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恢復繁體字嗎

2021-02-19 大蟲的世界

最近,網絡上一些所謂傳統文化衛道士疾呼應該恢復繁體字在中國大陸的官方地位,在人民生活中應該使用繁體字。理由就是現在的我們大家使用的簡化字簡化得過頭了,割斷了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聯繫,繼續使用實屬弊大於利。在我看來,現在中國的簡化字還是很不夠簡化的,應該進一步簡化和合併!比如,囊,灢,曩,齉,饢,等等,都讀nang,搞得這麼複雜,至於嗎?要我設計,口字內加一個部首,把這些字都包括進去。至於特殊的含義,組詞說明,不就行了?還有,中國漢字從誕生的幾千年來,一直在朝著易於書寫和識別的方向發展,怎麼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假如不變,現在的繁體字也不是最初的模樣,而是比金文,篆字還早。漢字其實還是不夠簡單,還是太複雜,這可以從全國上下瘋狂學習英語的熱潮中看出來。另外,在中國城市,很多有點文化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英語單詞進行交流,足以見得漢語還是不夠簡化。英語是世界上公認的簡便易學的語言,而且還是大量基礎學科的工具語言,而且我們經常接觸到的電腦編程與鍵盤輸入就必須用英語字母,所以想要成為世界語言,漢字就絕對不能重新繁體化,而應該繼續簡化(並非拉丁化)。漢語只有進一步減少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和固定用法,使漢語更加易學,使用方便,不易出錯,而且開發筆畫鍵盤輸入與中文編程才能達到取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當然,有的漢字不僅不簡化,還應繁體化,如屍體的屍等等,有的應該簡化,比如罐,停等等,有點多音字或多義字應該拆分,有的同音字,形近字應該加大區別,減少人們使用出錯的機率。總之一句話就是應該更精確化,簡化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書寫,而是為了記憶,比如繁體字和簡體字哪個更好記,哪個更易學,一目了然。如果文化過於大眾化,那麼那些高高在上的專家學者還怎麼故作高深,指點世人。簡化而精確的文字才可能達到最小的使用學習成本,從而被世界世界上所有人採用。

繁體字重表義,簡化字更重表音,如果漢字不簡化到所有的文字都能讓人一眼就看清楚,記住了,想明白,那麼就無法進行中文程式語言的開發,只有中文編程風靡全球,才能讓全世界在全領域無時無處接觸中國文化。

等以後中文程式語言出來了,漢語為母語的學生肯定會快速上手,而不會像我們當初學電腦編程一樣,由於英語不好,學習速度會大打折扣。到時候外國小孩如果想學編程,就會像我們國家現在一樣,把中文變成自己的一門從小學的必修課。

因此,我們不應該為了所謂繼承祖國傳統文化,而去重新使用活化石,那只會給我們現代生活增添不必要的累贅。因此,對那些當代木乃伊同志,我只想說,中國人沒有必要在生活中重新普及使用繁體字。

相關焦點

  • 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粹,香港臺灣都在使用,我們要恢復繁體字嗎
    當今漢字有兩個版本,繁體字與簡化字,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粹,香港臺灣都在使用。我倡導寫簡識繁,這就是書寫用簡體字,但你要具有認識繁體字的能力。理解中國文字歷史的傳承和沿革。現在反對簡化字,恢復繁體字是歷史倒退,沒有出路的。我雖然不會寫繁體字但是你寫的我都能看懂也沒有閱讀障礙簡體書寫更為方便。
  • 繁體字應該被恢復嗎?112歲周有光表示,別把簡單問題複雜化
    而在歷史的演變中,漢字經歷了很多的演變,才從繁體字形成了今天大家所看到的簡體字,相較從前,更便於閱讀書寫。古代的繁體字筆畫繁多,書寫起來比較費力,顯然沒有簡體字那樣使用得順手。尤其是對於現代人而言,繁體字不僅不便於書寫,由於筆畫,更適應與各種「快餐生活」的我們,單是讀起來都感覺困難。不過有些人認為,繁體字才是正統的中華文字,不應被簡體字所代替。
  • 繁體字將走向何方?專家提倡恢復繁體字,網友:不行,但可以理解
    文|顏小二述哲文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讀書看報所看到的文字,都是簡體字,是由自古以來傳承下來的繁體漢字簡化、演變而來的。隨著我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有不少專家發出了恢復繁體字的呼籲。面對著這種呼籲,有的朋友認為,恢復繁體字這種做法是盲目的復古主義,是倒退的體現,不可取;但也有朋友指出,繁體字裡面承載著許多古人的智慧,恢復繁體字有助於我們傳承中華文化,繼承中華精神。
  • 外媒:中國恢復繁體字就能彰顯字體的意義?
    新加坡《聯合早報》12日發表文章稱,馮小剛提議「恢復有含意的繁體字」,不是徹底的「廢簡復繁」,只是做出「小修正」,看起來更易於接近實際。不過,恢復有恢復的好處,不恢復有不恢復的道理,即使恢復了,繁體字的意義是不是就能彰顯了呢?
  • 為什麼有人主張恢復繁體字?與簡體字相比哪個好?
    為什麼有人主張恢復繁體字?與簡體字相比哪個好?繁體字和簡體字的爭論一直是一個很熱烈的話題,無論哪一方都有絕對的支持者,那麼我們今天也來討論一下,繁字體和簡體字到底哪個更加優秀?是不是應該恢復繁體字,放棄簡體字。
  • 要恢復繁體字嗎?112歲周有光表示,這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
    作為古代範本的繁體字,現已漸漸消失在大眾視野之中,除了專門研究繁體字的學者和繁體字愛好者,已經很少有人會在日常使用繁體字,但最近由於漢語地位的提升,有些專家便將繁體字拿出來和簡體字一較高下。有人提出質疑,簡體字的「俗文化」正在代替繁體字的「雅文化」,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周有光便說,繁體字和簡體字沒有什麼雅俗之分,文字應走入民間,貼近大眾,才會得民心,為大家所接受,要不然只能退化成小眾文化,被少數人掌握。其實對於繁體字和簡體字來說,更多考慮的應該是哪一種更加符合歷史趨勢,哪一種讓大眾接受起來更加容易,哪一種便於信息傳播?為大眾所喜愛的、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文字就是目前應該推崇的。
  • 現代社會還有必要學習繁體字嗎
    前言:很多人都認為:現代社會主體使用的都是簡體字、主流使用的也都是簡體字,認為沒必要再學習繁體字了。筆者認為:現代社會還是有必要學習繁體字的,繁體字是漢字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應該儘可能的學習繁體字。無論繁體字還是簡體字,通俗的講就是漢字、都屬於漢字,是我們中國的文字,也是我們中國人的文字。
  • 恢復繁體字?將漢字筆畫減少到十畫以內的目標是否切合實際?
    可有人卻不這麼想,有人覺得簡化字不好,應該廢除,應該恢復使用繁體字。您聽到恢復繁體字這種想法,可能立馬就會皺起眉頭,會說:啥人這麼想啊?這不有病嗎?放著簡化的,寫起來省事的漢字不用,非要去用那些筆畫賊多,寫起來賊麻煩的繁體字,榆木腦袋啊?這麼不開竅?」
  • 繁體字繁瑣,簡化字簡潔,是這樣嗎,其實繁體字還有更深層的意義
    換句話說,更遠的時代人類還是結繩記事呢,難道我們也要結繩來交流嗎?隨著人類的發展,人類經歷了幾百萬年的發展,在這個漫長的時期,人類可能遇到種種地外的文明,在各國相傳的神話故事中,都有很多相似和相同的上古文明。
  • 繁體字比簡體字高貴……嗎?
    更有甚者,把簡體字叫殘體字的,覺得繁體字高貴一等。然後就嚷了:拒絕殘體字!那,果真如此嗎?類似的話題,近百年前吵過了。早1920年,五四運動剛過,中國思想百花齊放,千帆競流,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兩年後,錢玄同先生和黎錦熙先生,認真跟民國政府提交了文件:《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國民政府大當家蔣先生挺重視,去問了教育部部長王世傑,王世傑道:「我個人認為,有的漢字筆畫確實太多,應該作些簡化,但只能逐步進行。」蔣先生就派黎錦熙先生去簡化了。1935年,王世傑先生頒布《第一批簡體字表》,共計324個。
  • 繁簡體字之爭,是應該恢復繁體字,還是繼續堅持漢字簡化?
    所以,文字的求變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簡體字的出現,順應了歷史的發展,是時代需求的結果,是我們今天的正字。它的意義與秦皇統一文字一樣,是第二次文字的統一。即統一為簡化字,並且確實有利於書寫的便利,己得到公眾認可。復興為什麼復繁,不復最早甲骨文?這是很奇怪的。從繁體泥淖中站起來,難道又重回泥淖?經歷若干世紀實現的文字簡化來之不易,不能再走回頭路。
  • 馮小剛:要想救傳統文化,得恢復繁體字!易中天:會寫亂灶龜鬱嗎
    而近些年,許多人對傳統文化越來越關注,認識到傳承的重要性,繁體字就在該行列中,包括馮小剛在內,不少人都在呼籲恢復繁體字,給出的理由是簡體字出現了「愛無心」、「親不見」、「體無骨」等問題,繁體字更為美觀,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歐美各國也是將繁體字稱之為「傳統中文」。
  • 為什麼大陸用戶天生能看懂繁體字?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麼?
    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起源非常悠久,而文字的出現和演變也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創造文字的應該是倉頡,但其實這只是一個傳說,文字是由古人從象形文字慢慢演變而來。在象形文字出現之後,人們就開始用文字來記錄所發生的事跡,也為我們對古文化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貢獻,在商朝以前就有了文字的起源,而到了商朝時期,甲骨文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文字了。當然祖先偉大創造是無窮的,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種文字系統的傳承自然有著優越的一面。千百年後的我們依舊能夠無障礙的學習當年古人的文化,體會他們的心境。
  •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文/古今名將錄我們都知道,現如今人們使用的大多數都是簡體字,無論是平常所見,還是平常所寫,很少再看見繁體字,因為簡體字相比較於繁體字更能讓人看懂,更能讓人明白,其實我國不是一開始就使用的而是簡體字,在正式推行簡化字之前,使用的都是繁體字,但是現如今也是有地區依然在使用繁體字,比如臺灣、香港以及澳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那就是大陸的很多人都未學過繁體字,可還是能天生看懂繁體字
  • 書法一定要寫繁體字嗎?繁體字還適應今天的文字教育嗎?
    我認為書法作品的內容,是既可以選擇寫繁體字的,也是可以選擇寫簡體字的,但是這裡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在作品中所寫的字全部都是繁體字,那麼你就要把所有的字都變為繁體字,不能有一點模稜兩可的地方。實際上,我們現在所用的字是繁體字的一種變形,也就是說我們現在使用的簡體字是從當年古代繁體字中進簡化和省略的一種字體。建國之初,為了普及文化,我們將以往的繁體字進行了減少,推廣了簡體字,作為我們使用和書寫的工具,那麼這種工作的意義就是使得我們學習漢字的成本和難度大大的下降,有利於我們文化的普及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 【真實的香港】香港為什麼全是繁體字,不認識繁體字怎麼辦?
    然而,面對繁體字的招牌,有網友居然說:為什麼全是繁體字,照顧香港人?我們內地人不認識繁體字怎麼辦?當然,這種低智商扛精的留言,肯定換來一片罵聲。本身這個動感號高鐵是香港政府招標後量身定做的,用繁體字的確無可非議,不僅僅菜單繁體字,熱水,指示牌都有繁字體。
  • 繁體字小常識
  • 繁體字
    一款非常好用且漂亮的繁體字軟體,此繁體字軟體有以下功能模塊 1.繁體字學習模塊,收集了大概2700個繁體字供軟體使用者學習,學習中感覺要重點學習,可以添加關注 2,繁體字轉換模塊
  • 【專題】北大教授李鐸:眼下最好能恢復一部分繁體字
    十多年前,我在臺灣講學時,曾告訴臺灣人說,臺灣用的是繁體字,對應大陸的簡體字。臺灣用的並不全是正體字,如「裡外」的「裡」,臺灣用「裡」,而這「裡」則是典型的俗字。正俗是相反的一對概念,正字是見於經傳的正統字,而俗字則是民間坊間流傳的。為了讓俗字成為新的正字,二十年代末,劉半農還專門搜集整理了《宋元以來俗字譜》,用於簡化漢字。
  • 《英雄聯盟手遊》臺服繁體字設置教程 臺服如何把英文設置成繁體字
    導 讀 LOL手遊臺服的字體怎麼設置成繁體字?英雄聯盟手遊如何更改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