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因為要教威士忌品酒師課程,我跟日本威士忌幾個品牌方打交道也蠻多,知道一些情況。
日果,這個名字的由來是這樣的。
1934年,竹鶴政孝離開三得利後,開始在北海道餘市自己創業,建立蒸餾廠。
但你也知道,威士忌蒸餾好後,需要在橡木桶內放好幾年熟成,這幾年內公司是沒有收入的,所以,創業初期竹鶴政孝還釀造蘋果汁(餘市當地特產),作為公司收入,那時,竹鶴政孝公司的名字是,大日本果汁株式會社。
到了1940年,竹鶴政孝的第一批威士忌裝瓶上市銷售,就用當時公司名字來命名,「日」和「果」,於是就有了日果 Nikka 這個名字。
至於,一甲,這個名字,是 Nikka 到了中國銷售了好多年後,才取的官方中文譯名。
最早的時候,Nikka在中國還是沿用它日本的名字,日果,所以,你如果喝到 Nikka老年份威士忌,會發現上面印著的是,日果,兩個字。
但是後來,Nikka官方覺得不對勁,日果這個名字雖然在日本是著名品牌,但在中國繼續沿用,就出現一些系列問題。
2019年,我跟威士忌圈幾個做進口的老前輩聊天時,他們就舉了幾個問題的例子。
比如,日果在中文裡沒有寓意,容易聯想成一個甜點蛋糕品牌的名字,跟著名威士忌的品牌調性不符。
比如,日果,中間有個日字,前些年中國反日情緒嚴重,雖然,大家都知道Nikka是日本威士忌品牌,但有個「日」字,總歸會聯繫到日本,這裡有潛在風險。
再比如,日果,這個名字的背後,有一段竹鶴政孝因為要有收入才弄出了賣蘋果汁業務的故事,如果再跟中國消費者講品牌故事時,繼續講這段故事,繞來繞去,過於麻煩,而且,這個故事也不太好聽。
綜合上面幾種情況,Nikka 就去掉了「日果」這個名字,重新取了一個中文譯名。
最後討論的結果是,用「一甲」這個名字。
一來,「一甲」是Nikka的諧音,二來,「一甲」有第一名的意思,寓意好,三來,發音簡單,也容易記。
因此,近些年出口到中國的Nikka,用的中文官方名字都是「一甲」,當然,用的是新名字,還有日本威士忌品牌在中國宣傳比較少,導致很多消費者不認識。
我所了解到的,就是這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