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保險存在的邏輯和目的是福祉社會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保險學者、原人保財險執行副總裁 王和

新浪財經訊 1月3日消息,「2020慧保天下保險大會—穿越周期·韌性前行」今日在上海召開。保險學者、原人保財險執行副總裁王和發表演講《保險的未來,穿越「困頓」的思索》。王和在演講中表示,保險行業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只是在我們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高瞻遠矚,當你看看外面的時候,就會發現那個高瞻遠矚可能還差一點。在高瞻遠矚的同時,還要把握根本。未來有兩個領域將對保險業產生質的改變,一是認知科學,二是生命科學,保險存在的邏輯和目的是福祉社會。

與此同時,王和還指出,保險最核心的領域是三個,集合、預測、信任。我們傳統的經營模式是通過營銷、精算和經營去解決它。但是在科技賦能的背景下,網際網路改變了集合,大數據改變了預測,區塊鏈改變了信用,並誕生出全新的商業模式,我們稱為自集體,動態定價和後信任模式。

未來保險的理論將發生全面的提升。王和表示,傳統的保險學在科技賦能的背景下會被重新定義,可保與不可保沒有那麼清晰,補償原則也沒有那麼清晰,這些理論層面的變化將會為保險的創新帶來基本的支撐,同時我們也看到像信息經濟學的出現,也會全面的改變我們對於保險理論的認識。

以下為文字實錄:

王和:我剛剛完成了一本新書叫《保險的未來》,拿這本書跟大家做一些交流,但是又不想局限在這本書,在20分鐘左右完成宏大的話題,其實非常難。

我今天晚上最後跟大家交流的題目是保險的未來,穿越「困頓」的思索。相信今天50多位嘉賓給大家帶來的分享有清晰,也有迷茫,更有困頓。我們終將穿越這一切,但是我們將如何穿越?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最近一段時間內,圍繞著保險業,有兩個人發表了他們的見解,讓保險業有喜有悲。

首先董明珠在一個場合上說了這樣一句話,保險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但是保險的服務不夠好,買保險的時候你忽悠人,買完保險需要賠償的時候就是左攔右攔!買了保險賠償需要快一點。

我不知道大家對這一句話有一些不一樣的反映,我覺得董總講的這句話,是非常在理的,我相信大多數的保險消費者,尤其體驗過理賠的消費者都會有同感。當然,在董總之後,我們迎來了另外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羅振宇,在跨年演講當中,給保險帶了一回貨。他講了很多,我總結為四個觀點:一是很多優秀的人改行做保險了,因為做保險收入高。二是幹保險過去是走投無路,現在是身懷絕技。三是保險是人與人的長期聯繫,考驗的是持續贏得用戶尊重的能力。四是保險是可以傳承的事業。羅振宇不愧是羅振宇,把保險做了非常精闢的概括。很多人不理解,說為什麼他會在跨年演講上來講保險,好像他是一時興起來潮,甚至有人懷疑他帶貨。得到在過去一年當中高度的關注保險,他們也看到保險這個群體不管是消費者還是從業人員,都有著知識的需求。如果大家不相信,有圖有真相。

去年在得到錄的一檔節目,這是得到用視頻的方式,用一個小時的時間來講述一個話題。我那天看了一下,後臺聽眾絕大多數對保險的評價還是比較正面的。為什麼保險明明遇到外界有一些說詞的時候,總是有一些不自信?這個問題真的要問問自己。

中國人有一句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講的是中國人做事做人的基本的東西,自己要有自己內心的篤定,而不會太在乎別人說什麼。如果太在乎別人說什麼,就意味著我們自己內心不夠篤定。我們不篤定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們正處在一個迭代的一個不斷變化乃至於顛覆的時代。大家知道諾貝爾獎獲得者默頓講了一句話,金融的功能是非常穩定的,而實現這些金融功能的金融機構的形式和結構是相對不穩定的。

默頓講的話比較含蓄。Gartner發表了一個報告,2018年開始的12年內,就是到2030年80%的無傳統金融服務機構不是面臨倒閉,就是喪失相關性。新的競爭,不斷變化的客戶行為以及科技進步則將是這一劇變的驅動因素。2018年底全球金融服務業領導人峰會上達成共識,創新與轉型是有區別的,過去五十年銀行創新是自然發生的,是呈線性趨勢且消耗的成本較高,而我們現在面臨的是非線性的顛覆。聽聽這三段話,我們是有理由焦慮的。

我們怎麼去看保險的未來,我選了幾個業務環境和經營環境來跟大家分享。

汽車保險的未來,商車費改和整頓鬧得沸沸揚揚,但是還在忙著商車費改的時候,我們看到汽車金融的出現,從國外來看整車廠最後會以汽車金融作為它重要的經營模式。還有就是我們熟悉的自動駕駛,智能駕駛大幅度降低汽車的事故率,進而降低汽車保險的風險保費。未來出行方式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人們會選擇各種各樣的綠色出行的方式。汽車技術與消費、出行方式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汽車保險的改變也將是根本性的。

醫療保險,今年談了很多醫療保險的事情,但是我們必須面對一個基本的事實,就是生命科學領域已經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我們看到分子生物學,醫學影像學和穿戴式設備共同推動著計算醫學時代的到來,並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於生命科學的認知。那麼生命科學將迎來計算時代,我們可能要面對一個嚴峻的問題,醫療保險還保什麼?怎麼保?

養老保險,我們更多討論的是傳統的養老保險,但是我們也知道,現在在做的一系列的新的養老保險,比如說稅優、住房抵押,比如說保險機構來開辦養老院之類的事情。在做這個事情的同時,我們又看到其實在一個更大範圍內,討論的是養老金融的問題。我經常講為什麼其他的金融不可能做這方面呢?我們看到老齡化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傳統的養老保險恐難勝任,我們將面臨養老金融和養老產業的雙重壓力。

業務場景,我們還是傳統營銷模式。我們討論的是開門紅,我們討論的是討論的業績,包括我們的基本法等等。但是未來的營銷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首先看到的是相互寶的出現,還有網絡眾籌,網絡互助和大病眾籌的模式的出現。其實未來會迎來一個全新的營銷新生態,營銷新生態以智能投顧和智能合約為兩個核心模塊來支撐的全新的一個營銷生態。所以無論是結合的效率,還是方案的科學,傳統的保險營銷都將面臨來自科技和制度的根本性挑戰,保險的新營銷體制呼之欲出。

看一下保險理賠的未來,這是傳統車險理賠的場景。我們看到車險理賠已經進入到社會化的查勘模式,未來會看到基於授信背景下客戶自助的查勘,未來會迎來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怎麼去想像未來的車險查勘和理賠?這可能是全新的模式,一個高清攝像頭就可以完成現場的查勘理賠。傳統的查勘模式將面臨來自技術和模式的挑戰,並將從根本上改變管理思路與模式,並結構性的提高經營與服務效率。

這是給大家選的幾個場景,無論是從場景還是經營的環境,我們隱約感受到現在做的已經習以為常的東西好像面向未來將面臨的巨大的挑戰。精算的角度來看,傳統的精算的模式將面臨著認知科學的挑戰,面臨認知科學挑戰的面前,最大的問題是我們不僅可以預測未來,我們還可以預知未來。當未來可以預知的時候,保險怎麼做?這個保險已經給出了答案,退貨運費險是一種前置的動態的定價模式,也就是說精算師解決前定價模式,未來可以解決中定價動態定價的模式,進而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這些讓我們看到現在的業務和現在的經營模式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那麼怎麼探索未來?探索未來最重要的是高瞻遠矚。高瞻遠矚每個人都會說,我們每個人也都在做。這麼多年來有一個感受,高瞻遠矚不僅很重要而且還需要看看窗外,保險行業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只是在我們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高瞻遠矚,當你把窗戶打開看看外面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那個高瞻遠矚可能還差一點。

同時,我們也強調,不僅要高瞻遠矚,還要把握根本。未來有兩個領域將對保險業產生質的改變,一是認知科學,二是生命科學。傳統理論、模式、技術已經失效,高瞻遠矚很重要,把握根本更重要,保險的本質屬於認知科學,而生命科學無疑是人身保險的重要基礎環境。保險存在的邏輯和目的是福祉社會。

我們可以看到保險最核心的領域是三個,集合、預測、信任。我們傳統的經營模式是通過營銷、精算和經營去解決它。但是在科技賦能的背景下,網際網路改變了集合,大數據改變了預測,區塊鏈改變了信用,並誕生出全新的商業模式,我們稱為自集體,動態定價和後信任模式。

故事到這裡並沒有結束,再往前走一步,你會發現,我們的崗位已經沒有了,我們如何面向未來?我們如何去迎接保險新的業態?這是從業態的角度從純技術,從存量思維來看這些問題。

僅有這些是不夠的,就是說這些問題還只是我們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的考慮,如果把我們視野放廣一點就會認識到這一點。解構是改變未來的力量,解構的「輕化」是全球大趨勢,未來的一切都在解構中變化。

所有的創新都沿著這樣的軌跡,通過解構發現價值,通過重構實現價值,最後實現全新的存在。所以最終我們要接受這樣一種觀點,就是在重構過程中,沒有理由只有道理,沒有邊界只有效率,價值與意義只有存在本身。

我們經常講各種各樣的理由,當傳統的行業面臨新技術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講各種各樣的理由,其實沒有理由,只有道理,沒有邊界只有效率,價值與意義,也包括存在本身。

理解這些以後,我們再來看看未來的保險,首先未來保險的理論將發生全面的提升。傳統的保險學在科技賦能的背景下會被重新定義,同時在中國治理現代化為保險提供了一些巨大的空間。所以在這兩個背景下,我們再來思考保險理論,我們稱之為灰度理論。可保與不可保沒有那麼清晰,補償原則也沒有那麼清晰,這些理論層面的變化將會為保險的創新帶來基本的支撐,同時我們也看到像信息經濟學的出現,也會全面的改變我們對於保險理論的認識。我們有理由相信,面向未來要有一本新的保險學。

其次,來看一下關於保險的重要領域,就是人身保險,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就是以人為標的的業務的表現。

今天討論了保險營銷員的未來,但是我們只是關起門來靜態的考慮保險業本身以及保險業的營銷本身,但是面向未來,我們會看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已經在中國興起,就是稱之為家族辦公室。家族辦公室是圍繞著一個「家」來開展全方位的管理與服務的概念,它的業務門類包括很多,保險只是很小一部分。你會發現未來,個體、家庭,需要的是家庭辦公室,而保險只是家族辦公室的一部分,所以今天我們也看到有一些發言的嘉賓已經談到公司的轉型聚焦於一個家的概念。家,未來是一個重要的經營對象,而保險營銷員終將從非常糾結非常困難的狀態走向一種瀟灑。

今天討論了家庭保險,家庭財產保險的問題,也圍繞「家」展開保險的討論,未來會迎來智能家居時代,智能家居時代裡面我們看到智能家庭醫生將嵌入到整個家庭的智能家居環境裡,同時我們也會看到在家庭環境裡會出現家庭健康管理的平臺,包括慢性病的管理,包括護理機器人,這是我們看到的未來以家作為一個核心和中樞,將誕生出全新的保險服務於老齡化,服務於健康中國的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其實你會發現這個時候,它已經跳出我們傳統的對於保險的認知。

最後,就是關於全新的存在。有一點可以看到,在科技賦能場景經濟的大背景下,保險會誕生出全新的模式,而在這個模式當中,區塊鏈將扮演重要的角色,未來會不會出現機器保險公司的概念?

如果我們認同保險是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平臺,是結算的機制,那麼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未來會出現這樣一個新的形態。回到今天講到的主題,面向未來保險會迎來全新的存在。

用兩句話來結束,第一,面向未來趨勢的意義大於優勢。第二,未來的五年決定未來五十年。

後一句話是我經常跟創業團隊講的話,包括已經做的很不錯的公司,我們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這是今年慧保天下舉辦這次活動的一個重要的意義所在,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未來。

這是我跟大家交流的關於這個話題的思考。要想說明的一點,僅僅是從幾個環節,一兩個側面來說這個話題,它肯定不是故事的全部,我只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一些分享。

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十四五」⑤|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關鍵要加強以人民為中心...
    今天播出第五集《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第五集: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採訪嘉賓:任遠(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主持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五大原則之一。其中一個重要的實踐內容,是加強社會建設和增進人民的民生福祉。在「十三五」期間,我國社會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顯著提高。
  • 人保財險原副總裁、中國精算師協會副會長王和:保險科技的「善」思
    2020年12月10日,人保金服保創空間首屆保險科技創新驗證加速營展示日在北京舉辦。活動現場,人保財險原副總裁、中國精算師協會副會長王和博士帶來了「保險科技的「善」思」主題分享,他從多個角度闡述「善」在保險與科技融合中的意義和價值。他指出,保險科技創業者要始終懷揣一顆善心,堅持科技向善、保險向善。
  • 社會文明程度新提高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黨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會議召開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全民思想道德素質普遍提升,科學文化素質以及身心健康素質穩步提高,全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中華民族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明顯提高,我國社會文明程度整體有了新提高。
  • 【本刊專題】「十四五」再添民生福祉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順應億萬群眾的期盼,對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增進民生福祉提出了很多重點要求和重大舉措,引人關注,令人溫暖。民生福祉要達到新水平。
  • 人民日報整版探討如何讓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2日 09 版)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將「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作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 擘畫增進人民福祉的美好藍圖
    ,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舉措中國共產黨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在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擘畫了「十四五」時期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增進人民福祉的壯麗藍圖,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舉措。
  • 「統籌做好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紅網時刻11月17日訊(記者 胡用梅)11月17日上午,郴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志仁主持召開2020年全市社會保障工作座談會。劉志仁要求,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考察郴州重要精神,統籌做好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人民福祉水平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不但擘畫了「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藍圖,而且將「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 合肥將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提升幸福質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成為「十四五」期間的目標任務之一。面對新的目標和任務,「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全面推進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係等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獲得感。
  • 《中國金融》|巨災保險助力韌性城市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治理也包括災害風險治理現代化已成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在各類相關文件中均明確提出要解決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災害風險治理的社會效率,其中一條重要舉措就是建立巨災保險制度,全面提高社會災後重建資金的籌集和積累效率。
  • 訪談|陳純菁:人壽保險背後的死亡禁忌和制度力量
    而他們手中握著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工具箱」:關係、人情、面子、禮物與承諾、儲蓄和養老……陳純菁的目的不只是描繪這塊生機盎然的商業領域,她的研究是對文化社會學理論傳統的批判性繼承。《生老病死的生意》不是為了人壽保險本身,而是反過來:人壽保險是為了文化社會學理論發展而作的現實腳註。
  •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十四五」規劃《建議》順應億萬群眾的期盼,對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舉措。今天,「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專欄,關注「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 ...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人民福祉...
    作者: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唐任伍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不但擘畫了「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藍圖,而且將「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在規劃《建議》中闢專章用七條的篇幅,專門論述「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
  • 社保「安全網」呵護百姓福祉
    全面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惠及4.32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8.35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社會福利、優撫安置、慈善和殘疾人事業取得新進展。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積累7810億元,比5年前增加5800多億元。」    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基。
  • 「設計者說」 ∣ 宗明明:「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福祉文化與民生服務
    以福祉服務設計,應對人口老齡化衍生的社會問題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應用服務設計思維來滿足老年人的多元福祉需求具有重要性和創新意義。當前,我國正處於從重視經濟發展到經濟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轉折關鍵時期。
  • 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內涵、價值與路徑
    馬克思主義指出,人和人類社會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自然界是人的無機身體,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靠自然界生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與人通過人的實踐活動形成雙向構建和雙向生成的關係,環境改造人,人也改造環境。  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在於生態環境有重大價值以及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在民生福祉中佔據突出地位。
  • 天津市河北區發動社會力量提供保險保障初見成效
    「一張保單」為清水縣脫貧戶帶去的,不僅僅是來自河北區社會組織的暖心關懷,更是一份為小康生活保駕護航的安心保障。醞釀了半個月的「保險大禮包」腰套村隸屬於甘肅省清水縣山門鎮,由於2019年底貧困發生率14.56%,被列為2020年國務院掛牌督戰的深度貧困村之一。
  • 小雨傘保險光耀: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基於用戶使用邏輯
    小雨傘保險成立於2015年,對於為何成立小雨傘保險,光耀坦然回復,自己開始創業的時候,只是計劃做一個交易平臺,因為行業在積累了4年的時間,已經足夠成熟。而由於買保險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最終選擇網際網路保險這個創業賽道。「2013年微信支付付發布,2014年春節數億用戶快速地使用了微信支付。
  • 上汽大通MAXUS G10福祉車EUNIQ 5福祉車正式亮相
    致力於為用戶打造美好出行生活,上汽大通MAXUS攜旗下G10福祉車、EUNIQ5福祉車參展,以C2B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製模式、原廠高品質、前瞻科技配置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為特殊人士出行帶來更多便利。在開幕當天舉行的2020上海國際養老服務產業高峰論壇上,長期心繫民生的上汽大通,更以「元老級參展企業」身份榮獲CHINAAID20周年「青松獎」,其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取得一致認可與好評。
  • 最具人文關懷的汽車 日本福祉車簡析
    一方面為了殘障人士能夠參與社會生活和就業,另一方面也為了高齡老人方便出行,福祉車的設計製造也就隨著整個無障礙環境的完善得到了不斷發展。  Van或者說MPV由於空間便利性高,非常適合作為無障礙車使用,日本也存在很多MPV福祉車,如豐田埃爾法、本田奧德賽、日產Elgran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