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朵朵去年剛上初一,原本在小學成績還算優異的她,期末考試居然掛了好幾門課,這可把她的父母急壞了,兄嫂讓我一起幫忙想想辦法。
這才知道,原來孩子的語、數、英三門課成績依然優秀,只是因為小升初後,多了很多孩子聲稱的「要考試的副課」,這些將來也會納入中考成績的科目絲毫沒有引起她的重視,還以為跟小學的品德與社會、科學一樣,只是上課認真聽講、課下完成作業、考試前再突擊就夠了,平時一點兒都沒有花費精力和時間去整理歸納,等到要期末考試了,突然發現知識點太多太碎,根本來不及記。
據朵朵說,班上有一半的同學成績都不理想,那些考的好的,無非是自小就喜歡相關知識,所以考試的時候佔個便宜罷了。
就連班主任老師也說,小升初有很長一段適應期這很常見,如何儘快適應這一過渡階段很重要。
那麼,怎樣幫助孩子拼湊這些紛雜零碎的知識點,搭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呢?
首先,要讓孩子擁有邏輯思維的能力,只有具備了邏輯思維的能力,在面對這些知識點的時候看見的才不是一個又一個零碎的小點,而是一個大知識框架下的一個又一個分支。
邏輯思維能力並不是天生,而需要父母后天的培養,今天就向大家推薦一本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親子互動書籍《親子摺疊筆記》。
01什麼是《親子摺疊筆記》
摺疊筆記是一種讓孩子親手做手工的筆記形式,通過對彩紙的剪貼和摺疊來學習知識。
相較於傳統筆記灌輸式的教育方式,摺疊筆記讓孩子主動參與製作,自主歸納總結,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再由色彩絢麗、構思巧妙的手工製品呈現出來,令人印象深刻,回顧知識時一目了然,是一種參與高、互動演練性強的沉浸式主動形學習方式,在歐美的中小學和家庭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
02育兒達人、筆記和手繪達人Misa
作者Misa老師,是一位旅居海外的育兒達人、筆記和手繪達人,目前任教於西班牙馬拉加中文學校,將中西教育模式融會貫通,擅長以生動的視覺表達進行兒童啟蒙教育。
在多個線上平臺開發「高效趣味學習筆記」、「跟Misa學視覺筆記」、「職場視覺引導」等系列課程。
03摺疊筆記如何幫助孩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朋友的孩子上幼兒園大班了,公立幼兒園搖號沒有搖中後,夫妻倆一咬牙給孩子花高價上了當地比較好的私立幼兒園,前幾天他讓我推薦幾本學習思維導圖的書給他,說是孩子有一個暑期大作業需要畫思維導圖,他自己還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呢,急需惡補一下知識點。
我們也不知該說現代的幼兒教育是緊跟時代潮流,還是有些拔苗助長,但就摺疊筆記對比思維導圖來說,摺疊筆記的方法會更適合孩子運用和掌握。
原因有三點:
1.直觀、生動、有趣味
摺疊筆記=文字/圖形+色彩+手工+親子互動
不同於傳統的筆記或思維導圖,摺疊筆記通常會搭配與主題相關的卡通圖形,並加以遊戲化的設置,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看到生動好玩並且色彩鮮豔的圖形,配以互動的形式,讓枯燥的知識點變得直觀生動、有趣味。
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思考,在遊戲中記憶。
從視覺、感官和參與度幾方面潛移默化的提高孩子的知識儲備和動手能力。
同時,父母也能夠有很高的參與度,從一起購買彩紙、彩筆,到構思、繪畫、裁剪,讓親子生活變得有趣有意義,也是摺疊筆記在為孩子帶來知識和快樂以外的加分項。
2.左腦右腦齊開動
左腦決定人的邏輯思維,即語言、判斷、分類、推理、書寫等偏理性的一面;而右腦傾向於形象思維,是創造力的源泉,包括想像力、創造力、美術、音樂、靈感等偏乾性的內容。
在製作摺疊筆記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要理解知識點,還需要塗塗畫畫、剪剪貼貼、折摺疊疊,將知識用手工的方式表現出來,是一個全腦運轉和開發的過程。
3.個性化——拋開標準答案,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
對摺疊筆記的製作,即使孩子們面對的是同一個題目,每一個孩子做出的摺疊筆記也是不同的。
它們會呈現不同的內容、不同的摺疊方式、不同的布局結構和不同的圖案配色,每一個不同都是孩子獨一無二的特性體現。
摺疊筆記不僅是追求孩子邏輯思維的培養,更注重孩子的個性化發展。
拋開標準答案,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這是我覺得《親子摺疊筆記》這本書最棒的一個教育理念。
04那麼,如何製作摺疊筆記呢?
主要工具:彩紙,彩筆,雙面膠,剪刀,筆記本,雙腳釘和魔術貼。
主要的製作流程包括:①確定主題——②搜集資料——③設計布局——④動手操作——⑤互動演示。
①確定主題
摺疊筆記的主題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與課程來確定,筆記可一定程度上,用摺疊筆記的方式輔助孩子的學校課程學習,比如地理課上的「太陽系八大行星」、「地球的內部結構」,數學課上的加減乘除、「九九乘法表」等。
摺疊筆記的主題還可以根據生活常識來確定,比如「樹的四季變化」、「人的身體構造」、「洗手的步驟」等。
②搜集資料
摺疊筆記的資料可以根據確定的主題進行挑選,在搜集資料的時候,可以先讓孩子獨立完成,再由家長進行補充。
搜集資料是一個充分學習的過程,之後的摺疊筆記製作也許不會用上所有的資料,但搜集的這個過程和之後資料篩選的過程都能夠很好的鍛鍊孩子歸納總結的能力。
③設計布局
孩子在設計布局時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在摺疊筆記中設計一些自己喜歡的元素,如宇宙飛船、公園裡的小動物。
《親子摺疊筆記》這本書中介紹了很多種摺疊筆記的製作方式,如開合式、抽拉式、手風琴式、口袋式、拼圖式、拼貼式、拼貼式、卡片式、轉盤式、立體式等,在設計布局這一塊,父母儘量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維去限制孩子發揮的空間,讓孩子自己決定用哪一種方式表現相關的主題。
如果有改進的意見,也等孩子做完之後向你展示時,再溫和與他/她交流自己的想法,但不必強制孩子採納。
④動手操作
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用彩紙畫出或者列印出模板,模板可以是空白模板,可以是有主題內容的模板,這取決於孩子的動手能力、年紀、以及計劃完成耗時等。
⑤互動演示。
在完成摺疊筆記之後,讓孩子充當小老師,為你講解今天的摺疊筆記的知識點,以及製作思路,
在單個的摺疊筆記完成後,可以統一貼在一個筆記本上,做出一本屬於自己的獨特而有趣的摺疊筆記。
無論是以後自己翻閱,還是向別的小朋友展示,都能讓孩子溫故知新。
暑假就要來了,疫情尚未結束,人多的地方要少去。
陪孩子在家一起做《親子摺疊筆記》,邊玩邊學!
邏輯思維、動手能力,《親子摺疊筆記》拼湊小腦瓜裡的知識碎片,幫孩子搭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魚果Jade,和我一起讀書。
今天也要加油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