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雞
人民網訊 文昌人飼養文昌雞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瓊人筵席以文昌雞當首」成習,素有「無雞不成宴」之說。「文昌雞、嘉積鴨、東山羊、和樂蟹」被譽為海南四大名菜,而文昌雞則位居四大名菜之首,是海南當之不愧的首盤菜。在四大名菜中,僅有文昌雞已發展為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的產業,且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成為國內惟一被國家家禽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的地方雞種,也是海南省唯一入選「國家隊」的畜禽品種,享譽海內外,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文昌雞飼養數量從2003年的2100萬隻發展到2018年的6825萬隻,出欄5105萬隻,同比增長6.1%。目前,文昌雞養殖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已成為文昌市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加強政策引導?提供科技支持
近年來,在國家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海南省委省政府和文昌市委市政府等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下,文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託,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始終把文昌雞產業作為文昌的特色農業,不斷加大發展力度,實行文昌雞標準化飼養,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管理,使文昌雞產業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和振興文昌經濟的支柱產業。
市委書記鐘鳴明多次到到文昌雞養殖基地調研,要求切實把文昌雞養殖業搞起來,成為文昌市經濟發展和老百姓致富的重要路子。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畜牧獸醫局先後制定了《文昌雞產業發展規劃》《文昌雞品種標準》《文昌雞飼養管理技術規程》《文昌雞肉產品質量要求》等地方標準,並編制《話說文昌雞》《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雞的故事》等多部書冊。通過多種平臺宣傳報導,強力打造文昌雞品牌文化,加大地理標誌使用管理和督促,充分發揮地理標誌保護和宣傳作用,提高文昌雞產品市場價值和文化價值。
培育龍頭企業?發展品牌戰略
文昌市有2488平方公裡的陸地,260多公裡的海岸線,百萬畝的海防林,文昌雞就是在這種健康的生態地理環境條件下和獨特的飼養方式形成的特色品種。多年以來,文昌雞產業薪火相傳,競相爭鳴。目前,文昌雞年出欄100萬隻以上的企業有5家,湧出了「榕籽」、「龍泉」、「潭牛」、「歌頌」、「傳味」、「永基」等多個系列著名品牌產品。
為了讓文昌雞產業的規範健康發展,文昌市實施了名牌發展戰略,重點扶持文昌旅遊酒店、文昌雞加工企業和文昌雞養殖龍頭企業的建設,充分發揮海南「無疫區」、「國際旅遊島」的優勢,加大文昌雞原產地標記和註冊商標保護力度,實行標準化飼養、產業化經營,積極推動「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文昌雞規模化養殖取得顯著成效。通過「政府推動、企業帶動、農戶互動、銀行助動、市場拉動」為抓手,強力推動「公司+農戶」飼養模式的發展。這種發展模式有利於規範化管理,降低飼養成本,有利於標準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有利於增強抗風險能力,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做大做強文昌雞產業。如今,文昌雞的提純復壯與產業化開發已初具規模,形成集種雞、孵化、育雛、育成牧養和籠養育肥、屠宰加工、市場營銷(內銷和出口)等一條龍的文昌雞產業鏈。
文昌市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文昌將繼續做強做大文昌雞產業,引領農民養殖增收,為脫貧攻堅、振興鄉村經濟做出積極貢獻,並借力海南無疫區、國際旅遊島的優勢,在國家農業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扶持下,文昌雞將越飛越遠。(符婧)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