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
六根,是指生理學的全部範圍。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論者,也不是唯心論者,更不是唯神論者,乃是主張因緣和合的緣生論者。
從六根接觸六塵而產生的判別力與記憶力上說,稱為六識。如果沒有六識而僅有六根與六塵,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屍,所以,六識是六根的操縱者,六根是六識用來接觸六塵的工具。
《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指眼睛能夠看見的就是色。同理,耳朵能聽到的就是聲,鼻子能聞到的就是香,舌頭能嘗到的就是味,身體能夠感知的就是觸,意識能感受到就是法,這是六根對六塵。六塵是外在的,六根在我們身上,六識就是六根所感受到的一個數據。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內六賊)六根妄逐塵境,如賊劫財。「內六賊」就是指六根的貪慾。
據《雜阿含經》記載:「內有六賊,隨逐伺汝,得便當殺,汝當防護。」就是說在修行佛法的過程中,六根的貪慾最為危險,一定要防住,不然難成佛果。
六根清淨
因為六根是六識的工具,作善作惡,是六識的主張,造成善惡行為的事實,卻是在於六根的作用。人流轉於生死輪迴的苦海之中,就是六根不清淨,自從無始以來的一切罪業,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貪色、耳根貪聲、鼻根貪香、舌根貪味、身根貪細滑、意根貪樂境;有貪,也必有嗔,貪與嗔,是由無明——煩惱而來,合起來,就是『貪、嗔、痴』的三毒交加,惡多善少,永無出離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修持解脫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的三學,但是,慧的主要根源是戒與定,所以修持的入門工夫,應從身心的兩方面著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把不好的念頭修理掉,稱為修心,修心的主要工夫是禪定;把不好的行為修理掉,稱為修身,修身也可稱為修行,修身的主要工夫是持戒,持戒的目的是在守護根門,守衛保護住六根的大門,不讓壞事從六個根門之中溜進我們的心田,以致種下生死流轉的禍苗。
一個凡夫,妄想是有的,妄想是促成六根造業的導火線,佛教的戒律,就是妄想與六根之間的保險絲或滅火器,在戒律的防衛之下,六根才能漸漸地清淨,一旦到了六根清淨的程度,超凡入聖的境界,也就快要接近了。 所以外面的境界不能走心,不能著相,修行戒律很重要!
六塵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外六賊)
六塵是以眼,耳,鼻,舌,身,意為媒介,劫掠「法財」,損害修行人的善心,善行。
1,眼,眼有視覺,眼根所見的顏色和形色。眼睛所看見的色(外在物質界)。色,眼睛所看見的色(外在物質)。顏色紅黃綠藍青紫,好看的衣服,電視電影,等等。
2,耳,耳有聽覺,喜聽的聲音。聲,耳朵所聽見的聲。好聽的音樂,車水馬龍的汽車聲,大都市有人來人往的嘈雜聲等等。
3,鼻,鼻有嗅覺,鼻根所嗅的香臭。香,鼻子所聞到的香,臭,刺鼻等等
4,舌,舌有味覺,舌根所嘗的味道。味,舌頭所嘗到的味。酸甜苦辣鹹。
5,身,身有感觸,身根所觸的粗細冷熱與溼滑等。身體所感受的觸。身體穿衣服,穿鞋子,戴帽子都要很舒服,坐凳子要坐得很舒服,床要睡得很舒服,我們擊掌,擁抱,握手都是觸。
6,意,是心與物的媒介,意根思想的稱為『法』,就是法,法就是講法,要讓人們開心。六根是什麼呢?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防備六賊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防備六賊。學佛人要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妄想,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往心裡去。不著相,這是智慧。
如果相反,六道輪迴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妄想造成的六道輪迴。
如果不執著,六道就不見了,六道輪迴沒有了。
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是四聖法界,四聖法界裡有分別;如果沒有分別,四聖法界就沒有了,就超越十法界了。
生實報莊嚴土;實報土裡面,實報土裡頭起心動念沒有,就是法身菩薩了。就成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