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句話印象深刻,它代表的是經濟社會進步的縮影。東莞有一座國家級的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
|成長的塔尖|
2001年東莞謀求發展模式轉型和創新,提出開發建設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
2006年東莞整合寮步、橫瀝六鎮匯合處土地,開發建設東莞生態產業園。
2010年松山湖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1年生態園成為廣東省首批省級循環經濟工業園區。
2012年獲批建設國家生態示範工業園區。
2014年12月,東莞市決定將松山湖高新區、東莞生態園合併,實行統籌發展。
2015年9月,園區成功入圍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初步確定「1+2+N」(一軸線+兩核心+周邊鎮)空間布局。
2017年3月,松山湖與石龍、寮步、大嶺山、大朗、石排、茶山等周邊六鎮組成松山湖片區,率先拉開東莞市園區統籌組團發展帷幕。以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學裝置為核心的松山湖科學城和位於企石鎮的東部工業園也被納入園區統籌範圍。
2019年4月,東莞市啟動通過強化功能區統籌優化市直管鎮體制改革,松山湖功能區在原來松山湖片區「1+6」基礎上,增加橫瀝、東坑、企石等三個鎮,統籌發展功能區範圍內「一園九鎮」發展規劃、區域開發、產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和政務服務效能提升五大領域工作。
2020年7月,松山湖科學城正式納入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
2020年9月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基地、粵港澳合作創新共同體、體制機制創新綜合試驗區四個定位,舉全市之力將松山湖科學城建設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高地。
|產業科技塔尖|
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20家、新型研發機構30家、國家級孵化器14家、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89個。規上企業研發中心覆蓋率57.47%,R&D佔GDP的比例為9.46%。
各類人才突破9.9萬名;擁有雙聘院士12名,另有33名院士通過項目合作等特聘方式在園區開展科研工作;國家級人才65人;省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103名;市特色人才277名,佔全市62%;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創業團隊25個,佔全市69.4%;東莞市創新科研團隊23個,佔全市57.1%。
全信息技術產業,聚集了華為終端、華貝電子、生益科技、普聯技術、歌爾智能等一批龍頭企業。
重點拓展生物產業,引進了東陽光、紅珊瑚藥業、菲鵬生物、眾生藥業、博奧木華等生物產業企業,集聚各類生物技術企業超過300家。
大力推進智能裝備製造產業,引進匯川科技、拓斯達等一批代表企業,形成了以機器人系統集成商、核心零部件企業和智能裝備企業為主體的機器人產業集群。
深入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擁有規上新材料產業企業23家,新引進新能源鋰離子電池封裝、高斯寶電氣、華潤電力分布式能源等項目。
目前園區工商註冊各類市場主體達11389戶,其中企業佔比90.41%。擁有上市企業4家,上市後備企業達34家,居全市首位。
|環境品質的塔尖|
擁有8平方公裡湖面、6.5平方公裡溼地,綠化覆蓋率超過60%,在2019年度「潔淨東莞指數測評」總榜單中位列榜首。
聚集東莞理工學院、廣東醫科大學、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形成了從幼兒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鏈條。
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落戶松山湖科學城,計劃2021年動工建設。東部工業園各項規劃建設工作全面啟動。
東華醫院松山湖院區正式開業,建成「一中心多站點」社區醫療衛生體系。
加快推進北部松山湖北站TOD、松山湖中心站TID(在建地鐵1號線)、南部城市複合中心等產業融合功能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
|稀缺性的塔尖|
松山湖商品房的供應一直處於極為緊張的態勢,新房供應的短缺,造成二手房市場的一路看漲。
目前松山湖園區二手房普遍掛牌價為5萬+,6萬+甚至出現7萬+的房源,市場似乎有點痴迷。
代表性二手房樓盤,如中部的萬科虹溪諾雅,掛牌均價7.21萬/平;北部的保利紅珊湖,掛牌均價5.61萬/平;南部的紫檀山,掛牌均價5.26萬/平。
明年松山湖深業項目和中海項目預計將入市,樓面價約2.6萬/平;預計售價難以琢磨;房叔認為5萬左右是需要的。
後續松山湖還有住宅地塊的供應,目前供應住宅地塊主要是人才安居房的指標用地;例如華為系列的安居房。
松山湖園區商品房供應緊缺,造就了環松山湖區域新盤的一片火熱,例如寮步鎮的源悅,大嶺山鎮的萬科漢邦松湖半島,大朗鎮安華香蜜松湖等系列。
需求的不斷外溢和市場對松山湖的期望值極大,兩股力量不斷拔高環松山湖的房價天花板;松山湖園區的商品房更是成為一種收藏品式的資產布局,吸引的是全國實力買家的關注。
市場對松山湖房價天花板的預期雖然有意識到階段性天花板,但是布局優質資產的信念絲毫沒動搖。
|房價的塔尖|
松山湖區域是東莞房價最高的區域是共識,只是共識之下,市場還是一片焦慮中下注。
最高的二手房掛牌價在7萬+,這是東莞高層住宅的塔尖標杆;這對於東莞房價是一種明顯的風向標。
肯定有人會問,這個價格可以買深圳很多區域的樓盤,東莞這個價格虛高了?房叔認為,東莞限購已升級,由房源型城市轉為客源型城市,城市內在的購買力有目共睹,高階群體的資產配置需要。
若你顧慮松山湖的房價天花板,這個情有可原,但是不要懷疑國家級科學城的發展潛能,以及聯動深圳光明科學城的融合效應。
按城市發展路徑,一個區域的房價高地會與科技(金融)高地緊密伴隨,科技和金融產業落地區域,房價大概率會是一座城市峰尖;例如深圳南山、上海陸家嘴、廣州珠江新城等。
請給松山湖科學城和深圳光明科學城10年時間持續蓄能爆發,它倆應該不會讓市場失望的。
科技產業的高附加值帶來相關從業者的高收入(分紅),自然帶來高階的購房需求釋放。
一座城市房價的天花板取決於2%的高階群體,中間區域的群體更多的是體現一座城市房價均價的水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