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遍讀了《親密關係》這本書,終於想和大家談談了。
照例,我不想去談這本書的具體內容,大家百度、谷歌一下就找到了。
雖然這是一本得到張德芬老師極力推薦的書,初讀《親密關係》的時候,我怎麼都覺得它像一本心靈雞湯。裡面儘是一些真理、心靈等字眼,似乎沒有任何實操手段。有的時候甚至覺得裡面的觀點是教我們學習阿Q精神。
一開始,單單是這本書的名字《親密關係 通往靈魂的橋梁》就讓人覺得很俗,如果不是經專業人士推薦,我是絕對不會將它從書架上的眾多書中拿出來的。
第一次閱讀之後,我就將它束之高擱。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和我的伴侶遇到了很多挫折,有很多我都是認為絕對邁不過去的坎,有很多次我都考慮到了離婚。是真正意義的想離開他,而不是在賭氣。
然而,做出一個決定需要極大的勇氣,很多時候我都陷入一個左右為難的境地。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第二次重讀《親密關係》。我頓時釋然了。
正如書的題目所言,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所遇到的痛苦和問題,恰恰是因為我們的「靈魂往前邁了一步,所以讓現狀起了大變動。」 (《親密關係, p160》) 而這些變動是讓我們感到不安的源頭。我們情願安於已知的痛苦,而不願意去接受這未知的禮物。而可悲的是,「我們已知的事物並不能讓我們得到平靜,或讓我們了解自己是誰」。
感謝我的伴侶給我帶來的那些挫折和痛苦,讓我進一步接近我的靈魂。
這本書絕對不像我之前推薦過的那本《不成熟的父母》給人可以帶來雷鳴般的震撼。它更像是一股清泉,輕輕地流淌,微微地滲透。我幾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和作用,可當我需要它的時候,卻發現它一直就在我的身邊,唾手可得。
如同張德芬老師再薦書的時候所說的:「生活當中的問題總是層出不窮,而我們又是如此健忘,常常忘了智慧和寶訓其實都在我們唾手可得之處。」
從今天開始,我會漸漸和大家分享這本書是如何幫助我在親密關係中活下來,並漸漸接近自己靈魂的。也希望這些幫助了我的智慧也可以幫助大家。
我之所以敢坐下來,向大家推薦這本書或者分享我自己的經歷,並不是因為我現在的婚姻狀況有多麼完美,也不是因為我和我的伴侶之間有多麼協調。就像本書作者寫到的:「我經常在深淵的邊緣遊走,而且這決不是像野餐一般的愉快經驗。但我發現經常摔倒的人會比較了解大地;同樣,我也常常在審視自己的錯誤時,學到許多有關親密關係的事,而我也一直相信,人必須不斷地從錯誤中學習,才能進入天堂。」
我一點都不知道下一次和老公遇到衝突會是什麼時候,我也不能預料明天、下個月或是明年,我跟我老公的關係將是如何。但是只要我們能夠用純真的心去感受表達愛,親密關係總是會指引我們通往我們的靈魂。
-- 回見 --
長按下方的二維碼,來看更多我在中法兩國生活和育兒中分享的點點滴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