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親密關係》

2021-12-27 玉寶媽媽在法蘭西

第二遍讀了《親密關係》這本書,終於想和大家談談了。

照例,我不想去談這本書的具體內容,大家百度、谷歌一下就找到了。

雖然這是一本得到張德芬老師極力推薦的書,初讀《親密關係》的時候,我怎麼都覺得它像一本心靈雞湯。裡面儘是一些真理、心靈等字眼,似乎沒有任何實操手段。有的時候甚至覺得裡面的觀點是教我們學習阿Q精神。

一開始,單單是這本書的名字《親密關係  通往靈魂的橋梁》就讓人覺得很俗,如果不是經專業人士推薦,我是絕對不會將它從書架上的眾多書中拿出來的。

第一次閱讀之後,我就將它束之高擱。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和我的伴侶遇到了很多挫折,有很多我都是認為絕對邁不過去的坎,有很多次我都考慮到了離婚。是真正意義的想離開他,而不是在賭氣。

然而,做出一個決定需要極大的勇氣,很多時候我都陷入一個左右為難的境地。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第二次重讀《親密關係》。我頓時釋然了。

正如書的題目所言,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所遇到的痛苦和問題,恰恰是因為我們的「靈魂往前邁了一步,所以讓現狀起了大變動。」 (《親密關係, p160》) 而這些變動是讓我們感到不安的源頭。我們情願安於已知的痛苦,而不願意去接受這未知的禮物。而可悲的是,「我們已知的事物並不能讓我們得到平靜,或讓我們了解自己是誰」。

感謝我的伴侶給我帶來的那些挫折和痛苦,讓我進一步接近我的靈魂。


這本書絕對不像我之前推薦過的那本《不成熟的父母》給人可以帶來雷鳴般的震撼。它更像是一股清泉,輕輕地流淌,微微地滲透。我幾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和作用,可當我需要它的時候,卻發現它一直就在我的身邊,唾手可得

如同張德芬老師再薦書的時候所說的:「生活當中的問題總是層出不窮,而我們又是如此健忘,常常忘了智慧和寶訓其實都在我們唾手可得之處。」

從今天開始,我會漸漸和大家分享這本書是如何幫助我在親密關係中活下來,並漸漸接近自己靈魂的。也希望這些幫助了我的智慧也可以幫助大家。

我之所以敢坐下來,向大家推薦這本書或者分享我自己的經歷,並不是因為我現在的婚姻狀況有多麼完美,也不是因為我和我的伴侶之間有多麼協調。就像本書作者寫到的:「我經常在深淵的邊緣遊走,而且這決不是像野餐一般的愉快經驗。但我發現經常摔倒的人會比較了解大地;同樣,我也常常在審視自己的錯誤時,學到許多有關親密關係的事,而我也一直相信,人必須不斷地從錯誤中學習,才能進入天堂。

我一點都不知道下一次和老公遇到衝突會是什麼時候,我也不能預料明天、下個月或是明年,我跟我老公的關係將是如何。但是只要我們能夠用純真的心去感受表達愛,親密關係總是會指引我們通往我們的靈魂。

--  回見  --

 

 

長按下方的二維碼,來看更多我在中法兩國生活和育兒中分享的點點滴滴吧……


相關焦點

  • 薦書《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是一部心理學經典著作,我經常在其他平臺看見讀者推薦,歷時6小時40分鐘終於讀完。
  • 薦書丨《親密關係》
    在這本書中,作者以幾對夫婦來訪者的故事為線索,將親密關係四個階段中必然會遇到的45個問題,以「故事+話題分析+指導建議」的思路,為廣大讀者一一解答困惑,不但能幫你意識到親密關係的目的,還能幫你看清自己生活的目標。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您將更多的愛與和諧帶進所有重要的關係中。雖然我們是聚焦在親密關係的主題上,但這本書中的原則可以適用於所有的重要關係。
  • 《親密關係》一書精華解讀
    精 華 解 讀以下內容為《親密關係》一書精華解讀,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歡迎分享,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 【每周薦書第78期】莫裡斯·梅洛-龐蒂《可見的與不可見的》
    這樣,事物與我的身體之間的關係就明顯是獨特的:有時候,這種關係使我留在顯象中,有時候,這種關係又使我進入事物本身:正是這種關係製造了顯象的嘈雜,還是這種關係,又使這種嘈雜停止,並把我扔到實實在在的世界裡。一切都似乎是在我進入世界的能力和我在幻覺中延伸的能力互相不能分離的情況下發生的。更有甚者:好像世界的入口僅僅是退隱的另一面,而這種向世界邊緣的退隱則是我進入世界之自然力的奴隸和另一種表達。
  • 《親密關係》:愛情竟是源於需求?親密關係的終極意義是自我成長
    《親密關係》一書的作者是來自加拿大的克裡斯多福·孟,他是一位在個人及團體輔導的領域中,有著超過二十年經驗的國際演說家、生命教練和訓練師。在個人發展、親密關係,以及開發個人天賦的領域上創造出一種獨特的體驗性方法。書中指出,我們的所作所為,絕大部分都是為了讓某些需求得到滿足。
  •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Irrelationship:  How We use 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to Hide from Intimacy」一書的作者們解釋到,假性親密關係是一個由兩個或者多個人,共同建立和維繫的一個心理防禦系統,以此來避免與人親近產生的焦慮,特別是讓別人了解和知道我們真正想法的那種焦慮。
  • 什麼是最好的親密關係?
    如果用今天流行的話語來講,《兩地書》裡展現了一種理想的伴侶關係。書中寫道:「滔滔不絕很容易,可我只想和你在一個慢下來的世界裡交談。」讀到此處,忽然生發出一種想法,想穿越回到那個沒有手機的慢悠悠的舊日子。
  • 假性親密關係
    真正的親密,其實是由另外的一些過程和行為來建立的。這些過程和行為,關乎兩個人關係的質量、溝通的深度,以及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很多朋友並不懂得具體要怎麼做,所以只能觀察、模仿別人做的那些事情,也就是那些流程性的、儀式性的東西。那麼,該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處於「假性親密關係」中呢?
  • 《親密關係》:親密關係必經的四個階段,你都了解嗎?
    兩個人關係好時可以無話不說,親密無間,翻臉後卻形同陌路,反目成仇。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為什麼人的關係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呢?答案都在克裡斯多福的《親密關係》裡。親密關係不僅限於男女愛情,還包括室友、同學、同事、同伴、家人等,只要兩個人親密到一定程度,向對方敞開心胸到一定程度,都算是親密關係。
  • 薦書| 圖畫通識叢書:列維-史特勞斯
    薦書 | 圖畫通識叢書:列維-史特勞斯 2020-12-11 15: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假性親密關係」.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或曾經經歷過這種感受,那你可能是遇到了假性親密關係。指很多人在情感裡的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形式上親密,但是實質在感情上迴避著親密關係。其實很多假性親密關係中,人們是擁有真心的。但是他們的真心被包裹在一層厚厚的盔甲裡,害怕被真正觸及。兩個人在一起,最理想的狀態是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裡面描述的安全型依附關係,是兩個人對彼此感到安心,信任,安全,不會有焦慮或者不信任的感覺,然後互動過程和情緒流動都很順暢。這大概是個理想狀態。年幼時害怕被拋棄的感受讓我們在親密關係裡會產生焦慮、不信任和缺乏安全感的原生情緒。
  • 穎兒薦書之《唐朝穿越指南》【鍾穎】
    穎兒薦書之《唐朝穿越指南》
  • Soul Delight | 《親密關係》
    他告訴我們如何穿透自我障礙,用愛釀造幸福秘方——沒有人能年復一年地活在火辣、熱情、浪漫的親密關係之中,但我們能在親密關係的旅途中,學習面對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質,學習接受和放手,最終找到通往愛和幸福的橋梁。「親密關係」中的有效溝通準則effective Conscious Communication in 「Soul Relationship」1.
  • 薦書|如何給自己的攝影作品標註關鍵詞?
    薦書|這是一本罕見的擁有「記憶」的亞洲之書薦書|30餘位攝影人的內心獨白:攝影究竟是什麼?薦書 | 2020年,你給自己準備買的攝影書,全場5.8折薦書 | 看!我們的新湖南薦書 | 圖文映現中國匠人的痴情堅守薦書 | 《紅磡1994》:收藏了那個年代的記憶薦書 | 我要上學:解海龍近100幅「希望工程」攝影作品首度集結出版薦書 | 肖全用鏡頭講述100
  • 婚姻中的親密關係:自我成長的修煉場
    於是,夫妻間「戰爭」頻發,親密關係趨於緊張甚至瓦解…… 為什麼會如此呢?我們從《親密關係》一書中可以找到答案。 該書是加拿大國際演說家克裡斯多福·孟與妻子相處過程中的感悟與體驗。它為我們揭示了親密關係的實質:「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背後的真正動機,其實在於需求。」
  • 《親密關係》兩性心理學
    愛情被分為三個成分:① 親密,具有理解、溝通、支持等特徵。② 激情,特徵為性的喚醒和欲望③ 承諾,指投身於愛情和努力維護愛情的決心愛情的表現形式有多種,其中常見的是浪漫型和陪伴型。書中的調查結果顯示,即使是努力維護著婚姻的伴侶,愛情中的激情成分也會在婚後兩年左右消失。
  • 圖畫通識叢書:海德格爾 | 薦書
    圖畫通識叢書:海德格爾 | 薦書 2020-10-14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在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許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親密,卻總是好像「差點兒什麼」的伴侶。我們今天要討論一種很有意思的狀態:在關係中逃避關係。這就是我們所說的Irrelationship,假性親密關係。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先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
  • 薦書|金桂泉:六十年攝影生涯勤耕耘
    薦書|這是一本罕見的擁有「記憶」的亞洲之書薦書|30餘位攝影人的內心獨白:攝影究竟是什麼?薦書 | 2020年,你給自己準備買的攝影書,全場5.8折薦書 | 看!我們的新湖南薦書 | 圖文映現中國匠人的痴情堅守薦書 | 《紅磡1994》:收藏了那個年代的記憶薦書 | 我要上學:解海龍近100幅「希望工程」攝影作品首度集結出版薦書 | 肖全用鏡頭講述100
  • 薦 |​電影《秋日奏鳴曲》藉此重新審視一下親密關係
    境隨心轉了,因為有一年多裡我確實與我父母、家人的關係更親密互相之間更有愛了。而在今年五月份的時候,發生了一些事情,又讓我不得不在這個親密關係上做了一個很大的平衡(也就是重新擺正心態,不偏不倚,沒有好壞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