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河南移動多位駐村書記——用大愛走出脫貧致富路

2020-12-14 中國信息產業網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作為一個肩負著社會使命的企業,中國移動自始至終都是一個重要的參與者、踐行者。

2002年以來,中國移動始終將脫貧攻堅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和光榮的社會責任,在長期的創新探索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移動扶貧模式——以網絡扶貧為主線,強化組織、資金和人才保障,將網絡與教育、健康、消費、民生、產業、就業等扶貧領域深度結合,以網絡信息之力助力脫貧攻堅。

河南移動與集團同頻共振,在大力推動企業發展的同時,不忘初心,反哺社會,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駐村書記代表,在河南移動21年發展歷程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梁冰

中國移動河南公司淮濱縣欄杆辦事處東鄉村駐村第一書記

志智雙扶 打造美麗新東鄉

自2015年8月底選派以來,作為河南移動駐東鄉村第一書記的梁冰便一心撲在駐村扶貧事業上,時刻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難,以誠相待,以心交心。短短一年多時間,就使得東鄉村貧困發生率從24.5%降至1.75%,實現了整村脫貧,2018年東鄉村更是被淮濱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基層黨建和產業發展紅旗村。

東鄉村地處行洪灘區,地勢低洼,極易發生洪澇災害和旱災等自然災害,大量土地無法正常耕種。全村土地3000餘畝,可耕地面積僅有1600多畝。梁冰到村後與村委同志迅速對接,深入調研村情村貌,白天走訪貧困戶了解現狀和貧困原因,晚上熬夜整理貧困戶檔案信息,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東鄉村脫貧工作方案。經過梁冰和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努力,爭取到扶貧資金項目,投入到當地的養殖大戶專業合作社,帶動了一大批本村農戶就業,促進了東鄉村貧困戶穩定脫貧。

「努力辦好為民惠民實事,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更是梁冰對自己的一大要求。他和村兩委一起把為群眾辦實事和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結合起來,完善便民服務制度,健全和落實村幹部坐班值班、為民服務全程代理、民事村辦等制度,提供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有效改變了群眾辦事難、辦事慢的現象,提升了群眾滿意度。開展春節慰問困難群眾;組織幫扶責任人到村義務植樹;端午節、重陽節慰問孤獨老人;設立扶貧助學基金,幫助貧困學子圓夢起航;實施六改一增、改善群眾戶容戶貌;關愛留守兒童等各種為民活動。通過這些為民惠民實事的實施,不僅改善了幹群關係,而且全面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經過三年多的駐村幫扶,東鄉村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村內道路硬化率達80%以上,有了通村公路和公交車;安全飲水和生活用電等公共基礎設施大大完善;產業競相發展,集體經濟由一窮二白提升到年收入15萬元以上;新社區建設如火如荼,建成並配套完善了村級服務場所;尊老愛幼蔚然成風,自強自立的觀念深入人心。一個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的新鄉村展現在人們眼前。

謝建輝

河南移動駐馬店分公司西平縣專探鄉謝莊村駐村書記

小事著手 精準扶貧 做群眾的脫貧貼心人

在駐馬店移動選派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員時,謝建輝主動請纓,申請前往最艱苦的基層一線擔負扶貧工作。

駐村之初,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好謝莊村脫貧攻堅工作,謝建輝每天走村入戶,了解村民生產生活情況。為了方便與村民相互聯繫,他主動印製「駐村幫扶聯繫明白卡」,鼓勵村民積極反映問題,幫助大夥解決實際困難:村裡雜草橫生,他自掏腰包購買剪草機;看到貧困戶謝文典門前泥濘不堪,自費1500元購買10袋水泥和沙子,為其鋪設道路近50米;聽到貧困戶謝天成煤氣罐壞了,他進城買了一個新煤氣罐送到家裡;發現村民喜歡跳廣場舞,就從公司協調來拉杆音箱,豐富村民生活;為了改善謝莊村貌,謝建輝積極聯繫縣鄉有關部門,多方爭取項目,從2018年7月至今,前後為謝莊村爭取資金21.45萬元,為謝莊村建設添磚加瓦。正是這一樁樁實事,讓謝建輝贏得了村民的交口稱讚。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謝建輝主動聯繫有意在村裡流轉土地進行藥草種植的西平縣吉忠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經多次磋商洽談,合作社流轉村民土地近千畝,總投資500多萬元,帶動了周邊村民種植中草藥,增加了村民收入,為穩定脫貧奠定了基礎。

在做好扶貧工作的同時,謝建輝協助該村鋪設寬帶光纜30公裡,實現了移動寬帶全覆蓋。利用網絡扶貧政策,申請上級總投資200多萬元建設接點匯聚機房,奠定了謝莊村實現網絡現代化村的基礎。

如今的謝莊村,正在脫貧的道路上踏步前行。

任芬桃

河南移動洛陽分公司駐洛寧縣羅嶺鄉路溝村第一書記

黨建先行 技術扶持 鏗鏘玫瑰在山村綻放

懷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想信念,任芬桃帶著滿腔熱忱,一頭扎進了駐村工作。她的手機由「移動客戶熱線」變成「鄉親服務熱線」,忙得顧不上吃飯休息是常有的事,身邊人稱她為「工作狂」。長期忙碌令她健康出現了問題,即便這樣,她仍堅守扶貧崗位,為群眾排憂解難。

除了駐村,她還兼任河南移動團支部派駐洛寧縣羅嶺鄉路溝村第一團支書。經過深入了解,她發現路溝村支部已有3年沒有發展黨員,黨員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後備力量嚴重不足。為補齊短板,她組建了「路溝村青團一家親」微信群,積極主動和青年幹部們在線上互動、溝通、宣傳惠民扶貧政策、脫貧致富經驗等。截至目前,她組織黨員幹部集中學習培訓200餘次,為村黨支部培養3名積極分子和1名發展對象,培養年輕幹部2人,為村黨支部持續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面對村裡沒有行動網路信號的問題,任芬桃積極與洛寧縣移動分公司聯繫,不僅讓行動網路在全村覆蓋,半年內還讓全村人用上了移動百兆寬帶。針對村裡的主導產業——2800畝的核桃種植存在有病蟲害、銷路不好等問題,她積極邀請專家到村裡指導,集中培訓核桃種植管理技術。組建電商平臺,讓路溝核桃上了電商直播間。積極打造核桃品牌,統一包裝,分級分類銷售,實現線上電商平臺、線下實體店、微信朋友圈三管齊下,2019年銷售乾果核桃2500箱,價格每公斤達到20元,全村銷售核桃總額達到65萬元,全村31戶貧困戶順利脫貧摘帽。

採訪後記

脫貧,鄉村振興的新起點

信息社會,信息至關重要。

2015年以來,河南移動累計對194個貧困村開展了定點幫扶工作,累計派駐全脫產扶貧幹部307人,短期幫扶幹部384人,投入無償幫扶資金1800餘萬元。同時,河南移動還創新性開展了「網絡+」扶貧,累計投資82.5億元建設農村4G基站4.89萬個,投資29億元建設農村光纖寬帶埠650萬個、農村光纜26萬公裡。

當下,信息成為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數據成為戰略性基礎資源,數字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這種大背景,讓河南移動在扶貧工作中的優勢進一步放大,「網絡+」扶貧模式,「5G+」扶貧、「智慧鄉村」整體方案等新模式,讓越來越多的農村享受到了移動扶貧的成果,高質量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隨著脫貧攻堅任務的收官,已經脫貧的鄉村所面臨的將是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實現鄉村振興,暢享美好數字生活。在這個廣闊的天地裡,走上5G快車道的河南移動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用大愛走進山區貧困人的心靈——記江衝、廣和村駐村第一書記譚江
    譚江,中共黨員,今年31歲,在2018年3月起,擔任湖南省株洲市攸縣鸞山鎮江衝村、黃豐橋鎮廣和村駐村第一書記,是縣應急管理局派出的基層扶貧幹部。他,身材削瘦,戴著眼鏡,說話不疾不徐。談到兩年山區扶貧經歷,他的眼睛閃露著激情的光芒。這是個有著大愛精神的年輕人。平時在生活中,他總是平易近人,喜歡幹好事,做實事,鄰居大叔大嬸人見人誇。
  • 第一書記尚新周:用畫筆描繪廣西大山深處的歲月靜好和脫貧致富路
    第一書記尚新周:用畫筆描繪廣西大山深處的歲月靜好和脫貧致富路 2020-11-27 17:3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第一書記」溫家毓:湖谷村脫貧致富「牛」參謀
    時光荏苒,作為廣州南沙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駐梅州市蕉嶺縣蕉城鎮湖谷村第一書記,他來到這裡踏上扶貧的道路已經一年,在他的帶領下,村裡的貧困戶不僅解決了吃飯收入等問題,還成為越來越多脫貧先進事跡的主角,湖谷村正向著未來充滿希望和美好的小康生活不斷邁進。
  • 駐村第一書記辛芃伯:綠色養殖「敲開」村民致富路
    在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成吉思汗鎮繁榮村,綠色養殖產業「敲開了」村民們的脫貧致富路,這條路正是源於駐村第一書記辛芃伯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思路。2016年4月,辛芃伯被組織任命為繁榮村駐村第一書記後,他就在這裡扎了根。
  • 孟津縣:駐村書記創辦手工饃作坊 拓寬村民致富路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通訊員 鄭佔波 李永剛 賈鵬波)5月14日,在孟津縣橫水鎮古縣村扶貧創業基地裡,由駐村第一書記蔡會利,帶領村民創辦的手工饃作坊正式批量投產,各式各樣的手工饃深受當地群眾青睞,前來購買蒸饃的人們排成了長龍。
  • 威寧信合聯社駐村第一書記們的駐村故事
    家門口只有一條泥巴路通往鄉裡,文華彪要去上學,怕弄髒鞋子,陳大芬總是先用塑膠袋給兒子的白網鞋綁紮實了才送著出門,走一個多小時到鄉裡去坐開往縣城的客車。陳大芬送到河邊停住腳步,看著兒子下山又上坡走到對岸的石門客運站,「娘倆一個在一頭哭,那日子,想起來都心酸」。
  • 扶溝縣練寺鎮駐村第一書記錢向東:讓新莊的明天更美好
    映象網訊(記者 金江濤 通訊員 陳皓)「現在您再看看俺們村,有文化廣場,還有光伏電站,路和橋都是新修的,山藥和辣椒種植都達到了上千畝,俺們村集體經濟也是連年增收,家家戶戶拍手叫好,這可真要感謝俺們的錢書記。」
  • 駐村第一書記|吳振鋒:勇擔新時代「先鋒」
    人物名片:吳振鋒,男,商丘市農業農村局駐民權縣北關鎮劉樓村第一書記。2016年,吳振鋒來到非常偏遠的民權縣北關鎮劉樓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轉眼已有5年,如今的劉樓村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決心以產業振興帶動脫貧致富的工作模式,帶領貧困戶致富增收,積極引導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圍繞冬棗、山藥等特色種植做文章……」吳振鋒在駐村日記中這樣寫道。吳振鋒和村兩委班子商議,決心先大力發展冬棗種植,引導棗農抱團致富,實現冬棗產業融合發展。
  • 駐村第一書記|肖政委:「金鑰匙」打開致富門
    人物名片:肖政委,男,在夏邑縣交通運輸局工作,於2016年5月任職太平鎮劉花園村駐村第一書記。譚東德看著地裡的辣椒高興地說:「我之前種地一畝能收入千把塊錢,自從肖書記來了之後,鼓勵我轉型種植8424西瓜和辣椒,給我們請農業技術專家,讓我學習技術,還給我提供4000塊錢的到戶增收資金,加上我借一部分錢在2016年底建了四個大棚,2017年初開始種植8424西瓜和辣椒,一年淨收入30000多塊錢,2019年我又增加了兩個棚。
  • 土城子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高宏宇:植根脫貧熱土奉獻扶貧真情
    內蒙古青城融媒網(記者高申)個子不高,鄉音濃重,一副忙忙碌碌的樣子,這就是烏蘭察布市自來水公司駐集寧區白海子鎮土城子村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高宏宇給人的第一印象。兩年來,這個自來水公司的基層幹部,在集寧區這個偏僻的小山村,用苦幹、實幹的務實精神,俯下身子紮根基層、為民解憂,一件件、一樁樁真情幫扶的事跡如涓涓細流溫潤著百姓的心田。提起高宏宇,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高書記辦事公道,心裡裝著百姓,村民們信服他」。
  • 吉林琿春市密江鄉下窪子村:冷水魚遊出小村脫貧致富路
    吉林琿春市密江鄉下窪子村:冷水魚遊出小村脫貧致富路2020-12-23 16:5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吉林網        瀏覽量: 700 次 我要評論12月22日,「全面小康&nbsp幸福延邊」2020網絡媒體延邊行活動成員來到密江鄉下窪子村,探訪村子如何依託自然資源,走出不同尋常的致富路。走進村裡的冷水魚養殖基地,入眼的就是許多養魚的池子,魚兒有深紅色的、淺金色的……池中的魚兒一點兒也不怕生人,忽而分散開來遊向遠處,忽而聚成一堆慢慢遊動著,來來往往,好像在和大家逗樂。
  • 金書記的「金鑰匙」——記中國電信福建公司駐松溪巖後村第一書記...
    2018年底,福建省級重點貧困村——南平市松谿縣河東鄉巖後村,順利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多虧我們村裡來了個金書記,用三把『金鑰匙』打開了我們的脫貧路」巖後村村主任賴鎔思自豪地道出脫貧的原因。這位金書記就是扶貧駐村第一書記——金時恆,他是中國電信福建公司的優秀業務骨幹。
  • 「我的扶貧故事」敖海江:駐村的日子,櫛風沐雨助脫貧
    駐村的日子,一晃就是三年。 儘管家有年邁父母和幼子,2017年7月,作為共產黨員的我義無反顧地投入脫貧攻堅的工作中,成為了鎮寧自治縣馬廠鎮八河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進村第一天,我看到的遠比想像的差,八河村地少,人均收入低,如何團結村支兩委、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大難題。 初來乍到,我與村支兩委交流溝通,要儘快了解村情民情。八河村有5個自然寨,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全部走了一遍,生產生活、家庭人口、家庭收入等,家家戶戶我都記下來,是要做到心中有數。
  • 沂源縣悅莊鎮東鮑莊村駐村工作隊員田振國:緊鑼密鼓搞規劃 扎紮實...
    「這兒是侯順成家,那兒是馬西華家,小河南邊住著貧困戶徐佔文家,小河北邊那戶是竇榮坦家,他家門口有個小花園,特別漂亮……」駐村工作隊員田振國對村裡的情況了如指掌。1975年出生於河南省一個農村家庭的田振國,1993年入伍參軍,在部隊一幹就是十年,轉業後分配到淄博市城鄉住房建設局。
  • 基於角色理論的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實踐困境分析
    黨的十八大以來, 全國共選派19.5萬名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 (1) , 從中央、省、市陸續印發加強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的專門文件的內容上看, 駐村第一書記選拔要求是「政治素質好、工作作風實、綜合能力強」的優秀年輕幹部和後備幹部, 第一書記在鄉鎮黨委的領導和指導下, 依靠村黨組織、帶領村 以2015年發布的《關於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為標誌
  • 白銀市局駐坡裡村第一書記邵清軍:以釘釘子精神幫扶到底
    村民看到邵清軍,會像看到鄰家大哥一樣,高興地和他打招呼、嘮家常……  邵清軍在坡裡村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已有4年。截至2019年底,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坡裡村人均年收入7000-8000元,實現整村脫貧。談起最初入村見到的情景,他記憶猶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村路,低矮的黃土房,和尚頭一般光禿禿的山。那一夜,邵清軍輾轉反側。他知道,想要拔掉窮根、摘掉貧困帽,找準切入點是關鍵。於是在駐村第一天,他就開啟了和村民「套近乎」的模式。
  • 銅川駐村第一書記: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踐行初心使命
    第一書記沒有出徵動員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們在春節假期主動離開了家,在親人的牽掛中義無反顧的踏上徵程,積極帶領村「兩委」認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耀州區瑤曲鎮教場坪村第一書記李浩(左)、宜君縣五裡鎮星星坡村第一書記甫鵬(右)離家奔赴所駐村。
  • 研究無花果、給土豆代言……來康康駐村「第一書記」扶貧那些事兒
    ,第一次研究種植無花果,帶領社員們收穫了第一筆種植分紅收益,在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駐巴南區二聖鎮幸福村第一書記廖從偉眼中,扶貧經歷中有太多的平生「第一次」。 劉鋼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八家戶地區檢察院檢察長,也是阿克蘇地區拜城縣賽裡木鎮硝爾買裡村第一書記。 2017年,劉鋼來到了距離單位800公裡遠的硝爾買裡村,參加「訪惠聚」駐村工作,並擔任駐村工作隊副隊長。2018年起,劉鋼走馬上任駐村工作隊隊長、硝爾買裡村第一書記。
  • 扶貧路上,仁化各駐村第一書記這樣做
    俯下身、沉下心,當好群眾脫貧致富的「領路人」;紮根農村,不出成績絕不收兵,仁化各駐村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向百姓交出了一張張合格的答卷。近日,仁化縣融媒體中心記者走近這些駐村書記,了解他們的扶貧故事。勇當防疫一線「先行軍」珠影集團駐仁化縣周田鎮較坑村第一書記葉天明,年前就一直關注疫情的發展,同時思考較坑村要如何採取防控措施,應當怎麼去開展工作。
  • 新蔡縣南湖街道沈莊駐村第一書記張玖鋒「我的青春在扶貧」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彬 通訊員 梅澤華)2020年12月21日,新蔡縣南湖街道舉辦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會上縣紀委派駐南湖街道沈莊任駐村第一書記張玖鋒做了主題「我的青春在扶貧」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