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奶奶一定要寶寶「喝一口金水」,險些讓孫子送命

2020-12-21 三清心理感悟

前不久,王女士生下一名可愛的小寶寶,一家人對寶寶是愛不釋手。但是王女士婆婆卻說道,按照當地農村的習俗,剛出生的嬰兒身上有「汙穢」,要想今後順順利利就必須要餵寶寶喝一口「金水」。

王女士疑惑道,「孩子才剛出生你給她喝什麼?」不等她問完,婆婆幾乎是一把「搶」過寶寶怒嗔「你年紀輕輕又沒有經驗,你懂什麼?」

接著婆婆一手託著寶寶,一手從她從老家帶來的布袋裡掏出一個奶瓶。裡面有些泛黃的水,看著寶寶聽話的喝了一口,婆婆喜逐顏開,連連稱讚道,「嘻嘻!好孩子好孩子,先苦後甜!」

話音剛落,只見寶寶臉色發紫,痛苦地哭了出來。

王女士一看婆婆懷裡的寶寶竟然開始流出紅色的嘔吐物,趕緊叫來醫生,婆婆已經被嚇得不敢多說一句話。

醫生趕到後,見到婆婆懷裡掙扎的寶寶,憤怒道,「你們她給吃了什麼?」

「我……」婆婆一臉難為情,

「都這時候了你快說啊!」王女士不顧身體不舒服心急如焚吼道。

「就是一口黃連水……」婆婆看著醫生又緊張的盤問,「孩子沒事吧」

醫生頭也不回地抱著寶寶進入了ICU「真是愚昧!」。

原來寶寶被婆婆餵了「黃連水」之後,因為剛出生還沒有完全發育好腸胃系統,喝下這麼刺激的東西,導致胃出血,醫生說,如果再遲一點可能就出大事了。

還好這次發現得及時,這害人的「先苦後甜」差點讓一家人失去一個剛剛降臨世界的可愛寶寶。這位婆婆估計以後也不會再幹這種「愚昧」的事了,讓一個嬌嫩的嬰兒喝黃連水簡直是封建迷信,太缺乏常識了。

剛出生的24小時內的嬰兒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01寶寶的「第一口」

剛出生的寶寶第一口最好是母乳,母乳中有豐富的寶寶需求的營養,喝了母乳的寶寶會有更好的抵抗力、免疫力,既能解渴又能提供熱量。

剛出的的嬰兒其實是不餓的,因為剛剛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已經「偷偷」的給自己儲存了一些食糧,可以支撐到媽媽正常開奶,切記按需補奶,開奶後,奶脹了就可以開始開始後餵啦!

剛出生的寶寶正常約有7ml的胃容量。所以媽媽不用擔心寶寶會吃不飽,再餵一些多餘的東西,除了母乳以外,寶寶不需要任何補充營養的食物,給寶寶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反而會導致寶寶對母乳失去興趣噢。

02「綁」好寶寶的雙臂

剛出生的小寶寶由於身體發育不完全,局部肌肉會出現一些突然的抽動,再加上神經發育的不成熟,寶寶很容易被一些突然的聲音「驚嚇」。

實際上,醫生將寶寶的這種「驚嚇」稱之為「驚跳反射」。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所以年輕的寶媽們不需要擔心,同時也要注意照顧到寶寶的睡眠情況。

因為寶寶容易發生「自己嚇自己」的情況,所以為了避免驚跳反射使寶寶從甜美的睡夢中驚醒,可以使用襁褓適當地輕輕包住寶寶的雙臂,以免寶寶抖動時被子被掀開著涼受凍。

03「細菌」臍帶的善後護理

小寶寶剛離開媽媽的身體後,醫生會剪斷連接的臍帶。留下一個小小的創口,寶媽們一定不要忽視這個小小的問題,一不注意就會細菌感染帶來更大的問題。

寶媽注意給寶寶的臍帶消毒,待它漸漸萎縮自然脫落,保持寶寶局部部位乾燥清潔噢!

04喝完奶奶,「拍一拍」

前段時間,一位寶媽說自己的寶寶「不喜歡喝母乳」,問起原因,竟然是寶寶喝完以後都會原封不動的吐出來。

諮詢了醫生以後才知道,寶寶根本不是不喜歡喝,而是吸進去太多空氣,胃裡壓力太大,把剛喝完的奶給「頂」回來啦!

新生兒寶寶在吮吸母乳時容易帶入少量空氣,如果寶寶腸胃中有空氣就會造成寶寶不停的「倒奶」和打嗝,寶媽們注意在寶寶喝完奶之後給拍一拍,將咽入的氣體排出,寶寶就不會吐奶啦!

如何拍嗝呢,一般是將寶寶直立起來趴在自己肩頭,這時不要疏忽大意哦,一定要抱緊寶寶,按從下到上的順序用掌心輕輕拍寶寶的後背。

除了這些,剛出生的嬰兒還有哪些需要爸爸媽媽們注意的事項呢?歡迎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奶奶帽上插針欲闢邪 針刺孫子腦內險致命
    按照老家的風俗,奶奶在快滿月的孫子帽子上別了一根繡花針,據說這樣可以闢邪。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繡花針不僅沒闢成邪,反而插進了嬰兒的腦袋裡,險些要了人命,幸好醫生手術取了出來。
  • 寶寶出生第一年,5個特殊生理期的養育對策,新手爸媽要牢記
    小燕上月剛生一個大胖小子,全家人別提多高興了,尤其是爺爺奶奶都已退休,也搬到附近住,全力幫著小兩口帶孫子。小燕剛出月子,原先請的月嫂要離開,小燕就想讓她再留半個月,自己擔心還是沒法照顧寶寶。奶奶嫌費用有點高,認為兒子都是自己帶大的,不也挺好的嗎?就催著月嫂結帳離開。
  • 拿寶寶出生證明換奶粉?母嬰店又出「新套路」,家長千萬別大意!
    吳奶奶的孫子7個月大,兒媳產假過了就上班了,於是在白天,都是她和老伴照顧小孫子。孫子平時是母乳和奶粉混著養的,雖然沒有純奶粉餵養花銷大,但在奶粉上的開銷也不小了。畢竟給孩子的吃用,全家人都不敢不用好的。吳奶奶家小區附近,就有一家規模不小的母嬰店,每次孫子缺什麼的時候,她總會去那買。
  • 1歲寶寶發燒,奶奶的「降燒妙招」,險些致娃腦癱,你還在用?
    不過就在大家鬆了口氣的時候,小米忽然發現寶寶全身開始發紅,熱度又上來了,並且不論小米怎麼叫寶寶的名字,寶寶都沒反應。這下連孩子奶奶都了,一家人急忙趕往醫院。一番檢查後,醫生告訴小米一家,幸好來得及時,不然孩子險些腦癱,以後可再不能用酒精給孩子物理降溫了!
  • 「滿月寶寶體重漲多少合適?醫生說出標準:太重太輕都不好」
    張奶奶家的孫子今天滿月,一家老小特別開心,唯一讓張奶奶美中不足的就是自己的孫子體重。
  • 奶奶擔心寶寶太黑娶不到媳婦,用奶水給寶寶「洗白」,結局太坑娃
    出生之前,夫婦二人都非常興奮,期盼著寶寶的誕生,給這個家庭增添新的歡笑!然而,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寶媽就欲哭無淚了,她仔細看著自己的寶寶,內心:「這是我的娃嗎?怎麼感覺跟煤球子沒啥兩樣啊!」雖然在寶寶出生之前,寶媽就做好了心理準備,畢竟奶爸的膚色就擺在那裡,可當寶寶躺在自己懷裡時,她的內心還是很難接受,這……然而,奶爸卻不這樣想,他覺得自己的寶寶很棒了,黑一點沒關係,奶爸直接掏出個月牙貼圖,直接貼在寶寶的腦門上面,還鄭重地喊道:「拜見包大人!」
  • 3歲寶寶不吃飯,奶奶一句話讓他乖乖吃飯,結果越吃越挑食
    奶奶就聽到了孫子的變化,親自上門監督吃飯。一開始,孩子和之前一樣沒吃幾口就說吃飽了。奶奶走過去和他說了句悄悄話,就見他拿起碗狼吞虎咽,一會兒就把飯吃完了。他們就問奶奶用的什麼辦法,奶奶神秘一笑說:「孩子都愛吃零食,我就說吃了飯才能吃零食。「一開始,奶奶的辦法確實有效,不過好景不長,兒子又開始挑食了,並且比上次更嚴重了。
  • 奶奶用筷子插蘋果給2歲孫子吃,孫子不小心摔倒,奶奶後悔了
    都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當媽媽歷經了辛苦生下了寶寶之後,最想要照顧寶寶一點點長大,不想孩子受到任何危險。但是,又有誰的成長過程是一帆風順的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周邊總是潛伏著各種各樣的危險,哪怕父母再用心的保護,也無法完全的剔除掉風險的存在。
  • 8個月娃只喝奶奶煮的粥,寶媽疑惑偷嘗一口,怒斥婆婆「帶壞」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對於孩子,能夠給他們一個健康的身體都是很多父母一生所追求的,所以父母們也一定要學習如何科學健康的養娃,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好的成長。最近收到了粉絲劉阿姨的投稿:就是因為小孫子只喝她熬的粥,兒媳嘗一口竟抱起孩子直奔醫院,還被訓斥了一通,她實在想不明白究竟是為什麼。(已授權)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條件,陳蘭和丈夫都外出工作,於是5個月大的兒子小軒就被送到了爺爺奶奶家。
  • 科學懷孕寶寶出生6斤,婆婆卻指責媳婦虐待孫子體重太輕,太愚昧
    看在婆婆眼裡可就不樂意了,婆婆覺得自己的大孫子當然是白白胖胖的才是健康,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三天兩頭生病。眼看著自己大孫子已經3個月了還巴掌大小,就忍不住埋怨兒媳婦,當初怕孕期胖起來,這也不吃那也不吃,導致自己孫子從生下來身體不好,體重才3公斤。可是小王卻感覺十分委屈,自己孕期是按照醫生的指導來養胎的,而且寶寶太胖了並不是健康的表現,為此兩個人經常吵架。
  • 寶寶滿月被奶奶剃光頭,頭髮就再沒長,送醫檢查醫生怒斥:太無知
    如今年輕的父母們大多忙於工作,無暇照看寶寶,這時候就會選擇讓孩子的爺爺奶奶幫忙照顧孩子。但是老人一些傳統的育兒觀念既沒有科學依據,還可能對寶寶造成傷害。這不,前段時間一名寶寶在滿月後被奶奶剃了光頭,誰知剃完頭髮後,頭髮就再沒長過。父母將孩子送去醫院檢查後,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事情是這樣的,寶寶的媽媽小燕在生產完後,就在就在家中好好修養,照顧寶寶的任務就交給了孩子的奶奶。
  • 狗年起名,狗年出生寶寶取名,狗年寶寶如何起名字?文雅有意蘊的寶寶名字大全欣賞!
    但是有一點小編要提醒大家,採用古文取名時一定要熟悉和了解文章的意思,不能什麼都不清楚就就摘選一些字眼,這樣只會導致取出來的名字既念不懂,又沒有什麼內涵。一、狗年起名,狗年出生寶寶取名,狗年寶寶名字:起名小技巧(01)在給屬狗的寶寶取名字時,我們要結合其肖狗的屬性,根據其生肖的喜忌,起個好聽又寓意吉祥的名字。
  • 奶奶為2歲孫子驅蚊,卻致呼吸停止住院,夏季寶寶防蚊可別任性
    寶寶防蚊方法要適當,否則可能有呼吸停止的生命危險。奶奶為2歲孫子驅蚊,卻致呼吸停止住院 我家鄰居小林由於最近工作繁忙沒時間照顧自己兩歲的孩子,就將她婆婆接了過來幫忙,每天白天婆婆在家看孩子,小林出去上班,晚上小林下班回來後再自己照顧。
  • 寶寶出生時「幾斤幾兩」會透露智商?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這句話被孩子的奶奶聽見了,心裡也有些難受。然而下一位產婦生出的孩子竟然高達8斤,這樣的差距讓奶奶更加的按奈不住,跑到了醫生辦公室,去詢問醫生,在醫生的回答下,奶奶徹底解開了心結。原來寶寶的出生「斤數」與寶寶的智商是有一定的關係的,並不是封建迷信,而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 奶奶迷信「滿月頭」,給孫子剃完「不長頭髮」了,醫生:無藥可救
    奶奶迷信「滿月頭」,給孫子剃完「不長頭髮」了,醫生:無藥可救這個小寶寶現在是家裡的團寵,人們抱起來就不撒手,簡直是愛不釋手,但就是因為人們都愛他,也在教育和餵養保護方式上面起了很多爭執,這眼看著寶寶就要滿月了,奶奶一個勁的要給寶寶剪滿月頭,說只有剪完滿月頭寶寶的頭髮才會長得又好又密。
  • 奶奶常餵胎盤,孫子9歲不再長,定格1米5……
    我們都知道寶寶出生後,是通過吃奶獲取營養,可在寶寶沒出生之前,卻是靠胎盤汲取營養。於是,在民間很多人把胎盤當成強身健體的補藥或治癒疾病的「神藥」。甚至出現胎盤的花樣吃法,有的剁餡包餃子,有的炸著吃,有的做成膠囊等等。在不少人看來,胎盤乃大補之物,壯陽滋陰、延綿益壽、治病神藥、無所不能。這可不只是國人的想法,許多老外也好這一口。
  • 1歲寶寶愛喝奶奶熬的粥,兒媳婦偷偷嘗了一口,氣得把孩子帶回家
    蘭蘭三十多歲才有的寶寶,在照顧孩子上特別的細心。在孩子一歲的時候,才決定去上班。夫妻倆商議,白天上班期間把孩子送到奶奶那,晚上和周末自己帶孩子。但是孩子在奶奶那,就大口大口地喝粥,能喝一小碗,蘭蘭擔心孩子撐著,婆婆說,孩子愛吃,潑辣著餵養就行,不能太精細。蘭蘭就想請教婆婆「秘方」,婆婆支支吾吾地不肯說,蘭蘭也沒再追問。 那天周五,蘭蘭去接孩子,正好看到婆婆在餵孩子吃飯,趁婆婆不注意,蘭蘭偷偷嘗了孩子的粥,嘗完後非常地生氣,直接把孩子帶回了家。
  • 奶奶式「金鐘罩鐵布衫」走紅,奶奶為保護孫子全副武裝,好有愛!
    這不,下面這位奶奶在帶孫子外出時,這個防護工作就做得非常到位,簡直就讓網友們看到了傳說中的「金鐘罩鐵布衫」啊!為保障孫子安全,奶奶為孫子全副武裝過安檢最近返工的人越來越多了,而地鐵成為了很多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可坐地鐵需要過安檢,這就免不了要近距離接觸很多人。
  • 寶媽餵7個月的寶寶吃「雞蛋糕」,卻險些害了娃,醫生:勸誡無用
    新生兒出生後,很多寶媽都是堅持母乳餵養,希望孩子能長高長大變漂亮。但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母乳的營養不夠寶寶身體需要,因此,都會在寶寶的食物中添加輔食。但給娃添加輔食時,一定要注意防「過敏」。寶媽餵7個月大的寶寶吃「雞蛋羹」,卻險些害了娃的「命」劉麗是一名95後寶媽。今年,她生來了一個5斤8兩的女嬰,家人對女嬰很是疼愛。
  • 寶寶,你看奶奶給你糖了,你應該給奶奶說什麼呀?
    搞笑聊天記錄:今天帶兩歲寶寶去商店買東西,店老闆看她可愛,就給了她一個棒棒糖。我示意寶寶說:「寶寶,你看奶奶給你糖了,你應該給奶奶說什麼呀?」寶寶頭抬起來,看著店老闆說:「我要兩個!」那會,我想找個老鼠洞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