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前心理問題從父母身上找原因,18歲後從自身找原因自我療愈

2020-12-21 了凡心療愈

原生家庭似乎成了心理學的萬金油,任何心理問題都可以從原生家庭裡面找到答案,孩子一旦得知了原生家庭這個概念,好像找到了一把尚方寶劍,把本該自己承擔起來的責任,全部甩鍋給原生家庭,當有人心理年齡得不到成長,而生理年齡不斷的長大,慢慢的就變成了巨嬰,而實際上從來沒有好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只是給了你一個生命的起點,人生的軌跡還是靠你自己畫出來的,研究原生家庭是為了自我療愈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本期的讀書會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問題。

1)我十分痛恨我的原生家庭父母這讓我很痛苦,如何消除這種恨意?2)聽到我媽的聲音就會無明發火,該如何應對改善這樣的心理?3)請問為什麼說18歲前的孩子心理問題要從父母身上找原因呢?4)從骨子裡帶來的自卑困擾了我6年之久,該如何改變呢?5)接受當下接受自己的情緒,限制的鎖鏈也就煙消雲散了,這樣的理解是否可以?6)別人的一個舉動,就可以勾起我們心裡的驚濤駭浪,如何不被別人傷害?7)如果我一開始往好的地方想,會不會結果也是好的呢

問:我十分痛恨我的原生家庭父母這讓我很痛苦,如何消除這種恨意?

陳了凡:實際上愛跟恨是等量齊觀的,你有多麼恨他們,你在潛意識層面實際上就有多麼愛他們,你不會去恨一個跟你非親非故的人,只有當這個人傷害你夠深的時候你才會恨他。實際上在意識療法裡面就提到了,那些傷害都是出於不同形式的愛,當你不覺知時候,你只能看到傷害,而不能看到他們的愛。這就好比把一片葉子放在眼前來看泰山一樣,就會出現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的情況。就像意識療法裡面提到的那樣:給你施加傷害的人,曾經也被傷害過。

一個控制欲強烈的人,也曾經被控制過,任何的事情它都不是空穴來風,如果你只是片段性的看待這個生命中的現象,你就會用頭腦的思維當去解讀。那就會鑽牛角尖,當你如果上升到更高的層次和維度去看待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你就會發現你根本不值得跟他們去在同一維度做一些殊死的鬥爭。這好比你不會在乎一隻螞蟻是否尊重你,還是蔑視你一樣,這就是意識療法裡面的覺知,當你開始覺知了你就會中斷這種傷害,同時你還不會將這種傷害傳遞給你的下一代。所以意識療法認為自我療愈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免於傷害。

問:聽到我媽的聲音就會無明發火,該如何應對改善這樣的心理?

陳了凡:如果我沒有記錯在意識療法專欄裡面有這麼一段話:當你某一天你走向辦公室的時候,你突然看見老闆的眉毛往上一挑,你心裡預感到大事不妙,內在潛意識層面的負向情緒馬上就噴湧而出,為什麼你會有這種心理反應?是因為在原生家庭,你每次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當你將成績單交給你父母的時候,你也看到父母同樣的表情,這種表情就在你的潛意識層面已經固化下來了。所以意識療法裡面提到了,當每次情緒的升騰而起的時候,實際上都是自我心理療愈的好機會,情緒是幫助我們深入潛意識層面真實的一道門縫。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知道自己心理疾病的原因卻無法自我療愈呢?
    【問題1】 為什麼知道自己心理疾病的原因卻無法自我療愈呢? 一般來講已經知道自己有這種心理上的問題且知道具體原因,為什麼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來克服它呢,例如我自身患有餘光恐懼症,且大概了解自己為什麼這樣,可是卻好不起來,而且很多年了。。。 宋楊:這說明你是假裝知道,而假裝知道並不會帶來「療愈」的作用。症狀看起來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實際不然。
  • 《重啟人生》:無法選擇父母,但可以選擇自我療愈
    民國才女蕭紅,父親在她的筆下是個沒溫度的冷血動物,九歲的時候,母親去世,父親脾氣暴躁,偶然打碎一隻杯子,他就要罵到使人發抖的程度。後來就連父親的眼睛也轉了彎,每從他身邊經過,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針刺一樣;他斜視著你,他那高傲的眼光從鼻梁經過嘴角而後往下流著。」家中大辦喪事。蕭紅還不解事,沒心沒肺地玩樂。
  • 有關於自我療愈(下)
    上一期為大家分享了《關照痛處、自我療愈》,今天為大家分享十種親測有效地自我療愈方法!廢話不多說,上方案!「記錄」是我每日都會做的事情。記錄生活、想法、情緒的過程也是一種釋放。不需要大篇幅的記錄,不用計較文筆如何,記下飄入腦中的想法即可。當你在工作的時候,突然想到下班後還要讀50頁書。
  • 18歲就算成年了,憑什麼?
    屏幕前的你,也許早就過了 18 歲,也許剛到,又或許很接近這個年齡了。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樣,會停下來問一問:為什麼成年的標誌,偏偏是 「18歲」 呢?學法律和政治的人,自會有他們的說法,因為這個年齡說到底是法律規定的。
  • 孩子說話晚不全是發育問題,從3個方面入手,父母多在自身找原因
    其實孩子說話晚,並不一定就是身體的發育出現了問題,而有可能是家長自身的原因,因此,父母要首先找到引起孩子說話晚的因素,然後再針對性的解決。其實家長的這個想法正是限制孩子語言發育的主要原因,有的父母甚至把孩子扔在一邊,讓他們自己把玩,殊不知這種缺少有效的陪伴直接會導致孩子說話晚。
  • Goodbye,永遠的18歲;Hello,美好的2018
    「故意裝嫩型」的心理特徵大致如下:你們都曬18歲,人家沒有18歲的照片可曬,人家還是永遠需要人照顧的最可愛的寶寶。「湊不要臉」型的心理特徵大致如下:18歲的照片找不到或是像素太渣或是真的很醜,但不跟這波風心理上又過不去,那怎麼辦呢?
  • 青春期12~18歲孩子心理發展特點
    青春期大約持續10年的樣子,基本上都是從11歲或12歲開始到20歲左右結束。一、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孩子的生理特徵會發生一些變化,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出現一些第二性徵,他們逐漸在身體上開始向成人去過渡,逐漸發育成熟。
  • 黎明18歲,古天樂18歲,鹿晗18歲,蔡徐坤18歲,沒對比就沒有傷害
    說起每個人的18歲,相信都是可以懷念的,畢竟時光只能流逝,不能倒退,況且,誰的18歲不是那麼的美麗和陽光呢?娛樂圈的明星們,雖然說個個都是顏值爆表,但是他們的18歲,同樣也是很珍貴的,他們18歲時,有著剛出道時的青澀,有著自己最青春的時光。
  • 那些30歲還單身的男人女人,到底是什麼原因?
    基本上也就是20出頭就可以結婚了,更有甚者,17-18歲、18-19歲就已結婚的也是常見。因為對於父母來講,孩子的終身大事辦好了,自己的光榮任務也就完成了。一來了卻了一樁心事,二來可以傳續香火早日抱到孫子。
  • 18歲男生迎娶14歲女生父母涉嫌違法?法律專家這樣說
    11月29日,廣東汕頭潮陽區貴嶼鎮政府發布關於「網傳廣東一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生」的情況通報:2020年11月28日網傳廣東一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生的視頻。
  •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的背後:父母教育方式是原因之一
    卻不能發現原因,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會有心理問題。其實這些孩子可能是學校壓力緊張造成的軀體化症狀。需要找尋孩子的壓力源,幫孩子解決問題。  所以,在學校中普及心理知識,讓老師和家長都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是讓孩子幸福成長的重要環節。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深層次原因  一方面是孩子自身的問題。
  • 自我破壞心理:形成原因是什麼?如何克服?
    ,對於這種心理的起源問題,實際上也存在多種解釋。 這是一種自我破壞的行為,因為他們填補個人自信和自尊的方式,實際上是建立在讓自身更加優越和自信的「虛假」戀愛關係之上的。很明顯,這種行為與擁有一段健康戀愛關係這一長期目標不符,但他們仍然選擇這樣做,是因為他們的自尊心過低,找不到更好的解決方法。
  • 18歲男孩和14歲女孩結婚,後續送回原生家庭,問題就真的解決了嗎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14歲的你在幹嘛呢?也許正在初二的課堂上認真聽課;也許正和朋友喝奶茶;也許正在父母撒嬌鬧變扭,但是絕對不會要準備結婚生子,甚至對戀愛這回事也還是懵懂無知。但是最近廣東省一個14歲女孩和18歲男孩結婚的事件震驚了眾網友。我國法律規定,男生滿22周歲才能登記結婚,女生年滿20周歲才能登記結婚,為什麼這一對年齡明顯還差很遠的孩子就結婚了呢。事情發酵後,家長可能頂不住壓力,後續的事情是把倆孩子送回原生家庭,但雙方回原生家庭,其實根源的問題還在!
  • 心理諮詢到底有什麼效果?自我療愈或找朋友聊天為啥沒用?
    然而,如果你的身旁,沒有一個睿智的父母或親友,可能你內心巨大的痛苦,可能在對方看來,只是你太嬌情了。又或者,對方給你的出謀劃策,讓你在實踐後更加糟糕。常常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遇到的真相是:當你把你的煩惱和父母訴說時,父母1小時的對話中,80%是在罵你的沒用!
  • 【家教】1歲前請自己帶孩子,6歲前要對孩子說不,12歲前重視心理撫養
    01孩子的很多心理問題都源於12歲之前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方式我經常從新聞渠道聽到或看到種種令父母心碎、令父母痛苦的報導:僅因母親對兒子上網的責罵,年僅12歲的兒子自殺。僅因為老師批評幾句,學習成績優秀的女孩居然跳樓。
  • 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深刻)
    犯錯不推諉責任,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個人植根於內心的教養。一個人之所以能夠不斷地進步,在於他能夠不斷地自我反省,以追求完美的態度去做事,從而取得成功,超越自我。遇到問題,與其推卸責任,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更快解決問題。
  • 1歲前請自己帶孩子,6歲前要對孩子說不,12歲前重視心理撫養
    儘管有遺傳問題,儘管有環境問題,但知性的生活方式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孩子的心理問題也同樣。 一般而言,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或心理問題如:逃學、撒謊、網癮、頂撞父母、離家出走、動輒自殺、還有打架傷害、參與搶劫等「發病期」多在12歲前後至18歲前後。
  • 獨一無二的奧地利男人,18歲前侏儒,21歲卻長成巨人
    1你能夠想像一個人的前半生是一個侏儒,後半生是一個巨人嗎?或者說,你覺得這樣的事情,同時發生在一個人的身上,會是真實的嗎?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這世界發生不了的。18歲之前他是一個侏儒,但在他21歲的時候,身體卻又突然的迅猛生長,並且長到了2米多,成了一個巨人。因為這樣前後對比相當之大,亞當.雷納被載入了歷史,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
  • 18歲男孩娶14歲女孩引爭議,父母稱自由戀愛,網友:太無知了
    18歲男孩娶14歲女孩引爭議,父母卻稱自由戀愛 我國規定的法定年齡是男性滿22周歲而女性年滿20周歲,而在廣東農村一個18歲男孩娶14歲女孩的新聞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 原生家庭原因造成的情緒敏感,如何療愈自我?
    由陌川著、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自然社交,讓情緒不再敏感》一書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原來這類人屬於「社交敏感者」,表現為對外界反饋高度敏感,質疑人際關係,沒有安全感,容易自卑,總是充滿緊張和不安。一切都要回到原生家庭尋找原因:孩子小時候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安全感、信任感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