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王女士生下一名可愛的小寶寶,一家人對寶寶是愛不釋手。但是王女士婆婆卻說道,按照當地農村的習俗,剛出生的嬰兒身上有「汙穢」,要想今後順順利利就必須要餵寶寶喝一口「金水」。
王女士疑惑道,「孩子才剛出生你給她喝什麼?」不等她問完,婆婆幾乎是一把「搶」過寶寶怒嗔「你年紀輕輕又沒有經驗,你懂什麼?」
接著婆婆一手託著寶寶,一手從她從老家帶來的布袋裡掏出一個奶瓶。裡面有些泛黃的水,看著寶寶聽話的喝了一口,婆婆喜逐顏開,連連稱讚道,「嘻嘻!好孩子好孩子,先苦後甜!」
話音剛落,只見寶寶臉色發紫,痛苦地哭了出來。
王女士一看婆婆懷裡的寶寶竟然開始流出紅色的嘔吐物,趕緊叫來醫生,婆婆已經被嚇得不敢多說一句話。
醫生趕到後,見到婆婆懷裡掙扎的寶寶,憤怒道,「你們她給吃了什麼?」
「我……」婆婆一臉難為情,
「都這時候了你快說啊!」王女士不顧身體不舒服心急如焚吼道。
「就是一口黃連水……」婆婆看著醫生又緊張的盤問,「孩子沒事吧」
醫生頭也不回地抱著寶寶進入了ICU「真是愚昧!」。
原來寶寶被婆婆餵了「黃連水」之後,因為剛出生還沒有完全發育好腸胃系統,喝下這麼刺激的東西,導致胃出血,醫生說,如果再遲一點可能就出大事了。
還好這次發現得及時,這害人的「先苦後甜」差點讓一家人失去一個剛剛降臨世界的可愛寶寶。這位婆婆估計以後也不會再幹這種「愚昧」的事了,讓一個嬌嫩的嬰兒喝黃連水簡直是封建迷信,太缺乏常識了。
剛出生的24小時內的嬰兒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01寶寶的「第一口」
剛出生的寶寶第一口最好是母乳,母乳中有豐富的寶寶需求的營養,喝了母乳的寶寶會有更好的抵抗力、免疫力,既能解渴又能提供熱量。
剛出的的嬰兒其實是不餓的,因為剛剛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已經「偷偷」的給自己儲存了一些食糧,可以支撐到媽媽正常開奶,切記按需補奶,開奶後,奶脹了就可以開始開始後餵啦!
剛出生的寶寶正常約有7ml的胃容量。所以媽媽不用擔心寶寶會吃不飽,再餵一些多餘的東西,除了母乳以外,寶寶不需要任何補充營養的食物,給寶寶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反而會導致寶寶對母乳失去興趣噢。
02「綁」好寶寶的雙臂
剛出生的小寶寶由於身體發育不完全,局部肌肉會出現一些突然的抽動,再加上神經發育的不成熟,寶寶很容易被一些突然的聲音「驚嚇」。
實際上,醫生將寶寶的這種「驚嚇」稱之為「驚跳反射」。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所以年輕的寶媽們不需要擔心,同時也要注意照顧到寶寶的睡眠情況。
因為寶寶容易發生「自己嚇自己」的情況,所以為了避免驚跳反射使寶寶從甜美的睡夢中驚醒,可以使用襁褓適當地輕輕包住寶寶的雙臂,以免寶寶抖動時被子被掀開著涼受凍。
03「細菌」臍帶的善後護理
小寶寶剛離開媽媽的身體後,醫生會剪斷連接的臍帶。留下一個小小的創口,寶媽們一定不要忽視這個小小的問題,一不注意就會細菌感染帶來更大的問題。
寶媽注意給寶寶的臍帶消毒,待它漸漸萎縮自然脫落,保持寶寶局部部位乾燥清潔噢!
04喝完奶奶,「拍一拍」
前段時間,一位寶媽說自己的寶寶「不喜歡喝母乳」,問起原因,竟然是寶寶喝完以後都會原封不動的吐出來。
諮詢了醫生以後才知道,寶寶根本不是不喜歡喝,而是吸進去太多空氣,胃裡壓力太大,把剛喝完的奶給「頂」回來啦!
新生兒寶寶在吮吸母乳時容易帶入少量空氣,如果寶寶腸胃中有空氣就會造成寶寶不停的「倒奶」和打嗝,寶媽們注意在寶寶喝完奶之後給拍一拍,將咽入的氣體排出,寶寶就不會吐奶啦!
如何拍嗝呢,一般是將寶寶直立起來趴在自己肩頭,這時不要疏忽大意哦,一定要抱緊寶寶,按從下到上的順序用掌心輕輕拍寶寶的後背。
除了這些,剛出生的嬰兒還有哪些需要爸爸媽媽們注意的事項呢?歡迎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