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的雷區丨解析一段感情消亡的過程

2020-12-16 扎南說情感

這幾天接了不少諮詢,我在想是不是因為520這個節日,激發了矛盾。因為大多數找我諮詢的人,都是因為520發紅包的問題鬧了彆扭,從而引發了爭吵。

不得不再次感嘆,在親密關係中,好的感情百裡挑一,糟糕的感情千篇一律。因為520紅包問題找我諮詢的人裡面,大部分都是長久積累的怨氣,在這個日子裡爆發了。

今天我就來說說,一段感情消亡的過程。給大家劃分一下雷區,以後注意別踩雷。

階段1:忽視溝通邀請

親密關係中,伴侶會不斷通過語言表達和行為向對方尋求支持和理解,這個行為被稱之為溝通邀請。多半是一些小事情,如:能幫我拿一下包包嗎?幫我遞下水杯~一次無聊的傾訴等。

有時候這些溝通邀請並不會特別明顯,甚至會顯得無關重要。所以會特別容易被忽視。很多男生在這一步踩了雷區,覺得一些無關重要的事情不必要在意。

女生為什麼那麼在意細節,正是這些無數的細節,構成了她對你的信任。對方每一次發起的溝通邀請,都被忽視。從沒有人會意識到這些無聊瑣事,對親密關係會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階段2:演變成舊帳

我跟女朋友相處初期階段時,就遇到過這些時刻,她跟我聊天時,我總是心不在焉地玩手機。這就是一個忽視溝通邀請的典型案例。後來她生氣了,我們也爭吵了。

雖然第二天和好,但是問題本身並沒有被解決,我既沒有道歉,問題也沒有改善。「床頭打架床尾和」這個【和】的前提是,你們的矛盾已經解決了,否則只能是「床頭打架,日後算帳」。

階段1中的每一次忽視,都將演變成階段2中「舊帳」。積累一兩個舊帳,並不會對你們的關係造成多大的困擾。然而溝通邀請這種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如果沒有相處經驗,註定會積累大量的舊帳。

階段3:蔡格尼克效應

蔡格尼克效應是指,我們對那些「未完成事項」的記憶力,要比對那些已完成和終止的事件的強約兩倍。

簡單點說,就是如果你們吵架的當天,有人能夠道歉,然後解決這次吵架的矛盾,那麼這次吵架就會慢慢被你們忘記了。

但是如果這次吵架沒有人道歉,也沒有人主動去解決問題。抱著「睡醒一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心態。這麼這次吵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會長久地陪伴在你們關係當中,並且會隨著新一輪吵架,然後將它再次激活。也就是翻舊帳。

階段4:形成消極信念

到了這個階段,最典型的現象是,無論你做任何事情,對方都能挑出你的毛病來,會莫名背上各種莫須有罪名。好比你只是讓對方幫你拿一個衣架,對方也會暴跳如雷地喊,天天就知道讓我幹活!!然而你只是讓她遞給你一個衣架而已。

我接過一個諮詢中就有這個現象,男生每一次開電腦時,女生都會很煩躁地說,天天就知道打遊戲?即使這個男生只是想開電腦加班寫周報。而女生之所以會形成如此消極的信念,正是因為男生之前顧著玩遊戲,從來不做家務。

這個心理演變過程有點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邏輯差不多。長期的忽視過程,讓女生形成了「開電腦=玩遊戲」的信念,從此只要男生開電腦,無論是為了什麼?女生都會覺得他又要玩遊戲了。有一句話很好地解釋這個情況:不是事情本身使你不快樂,是你對事情的看法使你不快樂。

階段5:報復性破壞

隨著【舊帳】的增加,負面情緒的影響,消極信念的形成,多個元素共同作用下,這個時候伴侶就會進入一種消極的相處模式中。會出現一些攻擊性語言,比如批評,蔑視。

批評:「你天天就知道玩遊戲,人都要毀掉了」蔑視:「你這叫洗碗?越搞越壞,還是讓我來吧!」

我們判定一段感情還有沒有繼續下去的可能性,有一個標準是,伴侶雙方是否還能正常地溝通。很明顯,一旦進入這種消極的相處模式中,兩個人是無法正常溝通。

每一次嘗試溝通都會演變成一次劇烈的爭吵。

最終信任丟失,陷入對立狀態

這個時候,感情已經是接近消亡的狀態了。信任這種東西已經不存在於你們的關係當中,你的任何行為,都會被解讀成消極的行為。這不是合適不適合的問題,再般配的人也會經歷如此階段。

相處時間短的伴侶會質疑對方的匹配度,進而放棄這段感情。相處時間長的伴侶,則會繼續嘗試溝通,雖然結果還是痛苦的爭吵。

由於老夫老妻之間的時間投入精力投入較大,並不會馬上就分手或者離婚。還是會有不捨得的情緒在其中,但是又無法承受這種負面情緒的積累。

就會無休止地陷入對立狀態中,不斷重複爭吵,持續數月甚至數年,最後到達情緒積累爆發點,然後造成毀滅性傷害。而有的人就會選擇出軌這個辦法,來宣洩自己情緒。

沒有人能夠想到,這一切的演變,都是因為無數次小事所造成。其實只要在【階段1】或者【階段2】中,進行有效溝通,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一切便都不會發生。

相關焦點

  • 親密關係解析:請問我還有機會嗎?
    很多朋友給我私信,包括我身邊的朋友有時候跟我聊天的時候都會說,「宸你寫了那麼多文章,講了那麼多課,去教大家怎麼挽回,怎麼修復一段感情,怎麼還是有那麼多的朋友說不管用挽回不了啊……」說真的其實我也頭疼,我發現很多小夥伴大道理他都懂,但是小細節難以自控。
  • 在假性親密關係中毀掉真實感情:你以為很近,其實你們很遠
    然而愛總是難以平衡要知道,人的靈魂只要沒有徹底麻木,就會渴望真正的親密。在感情中,若想執意解決假性親密關係的狀態,往往很容易陷入一種誤區,這便是我們要講的另一種病態關係Codependency(依賴共生;拖累症)。
  • 假性親密關係:在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Irrelationship)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迴避真正的在一起。你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是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付出。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建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 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在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迴避真正的在一起。你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是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付出。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建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 親密關係的三個段位,你在哪一段?
    首先,我覺得是看透了親密關係的虛幻。它就像所謂的修行或靈性成長一樣,很多人以為它們是充滿光和愛、鮮花、音樂、香氛的美妙體驗,其實,真正的修行是一個屍橫遍野、鮮血淋漓的戰場,我們不斷讓小我血淋淋地死去,自我縮減,修行永遠是一個「減」的過程,而不是「加」。
  • 假性親密關係:你們關係真的親密嗎 性知
    (Irrelationship)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迴避真正的在一起。你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是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付出。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建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 親密關係:建立真正親密關係的7個要素
    與普遍的看法相反,親密關係不是在一段關係中可以立即獲得的,它也不是長期停滯不前的。親密是一種不斷建立和發展的關係,也是一段感情擁有的東西,它或多或少的依賴於情侶之間實際付出的努力。不過親密本身並不是一個容易理解的概念,本身有很大的深度,很多人還在努力去發掘。這是有原因的,如果沒有首先建立牢固的親密關係基礎,一段關係可能會很難繼續生存或發展下去。
  • 你們的感情有多虛偽?在關係中逃避的假性親密關係
    對於這種狀況,有一個專屬名詞——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迴避真正的在一起。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建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 假性親密關係,是隱藏在感情中,最厲害的殺手
    《假性親密關係》一書的作者史秀雄,將這種情況的原因歸類為三點。首先,我們可能不夠了解自己。或者,我們也不夠了解伴侶。再不然,就是「愛無能」,沒辦法對感情關係產生全然的信任。真正的親密,要建立在「人」的基礎上。史秀雄說,「我們要清楚了解自己,哪些事情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哪些選擇和行為又跟我們的幸福指數相關,從而才能更好地,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接近理想人生。」
  • 《親密關係》:愛情竟是源於需求?親密關係的終極意義是自我成長
    《親密關係》第二章中描述了這樣的浪漫景象,然後告訴讀者:醒醒!喝酒也要吃點花生米好嗎!(不是)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背後的真正動機,其實在於需求。愛情來臨時,我們自以為的心動、付出、不顧一切,其實只是源於我們心靈深處渴望自己的需求被滿足。
  • 假性親密關係
    史秀雄在《假性親密關係》中說:周末的燭光晚餐、羞澀的牽手和初吻,情人節的玫瑰花,雪白的婚紗盛大的婚禮……這是社會對親密關係的描述,大家都會做這些事情,但並不是經歷了這些過程,兩個人的感情就會變得親密和幸福了
  • 看似親密,卻不交心?「假性親密關係」正悄悄毀掉你們的感情
    看似親密,卻不交心,是現在很多夫妻的現狀現在很多夫妻關係中,明明沒有原則性矛盾,卻總有一人身心俱疲,感覺壓根走不到對方心裡去,這種「看似親密,卻不交心」的關係,心理學中有個專業的名詞解釋它:假性親密關係。
  • 人生中的停滯感,是如何毀掉一段親密關係的
    文:羅近月公眾號:心情港灣(hxqydyl)我原以為失去一段摯愛的情感,最讓人心痛的是不能再擁有,當我聽到很多親密關係的故事後,得出的結論卻讓我無比意外。說到底,感情的失敗讓人痛心的不是事實,不是現狀的艱難,而是我們無法放過自己因停止成長所愧對自己的期望。張惠妹《記得》中唱到:誰會記得愛情發生變化的樣子,我和你的眼中,看見了不同的天空。當我和很多人去回顧:一段美好的親密關係開始發生變化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總會有一些窺見端倪的地方。
  • 親密關係太痛苦:親密關係不是「變相傷害」,別讓愛「過度激情」
    其實有很多人明明相愛,是卻沒有走到最後,並不是因為相處難,而是這段親密關系所帶來的感覺太痛苦了,相處成為了一種傷害。這讓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親密關係,明明是這世界上最為安全的一種關係,為什麼最終形成了互相傷害的局面,難道一段親密關係當中就必然要有傷害嗎?其實並不是必然!
  • 假性親密關係:看看你們是真愛嗎?
    通俗而言,在感情世界裡,雙方彼此迎合,但是又建立起一種保護機制,去逃避在彼此變親密的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傷害和其他不確定因素,所以兩人即使每天在一起,也會感覺心裡有距離。 看過《無問西東》電影的人是否還記得那對夫妻:老師許伯常和師母劉淑芬。
  • 人類圖|親密關係|浪漫愛情、婚姻和親密關係的區分「房鼎容原創」
    這些天受邀坐客一個兩性關係的論壇,這一期主要是關於離婚人士。大家眾說紛紜,呈現出婚姻及兩性關係的面面觀,我稍稍為大家做了梳理和區分、做個分享。兩性關係有一個核心的問題,大家常常沒有搞清楚,就是浪漫愛情不等於親密關係,也不等於婚姻。
  • 被「假性親密關係」毀掉的中國式婚姻
    莉莉的這些話,讓我想到了心理諮詢師史秀雄的《假性親密關係》。書中有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中國夫妻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親密。婚姻,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朋友小麗跟丈夫很長一段時間感情都很不順,尤其在婚後。丈夫覺得她太獨立。前些天,她出差回到深圳,已經是凌晨2點。但是她沒有告訴丈夫,而是自己拖著疲憊的身軀打車回家。
  •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這些內在固定的變化,讓我們在不建立假性親密關係的情況下,無法與人建立聯繫。偏離刻板的人際關係模式,會引發讓人無法承受的焦慮,這趨勢雙方只能通過假性親密關係來保護自己。心理學家認為,在這樣的關係中,雙方陷入到一種「感情僵局」中,特別是處於愛情關係中,雙方都無法擺脫這種困境,最初是因為這樣不變的行為模式讓他們感到安全,而最終雙方一直呆在這種僵局中,是因為這變成他們能承受的所有了。雙方共同達成的協議,為雙方表達真實的自己設立了一個,無法逾越的屏障。
  • 「假性親密關係」的五個潛在表現
    婚內孤獨,也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假性親密關係」,簡單來說,就是:看似親密,實則不熟。這種情況,並非是彼此不愛了,而是缺乏愛與被愛的能力,不懂如何去表達和展示愛。不同於出軌的直截了當,它更像是一種慢性病,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腐蝕彼此之間的感情,最後還可能會錯失愛的人。那麼在婚姻中,有哪些「假性親密關係」的表現呢?1.
  • 怎樣的才是假性親密關係呢?
    發現你在親密關係中的固定模式:比如,你是否在內心中就承認,「任何的伴侶都是靠不住的,Ta註定會拋棄我、傷害我」,所以你從沒有信任過他人,也沒有給他人信任自己的機會?或是你潛意識地選擇了肯定會拋棄你、傷害你的那種伴侶,來強化這種模式?你需要認識到,這種固定模式是非理性的,並不是所有的感情都會傷害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