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肉有菜還有湯,冬日裡吃它爽飛了!

2021-02-27 花吃姐姐

最近,花吃姐姐經常聽朋友說,因為氣溫下降室內又沒有暖氣,每次吭哧吭哧做完所有菜準備開吃的時候,卻發現只有最後做的那道菜是熱乎的,其餘的菜都已經冷了。

南方的冬天,是熱氣氤氳的鍋物料理,最服帖的,當屬一個「煲」子,那什麼是煲呢?就是北方人喊「砂鍋」,在廣東則稱「煲」或「瓦缽。

其實在現在這種天氣,最適合吃的就是它,煮一鍋熱氣熱氣騰騰的菜,不僅不用擔心變冷,而且還不用刷很多的碗盤


而且煮這一鍋也完全不會覺的單調,因為裡面不僅有肉有菜、營養美味,而且熱騰騰的湯喝下去感覺渾身都暖和。

當然想要做出好吃的「煲」,食材之間講究協調與平衡、再按四季時令和人體所需,烹出膳食精華。比如雞肉配板慄、老鴨配竹蓀、牛肉配番茄、羊肉配白蘿蔔等。

今天花吃姐姐就和大家一起聊聊「 煲 」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24季私享家

   (ID: fanmei-1)

 

降溫天裡最暖的鍋物料理,除了火鍋就是砂鍋和煲。無論早就開始供暖的塞北還是氣溫仍在20度以上的嶺南,菜肉湯合一的砂鍋和煲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主角。

1.砂鍋和煲,全國人民的一鍋燉

 

俗話說:北方人的砂鍋,南方人的煲。 

全國人民家裡這種以黏土、陶土燒制的極佔地方的炊具,其實已經有了上萬年的歷史——人們今天更熟悉的炒鍋,廣泛應用還不過千年。

 

根據泥土特質,各地的煲也帶著迥然不同的水土性格。貴州的白黏土、景德鎮的煤矸、山西平定的黏土、雲南建水的五色泥……砂鍋產地遍布全國,體型也有大有小。

▲ 風味人間裡的陶甑。砂鍋、煲、陶甑都屬於陶器。陶器以水為介質煮熟食物,能更充分水解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直接促進了古人類的大腦發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標誌。

江西人的小胖瓦罐上了釉,裝進雞蛋肉餅或是香菇排骨,葷素兩兩組合小火慢煨7小時,一手握住也僅限一人食用;

雲南人用建水產的紅土陶做成環形的汽鍋,做菜不用水。用上武定的閹雞、昭通的天麻、文山的三七,憑藉上湧熱氣蒸製,就能作到肉耙骨離,鮮嫩無比。

▲ 汽鍋雞

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說:「煎炒宜鐵鍋,煨煮宜砂罐」。來自泥土的煲或砂鍋堅硬且厚實,導熱均勻,保溫效果極好,所以烹飪技法基本就一字:

 

砂鍋菜,全國人民都得心應手的一鍋燉。無論是膠質滿滿的豬腳、肌腱經絡豐富的牛羊肉還是結實耐煮的千張、豆腐、腐竹,這些難以感化的食材最佳歸宿都是丟進砂鍋,用火候或時間燉成酥爛。

 

▲ 豬腳姜。砂鍋易將食物中的大分子營養物質分解成小分子,比如把蛋白質分解為胺基酸,脂肪轉化為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變成糊精…使之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一年只有五個多月氣溫在二十度以上的蘭州,近郊煤矸做成「醜砂鍋」黑不溜秋,大火燉煮起食物來也是一樣的粗糙與猛烈。醜砂鍋的主角是提前備好的帶筋牛肉與內軟外酥的炸肉丸,配角則是定西的洋芋與粉條,都是當地土產。

 

「砂鍋裡煮著洋芋蛋,炕上睡著尕老漢。」熱騰騰的砂鍋子,懶洋洋的蘭州人,砂鍋店裡還是老蘭州冬日粗糲的風物詩。

▲ 蘭州丸子砂鍋

  和北方的乾冷不同,南方的冬天溼冷刺骨。

雖然秋冬雞鴨魚肉皆肥,但砂鍋菜依然要運用綿裡藏針的本事:金衢的湯瓶雞重在火攻。整雞入瓶,雞油封面,用炭火的餘溫慢煲,上了桌十幾分鐘依然燙嘴;

嶺南的羊腩煲秒在搭配。山羊肉帶皮斬塊,用陳皮與老薑去羶,馬蹄和甘蔗吊甜,吃的時候還要蘸腐乳醬提鮮。

▲ 羊腩煲

「筍乾老鴨煲」,火候與搭配的完美排列,江南冬天的壓軸菜。

 

足年老鴨、臨安筍乾再加上金華火腿,三樣山珍見面無需廢話,就是小火慢燉。等到一鍋水熬成半鍋甚至四分之一再用砂鍋慢煲,上了桌掀了蓋,依然是湯色奶白,濃鬱程度正好。

 

蔡瀾念念不忘的杭幫菜裡,就有一道類似的火踵神仙鴨——一道漸漸被人遺忘的傳統杭幫菜:「一個砂鍋燉著,上面放著火腿,美味」。

更多時候砂鍋都隱藏在幕後,扮演著「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角色。湖北人的排骨燉蓮藕、客家人的釀豆腐、臺灣人的三杯雞、泉州人的薑母鴨、東北人的白菜豆腐燉五花……

 

無論醬香還是清湯,上了桌還在冒著泡沸騰著的砂鍋,總是人們圍爐相聚的理由。


2.廣東人有一百種吃煲的方法

 

冬天兩字,在廣東毫無尊嚴。

 

面對徒有形式的降溫,穿著短袖拖鞋的廣東人僅存的儀式感,就是各種各樣熱騰騰的煲。圍在一起同撈同煲,才配做「沙煲兄弟」。

▲ 沙煲兄弟,一說是好兄弟,一說是關係不牢靠的朋友,畢竟煲也很容易裂。唐朝廣州司馬劉恂說:「廣州陶家,皆作上鍋,燒熟,以上油之,其潔淨則愈於鐵器,尤宜煮藥。」唐朝時廣州人就很擅長製作使用瓦質炊具了。至今廣東人熬湯煮藥,仍習慣用瓦煲。

廣州家庭必備的炊具,首當其衝就是煲。

一鍋清水,佐以豬肚燉母雞、魚膠燉羊肚菌、木瓜燉鯽魚,還要適當配些溫熱滋補的當歸淮山枸杞……數百種湯都交給敦實的煲。

煲的厚度與堅實,讓各種食材得以慢慢釋放鮮香煲壁的細孔,也能讓湯底融合砂土的質感,煨出食物的真味。

到了潮汕人手裡,砂鍋海鮮粥則是一桌潮汕菜的完美收尾。

米、蝦、蟹、瑤柱加上普寧豆醬,幾樣樸實常見的食材就是海鮮粥所需的全部配料;關鍵還在砂鍋。用潮汕人的話說,一定要用砂鍋煲,才容易出粥油

 

▲ 好的砂鍋粥會透著淡黃,那是海鮮等食材的汁水在砂鍋慢煨中漸漸透過砂鍋滲入了粥中。

愛吃湯湯水水的廣東人,用小火把燉湯煲粥的技法發揮到極致,也把煲和烈火結合,成就粵菜裡獨特的「煲仔菜」

在廣東,萬物皆可煲。雞鴨魚肉、鮮果時蔬、各式下水都能做成煲仔菜式。食物搭配和調味都極其寬泛,只有一點要求嚴格要求:火候。

為保持食材的新鮮生嫩,廚師不僅要掌控熱鍋下菜的時間,還要根據餐桌與灶爐的距離,把握火候和「抄起」沙煲的時機。

▲ 廣東的煲一般特指瓦煲。相比以陶土鑄成的砂鍋,廣東人的瓦煲更耐烈火,所以吃法就更多。圖源@米其林指南

煲仔飯是粵菜裡的傑作,而更加千變萬化的煲仔菜,廣東人看著上桌仍在滋滋作響的形態,命名為啫啫煲

通菜、娃娃菜、秋葵、芥藍,加上蝦醬和蔥頭啫啫一番,鹹香爽脆一改清雅本色;滑雞、牛腩、豬雜,加上柱候醬烈火幹燒,最大程度鎖住肉汁。

▲ 啫啫煲,圖源@無錫就知道吃


啫啫黃鱔,最早也最難的啫啫菜之一廣東水系發達,盛產黃鱔。但黃鱔肉脂肪少、蛋白質含量高,並不宜久燉。

沙煲燒油到300度,下入切段的黃鱔、紅椒等,蓋上蓋澆上酒,整個煲和食物都處在烈火侵襲之中。廚師聽著沙煲食物裡聲音判斷生熟,只有上了桌掀了蓋,啫啫的演出大幕才算正式拉開。

▲ 啫啫煲所展現的氣,正和粵式炒菜裡講究的鍋氣。圖源@廣州吃喝玩樂

3.哪裡的煲最好吃?


河南丨酥肉砂鍋

河南兄弟的鍋黝黑坑窪,那是每一鍋都在火上久經考驗的標誌。

酥肉砂鍋的酥肉之於砂鍋,等於油條之於豆漿。金黃的酥殼咔咔咬下,燉久的酥肉又是另一番纏綿;然而重點還不在此,上桌後從拿筷子扒拉下的那一勺滾油辣椒,才是精華。


泉州丨薑母鴨

鴨子、姜、麻油、酒,可以被端上宴席的大菜原料也不過如此。

 

油脂和酒精在煲裡發生酯化反應,醞釀已久的馥鬱香氣,帶著老鴨的香味轟然而出……砂鍋焗老鴨,怎麼能不香呢?

廣西丨鴨腳螺絲煲


柳州夜宵攤除了螺螄粉,鴨腳螺螄煲更加橫行無忌。

紅油金湯浸潤著鴨腳、螺螄、芋頭、豆腐條、鵪鶉蛋,酸爽鹹辣,口味豐富;嗦螺螄、嗦軟爛的鴨腳更是口舌之歡。

衢州丨廿八都風爐仔豆腐

 

江山古鎮廿八都名聲在外,有142種姓氏、13種方言,專家說這是「文化飛地」,但是不同地域的居民來到這都養成了同一種愛好:吃廿八都豆腐。

好水好豆做出的豆腐,燒法更是與眾不同。在這裡,豆腐只有一種宿命:通紅的火爐上架陶鍋,小火慢燉。

當地人叫它「風爐仔」。只要家裡有客人,煮上一鍋豆腐是必不可少的:用山裡的特山如鮮筍、香菇,煲著一鍋醇香的豆腐。管它屋外風雪交加,屋內火爐正暖。

 

東北丨白菜豆腐燉五花肉

守舊的東北人,每年入冬前都會買上幾百斤大白菜放到院子裡,足足能吃一冬。


白菜豆腐燉五花肉,也是守舊的標配。五花肉切薄片,率先下鍋經受熱油考驗;接著白菜梆子下鍋,慢慢變軟縮水成一半,再放進白菜葉子和豆腐。

缺乏蔬菜的時日裡,白菜、豆腐、五花肉在砂鍋裡翻滾著,徐徐騰起的熱氣夾雜著肉菜的香氣,極為美好……

南京丨砂鍋

南京砂鍋氣質家常,像是南北方砂鍋菜的合體。

湯底很重要,高湯湯底和老滷湯底各有所長,還可以加點咖喱粉或者豆瓣醬;澆頭也講究,最常見的是滷味,各種牛肚、牛肉、豬大腸等滷的要到位。

三鮮砂鍋、牛雜砂鍋、牛肚砂鍋……肉和砂鍋內躁動的湯底相互滲透,溢出鮮香。

北京丨砂鍋白肉

 

五花肉和後臀尖事先煮好,冷藏了去皮切成如紙的薄片;河北玉田白菜,菜幫長、菜心緊緻,兩者相得益彰。

砂鍋裡倒進燉了一天的骨湯,碼入白肉白菜,蘸著韭菜花、和著豆腐乳,砂鍋白肉的味道溫暖著老北京的冬天。


相關焦點

  • 有菜有肉又有湯,秋日裡喝它爽飛了!
    連鍋湯是四川風味的一道湯菜,最簡單的裡面放蘿蔔和肉片,原本是煮好後是連鍋一起上桌,所以就有了這個名字。白蘿蔔可以增強食慾,加上肉的香味,這樣有肉有菜有湯的一鍋子,超級適合現在這樣越來越冷的天氣。要清淡就吃口蘿蔔,要重口就蘸一下醬料超下飯,還有熱乎乎的湯最是暖胃和滋補~
  • 3菜1湯的午餐,20分鐘做好,有蝦有肉有菜還有湯,網友:太佩服
    為了讓孩子們能更快吃上飯,午餐我都儘量準備一些即快手又下飯的菜。今天的這頓3菜1湯的午餐,我只用了20分鐘的時間就讓孩子們都吃上了,有蝦有肉有菜還有湯,網友看了都說:太佩服。很多人不相信3菜1湯的午餐只用20分鐘就能做好,其實這幾道菜都是家常菜,做法也很簡單,只要提前把食材準備好,20分鐘綽綽有餘。
  • 我家午餐,88元有肉有菜還有湯,大人孩子吃美了,還是在家吃實惠
    導讀:我家午餐,88元有肉有菜還有湯,大人孩子吃美了,還是在家吃實惠最令人放鬆的就是周末,睡懶覺、吃美食、追劇、聽音樂,這小日子可真美!家人都在家,午餐做點好吃的,正好妹妹也來了,加點菜,有葷有素才完美!
  • 我家晚餐,65元有肉有菜還有湯,實惠有營養,大人孩子吃美了
    導讀:我家晚餐,65元有肉有菜還有湯,實惠有營養,大人孩子吃美了降溫了,寶媽在家琢磨著給家人做點好吃的,葷素搭配還得有肉的才受歡迎。吃點啥肉好呢?家裡人口多,豬肉、羊肉、牛肉暫且靠邊站,隔三差五一頓還成,天天吃錢包受不了。
  • 曬一曬我家的減脂晚餐,有肉有菜還有湯,葷素巧搭配,營養又健康
    導讀:曬一曬我家的減脂晚餐,有肉有菜還有湯,葷素巧搭配,營養又健康夏天一到,我家的餐桌就開始以蔬菜為主了,因為夏天都喜歡吃一些清清爽爽的菜品,還因為夏天穿的少顯身材,為了保住小蠻腰,也要少吃肉多吃菜。夏天減肥減脂是要少吃肉多吃菜,不是不吃肉,必須要保證身體所必須的營養,葷素搭配著吃,身體才能健康。下面我就曬一曬我家的減脂晚餐,我做了番茄炒包菜,滷豆腐、糖醋排骨、蝦皮冬瓜湯,肉菜主要是孩子吃,素菜主要是我吃,冬瓜湯我用的是糖醋排骨裡燉排骨的湯,又清亮又營養,特別好喝。我家這一頓晚餐,有肉有菜還有湯,葷素巧搭配,營養又健康。
  • 白露到,這裡有10道家常菜,有肉有菜還有湯,做法簡單學起來!
    白露節氣,天氣不再悶熱,早晚秋涼,應多給家人添加衣物,多吃蔬菜補充維C,多喝湯水補充水分,多吃點肉補充能量,總而言之,飲食一定要均衡,油膩少吃,記得防燥。分享10道家常食譜,超美味的10道家常美食,都是順應節氣宜常吃的菜,有肉有菜還有湯,家常美味營養足,比大魚大肉更下飯,做法簡單幾步就做好,非常適合秋天,要收藏。
  • 天熱吃什麼?曬曬我家周末午餐4菜1湯,有菜有肉,經濟實惠也好吃
    天熱吃什麼?曬曬我家周六午餐,4菜1湯,有菜有肉,經濟實惠也好吃。趁著周末,趕了個大早,陪著姑娘打完疫苗,又在附近超市轉了一圈。今天午餐有【牛肉炒蘆筍】【雞胸肉炒辣椒】【蕨根粉拌黃瓜】【蒜香蘆筍】【紫菜蛋花湯】。【雞胸肉炒辣椒】上周做了這道菜,孩子還挺喜歡吃的,所以這次一定要安排上。
  • 在重慶吃什麼東西不辣?有肉有菜還有粉,湯濃味鮮,但來自貴州
    小許有一個問題要問你:在重慶吃什麼不辣?除了零食和飲料,你還能想到什麼?我首先想到的是羊肉和米粉。從地理位置來看,重慶與陝西、四川、貴州、湖北、湖南接壤,因此這些地方的飲食也「匯聚」在重慶,包括貴州羊肉和米粉。重慶羊肉米粉的現狀如何?
  • 兩口子的午餐,只做了2道菜,有肉有菜有湯營養好,吃得舒服
    午餐:羊排燉蘿蔔+腐乳炒油麥菜兩口子吃飯儘量做得簡單些,按量燒煮,當頓吃完,新鮮有營養不剩不浪費。隨著年齡漸大,飲食喜歡多素少葷,少油少鹽的清淡口味。冬天氣候乾燥,常燉葷素搭配的湯菜,吃肉吃菜喝湯,營養豐富好消化,腸胃滋潤舒暢。今天午餐簡單地做了兩道菜,清爽養眼,葷素搭配,有肉有菜有湯,做法很簡單快手。
  • 這一碗,有肉有菜還有湯,肉片滑嫩,湯汁鮮香,這味道太美了!
    維生素C有助淨化皮膚,讓皮膚更光澤,對於祛斑抗衰老有很好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提高免疫力,所以多吃番茄好處還是比較多的。今天分享一道番茄滑肉湯,有肉、有菜、有湯,肉片滑嫩,湯汁酸酸甜甜,很是下飯。2,切好的肉片裡加入少許鹽、1勺料酒、少量胡椒粉,攪拌均勻。
  • 實拍電子廠的工作餐,米飯不限量,有肉有菜還有湯,才6塊錢一份
    ,只能靠加班費,面對這麼高的物價,真有點力不從心,房價從來不敢看,一天三頓在食堂吃,除了省事以外,更多的是省錢,工作餐6塊錢一份,菜式花樣多,米飯不限量隨便吃,對於一個北方漢子來說,早就習慣了吃米飯,在廣東這裡,饅頭屬於零食系列。
  • 挑戰在汕尾9.9元吃晚餐,有飯,有湯,有菜,有肉,有飲料.
    ====乾飯人,乾飯魂在汕尾挑戰9.9元有飯有菜有飲料「是因為他們家,開到汕尾了」 在汕尾初來乍到的日子裡,開業肯定要送福利了!連續半個月!想讓全汕尾人們9.9元有飯有菜,有飲料!-PART 02-AIYUZHE IN SW
  • 經典的三菜一湯,晚餐這樣做,有肉有菜還有飯,營養又美味!
    經典的三菜一湯,晚餐這樣做,有肉有菜還有飯,營養又美味!三菜一湯|聞香啖麻油雞飯無負擔,龍鳳腿酥香油潤食指大動!南方味包山包海,山林中的雞、原野上的米、海裡遊的蝦和中卷,餐桌上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味道,有華人世界相當普及的麻油雞,又有因南方人簡樸精神誕生的小吃龍鳳腿,或受日本人影響而做冷食的中卷,還能混入壽司的概念。
  • 一人吃飯就吃它,10分鐘煮1鍋有菜有肉還有蛋,鮮香美味營養加倍
    現在很多人在家辦公,中午吃飯的時候一個人吃,總是喜歡湊合,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雨媽每天中午吃飯的時候,一想到就是自己吃,能不動手就不動手,隨便湊合一頓,等到晚上孩子回家了,板正做一頓一起吃。和閨蜜聊天說,說我自己胃不舒服,可能吃飯沒吃好,自己懶得做飯,閨蜜告訴我,她也是每天自己吃飯,可以準備一些麵條、米線之類,加上蔬菜,或者丸子、蝦或者肉,一起煮一煮,味道鮮美,營養也不錯,重要的是一個人吃飯,午餐照樣可以吃的豐富營養。適合一人食的食物裡,我最喜歡米線,雖然是北方人,街頭的雲南過橋米線,卻經常去吃,米線清香爽滑,配上綠葉小油菜,或者兩塊牛肉就很美味。
  • 兩個人午餐不將就,有肉有菜有湯,半小時做好,比吃外賣強太多
    兩個人午餐不將就,有肉有菜有湯,半小時做好,比吃外賣強太多。今天中午就我和孩子兩個人吃午餐,兩個人的午餐做起來更簡單,不要說是兩個人了,就是我一個人,我也會自己動手做飯吃,我家從來沒有叫過外賣,只要是我在家,甚至很少很少主動到外面去吃飯。
  • 天氣冷,早餐吃碗麵,有肉有菜還有蛋,營養暖胃身體壯,家人喜歡
    天氣冷,早餐吃碗麵,有肉有菜還有蛋,營養暖胃身體壯,家人喜歡!冬天冷,早餐總想吃點熱乎的,尤其是暖氣乾燥的這個季節,吃點湯湯水水的更受歡迎,而麵條自然是北方這邊不錯的選擇。早餐面,要吃得有營養,那種有菜、帶肉、有雞蛋的才最有營養,香噴噴的吃起來也超滿足。
  • 元宵節上海人吃什麼樣的湯糰:除了芝麻豆沙還有肉和菜
    元宵節上海人吃什麼樣的湯糰:除了芝麻豆沙還有肉和菜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2018-03-02 09:42 來源:澎湃新聞
  • 兩口子的晚餐,38元有魚有肉還有湯,好吃有營養,吃著腸胃舒服
    兩口子的晚餐,38元有魚有肉還有湯,好吃有營養,吃著腸胃舒服我家晚餐有葷有素還有湯,做法簡單,實惠有營養,兩口子吃著舒服今天是周日,我丈夫很早就去菜市場買菜他提著一大袋回家,他邊把買回來的肉類和蔬菜拿出來,一邊對我說:「菜市場的菜心特價,一斤3元,排骨和魚有8折,還有很多蔬菜水果。」這樣算起來在家吃飯真實惠。今天的晚餐有紅燒魚、清炒菜心和蓮藕排骨湯。
  • 這裡有10道家常菜,有肉有菜還有湯,做法簡單學起來!
    03紅燒鴨腿鴨肉是秋天最適合的肉,吃多少都不上火,如果只是用它燉鴨湯,做法未免也單調,試試這個,單獨用鴨肉做出的紅燒,香氣濃鬱更適合下飯。04牛肉胡蘿蔔蓮子湯用牛肉、蓮子和胡蘿蔔搭配製成的鮮湯,有了香菜的加入鮮味達滿分,無論你愛不愛吃香菜味,試過一定能喜歡。
  • 實拍電子廠的工作餐,有肉有菜還有湯,米飯不限量,才6塊錢一份
    他進的這家電子廠,是做電焊機的,早上晚上都在家裡吃,只有午餐在廠裡吃,吃飯時間一個小時,一天工作十個小時,還算挺幸福的,想當初2008年,我在崑山電子廠的時候,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一個月還要倒一次夜班,那才叫辛苦,白白地耗費青春,電子廠的工作餐,流行一大葷一小葷一素菜,另外湯水、米飯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