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墨家鼻祖墨子

2020-12-15 桐桐歷史解說

春秋戰國之際,滕、薛、小邾三國人才輩出。墨子,姓墨名翟,古小邾國人,約生於公元前490年,卒於公元前403年,是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學家、教育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他「不諱『賤人』身份」,常常自稱「賤人」、「鄙人」。墨子一次遊說於楚國,欲見楚惠王。楚惠王認為墨子不夠「格」,便讓屬下穆賀接見。穆賀聽墨子講了許多治國的道理以後說:「你講的道理固然很好,可是我們的楚王是天下的大王,怎麼會用賤人的主張呢?」墨子卻不在乎這些。他認為只要他的言論和行動對老百姓有利就可以了。

他「晝日諷誦習業」。到了中年以後,學習更加刻苦勤奮,經常用車載著很多書去周遊列國。

他主張「兼愛」、「非攻」,並以自己的行動「上說王公大人,次說匹夫徒步之士」。他說:「大國之攻小國,譬猶童子之為馬也。」即:大國攻擊小國,就好像是孩童們把兩手著地學作馬的樣子一樣。孩子們學馬的形狀雖然也像些,但是除了勞累之外,其他什麼也得不到。攻人之國也就是這樣,不僅是被攻的國家的農夫不得耕,婦人不得織,而他們自己國家也是男不能耕,女不能織,落得個兩敗俱傷。這正像小孩子們在地上趴著學馬的樣子。他聽到公輸盤替楚國製造攻城的器械準備去攻打宋國的消息後,置自己的生死於不顧,從魯國出發,晝夜兼程,腳磨破了撕塊衣裳裹一裹再走,趕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國都城,說服楚王放棄了攻打宋國的打算。

他還主張「節用」、「養士」。一次,墨子到了衛國以後,衛國大夫公良桓子請教說:「衛國處在亂世之秋,應該怎樣治理才是呢?」墨子說:「衛國是小國,處在齊晉兩個大國之間,就好像貧苦人家處在兩個富家之間一樣,如果學習富貴之家在衣食方面花費很多,那會貧窮破敗的更快了。現在我觀察你的家裡有許多用文彩裝飾過的車子,有許多可供餵養馬匹的豆類穀物,還有許多穿著繡花衣服的女人。如果我們把裝飾車子、餵養馬匹、刺繡衣服的費用拿來,把有才能的人供養起來,可養千人有餘。假如遇到患難,就讓數百名武士在前面迎戰,數百名武士在後面守衛,這同讓數百名婦女在左右,哪一種更安全?我認為不如(節用)養士的安全了。」

他還「尚德」,重用人才。《墨子尚賢》中有「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一天,墨子給弟子說:「古代聖明的君主之所以能夠管理好國家,是因為他們是按照德行來安排官位高低的,尊敬的是有賢德的人。即使是農民與工匠出身的『賤』人,只要有能力就舉用他。一經舉用,就給予他們較高的官位、很厚的俸祿,讓他們負責政治事務,給予他們決斷政事的權利。這是因為,官位不高,百姓就不尊敬他們;俸祿不厚,百姓就不信任他們;政令不決斷,百姓就不害怕他們。拿這三樣東西授給賢人,不是因為他們的賢德才給予賞賜的,而是希望他們把事情辦好。因此,在那時按照品德的高下就任一定的官職,按照一定的官職來處理政事,根據成績大小定賞罰,衡量功績如何定俸祿,這樣就形成了做官的不能永久顯貴,老百姓也不會永遠低賤。有賢能的就任用他,沒賢能的就罷免他,任用大家都認為好的人,排除私人之間的情感,這就是『列德而尚賢』的意思。」

墨子在提倡「強本」、「節用」、「尚賢」的同時,積極帶領他的弟子廣泛地開展了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和應用。為備城門而設計的吊橋;為探測敵兵軍情而設計的聽翁;為備戰而製造的舟、車等,是當時最先進的設備。同時,他在自然觀、力學、數學、光學等方面的創見與近代科學原理幾乎完全相同,特別是對幾何、光學的貢獻更為突出。著名學者楊向奎先生曾說:「墨子在自然學上的成就,絕不低於古希臘的科學家和哲學家,甚至高於他們。他一個人的成就,就等於整個希臘。」

現在滕州市木石鎮篤山口下有著名學者任繼愈先生手書的四個剛健遒勁的大字——墨子故裡。不遠處建有墨子紀念館。

相關焦點

  • 墨子是墨家的「巨子」嗎?
    從上述材料可知:「巨子」是墨者集團的最高領導人,為各諸侯國的「墨者」共同信奉;鉅子世代相傳,後一任鉅子由前一任巨子臨終前指定;鉅子之子犯法,與普通墨家成員同罪。墨子是墨家理論的發明者,是墨家集團的第一位首領。那麼,墨子是不是「巨子」?假若是鉅子,為什麼《墨子》中,弟子只尊稱他為「子墨子」,先秦他書無一稱他為巨子?
  • 為什麼說墨子的人格精神最偉大?墨家學派為何很快衰落?
    平心而論,墨家學派是最理想主義的學派,在他的創始人墨子身上,也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但是墨子畢竟是從儒家學派中「叛變」出來的,儒家學派注重現實、強調奮鬥的人生精神,也對墨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墨子身上,體現了三種人生精神。第一,凡事要看有沒有用。也就是說,墨家的價值觀是有用,是實際效果。
  • 簡說墨子和墨家思想
    墨子姓墨名翟,他創立的墨家與儒、道兩家共同構成中國古代三大哲學體系。而且墨子構建兼愛體系使用的術語或概念,基本上是儒者慣用的詞彙,如孝、慈、仁、義等,表明墨子基本上認同、認可儒家的價值理念,只是在具體走向上以不同的詮釋構建起自己的理論體系。但在儒者看來,墨家學說卻是邪說流布。《荀子·成相》曰:「禮樂滅息,聖人隱伏,墨術行。」不過諸子對墨家的批評卻不是針對墨子的尊天、明鬼。
  • 墨子與墨家思想簡述
    在歷史上,關於墨子這個人我們實際上知之甚少,一般而言,人們認定,墨子姓墨名翟,大約是戰國時期的魯國人,也就是在今天山東滕州。但仍舊有人說墨子本不姓墨,而是姓翟。比如,錢穆先生就認為墨子之所以叫墨子是因為他是受過墨刑的因徒,而不是因為他姓墨。還有的學者堅稱墨子是宋國人而不是魯國人。
  • 墨家創始人墨子,俠肝義膽,出身農民
    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齊爭鳴,而戰國時期有一句話「非儒即墨」能在百家爭鳴脫穎而出的墨家到底是怎樣的呢,墨家信奉一句話「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因此墨家在當時是絕對的俠義代表。墨家何以墨為名,這一切都是因為墨家是由墨子創立,墨子名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 ,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目夷後代因故由貴族被降為平民,小李有幸曾在滕州的墨子紀念館遊覽過一番,雖然都是一同各大紀念館一樣都是無關痛癢的東西,不過對他的事跡生平都有詳細的記載。
  • 華夏文明史中,墨子與墨家的思想形成
    與此截然不同的是,有這樣一個團體,他們吃粗劣的飯菜,穿粗布衣服卻奔走於列國之間,為國君排憂解難,制止戰爭,並因此而顯赫一時,它便是與儒家並立的顯學——墨家。墨子、名翟,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是哪國人,歷來就有不同的說法,比較流行的觀點認為,墨子是魯國人。另有史料說他是宋國人,曾長期生活在魯國,卻又做過宋國的大夫。
  • 《墨子》:墨家學派創始人 先秦時期
    (一)墨子其人與《墨子》其書1.墨子其人墨子名翟,魯國(一說宋國)人,一說墨非其姓,以勤勞瘩黑得號,墨家學派創始人,我國先秦時期重要思想家之一其生平事跡不詳?大約生於孔子之後,活動於戰國初期。他出身於手工業者,能製造機械,也通曉軍事,曾率同弟子們幫助宋國防禦楚國的進攻。
  • 墨子也要負責?墨家為何在歷史上徹底消失?
    墨家作為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與儒家齊名的科學幫派,其潛在實力以及技術儲備是遠遠超過當時其他學派的。墨家在春秋戰國時期,多次依靠自身實力,以及墨子的出眾口才,制止了多次殺無謂的殺伐。墨子提出的諸多觀點,也更加貼近於底層人民,所以墨家學說,很容易就在春秋戰國時期那紛亂的社會上,招收到死心塌地的以墨家觀念為人生格言的人才。
  • 先秦諸子百家之墨家墨子的傳奇一生
    在這個時期出現的文化大家更是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其中的一家很受歡迎的流派大家墨子。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宋國人。出生在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到了墨子這一代,他已經是平民。家庭的貧困和生活的艱辛讓墨子的父親懂得了下層人民的疾苦,所以在墨子很下的時候,就教育墨子要關心勞動人民,要珍惜人民的勞動成果,不能浪費。
  • 為何魯班成為木匠鼻祖,墨子卻無緣此殊榮
    世先有春秋戰國,後有三國鼎立;世先有公輸墨子之鬥技於楚,後有周瑜諸葛鬥智於赤壁。言周瑜必說諸葛,談墨子必提魯班。世先有魯班門前弄大斧,後有關公門前耍大刀。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自人類誕生有數千年之久,賢才名家輩出,良將奇士輩出。
  • 墨學創始,墨家領袖,勞苦大眾的代言人——墨子
    春秋時代,繼儒家而起的另一個重要學派是墨家。儒墨兩家在思想主張上針鋒相對,是我國思想史上出現最早的互相對立的兩大學派。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中,儒墨兩家一直都處於顯學的地位。墨家的創始人,姓墨名翟,魯國人。也有人說他宋國人。
  • 《易》不是墨家典籍為什麼會與《墨子》有關聯呢?
    《墨子》是墨家的典籍,而《易》並非墨家典籍,這兩者為什麼會有關聯呢?墨子與墨家思想學說輯著於《墨子》一書,其主要內容有所謂「墨家十論」,也就是「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命、非樂、天命、明鬼」這十項主張。《易》是概括性的說法,其歷史非常久遠。
  • 帶你了解墨子,他是墨家的創始人,思想主張非常有特點
    墨子名翟,乃是墨家的創始人,第一任墨家鉅子,相信大家在《秦時明月》中對墨家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墨子的身世一直是一個謎團,《史記》中記載他是宋國的士大夫,而《呂氏春秋》則記載他為魯國人,但也有人拿出所謂的證據說他是楚人,但墨子真正的身份早已經隨著時間長河的流逝而無法查證了。
  • 墨子與墨家,莊子與道家,究竟有何區別與聯繫
    墨子與墨家,莊子與道家,究竟有何區別與聯繫墨子,名翟,戰國時期魯國人,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出身於「賤人」,曾做過造車的工匠,後來官至宋國的大夫。相傳他早年曾「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後來他放棄儒學,自創墨家學派。現存《墨子》53篇,是研究墨子思想的基本資料。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墨子也把「兼愛」成為「仁」,但與孔子所說的「仁」有很大的差異。
  • 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居然不是中國人?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墨子,作為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毫無疑問肯定發是中國人,但是近年來有人提出質疑,那麼墨子的國籍究竟是哪裡?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時人,有人說他是宋國人,又有人說是魯陽人,還有人說他是滕國人。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在當時的百家爭鳴裡有著「非儒即墨」之稱。
  • 墨子的「黑色」哲學
    然而,有一位思想家的哲學作為先秦諸子思想基調中尤為特別的那一個,巍然屹立於先秦歷史之中,他就是墨子。「墨」是顏色詞,「墨」就是黑色。不同於其他的諸子百家均用學派理念與職能來為自身命名,墨家卻使用一種顏色為自己發聲,這個顏色也恰恰是他姓氏的色彩。
  • 千年謎團:墨家在中國為何會消失得這麼徹底?
    相較而言,墨家是新開設的專業,由墨子草創於戰國初期。 墨子早年是儒家出身,但感覺儒家那套東西不對自己的胃口,就中途退學,自行創辦了與之相對的墨家。 墨家剛起步那會兒,儒家早已聲名顯赫。墨家取巧,想借罵儒家上位。儒家作為大IP,根本懶得搭理這些小號。到了戰國中期,墨家竟然罵成了新晉網紅,人氣爆棚。
  • 墨子書院小書童
    墨子其人,非常像從現代穿越過去的人,證據一是其出身沒落貴族,但是據傳家境還可以,然而其立場始終代表廣大中下層手工業者,所以其授徒範圍極廣,並且他開創的墨家乃是一個由中下層手工業者和農民組成的組織紀律非常嚴密嚴格的團體,這樣看來可以說非常像現代的某政黨性質的組織。
  • 墨家為何能超過儒家,成為戰國第一門派?一文理清墨子十大思想!
    老子創立的道家學派,以「清靜無為道法自然」為價值觀;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提倡「仁者愛人」,強調道德修煉「內聖外王」的價值觀;而墨子則創立了墨家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的人生旨歸。墨子曾經是儒家弟子,因不滿儒家的禮樂制度和厚葬等理念,離開儒家創立了墨家學派,其影響力在短時間內急劇提升,一躍成為戰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學派,與道家弟子楊朱創立的楊朱學派並駕齊驅,成為當時的顯學。墨家為何能在諸子百家爭鳴中脫穎而出?
  • 墨子救宋:墨子與魯班鬥法
    當時墨家已經是知名學派,墨家的核心便是「兼愛非攻」。意思是有能力的人應該幫助遇到困難的人,人們兼相愛、交相利,不應該互相攻殺,最終使百姓受難。墨子是墨家學說的創始人,自然也是墨家學說最堅定的踐行者,所以,墨子聽說楚國要伐宋的消息後,立刻動身前往楚國,並派大弟子禽滑釐帶領墨家弟子去宋國幫忙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