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 家有電飯煲,三杯雞也可以做

2021-02-16 Yishion以純鄭州

主料:

雞1隻

輔料:

油1杯、酒1杯、醬油1杯、姜3片、紅蔥頭2個、白糖少許

2. 肚子裡面也要抹汁,最後將醃汁裡面的姜蔥塞到雞的肚子裡。放置1~2小時或更長時間,使其醃入味1. 將一杯油一杯酒一杯醬油,加上全部配料放置碗內,攪拌勻成醃汁

3. 把醃好的雞放入電飯煲內,再淋上少許醃汁

4. 蓋好鍋蓋按煮飯鍵

5. 西施煲和老式電飯煲不同,不是馬上跳閘的,烹飪的時間較長,烹飪期間我們要不時的給雞翻身,以便其受熱及上色均勻。這個時候,已經能聞到香味啦~~~煮飯程序結束後,讓它繼續悶一會兒,就可以出鍋啦~~~


小貼士

1、「三杯雞」強調的就是「三杯」,即一杯花生油,一杯白酒(米酒),一杯醬油(生抽3:老抽1),「三杯」的分量以抹完雞的全身及裡面後,尚餘少量醃汁為準。

2、配入一點白糖可以提鮮,為了讓雞肉更鮮甜,除此之外不需要再加其他調味料了。但是,各人的口味不同,所以你也可以完全按自己的需要加入少許鹽、味精、雞精.等,甚至喜歡吃辣同學可以加入辣椒或辣椒粉。

3、我這裡用的是整隻雞,但你也可以用雞腿、雞翅或雞的任何部位,也可以剁成塊再醃製和烹飪,但是整隻象烤雞一樣端出來,我絕對有信心讓吃客們驚嘆!

4、用電飯煲烹飪三杯雞,是不用放水的,只需要倒入少許醃汁即可。有同學擔心雞肉會糊,其實一方面,雞肉在烹飪過程中是會逼出水和油分的;其二,電飯煲是會自動跳閘的,如果鍋內過幹,電飯煲就自己進入保溫狀態了;其三,如果用的是內有塗層的電飯煲,就更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即使是用老式的沒塗層的煲也不怕,我小時候就是吃那種的,雞皮焦焦香香的也很特別哦:)。

5、整個烹飪程序就是按煮飯鍵一次,待煮飯程序完成後,稍悶一會兒就可以出鍋了。為了讓雞肉均勻受熱和顏色更加靚,在烹飪其間是要給開蓋雞翻身兩三次,再蓋蓋繼

以上內容源自網絡

聯繫我們

好文分享


不管你在哪裡讀到有知識價值的好文章,請記得隨手發給樂仔。

投稿到樂仔公眾郵箱:

lezaiyue@163.com

好的文章與大家一起分享。投稿煩請您準確核實文章原作者姓名及文章出處,並請儘量提供作者聯繫方式,協助我們與作者取得聯繫,謝謝!

相關焦點

  • 電飯煲做三杯雞 快來圍觀
    ——【電飯煲做三杯雞】——by 小懶肉嫩皮滑,香濃美味,下飯下酒皆宜。
  • 電飯煲做三杯雞
    電飯煲做三杯雞簡介肉嫩皮滑,香濃美味,下飯下酒皆宜。
  • 啤酒三杯雞,有一股啤酒的香味,很下飯
    啤酒三杯雞By 小小多和包子關於三杯雞這道菜的說法有兩個版本,一個說是江西菜,一個說是臺灣菜。但是我很小的時候,我媽就做過三杯雞,而且對於江西人來說,做飯基本是不會放糖的,並且還有辣椒是必不可少的。不管外面怎麼吵吵三杯雞是哪哪的,江西人堅持是自己的。今天我給大家帶來啤酒版的三杯雞,有一股啤酒特有的香味。原料:三黃雞、姜、大蒜、幹辣椒、菜籽油、啤酒、芝麻油、鹽。
  •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99%的人都不知道!
    作為吃貨,沒有不知道三杯雞的,但是究竟為什麼叫三杯雞,卻很少有人知道,今天小公舉就來給大家講講關於
  • 臺灣三杯雞,不同於江西三杯雞的是,有九層塔的加持
    但真正成就臺灣三杯雞名揚四海的是一味特殊的香料——九層塔。九層塔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羅勒, 西方稱為羅勒,本土栽培為九層塔。羅勒容易移植,變種極多,不同的羅勒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所開的花都為九層。所謂「橘化為枳」,西方的羅勒和東方的九層塔在各自的土壤上栽培,所獲得的味道是有差別的,所以臺灣三杯雞非得用本土的九層塔,也就是紅骨羅勒或白骨羅勒不可!九層塔有一股濃烈的八角茴香味,它的加持,直接讓三杯雞的味道升華。
  • 三杯雞中的「三杯」到底是哪3杯?自己做正宗「臺式三杯雞」,甩臺菜館一百條街!
    ,有句話叫「不會做三杯雞的不是正宗臺菜館」,足見三杯雞在臺菜中的地位。關於三杯雞,問題肯定集中在「三杯」上,到底是哪三杯?三杯雞中的「三杯」指的是:1杯香油、1杯醬油、1杯米酒。那另一個問題會在:「臺式」上,為啥強調「臺式三杯雞」,有什麼不同?臺式三杯雞與普通三杯雞的區別就是需要加入九層塔(羅勒)來增加一種清新的綠草香味。
  •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呢?
    看我整日整日循環養雞的歌,有人挖苦我說,「回家養雞不如吃雞。」雖然沒什麼道理,但是聽起來毫無違和感。為了表示對養雞的支持,花吃姐姐決定做一道「雞」料理——人見人愛的三杯雞!三杯雞為啥叫三杯雞呢?三杯雞到底有哪三杯?
  • 「三杯雞」是哪3杯?江西特色菜這樣做就很好吃了
    很多人都喜歡吃雞肉,雞肉的做法各種各樣,有不同的口味和味道。說道三杯雞可能大家會立刻想到那種醇香四溢的味道。這道菜很多人都以為是臺式菜,其實它卻是一道地道的江西特色菜。做三杯雞到底需要哪些調料和步驟?首先最重要的看名字就知道了,是三杯東西。
  • 三杯雞是哪三杯?主廚露臉啦
    ●●三杯雞便當●●
  • 做雞肉有了它,不用九層塔,也能輕鬆做出超級好吃的「三杯雞」
    但是有了家樂的「臺式三杯汁調味料」,就不愁做不出來這道美味菜餚了。它裡面有現成的「九層塔調味包」,做起來真的特別的輕鬆簡單,味道也很贊哦!三杯雞的用料:雞腿肉500克、家樂臺式三杯汁調味料1包、料酒1湯勺、姜3大片、洋蔥半個、蒜4瓣、清水100克三杯雞的做法:步驟1提前準備好主要食材,雞腿肉洗淨,切塊。
  • 懶人在家也能自制的美味三杯雞.
    有夢就去追,莫等閒,留著哈喇子,空悲切!雞腿洗淨,質地不錯,極盡新鮮,不如順手再做一份照燒雞腿飯如何。剛要改道,猛然想起不對,洒家正是減肥期間,不敢吃主食,況且店家都已經把雞腿剁好了。還是一心一意做三杯雞吧。把雞腿冷水下鍋焯一遍,焯的時候水裡放鹽和料酒。浮沫和雜質還真不少。
  • 三杯雞、兩杯雞、半杯雞
    江西老表們口重,食材本身是六個月大的嫩雞,肉軟、無渣,但口味很淡,不如老母雞來得香。後來我又在江西的宜春、吉安等地吃過口味不一的三杯雞,用料略有區別,但奇怪的是,在無辣不歡的江西,三杯雞居然無一例外地吃不出辣味。濃儼、略帶甜口,才是標配。
  • 「不加水不加鹽」做著超級簡單的【三杯雞】,好吃的沒治了
    每次跟朋友去茶餐廳吃飯,她們點過的最多的一道菜就是三杯雞,但各家餐廳做的口味良莠不齊,價格還挺貴,我餃著吧,像三杯雞做起來這麼簡單的菜,咱就別非得去餐廳吃了,自己做吧,即便宜,又好吃,還衛生。關於三杯雞,爭論不少,最大的爭論就是這「三杯」到底指的是哪三杯,有人說是一杯糖,一杯酒,一杯香油;有人說是一杯糖,一杯醬油,一杯酒,怎麼說的都有。
  • 想要又簡單又美味的快手菜,就來做三杯雞!
    三杯雞,製作簡單、色澤誘人,味道更是沒得說。
  • 三杯雞的神秘由來,APM揭秘大探尋~
    本帖來源於一場關於「吃在何處」的腦力爭鬥快節奏的生活步伐使得我這樣的懶蟲在家吃飯的次數逐步銳減總覺得在外邊吃完飯回家就可以踏實的洗個澡進入甜甜的夢鄉了免去了超市採買、回家爆火油煙、油膩膩的刷碗收拾廚房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但外食也要講究外食的品質、營養健康和配比天氣一熱,就喜歡蝸居在大型商場裡,有購物品牌有配套的電影院
  • 九叔教你做「三杯雞」,這三杯料是核心秘方!
    「臺式三杯雞」實際上最早的三杯雞是一道江西名菜,有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一道臺灣美食
  • 電飯鍋版三杯雞3步做~大吉大利,周末吃雞!
    三杯雞是很多人的心頭愛,尤其是小朋友非常喜歡味道偏甜的菜。上周在家嘗試了用電飯鍋這個神器做這道菜,非常成功!第一次做,用的是普通食用油和白酒,還加了一些可樂。之後跟朋友們討論完,優化了一版配方,味道更正宗。另外,電飯鍋做三杯雞也只要3步哦~超輕鬆做大菜,你也可以的!大吉大利,周末吃雞!
  • 深夜食堂 ▏三杯雞、壽司和蜜藕
    決定用它做個三杯雞。三杯雞很簡單,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一杯香油,倘若缺了九層塔,那就說明都不是了。三杯雞,全程不需要加一點水,琺瑯鍋或砂鍋受熱均勻,且鎖水好,雞肉裡的水分慢慢出來,米酒和九層塔的香味卻慢慢滲入,而雞皮的油脂讓雞肉不顯柴,而冰糖收汁後的糖色,讓一切變得更加美好。味道,總在不經意間轉化,我喜歡。就像女兒超級愛吃這份三杯雞一樣。
  • 何日君再來下廚 之 三杯雞
    食堂的菜一向豐盛又美味,最近有道菜吃到三分之一才認出來這居然是三杯雞,作為臺灣菜代表卻有江浙做羹才會勾的濃芡,這不是我心中的三杯雞。
  • 大廚寶典 正宗三杯雞製作解密(香港名廚秘籍)
    據傳,萬載縣城康樂城郊,有姐弟二人相依為命。有一年大旱引發饑荒,弟弟提出,與其在家坐以待斃,不如外出謀生。他離家那天,姐姐把家中僅剩的一隻三黃雞殺了燒好,為之送行。窮家也找不出什麼調料,就把櫥裡僅剩的食油、醬油、酒,同雞塊一起放在砂鍋裡燒燜。一個時辰過去了,不想滿屋濃香撲鼻,吃來鮮美無比。後來,弟弟流落到寧都縣城,在一家飲食店幫工,東家見他做事勤勉,為人誠實,就招為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