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wtiming by.慢時光
━━━━━━━━━━━━━━━━
文/小思 來源:Alina小迪素食簿
說實話,面對這家開業已一年的小店,我是個新客,甚至兩個月前才是第一次聽說,可是,當我第一次知道它的存在時,就已經決定要寫一寫它。
So boring,粵語音譯"蘇波榮",是這家小店的名字。第一印象:啊~好可愛~ 不過令我注意到它的並不是它的名字,而是他們在香港這樣一座城市裡面做著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自由定價。
我先來說說這家店的故事。
這間小店,有個"浪漫"的開始。2013年5月,有一群年輕人路過油麻地街角的一個小小的待租鋪位,突然心想:啊,如果能把它變成一家香港的深夜食堂,那就好了。這個意外的想法,竟然令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心照不宣地激動起來,一股小小的熱流湧過胸口。這群人,立刻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當即就租下了這個小店鋪。
因為是「深夜食堂」,自是要深夜起才開始營業。於是這群人將開店時間定為晚九朝四,白天正常開工,晚上則來這裡做自己幻想中的小廚房。可惜,浪漫的開始之後,幻想終究是幻想,打著早晚兩份工的成員,紛紛疲憊不支而離開,六人團隊所剩無幾,在香港這樣一個高租金高消費的城市裡,他們很快就入不敷出,進退兩難了。
很遺憾的,好像還沒有什麼人認識so boring;很遺憾的,香港還是那個boring的香港。記得那日馬屎埔村村民阿繁說過:「如今在香港,就是不停消費,在市區,租金高到只有某兩三個行業(金店/藥房etc)可以承受得起,其他行業都被逼走了,這樣的城市很boring。」老食肆、舊店鋪紛紛結業,難道一家不以商業為目的的小店真的沒有辦法生存嗎?或許,是因為這股「不服氣」,也或許是那個未滅的幻想,其中僅剩的兩名成員Marykate和安娜決定再試一次。他們先是叩門尋求街坊的幫助,進而決定冒險試一試從未有先例的「自由定價」。什麼是自由定價?即是小店只有餐牌而沒有售價,食客可自由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支付的金額,能力高者可付出多些,而能力低者也無需介懷,因為餐廳沒有收銀,只有一個小水桶,你吃完自行把錢放入就好,不會有人知道你究竟付了多少,只有你知道,你願意付出多少,或是這餐飯值多少?
他們說,選址在油麻地舊街區的轉角,便不是為了做那些吸引遊客、裝修華麗的食肆,而只是想在深夜給遲遲歸家的人一餐暖飯,一處歇腳。這樣,吃飯並不是買與賣的消費交易,而是一種默契和信任。說到這裡,想插一個很打動我的小故事,來自那天掌廚的德昌裡素食合作社 (轉用第一人稱):有一晚,夜深似井,我們兩人正在埋頭試新菜,為翌日做準備。有個一臉疲憊的會計哥哥,撞進鋪內,也沒問我們是否開業。「什麼都行」他說,「來碟飯煎兩個蛋,或者煮碗面加條菜,或者兩件多士加些牛油和蛋就行。」明顯地,這位哥哥對放進自己口裡的一切都不太在意。他一坐下,立刻拎出迭迭文件,淹沒了自己。他完全沒有理會自己到底來了一間怎樣的店,就當跟平日的深宵茶記一樣。而我們當時剛好完成了幾款翌日用的菜色:法式洋蔥湯配芝士水煮蛋、香草芫茜鷹咀豆咖哩、辣蕃茄醬炒菲律賓幼面、香料甘荀蛋糕配肉桂糖漿及自製雙料朱古力雪糕。
我們將一道一道菜端出鋪外給這位哥哥,而他則仍聚精會神地,要將一座座山一樣高的文件數字逐一擊破。他左手一羹羹把燙熱的食物倒進口裡,右手毫無停過地猛按計算器。我們沒有辦法知道食物是否合他的口胃,他整餐飯的過程都毫無表情,直至吃完最後一口蛋糕、把錢留在桌上離開 (他留下的錢跟在其他地方吃碗麵、喝杯奶茶也一樣)。但是,這個夜晚,動人的(起碼對我們來說),是蘇波榮這種烏託邦的、近乎平衡時空的面向。這位疲憊不堪、在現實殘酷的夾縫中掙扎、每日吃著一式一樣的快餐的哥哥,可以在哪裡吃到附近街坊熱心調理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菜色?當然你可能會認為,這一餐對那哥哥來說,可能根本不是什麼。然而,我們會選擇相信,那些食物刺激豐富的味道,也可能會令他覺得這枯燥的日常可以有丁點不一樣。而就是這些經驗,這些點滴,實實在在地支撐著我們渡過──自踏進這廚房以來的、惱人的種種。
就這樣,奇蹟發生了,一年過去,這不足十平米的小店竟然沒有倒下。
而緊接著,就發生了第二個奇蹟。
由於第二年伊始,店鋪有了新業主,雖然業主答應繼續籤約給蘇波榮,但經紀費、水電、按金租金要全部重新再交一次。額外5萬多元的支付,是一筆巨大的負擔。蘇波榮於是在Facebook上主辦了籌款活動,它把自己這一年來的故事寫出來,並且希望大家在這半個月內多多幫襯,以夠在籤約日前成功籌集所需要的金額。
在一個如香港般是非分明、商業化的城市,誰會在意一個小店的存亡?又不是什麼重要的店鋪,多它不它,少它不少。不!你錯了!在臉書上的籌集活動,短短兩個星期已有近一萬人參與。而當我今晚來到蘇波榮時,店外竟然坐滿了人!!一瞬間,小食堂變成了大排檔!!一個小小的鋪位,根本連一張椅子都放不下,一堆人在裡面忙前忙後,根本來不及應付,更難以顧暇店外的好幾桌人。可是來的人,通通自覺地坐下,自顧自地聊著天,沒有任何一個人上前催促,沒有任何一個人埋怨為什麼下了單卻被通知「不好意思我們A餐的飯不夠了可不可以換B餐」。大家都默契地等待著食物的來臨,並且喝完一杯奶茶後說:「請再來一杯。」你能想像我當下的心情嗎?我不是因為這小店的堅持而感動,令我感動的,是眼前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香港這樣一座城市,竟然以這樣一種方式在告訴那些冷漠的都市人:不,一個小店的存亡,我們是會關心的。很多人來支持,還有很多擠在店門口付錢。
餐廳外的餐桌椅沒有一張是一樣的,應該都是街坊相贈,我坐的椅子由滑板改造,廢物利用。
小店門口,店員在盛飯。沒有寬敞的廚房,但可保證,送到你面前的飯永遠是熱乎的。
坐落在油麻地果欄旁的蘇波榮,是很市井之處。餐桌旁即是靠撿紙皮為生的公公婆婆,應了蘇波榮曾說的「所謂街坊,守望相助」。
是日晚餐:西紅柿芝士咖喱飯
是日飲品:丁香橙蜜 (下次要去試下幾乎人手一杯的黑糖奶茶)
用來收錢的水桶,沒人知道你放了多少,一切只憑兩個字──信任。
吃完已是十點多,這裡還是很熱鬧。
從天橋底下這一方小天地離開,我竟有些不舍。右邊的長椅上有個黑人老外在分享著些什麼,聚了很多人來聽。左邊的小店門口,有人在玩著小時候玩的童年玩具,流浪貓自如地穿梭於人群中,有人喝著奶茶話著家常,有情侶,也有整班同事朋友,有人下樓遛狗,有人打著電話;果欄的水果店一家家準備關門回家,收紙皮的婆婆就去討幾個不用的紙皮箱回來,水果店老闆順便塞給她一箱賣相不好不能拿來賣卻依舊可以吃的水果。本文作者小思,來自豆瓣,內容參考微信號「Alina小迪素食簿」,轉載請註明出處。
慢時光 微信號:manshiguang3
慢友根據地:qq群號464614573
慢時光:慢小店、慢社區、慢電臺、慢活動
推崇慢生活的自媒體平臺,倡導都市人放慢自己的腳步,尋找自己內心的寧靜。願它成為你心靈的棲息角落,散發溫暖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