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信稱義,為何聖經還強調好行為?

2020-12-17 福音明辨

【羅3:28】所以,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

關於因信稱義部分,我們必須先明白一些基本認識:人能得救,絕對是因信稱義而非因行為稱義。單靠好行為絕對不能使人得救。你們得救是本乎恩…。這是來自於天父的一份禮物。是無條件賜予所有人的,沒有任何條件。

【雅2:21】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嗎?

【雅2:22】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

這兩節經文似乎與保羅書所說的教導有衝突:「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羅3:28),但仔細研究就知道雅各和保羅的教訓並非互相牴觸。雖然好行為的確不能換取救恩,但真正的信心必會帶來生命的改變和好行為。保羅警告那些想靠行為而不藉著信心得救的人;雅各則勸人不要把頭腦上的認同與真正的信心混淆。即使鬼魔也信,卻是戰驚。它也認識耶穌是誰,只是它們沒有服從祂,真正的信心包括全心全意跟從神。這兩者都不可缺,以下我們來分享這兩者互補的關係。

一、稱義不靠人的行為

人的稱義應該完完全全是救恩的結果,這是來自於天父的一份禮物。是無條件賜予所有人的,沒有任何條件。

弗2:8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

弗2:9 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人能得救,絕對是因信稱義,而不是因行為稱義。單靠好行為絕對不能使人得救。所以得救跟人的行為是沒有任何關係。這也是為什麼十字架上的強盜,可以在十字架上臨死之前得到「得救」的保證。強盜做什麼了呢?就是信也是神賜的。所以強盜什麼都沒做,就在樂園了。這是神預知的恩典,強盜隨沒有做什麼?但上帝知道強盜是從內心真實的悔改,他的信也是真實的,因此他就可以得救。我們知道「信」和悔改的心都是神給的。

【羅2:4】還是你藐視他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不曉得他的恩慈是領你悔改呢?

【提後2:25】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或者 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

【彼後3:9】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我們絕對相信,人稱義單單是因著信,只要信,就已經稱義了,不是要等到加上好行為才能稱義。

【拿2:9】但我必用感謝的聲音獻祭與你。我所許的願,我必償還。救恩出於耶和華。」

二、稱義是行義的開始

稱義的人他一定是一個行義的人

【約壹3:7】小子們哪,不要被人誘惑。行義的才是義人,正如主是義的一樣。

從此就顯出誰是神的兒女,誰是魔鬼的兒女。凡不行義的就不屬神,不愛弟兄的也是如此。」在這段經文中,使徒約翰警告信徒:「不要被人誘惑」。因為當時有很多引進異端的假師傅,這些人是離經背道者,他們宣稱:信徒不需要行義,只需要因信稱義。然而,今天我們同樣需要這嚴正的警告,因為今天異端泛濫,有許多假師傅的教導與神的話語背道而馳,他們宣稱:信徒只要接受因信稱義,不需要行義。因此約翰在此指出:「行義的才是義人,正如主是義的一樣」。一個人稱義而得救固然不是因為行義,而是因為信心接受了基督的救恩,被神算為義。但之後你若沒有行義,就意味著你根本沒有信,也沒有被稱義。勸勉信徒不要被人誘惑。信主耶穌就要行義,行義的才不會辜負耶穌給我們義人的稱號,像主的屬性是公義的一樣 。因信耶穌我們是義人,正因為你是義人,你就一定會行義,這裡,「行義」是新生命的果子。基督教會各教派雖然強調與接受因信稱義,但沒有人會否定『好行為』的重要性。「好行為」能榮耀主的名。

【太5:16】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彼前2:12】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鑑察的日子,歸榮耀給 神。

【雅2:22】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

【雅2:26】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如果認為「因信稱義」意味著人就可以為所欲為,擁有一切豁免權,這是完全錯誤的一種解讀。更可悲的是,把「恩典」作為藉口,去放縱私慾,作惡犯罪。所以,約翰對稱義的弟兄姊妹們也強調行義的重要:

【約壹3:7】小子們哪,不要被人誘惑。行義的才是義人,正如主是義的一樣。

三、稱義後行為的重要

那麼因信稱義 ,行為就不重要了嗎?讓我們來看看聖經怎麼說。耶穌說過:「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約翰福音 14:15)。 「 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們所聽見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來之父的道。」(約翰福音 14:23-24)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或譯:訓慰師;下同),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他,也不認識他。你們卻認識他,因他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裡面。」約翰福音 14:16-17

我們若遵守他的誡命,就曉得是認識他。人若說「我認識他」,卻不遵守他的誡命,便是說謊話的,真理也不在他心裡了。凡遵守主道的,愛 神的心在他裡面實在是完全的。從此,我們知道我們是在主裡面。人若說他住在主裡面,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約翰一書 2:3-6)也就是說,一個基督徒是遵守基督教誨的人,是愛耶穌,遵守他的道的人。基督徒應該凡事效仿耶穌基督,事事為榮耀神而行。

假使一個人自稱已經『因信稱義』,但是一直都沒有好行為出來,那這樣的信是真的嗎?行為是信的成果和證據。沒有行為的信可以被歸為假信、停留在口頭的信、糊塗的信。

【雅2:22】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

【雅2:26】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如果認為「因信稱義」意味著人就可以為所欲為,這是完全錯誤的。更可悲的是,有的把「恩典」作為藉口,去放縱私慾犯罪。

一個沒有與信心相應行為的人,大概是沒有信心的。我們需要用行為去查驗自己,是不是真的「信」了。據我觀察,有太多人自稱是相信的,事實上是不信的。「信」的結果是得救和稱義,而行為是「信」的表現和證明。沒有行為的信是不存在的。這種所謂的「信」是虛假的,是死的,是發揮不了功效的。

【雅2:20】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嗎?

四、稱義人要遵守律法

因信稱義之後為什麼還要遵守律法呢?聖經告訴我們:

【約壹2:3】我們若遵守他的誡命,就曉得是認識他。

【約壹2:4】人若說「我認識他」,卻不遵守他的誡命,便是說謊話的,真理也不在他心裡了。

【約壹2:5】凡遵守主道的,愛 神的心在他裡面實在是完全的。從此我們知道我們是在主裡面。

【約壹2:6】人若說他住在主裡面,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

我們若愛 神,又遵守他的誡命,從此就知道我們愛 神的兒女。我們遵守 神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並且他的誡命不是難守的。

【約壹5:2】我們若愛 神,又遵守他的誡命,從此就知道我們愛 神的兒女。

【約壹5:3】我們遵守 神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並且他的誡命不是難守的。

若是不用遵守了,那麼為什麼保羅還說:

【林前7:19】受割禮算不得什麼,不受割禮也算不得什麼,只要守 神的誡命就是了。

雅各也強調說:

【雅2:8】經上記著說:「要愛人如己。」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

耶穌更強調要遵守律法。

【太5:17】「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 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

【雅2:22】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

我們必須要清楚,確實的信心一定能夠生出好的行為,這個行為不是指遵行律法的行為 。聖經講的非常清楚,沒有行為的信心是虛浮的信心,是死的信心,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

相關焦點

  • 以信稱義的定義
    因此我們現在要開始詳細解釋以信稱義。我們同時也當留意基督教是建立在這教義的根基之上 ,好讓我們更在乎這教義。除非你先明白你生來與神的關係如何,並祂因此將對你施行怎樣的審判,否則,你就沒有救恩的根基,也沒有在神面前過正直生活的根基。然而,我們越明白以信稱義就越確信這教義的必要性。
  • 加拉太書講解 | 第四節 靠信心,不是靠行為稱義
    「雅各幫」的問題在於他們是想重回過去的法利賽人。他們關注外表的行為;他們為如何成為好基督徒列了一份清單。外邦的歸信者若沒有照單而行,比如受割禮,他們就被當成是二等基督徒。這種「法利賽性」在人性中根深蒂固:人總是想在神已經做成的事上加添些人的行為,而且歧視不照章而行的人,無論「加添」的到底是些什麼。
  • 不能因此得以稱義是什麼意思?
    按時分糧供應給我們,將屬靈的事講與屬靈的人聽,使我們生命更豐盛。阿們!求主耶穌不斷光照我們屬靈的眼睛,開我們心竅明白聖經,能聽見、看見屬靈的真理→我們因信福音白白地稱義,有了神的義,神還要加給我們→以致於成義,叫我們結出義果,讓父 神得著榮耀。阿們!以上禱告、祈求、代求、感謝、祝謝!是奉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阿們。
  • 聖經雅各書第二章講義
    伍.信心和行為(二14~26)這段經文相信是雅各書最受爭議的部分。傑出如馬丁路德,也以為雅各書所說靠行為稱義,與保羅因信稱義的道理,兩者之間有無法調和之處。這段經文往往被誤用來支持異端之說,即認為我們是因信心加上行為而得救的,即所謂的「神人協作論」(synergism)。
  • 信耶穌的都能進天堂嗎?
    人死後都想進天堂,而不想進地獄。聖經告訴我們,人只有信耶穌了,才能上天堂,也就是天國。然而一個信主之後,就一定能進天國嗎?顯然不是!聖經告訴我們,因信能使人稱義,卻不見得能進天國。只有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7:21),這段經文強調了「只有」、「遵行」,所以這是衡量一個人能否進天國的唯一標準,別無他途。有些人只是嘴上信主,可是在行為上卻沒有新生的樣式,沒有主的新生命(羅6:4),還是老樣子,以前是什麼樣的人,現在還是什麼樣的人,沒有大的改變。這些人不是真信,而是假信,因為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雅2:26)。
  • 以信為本
    是因聽信福音呢?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全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你們受苦如此之多,都是徒然的嗎?難道果真是徒然的嗎?那賜給你們聖靈,又在你們中間行異能的,是因你們行律法呢?是因你們聽信福音呢?正如「亞伯拉罕信上帝,這就算為他的義」。所以你們要知道,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上帝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
  • 基督《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我因你們肉體的軟弱,就照人的常話對你們說。你們從前怎樣將肢體獻給不潔不法作奴僕,以至於不法;現今也要照樣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以至於成聖。因為你們作罪之奴僕的時候,就不被義約束了。你們現今所看為羞恥的事,當日有什麼果子呢?那些事的結局就是死。但現今,你們既從罪裡得但現今,你們既從罪裡得了釋放,作了神的奴僕,就有成聖的果子,那結局就是永生。
  • 「聖經」不要遵守人的遺傳勝過遵守神的話語和神的誡命
    使徒保羅告訴加拉太教會的基督徒福音只有一個,不要把人的遺傳當作道理來守,而不去分辨道理的真假。有些人所講的道理明顯與聖經的教導相反,還是有許多基督徒如同加拉太教會的一些基督徒一樣,選擇跟隨他們(講虛假道理和人的遺傳之人)的腳步與他們一同行事。
  • 異端邪說丨恩典福音的牧師宣揚信耶穌就得救,不需要認罪悔改
    由於舊約在此之前是在以色列民的會堂裡宣讀,沒有對外邦人宣讀,外邦人幾乎不懂舊約聖經,舊約律法是專門針對神的舊約選民頒賜的,基督最早也是神應許給以色列民的,與外邦人無關(參以弗所書2章12節,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
  • 律法|聖經主要四種律法
    【律法的功用】(1)叫人知罪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 神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羅 5章20節(3)把眾人都圈在罪看守但聖經把眾人都圈在罪裡...這因信得救的理還未來以先,我們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圈到那將來的真道顯明出來。
  • 新約恩典時代還需要律法嗎?談談二者的關係
    一、不是靠律法稱義,是本乎恩而因著信或者說,不是靠律法得救,是靠上帝的恩典。弗2:8-9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 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色列人要遵行耶和華上帝所頒布的律法,就可以得祝福,反之,則受咒詛。但人無法真正行出律法,所以上帝為人設立了新約。這約就是人只要信耶穌是個人的救主,就可以得著救恩。人稱義是因著信,而因信稱義本身就是一種恩典。
  • 晨禱:行公義,好憐憫,與你的神同行
    我的不少黑人同學,參與到和平示威當中,舉著「行公義,好憐憫,與你的神同行」的標語。我的心為之感動,越來越轉向神的公義——這是人類道德的基礎,也是社會公義之根基。聖經講述了神奇妙的計劃:基督如何捨命,拯救我們脫離罪惡和死亡。這意味著我們的義不是靠行為賺取的。人本身無義可言。
  • 「聖經」基督徒在基督耶穌裡所受的是兒子的名分,不是奴僕的名分
    #主導經文:加拉太書第3章回顧我昨天給大家所分享的是加拉太書第2章的內容「聖經」我們(基督徒)得救本乎恩,也因著信。「聖經」我們(基督徒)得救本乎恩,也因著信使徒保羅把舊約聖經中關於亞伯拉罕被稱為義的經文講了出來。使徒保羅告訴加拉太教會的基督徒說,根據聖經記載猶太人的祖先亞伯拉罕不是因行為完全成為義人的,而是因亞伯拉罕相信神被神算為義的。基督耶穌已經為我們(基督徒)得救,一次性交付了足夠的代價。基督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完全解決了罪性與過犯的問題。
  • 大兒子的道德情懷與小兒子的恩典主義(聖經)
    就算進入了教會,我們還在誇大兒子的行為良善,而不是誇小兒子領受的恩典如同深海。我們都羨慕做大兒子,而不是做小兒子,因為我們依靠自己的道德良善,而不是神面前的敬虔;甚至只求在神面前的敬虔,而不求更高層次的神對自己的自上而下的傾倒的愛和寬恕。依靠自己的良善是無神論的人本主義,因為是人主動,因為是人給予。只求神面前的敬虔是基督教的人本主義,因為是信徒主動,因為是信徒給予神。
  • 聖經真理 福音的本質
    但在以色列那幾千年的歷史當中,聖經給我們看見沒有一個以色列人把神的律法遵守完全的。摩西有嗎?以利亞呢?舊約的眾先知呢?他們雖然愛神,忠心於神,但對於神的律法他們沒有能力遵守。他們在神面前的蒙恩,也完全出於他們對神的信心:摩西因信靠神的力量帶領以色列人出了埃及;以利亞也因信神而行神跡,而被取於升天;舊約的眾先知,也因信而忠心於神,大膽斥責悖逆之民的罪。
  • 聖經研究資料目錄詳情
    4、《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因信稱義的真理》:通過研究聖經中的聖所制度和羅馬書,所獲得的福音真理,在這裡卻以另一種最淺顯、最直接的方式來作說明。因信稱義的真理像燈塔一樣,照亮並引導黑暗中的人回到天國。本書按著實際性的步驟說明了得救的經驗,是人人都可以讀懂的、也是人人都需要領受的!
  • 信耶穌釘十架,卻不信祂復活,這人能得救嗎?
    (羅4:17)「『算為他義』的這句話,不是單為他寫的,也是為我們將來得算為義之人寫的,就是我們這信神使我們的主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人。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 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4:23-25)亞伯拉罕不單信神的創造——使無變為有;他更信神叫死人復活,這就是他因信稱義的依據。撒都該是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