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地區生產總值(GDP)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省GDP2383.0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下降2.6%,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9個百分點。全省經濟形勢自2月份觸底後逐月改善……7月21日,海南省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20年上半年海南省主要經濟指標並介紹全省經濟運行總體情況。
「請問從哪些數據可以看出經濟呈現改善回升態勢?」「如何評價上半年全省的經濟表現?」「投資領域有哪些亮點?」……相比於GDP「大數字」,人們更關心投資、消費、外貿等「小數字」。
「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離島免稅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0.7%,其中6月份零售額同比增長235%;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98.7%……」省統計局副局長王瑜一一公布上半年海南經濟運行「成績單」中的各項「得分」。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危機」、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局」,海南著力在投資、消費、外貿等領域培育「新機」,開啟了投資由降轉升、消費市場快速回暖、利用外資高速增長等「新局」,繼續以「四個超常規」,全力應對「三個大考」、答好「三張答卷」,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新局面:投資由降轉升
海南的「熱」從春天開始——
今年4月13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集中開工和籤約活動在全省各地同步舉行。當天,全省100個項目集中開工,100個項目集中簽約;100個開工項目總投資489億元。
6月13日,海南自由貿易港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海口舉行,通過現場籤約和線上「雲籤約」的方式,共籤約重點項目35個。
大項目、好項目,陸續開工、接連籤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快推進的「新局面」一覽無餘,直接體現在投資領域和數據上。
「4月份以來,投資累計增速實現轉正,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增速較一季度提高4.6個百分點,全省投資保持平穩回升態勢。」王瑜說,這都得益於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以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為抓手,超常規推動各類項目建設,全面分解壓實投資任務,全覆蓋調度推動總投資500萬元以上各類項目建設,有力有效地促進了投資增長。
投資由降轉升,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打開了「新局面」,也彰顯了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的「新格局」——
大項目建設步伐持續加快,龍頭帶動作用顯著增強。今年上半年,全省非房地產投資項目中,本年完成投資達億元以上項目共169個,項目個數較去年同期增加19個,增長12.7%;完成投資合計491.5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4%;完成投資佔全省投資額的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大項目對全省投資增長的拉動作用顯著增強,龍頭帶動作用持續凸顯。
當月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六成市縣投資實現增長。今年二季度,全省完成投資較去年同期增長6.7%,各月投資規模呈現持續擴大態勢,其中,5月份和6月份投資環比分別增長19.3%和28.6%。分市縣看,上半年,全省有12個市縣投資實現正增長,較一季度增加2個,其中,東部和西部市縣投資增速分別較一季度提高5.3和3.8個百分點,投資運行總體呈現持續向好態勢。
與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油氣產業、現代服務業相關的行業投資實現跨越式增長。上半年,全省農林牧漁業投資較去年同期增長176.1%。陵水17-2氣田項目投資力度持續加大,帶動全省採礦業投資同比增長2.5倍。海口TOD、三亞南繁起步區商住配套項目和總部經濟東岸起步區項目建設步伐加快,帶動全省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48.4%。
投資增長體現在項目建設,項目建設作用於投資增長,截至目前,海南累計集中開工項目1018個,總投資5122億元。一個個項目,一波波投資,正助推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啟更好的「新局面」。
新變化:消費市場快速回暖
今年2月至5月售電量均為負增長的三亞,6月單月售電量首次轉為正增長。以三亞國際免稅城為例,其今年5、6月的月均用電量較前4個月提升了75.46%。
三亞售電量由負轉正、三亞國際免稅城用電「猛增」,如此變化,原因何在?
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公布,海南自貿港建設步伐加快,省內用電需求持續提升;全省離島免稅政策的放寬,也進一步推動省內批發和零售業市場等日漸復甦。
用電量的變化,展現了海南省經濟加快復甦的「新變化」;離島免稅政策的變化,則帶來了海南省消費市場快速回暖的「新變化」。
上半年,全省離島免稅品零售額85.72億元,同比增長30.7%;其中,6月份零售額22.99億元,同比增長235%。
235%,當屬當天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海南經濟運行「成績單」中增幅最大的數字。
「因離島免稅政策利好影響,加上各類優惠促銷活動推動,免稅品銷售持續『回暖』,是帶動消費市場快速回暖的主要因素。」王瑜再「舉數」: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金銀珠寶類、飲料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63.5%、44.2%、22.9%、14.6%。受消費回暖拉動,上半年全省批發零售業拉動全省GDP回升1.3個百分點,其中零售業拉動全省GDP回升1.0個百分點。
向好趨勢明顯,「暖流」終將成為「熱浪」。「離島免稅購物等系列利好政策公布實施,推動經濟運行呈穩步回升態勢。隨著自貿港建設的穩步推進,相信可為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王瑜特別提到「離島免稅政策」,意有所指——
6月29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布《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其中有關免稅購物額度從每年每人3萬元提高至10萬元,離島免稅商品品種由38種增至45種等諸多內容,讓離島免稅政策的「新變化」更加明晰。
對此,海南省已做好準備,承接利好政策的「新變化」,迎接消費市場的「新變化」:2020年第二屆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節7月6日正式啟動,將持續至10月;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將聯手中免集團,在美蘭國際機場二期項目內打造全國最大的機場離島免稅商業區;海口國際免稅城項目的國際免稅綜合體建築群已現雛形……
新活力:利用外資高速增長
1個月內兩次赴瓊考察,大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北川滿志覺得意猶未盡。繼6月23日來海南考察後,7月14日北川滿志又帶領團隊來海南對接投資合作。
「《總體方案》在外企,尤其是在日本企業中引起很大反響。我覺得我們來晚了,應該早點來海南對接,海南自貿港極具投資和發展潛力,我們希望在醫藥、健康產品等領域與海南深化合作。」北川滿志表示。
一家家外資企業來到海南,確定合作、開展投資,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上半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3.20億美元,同比增長98.7%;新設項目數202個,增長23.9%。」王瑜介紹。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透露,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跨國投資低迷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海南利用外資保持快速增長,全省新設外資企業203家,同比增長24.54%。其中6月,新設外資企業50家,同比增長92.31%。
從投資行業來看,18個行業門類中除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外,17個行業設立了外資企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批發和零售業等11個行業有實際使用外資。
從投資來源地看,海南省新設外資企業涉及30個國家和地區,吸引了英國力拓集團、泰國正大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投資,實際到資涉及中國香港、英國、新加坡、美國等地。
「上半年,海南省普洛斯倉儲有限公司、三亞索斯福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等企業的項目得到有序推進,成為海南實際使用外資的亮點。」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說。
「為有源頭活水來」,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逐步釋放,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也吸引了越來越多「新活水」湧向海南。
瑞穗銀行(中國)副行長手島徹表示,瑞穗希望深度參與海南自貿港汽車、環境、醫療等產業領域建設;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三宅示修說,將儘快推動羅森在海口、三亞等地落地,更好地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
「總體來看,上半年全省經濟呈現持續回升企穩態勢,支撐經濟健康發展的有利條件在不斷積累,自貿港政策紅利逐步釋放,為下半年海南省經濟進一步加快恢復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王瑜表示,下一步,海南省將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落實「六穩」「六保」工作部署,紮實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確保經濟實現平穩健康發展。(本報海口7月21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