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憑著這份情報,美軍兩艘重巡洋艦被坑成了雞肋,原因為何?

2020-12-12 騰訊網

很多時候,一個準確的情報能夠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因而不論在和平時期或是戰爭時期,各國都非常注重且積極的搜集來自各方的重要情報,為本國制定有利的決策。為了搜集情報,基本上各國都有各自的情報機構,例如二戰時期英國情報機構的軍情六處。不過,各國的重要情報都屬於高級機密,不會這麼輕易的洩露出去,因而,很多時候獲取的情報信息並非百分之百的準確,甚至還錯得離譜。

▇英國秘密情報機構的大樓。

二戰時期,美軍的情報機構破解了日軍不少的重要密文,利用這些準確的情報,美軍在數場戰鬥中給予了日軍重創,加快了日軍投降的進程。然而,在獲取情報信息的過程中,美軍也犯過不少的錯誤,其中就包括錯誤的日本海軍軍艦名稱或者虛構出事實上根本不存在的軍艦。

1、"Hiranuma"號

太平洋戰爭拉開序幕不久的1941年12月10日,在菲律賓海域,美軍的一架B-17被日軍擊落,機長科林·凱利犧牲。在美軍的報告中稱,科林駕乘的B-17在擊沉了日軍戰列艦後被擊落,這艘擊沉戰列艦可能是"金剛"、"榛名"以及"Hiranuma"號。

不過,當時菲律賓周邊海域別說是以"Hiranuma"為名的船,日軍的戰列艦中也找不到此艦。與"Hiranuma"讀音相近的"榛名"號當時在馬來半島海域在菲律賓北部的呂宋島海域,只有排水量1.3萬噸的"足柄"與"摩耶"號兩艘重巡洋艦,並沒有戰列艦。

▇舊日本海軍的戰列艦"榛名"號,其日文羅馬拼音為"Huruna"。

這個"Hiranuma"號到底是什麼?這與戰爭初期,美軍在菲律賓遭到日軍猛烈攻擊有關。日本海軍在奇襲珍珠港後不久,又向菲律賓發起了攻擊。當時駐守菲律賓的美國陸軍航空隊出動迎擊。事後,美軍駐菲司令部根據生還乘員的報告,再對照了《簡式海軍年鑑》後給國內發送電報。電告中稱,美軍給予日本軍艦以重創,其中擊沉了"戰列艦"。然而實際上日本海軍只有一艘掃雷艇中彈以及"名取"號因近失彈死傷29人而已。此事在美國造成了一個副作用,媒體的報導中出現了一艘稱為"Hiranuma"號的虛構戰列艦。

最早報導"Hiranuma"號的是一家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名為"The Mercury"的報社,該報社在12月12日的新聞之中,以《日本海軍的戰列艦在燃燒》的標題報導了12月10日的戰鬥內容,提到了日本海軍的2.9萬噸級戰列艦"Hiranuma"號遭到美國陸軍機的轟炸燃燒起火。當日,也另有兩家報社對此事進行了同樣的報導。在上述報導中,對於科林上尉隻字未提,也沒有就轟炸機進行自殺攻擊一事進行報導。關於"Hiranuma"的受損情況也只沒有明確說明是擊沉,最多只是停留在艦體燃燒的程度。

此後,此事不斷升級,直到戰爭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裡,美國媒體在提及這段戰事時,關於"Hiranuma"號的描述均是被重創或被擊沉。

2、"Ryukaku"號航母

1942年5月7日,日美兩軍在南太平洋的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域爆發了一場海戰,即珊瑚海海戰。在美軍的戰鬥報告中,記錄一艘擊沉的日本海軍航母為"Ryukaku"號。

事實上,美國海軍在珊瑚海海戰中將日本海軍的"祥鳳"號航母擊沉,美軍記錄的"Ryukaku"就是"祥鳳"號。導致此誤會的源頭在於此前的4月,美軍情報部門在解讀日本海軍機密文件的時候,發現未知的航母。

這個所謂的未知航母正是"祥鳳"號。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1941年8月與9月,翔鶴級航母"翔鶴"與"瑞鶴"號前後服役,美軍情報部門依此便將未知的新航母判斷為翔鶴級中的一艘,然後命名為"Ryukaku"。

"祥鳳"號的確也是1942年1月服役的日本新航母,不過,並非全新建造,而是將現存的潛水母艦"劍埼"號進行改造投入使用的小型航母。而且在珊瑚海海戰中,日本海軍派出了翔鶴級的兩艘航母與"祥鳳"號,大概美軍就這樣將"祥鳳"號劃歸為翔鶴級航母。

▇舊日本海軍的"祥鳳"號小型航母,其改造"劍埼"號潛水母艦。

珊瑚海海戰中被美軍擊沉的"祥鳳"號是日本海軍第一艘沉沒的航母,同時也是日本海軍主力艦艇中第一艘沉沒的軍艦。因此,對於美國海軍來說,擊沉"正規航母'Ryukaku'號"將極大的鼓舞士氣,故而大肆加以宣傳。

不過,美軍很快就認識到這是一個錯誤,其所擊沉的日軍航母並非"Ryukaku"而是"祥鳳"號,立即進行了改正。

3、舊日本海軍最大的重巡洋艦Chichibu級

在上述的兩艦之前,上世紀30年代後半期,美軍就已為日本海軍虛構出軍艦Chichibu級大型巡洋艦。

1933年4月,德軍的新型軍艦"德意志"號服役。"德意志"號比較特別,既不是戰列艦也不是重巡洋艦,比戰列艦小且速度更快,又比重巡洋艦有更優異的火力。次年,2號艦"舍爾海軍上將"號也建成服役。美國海軍認為,現有的重巡洋艦無法與德意志級抗衡。

同一時期,美國海軍獲取了日本海軍也正在建造比現有重巡洋艦更大更強的新型艦的情報。此新型艦就是"Chichibu級大型巡洋艦"。Chichibu級的排水量為1.5萬噸,裝備6門305毫米炮。美軍為了與此新型艦相抗衡,建了更大型的阿拉斯加級重巡洋艦。

阿拉斯加級計劃建造6艘,實際只有首艦和二號艦"阿拉斯加"和"關島"號於1944年相繼服役。然而,美軍將這兩艘重巡洋艦投入實戰後發現,炮擊力和防禦力無法與戰列艦媲美,與巡洋艦相比,速度和機動性也相對落後,此外,諸多功能的不足也產生了惡劣的影響,一線官兵對該級的評價並不好。二戰結束後,兩艦便早早退役。

▇美國海軍的阿拉斯加級巡洋艦的二號艦"關島"號,可以說是情報誤判的產物。

除了上述例舉的三艦以外,美軍還虛構了一些其他的日本海軍艦艇。到了冷戰期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曾虛構前蘇聯的兵器。掌握準確的情報是一件至難之事,即使是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也做不到完全準確。

相關焦點

  • 中國購買了兩艘蘇聯載機巡洋艦,為什麼不改造成航母?
    圖為明斯克號載機巡洋艦自從前蘇聯解體後,當年紅海軍手中的9艘航空母艦,時遷事移歷經輾轉,拆的拆賣的賣,如今還在俄羅斯海軍手中的,僅剩一艘庫茲涅佐夫號,如今這艘航母還在船廠中維修,要等到圖為基輔號載機巡洋艦中國買來後卻偷偷笑了,因為將前蘇聯遺留下來的明斯克號航母,改裝成航母主題公園後,短短數年就賺了數億收入,另外中國還曾購買過一艘基輔號航母,基輔號航母和明斯克號航母
  • 兩艘航母落入我國之手,為何基輔級載機巡洋艦,無緣入列我國海軍
    我國先後獲得四艘航空母艦,分別是從澳大利亞購買的墨爾本號,從韓國購買的明斯克號,從烏克蘭購買的瓦良格號,從俄羅斯購買的基輔號,為何同為1143系列載機巡洋艦,1143.6瓦良格號得以成為遼寧號,1143.1基輔號與1143.2明斯克號卻只能淪為景點,以門票為生?
  • 「二戰風雲91」決戰中途島·二——艱難的情報破譯
    但對日軍來說很不幸的是,美國截獲了有關這次佯攻的情報——從日軍高級將領的通信之中。於是,美軍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決定:不去理會日軍在阿留申群島作出的一切動作,隨他們去鬧。在尼米茲的命令下,美軍的三艘航母與八艘巡洋艦直接開始向中途島進發。
  • 四艘航母沉沒後,山本做好中途島夜戰準備,又被美軍炸沉一艘重巡
    儘管行動前已經嚴令保持無線電寂寞,但天有不測風雲,艦隊起航後不久,日方無線電接聽到靠近封號海峽和塞班島海面的美軍潛艇不斷發送電報,接著從威克島起飛的偵察機也報告在中途島附近的美偵察機和潛艇活動異常頻繁。此外,由於迷霧有兩艘戰艦害怕發生碰撞,啟用了無線電通信,結果其行蹤被美軍發現。
  • 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以大欺小」:3分鐘擊沉重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艦炮當道的時代,在除去航空母艦以外的海軍水面艦艇戰鬥力排行中,戰列艦作為主力艦,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把交椅」,面對戰列艦巡洋艦和重巡洋艦,不論是火力還是裝甲防護,都更高一籌,在二戰中,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曾經「以大欺小」,僅用了3分鐘,就用主炮擊沉了義大利2艘重巡洋艦
  • 聽了很多二戰義大利坑德國的故事,德國坑義大利我們來了解一下
    眾所周知,二戰中的義大利一直以來都是個非常神奇的存在,所以直到現在,是不是也能看到一些義大利的奇葩坑隊友的故事! 但是,說起坑隊友,義大利表示很不服氣,你們只看到德國在為所向披靡,卻沒有看到我們在後勤上的貢獻! 這樣一點都不公平!
  • 用小火炮做偽裝,說是艘輕巡洋艦,實際卻是重巡洋艦的最上級
    而輕巡洋艦和重巡洋艦也並非是依靠噸位計算,而是依靠裝備的主炮來計算的,主炮不超過6.1英寸就是輕巡洋艦,超過了就是重巡洋艦。換句話說,只要建造一艘噸位、防護、尺寸等符合重巡洋艦的戰艦,但卻裝備不超過6.1英寸主炮的戰艦,那麼就依舊是輕巡洋艦。於是日本開始對自己的輕巡洋艦進行更換,但實際上建造的卻是重巡洋艦。
  • 美軍中竟有一艘日本重巡洋艦的姊妹艦?還是建在沙漠中,用途詭異
    重巡洋艦是當時僅次於戰列艦的大型水上艦船,標準排水量1萬噸以下(實際上經常超過這個限制)、裝備口徑203毫米以下的主炮。舊日本海軍的4艘高雄級重巡洋艦均於1932年服役,在太平洋戰爭中參與了多場重要海戰。到了戰爭末期的1944年10月下旬,雷伊泰灣海戰爆發。
  • 「簡裝」重騎兵:裝甲巡洋艦與防護巡洋艦
    防護巡洋艦裝甲布置以「平甲巡洋艦」、「穹甲巡洋艦」,為代表的防護巡洋艦,穹甲巡洋艦就是指在船體內,裝有中間平、兩邊坡的穹面裝甲甲板,因為類似房屋穹頂的弓形,因此成為穹甲,由平甲巡洋艦的平面裝甲改裝而來,重點防護軍艦重要部位
  • 美國的萬噸輕巡洋艦,為抗衡日本巡洋艦而生的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
    但這一局面很快被改變,原因在於《華盛頓海軍條約》沒有規範巡洋艦和驅逐艦、潛艇,這就成了海軍條約上的一個漏洞,各國都開始鑽這個窟窿加強自己的海軍實力,形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軍備競賽。
  • 「摩耶」號的無奈:我是最強防空重巡洋艦,你卻為何從海底攻擊我
    不過,在開始服役後,前線部隊反映"天守閣"在夜戰中反倒成了一個醒目的目標,而且重心過高,造成復原性差。▇竣工不久的"摩耶"號,高聳的上層建築十分顯眼。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舊日本海軍的基本作戰方針是"漸減作戰",在與美國海軍的戰列艦決戰之前,首先利用驅逐艦和巡洋艦發動夜戰,儘可能多的削弱美國海軍戰列艦的戰鬥力。在漸減作戰中,重巡洋艦擔任著重要的作用。
  • 日本超甲型巡洋艦,可攜帶3座三聯裝310炮,火力遠超美軍阿拉斯加
    在1936年末倫敦海軍條約的時間到期後,美軍開始研發裝備305毫米口徑艦炮的大型巡洋艦,它在各方面性能遠超以往條約規定的條約巡洋艦,而日本在這方面的設計工作也同樣運作。
  • 被坑的希臘人:無畏艦時代的萊姆諾斯號和基爾基斯號前無畏艦
    被坑的希臘人:無畏艦時代的萊姆諾斯號和基爾基斯號前無畏艦(1914-1941)萊姆諾斯號前無畏艦前文介紹過希臘的鐵甲艦、裝甲巡洋艦和防護巡洋艦,這篇文章繼續介紹希臘海軍的戰艦。喬治·埃夫洛夫號裝甲巡洋艦和希臘的兩艘前無畏艦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希臘海軍憑藉著新服役的喬治·埃夫洛夫號裝甲巡洋艦乾脆利落打勝了萊姆諾斯島海戰和蒙德羅斯海戰,牢牢掌握了愛琴海的制海權。
  • 《巔峰戰艦》強大戰列巡洋艦「天城」號,改建開放在即
    就是喜歡火力強大、航速也很快的戰艦。在對馬海戰中,因為戰列艦數量太少,日本人就曾經把裝甲巡洋艦編入主力艦隊。結果日本人反而發現,好用!因為航速夠快,在海戰中能夠更方便地搶佔優勢陣位,而足夠強大的火力,也能夠給對方戰列艦造成足夠傷害。從這時起,日本人對高速重火力戰艦,就變得極為痴迷了。
  • 巔峰戰艦強大戰列巡洋艦天城號 改建開放在即
    就是喜歡火力強大、航速也很快的戰艦。在對馬海戰中,因為戰列艦數量太少,日本人就曾經把裝甲巡洋艦編入主力艦隊。 結果日本人反而發現,好用! 因為航速夠快,在海戰中能夠更方便地搶佔優勢陣位,而足夠強大的火力,也能夠給對方戰列艦造成足夠傷害。從這時起,日本人對高速重火力戰艦,就變得極為痴迷了。而日本人從國外訂購的最後一種主力戰艦金剛級,也是當時整個世界最為強大的戰列巡洋艦。
  • 為何有了戰列艦和巡洋艦之後,還產生了戰列巡洋艦?
    他們所倚仗的力量,主要就是戰列艦。那時候的戰列艦,是國家力量的象徵。1793年,著名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所乘坐的最大一艘艦船,就是裝有64門火炮的獅子號戰列艦。為了展示英國海軍的實力,英國國王喬治三世送給了乾隆皇帝一個裝有110門炮的君主號戰列艦模型——那不但是英國,也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大的戰列艦。當時清朝所有艦船火力之和,都比不上這艘君主號戰列艦。
  • 我們還能見到,即將被歷史淘汰的巡洋艦嗎?
    這個世界上存在一種艦種,始於殖民地時期的快帆船,終於同質化的驅逐艦,它就是巡洋艦。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前半句解釋巡洋艦的產生來由,原因是英國殖民時期需要大量速度快、又經濟的艦種來維持海外作戰需要;後半句解釋巡洋艦的宿命,20世紀後巡洋艦採用核動力引擎、裝載飛彈及直升機,其動力及裝備與驅逐艦無異,是以面臨被驅逐艦淘汰的命運。
  • 《碧藍航線》重櫻SR重巡洋艦猁歷史原型 熊野艦船介紹
    碧藍航線猁重巡洋艦介紹一、艦船介紹重巡洋艦'猁'參上!「指揮官~喜歡什麼類型的女孩子呀?難道…猁也有機會…?命運最悽慘的IJN主力戰艦1944年10月25日,熊野隨慄田艦隊主力突入薩馬島海域,與美軍展開激烈交戰。戰鬥中被美軍驅逐艦約翰斯敦號發射的一枚魚雷命中艦艏,造成艦艏被炸斷,航速下降到12節。在撤離戰場時,熊野在聖貝迪諾海峽遭到空襲,近失彈造成左舷鍋爐艙進水。
  • 日本綾波號驅逐艦號稱所羅門的鬼神,單艦襲擊美軍艦隊,擊傷三艘
    該艦隊包括重巡洋艦舊金山波特蘭,輕巡洋艦海倫娜防空巡洋艦朱諾,亞特蘭大。以及驅逐艦阿倫·華特巴頓蒙森弗萊徹庫欣史特瑞特歐巴農以及拉菲自己。此時的日軍方面為了扭轉瓜島的頹勢,不惜一切代價的要做掉被美軍佔領的亨德森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