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火》|這就是北野武

2021-01-18 FM基礎之聲

《菊次郎的夏天》的重映讓北野武再一次進入到觀眾的視野,儘管很多人都以為這只是一首曲子的名字。這幾年關於他最大的消息估計就是和糾纏多年的妻子離婚,七十多歲了淨身出戶。

關於這位神奇的老人,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他另外一部著作——《花火》。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的日本經濟泡沫破碎,進入蕭條時期。北野武飾演的刑警西佳敬前幾年失去了女兒,妻子現在也身患絕症。多年的搭檔崛部好心讓他去探望妻子,卻在西佳敬走後遭遇罪犯槍擊,從此下身癱瘓。在之後的執行任務中,由於西佳敬的失誤,導致了後輩田中的殉職。

引咎辭職的西佳敬要陪伴身患絕症的妻子,勸慰放棄生命的搭檔崛部,供養田中的妻子。同時黑社會也在向他索要高利貸利息。不堪重負的西佳敬買了一輛舊車改裝成警車,假扮成警察從銀行順利地搶劫。

西佳敬償還了高利貸的本金,為崛部買了畫畫的材料和一頂貝雷帽,然後就帶著妻子開始了一場自駕旅行,因為醫生建議多陪伴,讓她開心點。

西佳敬的妻子在影片作為一個失去女兒又身患絕症的女人,從一開始出現在病房的低頭不語,到回家後的為丈夫準備食物,再到和西佳敬出去旅行一路上逐漸開始有了笑容,去寺廟敲鐘,去北方看雪,去海邊釣魚,笑容逐漸增加。而她唯一的臺詞則出現在最後對西佳敬的「謝謝你」「對不起」,然後依偎在丈夫的懷裡看海。

相同的是,整部電影都沒有過多的臺詞,甚至西佳敬搶銀行也只是把槍指向一個銀行工作人員,面容僵滯地看著對方。相較於臺詞,影片更多的是西佳敬的暴力鏡頭、各種顏色鮮豔的繪畫以及三個主演的凝視。

崛部之前勸慰西佳敬,讓他抽空去看望妻子,並慶幸自己有一個健康的家庭。可就在他負彈下身癱瘓後,家人都不願照顧他,在家裡都背對著他。他母親建議他培養一門愛好,而他之前為了家庭努力工作,也就沒有其他什麼興趣愛好,生命對於他來說就像一潭死水。

他向西佳敬說起自己想學畫畫,還應該有一頂貝雷帽,卻又連繪畫材料也買不起。西佳敬在搶完銀行就給他寄去了繪畫材料和貝雷帽。

當他把紅色的顏料潑在這幅畫上,完成畫作的最後一步時,也許就是崛部的重生了。自殺這一念頭對他來說就成了過去。繪畫真的把他拉回了生命的河流。

影片最值得讓人注意的就是那一個個讓人身臨其境的溫馨的鏡頭。北野武的鏡頭看起來一如日本導演的那麼乾淨和治癒,但不同的就是北野武做到了極致和安靜。

這是西佳敬夫婦二人開始旅行的鏡頭,雪山似乎隱藏在一片朦朧之中,比我們平常所見到的清晰的強烈對比的雪山別有一番韻味。

除了鏡頭,電影配樂是由久石讓傾力打造的,也是電影節奏讓人沉醉的重要原因。

西佳敬在旅途中為妻子放了一個煙花,點燃後煙花沒有綻放,當西佳敬走進查看時,突然就衝了出來,在天空中散開成絢麗的花火。

影片的最後,追緝西佳敬的刑警望著西佳敬夫婦在海邊看著一個女孩兒放風箏時說,自己永遠也不能過這樣的日子。日本人極為推崇櫻花、花火這樣拼儘自己全力去綻放一瞬間的極致絢麗的事物。西佳敬拼盡全力地陪伴著妻子的最後一程。

最後,槍聲淹沒在了海潮聲中,影片靜默了一會兒,隨後海潮聲又起。

青春初心話劇團每周五為大家推薦以戲劇表演為基礎的藝術作品,歡迎大家參與留言!

相關焦點

  • 最絢爛的《花火》,最痛楚的北野武
    大約兩個月之前,得知湖畔將放映北野武的《花火》,我感到異常的興奮與激動。
  • 北野武:《花火》
    北野武有一本自傳叫《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 北野武 - 花火 (1997) [1080p]
    按年代,先發《花火》。藍光洗版計劃 #18  北野武,1947年1月18日生於東京。明治大學工學部肄業,當過計程車司機、脫衣舞秀場的喜劇演員,1973年與兼子清組成對口相聲團體《Two Beat》,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界,並以辛辣和黑色幽默受到歡迎,成為日本80年代相聲熱潮的靈魂人物。
  • 北野武的電影美學巔峰《花火》
    北野武的電影和久石讓的音樂相輔相成,在國內他最廣為人知的電影是《菊次郎的夏天》,國際上獲得更高成就的是這部《花火》,這是日本第三部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獅獎的電影。電影通過對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關係,探討了生死這個哲學命題。
  • 《花火》:「溫柔流氓」北野武眼中的生、死與愛
    北野武的電影總會給人一種刺痛感。不像大刀闊斧之下的切膚之痛,而是滲透在平靜生活表皮下綿密的痛感,比如這部《花火》,生如繁花,死如星火,大海、蜻蜓、雪與血……北野武標誌性的元素在電影中反覆出現。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死亡對於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北野武集編劇、導演和主演與一身,和我們探討生與死的意義。
  • 北野武《花火》固定鏡頭的敘事特色
    1998年,在北野武導演的電影《花火》中,固定鏡頭的運用是北野武電影敘事和畫面造型藝術風格化的標誌。影片通過固定鏡頭所呈現出的作用有四個維度。一.首先,《花火》給觀眾帶來的旁觀式視角的體驗。這主要由演員表演和視點來決定。要求演員表演不能出戲,還有本片黑色題材的特殊性為陌生化理論做支撐,片中的視點鏡頭多為客觀鏡頭和人物主觀鏡頭,沒有特定的導演視點;觀眾從頭到尾都在看北野武講一個關於向死而生的故事,與劇中人物產生一定的心理距離。
  • 《花火》:北野武最好的電影,沒有之一
    他用電影向人們傳遞一點:真正的暴力就是粗野,短促,沒有渲染,沒有華麗架式。2、沉默的施暴者,驟發的暴力事件北野武的電影從來不塑造偉岸的英雄,他喜歡把鏡頭對準來自底層的小人物。他們被命運摁倒在地,卻又掙扎著爬起來,挺直了胸膛,執拗、倔強,毫不妥協。
  • [本周藝術電影放映推薦]北野武《花火》經典重溫_網易娛樂
    在上周體驗完法式小清新和歐陸的現實主義電影之後,本周北野武的電影經典《花火》的放映勢必會讓你體會到不一般的感受。儘管在近幾年,北野武在個人風格追尋之路上顯得有些走火入魔,但是曾經的《花火》,還是如一顆燦爛的星辰一般,值得人們去細細體味。
  • 日本經典溫情電影《花火》,北野武眼中的愛與死亡
    日本經典溫情電影《花火》,北野武眼中的愛與死亡歡迎來到百家號(影視解說達人)「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這個一直以來困擾人類的終極之問,很多人都嘗試給出過自己的答案。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日本老電影,北野武的《花火》,作為日本電影史上的代表性人物,這位電影大師對於「生與死」這個古老沉重的話題都嘗試作出自己的演繹和解答。《花火》《花火》作為北野武導演溫情片的代表作,講述了一個關於愛與死亡的故事。北野武飾演的西佳敬是一個不苟言笑的警察,在經受女兒去世打擊後,妻子又患上了不治的白血病。
  • 《花火》:從北野武的暴力與溫情的矛盾中,看懂生命的意義
    《花火》是1998年上映的一部北野武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這部電影是北野武在經歷了自己的車禍的生死創傷,對生命產生了新的認識與感悟之後拍出的作品。整部影片有濃厚的北野武的風格,幾乎包含所有的北野武元素。這部經歷生死的深思之後醞釀出的作品斬獲了第54屆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對當時整個東方影壇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
  • 《花火》主角20句臺詞不到,這種不說話只打人的風格,很北野武
    事實上北野武用沉默營造了一種撕心裂肺的痛楚但又異常冷峻,仿佛一種超然的情懷,自始至終知道自己生命快到盡頭的妻子都是一臉微笑。透出一股感化力量的悽美,這也正是北野武的個人魅力在片子裡的完美體現。當走投無路,生無可戀的時候,他選擇了釋放,短暫的卻也是生命中最絢爛的一刻,如同花火,沒有歸途。沉默,不代表不愛;沉默也可以很浪漫…一切都只是愛得太深,而無怨無悔。暴力中透著文藝,這很北野武平成年代,基本上就是北野武的電影年代。
  • 美好的事物總是轉瞬即逝,北野武的花火恰巧表明了生命的美好
    除了黑澤明之外,日本電影中能夠提到的導演也就只有北野武了,北野武這一導演非常的富有個性,他的諸多電影都有著冷靜的宣洩的暴力情節存在,而他曾經在1997年所拍攝的電影花火卻能夠在豆瓣上拿到8.6分的評分,可見這一電影當時在日本的影響力有多深遠,今天帶大家一起來感受感受北野武鏡頭下的安靜與暴力和他對人生的諸多思考。
  • 《花火》,死亡襯託生命的厚重,詳解北野武心中的人生感悟
    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兇暴的男人》這種典型的暴力美學,也有《菊次郎的夏天》這類含情脈脈的溫情故事,而1997年的《花火》則像兩者的融合體,暴力為表,溫情為內,探討人類關於生命含義的真諦。《花火》包含了北野武對生命和親情的感悟,儘管影片中充滿了死亡含義的隱喻和乖張暴戾的悲情氛圍,但流淌出的卻常常是對於親情和人性的會心一笑。北野武狂放不羈的外表下那些細膩真摯的情感總能不經意間溫暖人心。本文並不想探討北野武的暴力美學多麼的華麗,而是想探討北野武影片中蘊含的真情和含義,下面這四個部分彼此獨立,卻又密切相關,共同構成了「人生」的應有之義。
  • 北野武《奏鳴曲》:像花火一樣綻放生命
    就像很多人喜歡《人民的名義》中的大反派祁同偉、《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他們也同樣喜歡亦正亦邪的老流氓——北野武。 他們在另一種社會秩序中,活的生龍活虎、為所欲為。北野武完全中了摩羯座的典型特徵:冰山撲克,靈魂逗比。他所有精心炮製的酷帥吊炸天的黑幫影片,看到最後都會讓人覺得,這位導演就是一個撒潑打鬧、索求關注的老小孩,真正的他是一個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的老小孩。
  • 《花火》北野武,一個可愛的「壞人」,無聊的人生我不要
    一次,他讓日本頂級時裝設計大師山本耀司,為他電影中男女主人公設計兩套乞丐服,山本耀司不知是出於捉弄朋友的目的,還是其他原因,給北野武設計了兩套美輪美奐的貴族華服。北野武看到華服傻眼了,他想了想,決定推翻劇本,按照這兩套衣服設計故事情節,將電影改了個面目全非。這就是北野武,不按常理出牌是他的常態。
  • 《花火》向死而生
    1997年的《花火》是北野武個人風格表現的演進,被認為是其藝術成就最高的一部電影。曾獲得當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這是日本第三部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獅獎的電影,上一部獲得該獎的日本電影是黑澤明。1994年,醉酒後的北野武騎著一輛摩託車在東京街頭撞向欄杆。他嚴重受傷,臉部毀容,半邊臉失去了表情,成了一個面癱患者。
  • 回顧北野武
    仔細觀察,每一個大特寫都由數以百計的更小的圖像構成,絕大多數是彼特武的小像(也有別的演員扮演角色的小像),這些小像多來自於《花火》《座頭市》等電影。    從視覺上看,這兩張海報不僅強調了北野武這個人在電影《雙面北野武》中所扮演的兩個角色——一個是作為演員的彼特武,一個是作為導演的北野武。
  • 前浪當如北野武
    抱歉,即使牛逼如北野武也不能給你現成的答案。別羨慕,去行動。「只有一次的人生,拿出幹勁來啊你!」這是一碗純度高達100%的勵志雞湯。也是一則真誠度高達100%的人生諫言。它能打動年輕人,只因說出這些話的,是北野武。
  • 菊次郎的夏天,遇見最柔軟的北野武
    曾經的暴戾都化為夏日暖洋洋1997年,北野武自導自演犯罪片《花火》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及蒙特裡爾影展最佳導演獎,這是自1951年黑澤明的驚悚片《羅生門》,1958年稻垣浩的劇情片《無法松的一生》獲得金獅獎以來,相距39年第三個獲此榮譽的日本人。
  • 越溫馨就越幽默,還越古怪——點評日本電影《花火》
    1998年的日本電影《花火》(Hana-bi),是在人們質疑導演北野武已江郎才盡之際的北氏的轉型之作,也是典型的「很北野武」的片子,後來在阿根廷、法國、日本和俄羅斯等國,捧回一大把獎勵回來,證明這個集編劇、導演、主演於一身的北野武的實力猶存、寶刀不老。電影講述一個苦逼的日本被退職警察的悲情故事。北野武飾演警察西佳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