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三亞西島4年建起17家民宿

2020-12-22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孫慧

  從西安來海南旅遊的李靜,近日跟朋友去三亞西島遊玩了兩天。他們白天在景區潛水、遊泳,看落日,夜晚去漁村裡找一家靠海的民宿住下來,再去農家樂吃海鮮,晚上就聽著海浪聲入眠。

  李靜的經歷不是個例,西島民宿正逐漸受到遊客的青睞。

  「現在有10家民宿在營業,還有7家民宿正在開展運營前的工作,準備開業。」三亞市天涯區西島社區居委會主任黎慶學說,從2015年西島居民黎小康開起西島第一家民宿後,短短4年內,西島的特色民宿越來越多。

  當前,我省提出把發展鄉村民宿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一個抓手,計劃到2021年全省建成480家特色民宿。480家特色民宿,這不是一個小數目,民宿經營者看中的是什麼資源?政府該如何扶持或引導鄉村民宿項目資本落地,產生社會經濟效益,西島或許能給人們提供一個參考的答案。

  2015年,在外打工的西島社區居民黎小康回家創業,在漁村開辦民宿「小康別苑」,有遊客來漁村住民宿,他會帶著遊客去趕海、看珊瑚石屋、講西島女民兵的故事,讓遊客深入了解漁村的生活與歷史。「小康別苑」民宿很快就火了,春節期間,一房難求,房價最高超過千元。

  「很多遊客上島後就在這裡住下來。他們喜歡從漁村漫步到景區,去潛水或者拍照、跑步,中午到市場買海鮮或者到農家樂吃海鮮,晚上就住在漁村的民宿。」黎慶學說,儘管如此,2017年前,西島的景區與漁村之間圍著一道圍牆,遊客不能自由進入漁村,村民也無法隨意進入景區,阻礙了西島的發展。

  後來,三亞市政府對西島社區進行美麗鄉村建設,對漁村的碼頭、道路、社區廣場、菜市場等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海上書房、西島文創館、女民兵展館等公共服務設施相繼建成。2017年11月,西島漁村一期建成,漁村與景區的圍牆大門正式開啟,景區和漁村資源相融合。

  在牛王島瀏覽壯闊的海天一色,到漁村老屋區撫摸珊瑚石屋牆,感受風吹雨打的歲月痕跡;在用廢棄漁船改造成的海上書房看看書,到女民兵紀念館裡聽西島女民兵保衛西島的故事。有美景、有故事的西島,吸引了更多的遊客前來住宿遊玩,甚至有遊客住下來後就變成了「西島人」。

  來自江蘇的王海港就是新來的「西島人」,2017年他隨朋友來西島遊玩,看到西島的旅遊資源豐富,人氣也越來越旺,萌生了在西島辦民宿的想法。他在西島漁村承租了一棟民房,按照漁家元素主題進行改造裝修。今年,王海港在西島的「遠方」民宿已經開業,生意還不錯。

  黎慶學介紹,漁村的建設思路是保護第一,開發第二,尤其是村裡的珊瑚石老屋,是寶貴的文化物質遺產,由政府來統一規範管理這些房屋的開發利用,「我們現在已經成立了西島旅遊協會,將會進一步加強對西島所有民宿的規範管理。」

  黎小康說,政府鼓勵西島民宿發展,在西島辦民宿,從備案建設、開門營業、營業額達到一定程度後,政府都會有相應的獎勵。民宿生意越做越好,黎小康的客房也在增多,現在家裡的兩棟別墅樓都改造成了民宿,「現在一年能有近20萬元的收入,比外出打工好很多。」

  根據海南鄉村民宿發展實施方案的目標,我省鼓勵一些市縣依託突出的旅遊資源優勢創建鄉村民宿集群。如今,不僅是三亞的西島社區、在瓊海市博鰲鎮、萬寧市興隆旅遊度假區,也逐漸呈現出民宿集群化態勢發展。

  (本報三亞10月20日電)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三亞西島社區打造美麗漁村
    到過這座小島的遊人,走進居民區,感受過海島生活的慢與暖後,將此處稱為「三亞的海上明珠」。如今這個小漁村,正在醞釀著一場新變革。  11月21日,從陝西臨潼來三亞度蜜月的李靜夫婦,日落時分坐著遊船上了島。他們在網上預訂了西島唯一的民宿「小康別苑」,老闆小康開著三輪車在碼頭迎接,一路向住地開去。穿過景區東北角的一堵鐵門圍牆後,就進入了西島社區。
  • 風情漁村引客打卡 國慶黃金周期間三亞西島民宿入住火爆
    海南日報記者 封爍 攝  聽西島女民兵的故事,逛百年珊瑚老屋,欣賞海上的日出日落,品讀漁村的歷史和文化,打卡熱門綜藝節目的拍攝地……這些,都是遊客選擇入住西島漁村民宿的理由。  「我是土生土長的西島人,我爺爺以前靠出海打魚為生,到我爸爸這一輩開起了貨船,我現在開始經營民宿。」
  • 海南日報數字報-鄉村民宿如何美出新高度
    鄉村民宿的寂靜與熱鬧  珊瑚石圍牆的斑駁記錄著時光,隨處可見的漁家元素凸顯出文化韻味……今年端午小長假,三亞西島漁村的「遠方」民宿有些熱鬧。民宿老闆符名林說,雖然沒有大景區可依靠,但潭門本身的文化旅遊資源成為民宿最大的後盾。  在自由行已成為主流的當下,遊客對旅行的需求上升到文化、社交層面,在住宿上,他們更願意選擇外觀具有鮮明特色、能與當地人交流的民宿。隨著我省鄉村旅遊的興起,形態各異的民宿在鄉村逐漸嶄露頭角。據統計,全省共有民宿556家,其中鄉村民宿145家,佔總量26%。
  • 三亞天涯區西島美麗漁村建設讓村民在家吃上「旅遊飯」
    4月29日上午,天涯區西島社區黨員、幹部聯合包點單位工作人員,在西島漁村以「五愛」(愛國、愛海南、愛家鄉、愛社區、愛家庭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一」旅遊大餐「上菜」啦
    根據去哪兒網大數據顯示,海口、三亞成為熱門目的地,多條航線經濟艙售罄或緊張。海南日報記者查詢了解到,截至目前,飛往海南的多個航班經濟艙打折機票已所剩無幾。例如4月30日北京飛往海口、上海飛往三亞、西安飛往海口的一些航班機票只剩全價票。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麗漁村,如何打造?
    ■ 本報記者 陳雪怡 羅霞  8月17日,2019年第五屆瓊海潭門趕海節開幕。
  • 三亞西島漁港:四面朝海清風來
    三亞西島漁港:四面朝海清風來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在海南,如果你想體驗和感知最有特色的漁港,那非三亞西島漁港莫屬了。其一,這個小島漁港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其二,這是海南島近岸島嶼上最具人文特色的小島漁港。  著名詩人海子有一句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冷歷史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 三亞西島怎麼玩,吃住玩全攻略帶走
    海島遊|西島遊一日遊,住三亞灣今日行程:住三亞灣碧海藍天小區,交通便利,小區門口就有公交站【碧海藍天站】乘公交車半小時到達西島站,步行300米左右到西島取票處。乘船上西島,西島一日遊,下午4點回。坐回椰林長廊看傍晚夕陽。
  • 走進三亞西島漁村裡,百年珊瑚石老屋也能改造成的優雅民宿
    西島漁村與三亞市一海之隔,西島的旅遊開發很早,但是西島漁村卻最晚被人熟知,如今的西島漁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有保存完好的西島老屋,還有原住民特色的如此生活,還有那些被改造以後煥發風採的西島民宿,今天帶你走進西島漁村,感受不一樣的漁村魅力。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6月29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布《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額度提高至每年每人10萬元,離島免稅商品種類擴大到45種,增加了電子消費品等7類消費者青睞的商品。  7月1日是該政策實施首日。雖然位於海口、三亞、博鰲三地的四家免稅店開業時間不一,但當天各店「開門營業」的氛圍是相同的——熱烈而充滿期待。
  • 海南日報數字報-景區,海南旅遊大盤中的珍珠
    文\海南日報記者 趙優  正值盛夏,瓊島依然遊客如織。  這首旋律歡快的歌曲就像是海南的一張名片,激發著人們的嚮往:一定要到這個美麗的海島看一看,一定要到天涯海角走一走。  或許正是因為「海外風光別一家」的魅力,從一開始,海南島就以一種獨特的姿態闖入中國旅遊市場。1984年,天涯海角摩崖石刻群闢為風景名勝區,作為海南島著名標誌景區正式接待中外賓客,使人們心中的「天涯情結」藉以物化載體,可以圓心中「走遍天涯海角」的夢想。
  • 海南日報數字報-薩爾薩舞三亞舞動
    文/海南日報記者 林容宇 圖/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薩爾薩舞有著濃鬱的拉美風情,你既可以是觀眾
  • 疍家漁排、海景民宿、休閒海釣……解鎖海南休閒漁業的不同「玩法」
    資料圖位於海南陵水的新村港,擁有世界一流的海水養殖基地和全國最大規模的石斑魚養殖基地。這裡居住著許多疍家人,疍家人靠打魚為生,以舟楫為家,民俗風情濃鬱。在陵水的疍家漁排品嘗當地特色海鮮是一種特別的經歷。當太陽漸漸在海平面消失,新村港變換了色彩,疍家漁排上點起了燈火,橘黃色的倒影讓海水更加多情。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三亞鼎點自行車隊奪兩金
    本報海口12月17日訊 (記者王黎剛)海南國際旅遊島自行車聯賽今天在瓊中雲湖度假村結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重點招商任務表
    ,促進傳統文化消費升級  12.在海南省內經批准的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設立演出場所經營單位  13.發展沙灘運動  14.發展賽馬運動  15.打造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  16.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  17.辦好國際體育賽事,引入一批國際一流賽事  18.引進外資在海南試點設立在本省經營的演出經紀機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發展好 瓊菜香天下
    剛剛過去的2017年,龍泉一口氣在上海開了5家店,在新加坡開了一家店。今年1月,龍泉在三亞的第四家店開業。  1993年從一家國有企業負責人任上「下海」時,符史欽也許自己都沒想到,當年他和7位朋友東拼西湊50萬元開的海鮮大排檔,有朝一日能把正宗海南食材、海南菜的大旗插到島外,插到國外。  「海南發展好,企業才會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食文化節豐富對海南美食認知
    本報海口9月8日訊 (記者葉媛媛)9月9日,由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2016海南美食文化節將在海口名門廣場拉開帷幕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產品「土味」濃 購買熱情高
    ……」10月16日,海南首個「網際網路+愛心扶貧」公益平臺——海南愛心扶貧網正式上線運營後,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數字跳動著,愛心市集的成交量不斷攀升。截至10月17日20時35分,愛心市集頁面兩天訪問數累計達41萬餘人次,產品訂單金額兩天累計突破30萬元大關,兩天的支付訂單數為2869單。  火山巖味雞、富硒黑豬肉鹹鴨蛋粽子、保亭紅毛丹、瓊中蜂蜜、北緯18度紅心火龍果、凍幹芒果乾……海南愛心扶貧網上,海南各市縣獨具特色的「土味」農產品一應俱全,新鮮上線。記者了解到,網站集中展示銷售的均為海南貧困戶或扶貧合作社生產、提供的各類產品和服務。
  • 行走 三亞西島掠影
    從三亞肖旗港碼頭到西島大約需要25分鐘。在海灣裡,一路上看到不少快艇從遊船一側快速遊過。微微的海風中,一艘艘快艇的兩翼濺起了白色的海浪。那海浪在早晨的陽光下折射著色彩斑斕的亮光。一群海鷗拍打著矯健的翅膀,忽而緊貼著海面,忽而直上雲霄,發出了「歐-歐」的清脆鳴叫。不一會兒,船兒上岸。大家有秩序地排隊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