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看到的一句話:「如果父母依舊辛苦,我們長大還有什麼意義。」讓我沉思了好久,思考長大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他們願意竭盡所能給我們最好的。父母,那麼辛苦,笨拙的愛著我們,不應是理所當然。
01啃老不是理所當然
在我表姐們農場,是一個光棍漢,三十多歲沒結婚,沒工作。獨生子女,父母疼愛有加,捧在手心怕壞了,含在嘴裡怕壞了。父母,都退休了,還在勞作。兒子什麼都不幹,整天打麻將。退休工資都給了兒子,任他啃老。
年輕人好吃懶做閒著,老人養著。老人還很樂意,兒子也不知道上進。聽當地人講,老人家老來得子,對這個兒子百依百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學習不好,回來家裡就是這樣混日子了。
大人也不要求他什麼,順其自然。隨時可見他帶著一副眼鏡,一身乾淨的衣服,出現自麻將桌上。看不出他有任何的不安,總是心安理得,拿著父母的養老金揮霍。
這該是父母的可悲,還是孩子的災難。大好的年紀,遊手好閒,靠著爹媽養。
父母你該醒醒了,你養不了他一輩子。他總是輕而易舉得到他想要的,他也不會珍惜現在擁有的。
錢來之不易,他沒經歷過沒錢的苦。自然不會省吃儉用,自會肆意揮霍。更是自私,他不會考慮你們的難處,把錢都賭完了。
現在好多家庭,有養老金的老人爭著養。老人家的養老金,可以為他們的生活開支減輕一份壓力。老人的心裡想的,反正都是自己的孩子,用就用唄,自己老了,也用不了多少錢。導致很多子女對父母的養老金有依賴性,用還還房貸,車貸,花唄的。
父母,有沒有想過,你們有一天,老了,不會動了該怎麼辦。這樣的孩子,他養不了你,他連他自己都養不了。作為子女,更應該發憤圖強。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我們要珍惜。更要努力創造更好的生活,為父母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自強不息是我們的傳統美德,父母陪不了你一世,有一天,他們會離開你。你必須學會生存,才會生活。
在爹媽的掌心,我們是孩子,爹媽給的舒服不是我們理由應當的。有天他們會老去,需要你養。
你用著父母的錢,為自己的消費。有沒有一點慚愧之意,那都是老人家一輩子勞作換來的。父母一生操勞為了子女,我們可以享用父母的勞動成果。也不可貪婪成性,凡事有個度。
啃老可恥,子女更應該自強。俗話說的好:「人要臉,樹要皮。」人活著不求有大成就,也為自己爭口氣。
02. 你所偷的懶,父母都為你買了單
你睡的每個懶覺,無所事事耗費青春,每個不努力的瞬間,父母間接性地為你買了單。
你不懂事的時候,你墮落的時候。父母默默吃了你不願意吃的苦。身為農民的孩子,我們都知道家人都不容易。種田,種地,現在的年輕人願意去吃那種苦,髒累。
又有誰願意,都是身上的責任,生存的需要。
每次在家,我們還賴在床上久久不願意出來,父母早已起來打掃好家裡的衛生。他們想自己的孩子有更多休息的時間,早點做好還要請。我們浪費的時間,不去做的事情,父母都為我做了。
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很大,車貸,房貸,各種生活壓力。我們常常感嘆生活太難,熬不下去。殊不知,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多少。
我們抱怨沒有一份好的工作,父母出錢供讀書的時候,貪玩,你不吃學習的苦,必吃生活的苦。父母已經為我們的教育買過單,只是我們沒有珍惜。
拿著父母的錢,抽著比父親更好的香菸,在朋友面前擺闊。你的虛榮,是父母用辛苦錢為你買的單。
我們總是不想付出,就像擁有。還未努力,就要收穫。急功近利的心態,往往都是父母給我們買了單。
03請讓父母歇歇
現在的年輕人,自己不努力,總是把希望寄托在父母的身上。總算計著,買房,買車,父母能給多少錢。而不是,我能為父母做什麼,我該如何做,才能買房,買車,提升父母的生活品質。
父母不是我們的提款機,辛苦一輩子,他們也需要歇歇。孩子越長大,父母越辛苦,想想是不是我們的思想錯了。孩子大了,本是該父母輕鬆一點,未曾想,還得拼命給孩子苦錢,買車買房。
現在的農村現象,年邁的父母還到處打工,補貼家用。反而年輕的一代,高不成,低不就。年輕力壯的在家做」月子,閒著閒那。
如果我們長大了,父母還更辛苦了,我們長大的意義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