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離開黃平縣城,20多分鐘後到了新州鎮槐花村,眼前一大片莽莽蒼蒼、植被茂密的森林,遠遠的就能能聽到「咯咯咯」的雞叫聲。 「走,帶你們去看看我可愛的蘆花雞。」
侯正紅
剛到養雞場大門,就遇到侯正紅,她迫不及待的想要帶大家去看她的「財富」。 在槐花村的綠殼蛋雞林下養殖基地裡,四處可見大大小小的蘆花雞或在林下覓食,或互相追逐打鬧,呈現出一片蓬勃生機的景象。走在硬化的水泥路上,一眼就能看見緊鄰著道路的樹林裡有很多鋼結構的房屋,像林間小別墅一樣,這就是基地為林下養殖蛋雞建造的雞棚。 「看它們的毛色,很乾淨,這就是這片乾淨樹林養育出來的雞。我們因地制宜的在這裡發展林下經濟,讓這一大片森林發揮出它蘊藏著的巨大效益。」侯正紅忙著向我們介紹到。這一片森林遠離村鎮,即便大規模養雞,對村民生活的影響也很小,這就是侯正紅才來這裡看一眼,就要選擇在這裡養殖的原因。
新州鎮槐花村林下養殖的蘆花雞
據侯正紅介紹,綠殼蛋雞基地2019年通過政府招商引資進駐黃平縣新州鎮槐花村,基地總面積一千多畝,現有圈舍200個,圈舍面積17600個平方。承擔這個項目的公司貴州正豐怡然農業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在行業內經驗豐富的企業。 「從家來這裡上班騎車只要幾分鐘,雞場開始建設的時候我就來這裡應聘了,一直幹到現在。」正在撿蛋的吳大恆說。「家裡有老人和孩子都需要照顧,所以說在這裡打工很方便。」吳大恆家是槐花橫坡移民搬遷點的,在基地負責餵養、撿蛋、消毒等工作,每個月都有固定的收入。
吳大恆正在樹林裡四處撿雞蛋
據了解,黃平縣新州鎮綠殼蛋雞林下養殖基地項目總投資920萬,基地整合自籌資金520萬,申報黃平縣2019年深度貧困村及非極貧鄉鎮項目資金400萬元,新建綠殼蛋雞養殖規模10萬羽,圈舍建設17600平方米,生產房1300平方米。10萬羽雞(90%為母雞)年可供雞蛋1800萬枚,除去種雞成本、飼料成本(玉米、麥麩、米糠、蔬菜等)、管理人工、運輸成本等費用2480萬元外,可淨收入400萬元,商品綠殼蛋雞(公雞和淘汰蛋雞)10萬羽按每隻純收入20元計算,又可淨收入200萬元,兩項合計年產值可達近3000萬元,實現淨利潤近600萬元。 整個基地項目,採取的是「公司+基地+村委會+農戶」的模式,利益聯結貧困戶200戶800餘人,實施單位按照入股扶貧資金1%分紅給村委會,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用於村集體經濟發展。同時,村集體採取勞務合作方式,通過勞務輸出參與項目建設獲取務工收入;貧困戶採取「保底分紅+效益分紅」方式利益聯結貧困戶。 「林下放養的蘆花雞下的蛋含有的鐵、鈣等微量元素的均高於普通雞蛋,而膽固醇含量比普通土雞蛋低,深受顧客喜愛。」侯正紅說。
侯正紅和飼養員正在給雞投食
目前基地存欄雞有10萬羽,已實現保底分紅20萬元,貧困戶戶均分紅1000元。侯正紅表示,公司下一步將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建一個孵化場,帶領更多群眾一起參與進來,一起增收致富。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錦燾
編輯 王琳
編審 胡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