位,5室,密被剛毛。蒴果杯狀球形,胎座肉質,為窠存萼所包,宿存萼密被紅色長硬毛,長1.5-2.2cm,直徑1.5-2cm。花果期幾乎全年,通常在8-10月。
生於海拔400m以下的山麓、溝邊、溼潤的草叢或敵灌叢中;生於海拔400m以下的山麓、溝邊、溼潤的草叢或敵灌叢中。
來源:本品為野牡丹科植物毛稔的葉或全株。
採集加工:夏季採收,鮮用。
性味歸經:味苦、澀、性涼;歸脾、肝經。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生肌止血。主痧氣腹痛;痢疾;便血;月經過多;瘡癤;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爛或研細末敷。
用藥禁忌:用藥適量。
①治筋骨疼痛,癱瘓:毛稔老鸛草、當歸、秦艽,白芍、麻黃。燉肉服。
②治腸炎,痢疾:毛稔老鸛草葉、香青。煎水服。
1.《廣西藥植名錄》:根:治痧氣,蛇傷,跌打損傷;葉:涼血,消腫,止血,止痛,生新。
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收斂止血,消食止痢。根:治水瀉,便血,婦女月經過多。葉:治外傷出血。
(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歡迎廣大的中草藥種植戶、合作社、商家企業加入到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的大家庭中來,讓我們攜手共創博羅縣中草藥種植事業的輝煌!會員招募,請聯繫協會專職工作人員
132 8620 2223(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