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寧結對扶貧成功探索出東西部攜手實現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2020-12-19 國際在線

央廣網銀川12月15日消息(記者廉軍)記者15日從寧夏脫貧攻堅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經過24年的久久為功,閩寧結對扶貧成功探索出東西部攜手實現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據了解,24年來福建省先後選派11批183名援寧掛職幹部,寧夏也選派了20批344名幹部到福建掛職鍛鍊。福建幫助寧夏培訓教師上萬名,派遣教育、醫療、科技等專業技術人員2000多名;累計投入幫扶資金33億多,先後援建公路385公裡,打井窖1.5萬眼,修建高標準梯田22.9萬畝,完成危房危窯改造2000多戶,支持建設閩寧鎮和110個閩寧示範村,修建了一大批水利水保、農村電網、道路、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近60萬貧困群眾從中受益。

寧夏政府副秘書長、固原市委常委、副市長、福建援寧工作隊領隊黃水木表示,福建與寧夏「山海結盟」合力脫貧,僅在「十三五」期間,福建共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6億多元,實施1128個幫扶項目,受益貧困人口41萬人。寧夏現有5萬多人在閩穩定務工,每年獲得勞務總收入超過15億元。今年先後舉辦「閩寧出口商品塞上行」「寧夏出口商品閩上行」等一系列展示展銷活動,通過閩寧協作渠道累計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19億多元。

閩寧對口扶貧協作已經從以產業扶貧、勞務輸出、幹部選派等為主,向金融、經貿、旅遊、人文等多領域拓展;從以單向輸入為主,向互補性、雙向性、聯動性拓展,既有經濟上的互利共贏,又有人文精神上的互通共融。在新發展階段的新起點上,兩地將不斷拓展、豐富閩寧協作內容,不斷創新協作方式,廣闢協作途徑,推動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更寬領域發展,共同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

相關焦點

  • 閩寧模式,縛住「貧困」蒼龍
    他說:「閩寧鎮探索出了一條康莊大道,我們要把這個寶貴經驗向全國推廣。」六盤山所處的寧夏西海固,與甘肅定西、河西,合稱「三西」,這裡是燦爛的馬家窯文化發源地,又曾是中國最窮的地方之一。24年前,黨中央作出東西部結對幫扶戰略部署,福建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建立起對口協作關係。
  • 崑山碧江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經驗入選2020年全國東西部扶貧...
    江蘇省對口幫扶貴州省銅仁市工作隊碧江區工作組報送的案例《深化協作共建·攜手共奔小康全力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典範》入選2020年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培訓班案例,並在培訓會上作交流發言。蘇州崑山市與銅仁碧江區自2017年12月籤訂《東西部扶貧協作助力脫貧攻堅協議》以來,兩地高層互訪日趨頻繁、協作共建日益深化、幫扶成效日漸顯現,探索構建了多元化、多層次、多領域、多路徑結對幫扶新格局,助力碧江區脫貧出列和攜手奔小康。
  • 中辦 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
    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精神,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
  • 千裡攜手共逐夢——崑山·碧江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綜述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精神,時代賦予了崑山責任使命,也給予了碧江發展機遇。蘇州崑山與銅仁碧江自2017年12月籤訂《東西部幫扶協作脫貧攻堅合作協議》以來,兩地緊扣組織領導、人才交流、產業合作、園區共建、勞務協作、攜手奔小康等方面深入推進各項工作。
  • 天津東麗區與甘谷縣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
    待到今秋收穫的季節,一粒粒花椒、一顆顆蘋果、一袋袋雜糧掛麵,將搭乘天津市東麗區與天水市甘谷縣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感情線」,走出西部。這份共享的「收穫」背後,正是東麗區與甘谷縣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做出的新努力——打破「輸血式」扶貧,用市場導向實現精準扶貧。
  • 閩寧協作消費扶貧周啟動,拼多多助寧夏農民福建吃貨共享數字經濟紅利
    從「幹沙灘」變成「金沙灘」,數字經濟正全面賦能東西部協作扶貧。12月18日,「山海攜手 優品雲行」閩寧協作消費扶貧周在寧夏啟動,「寧夏優品館」消費扶貧專區同步上線。本次消費扶貧周旨在創新電商消費扶貧模式,促進東西部協作扶貧產品電商上行。
  • 閩寧對口扶貧協作中的「市場之手」——市場為媒 山海攜手譜新篇
    光明網-《光明日報》編者按在已經成功開展24年的閩寧對口扶貧協作中,閩寧雙方始終堅持把扶貧開發作為重心,把產業協作扶貧作為關鍵;始終注重發揮市場作用,讓科技、資源、產業奏出動人的和弦。在近日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中,一批批閩商弘揚「敢拼會贏」精神,助推優勢互補產業對接、增強寧夏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與「造血」能力;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手把手、面對面推廣技術,與當地農民共同培育新品種、開拓新市場,為產業扶貧打下根基。光明智庫特邀閩寧兩地企業家、科技工作者講述親歷,並請專家就如何發揮對口扶貧協作中的市場作用進行解析。
  • 天津攜手甘肅 成功開啟東西部協作電商產業節超級帶貨王大賽
    天津攜手甘肅 成功開啟東西部協作電商產業節超級帶貨王大賽 津誠所至,協作同甘。 6 月 20 日,天津市河西區攜手甘肅省「兩縣一區」開展東西部協作電商產業節超級帶貨王大賽。
  • 關於加強和完善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建議
    2016年12月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是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精神,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提出的指導性意見。
  • 跨越千裡 路橋朝天攜手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示範區
    路橋區委書記潘建華指出,今年以來,路橋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精神,緊緊圍繞市委書記陳奕君提出「把對口幫扶當作家裡事、分內事」的要求,堅持輸血與造血結合,支援與合作並舉,全力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兩地來往日益密切,合作領域持續深化,在交流結對、項目援建、產業合作、勞務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 東西部扶貧協作:演繹崆峒版《山海情》
    黨中央、國務院調整東西部扶貧協作對象後,天津市河西區結對幫扶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崆峒區,讓兩地有了更多交流的機會。從此,相距1300多公裡的兩地幹部群眾,攜手書寫脫貧攻堅的新篇章,共同描繪小康夢的同心圓,演繹了一幕幕同樣盪氣迴腸的崆峒版《山海情》。
  • 八閩情暖六盤山 閩寧共圓小康夢
    央廣網北京7月6日消息(記者廉軍 萬存靈)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東西對口協作24年來,在寧夏六盤山連片特困區,福建援助寧夏群體接續奮鬥、勇於擔當,開創了一條東西幫扶、實現共同富裕典範道路。
  • 東莞茶山:加力東西部扶貧協作,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據了解,在結對幫扶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蘇甲鄉井底村、樂居鎮新河村的基礎上,今年,茶山鎮新增與鎮雄縣以勒鎮大山村、以堡村和昭陽區樂居鎮中河村進行結對幫扶,認真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全面加力行動,助力昭通打贏脫貧攻堅戰。
  • 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深黔答卷
    引發山村巨變的是1996年中央提出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戰略決策,也得益於深圳20年來的無私幫扶。根據這一戰略部署,由深圳等四個沿海副省級城市共同幫扶貴州省,其中,深圳對口幫扶畢節市和黔南州,2013年調整為我市一對一對口幫扶畢節。 20年來,深圳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幫扶,探索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深圳模式。
  • 東西部扶貧協作·浙江擔當⑧|紹興:川越千裡 攜手戰貧
    「電商+消費扶貧」拓寬產品流通銷售渠道,「展會+消費扶貧」則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在2020年紹興市農博會上,設立東西部消費扶貧展區,在紹興黃酒博物館對口地區農特產品專櫃,開展以「精準扶貧、攜手同行」為主題的對口地區農特產品推介活動,掀起消費扶貧新一輪熱潮。
  • 臨安區施秉縣東西部扶貧協作邁步脫貧致富路
    2013年以來,杭州市臨安區結對幫扶施秉縣,經過多年脫貧攻堅,改善了施秉縣貧困地區的發展面貌和生產生活條件,幫助當地困難群眾增收,有力推動施秉縣成功脫貧摘帽。臨安幫扶發展的香菇產業 李煒 供圖從2016年到2020年,杭州市臨安區幫扶施秉縣先後投入幫扶資金共計12850萬元,共實施項目72個。
  • 路橋—朝天東西部扶貧協作共建產業園在七盤關工業園揭牌
    人民網成都10月31日電  10月30日,「路橋—朝天東西部扶貧協作共建產業園」在七盤關工業園揭牌,這是浙江省路橋區和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兩地深化協作的又一重要成果。目前,該產業園已啟動場坪、道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工作。
  • 禮愛相連 攜手奔康 | 柯城-北川東西部扶貧協作全面展開
    浙江省督查組督察指導柯城—北川扶貧協作工作產業合作兩地立足柯城-北川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秉持扶貧協作產業項目化理念,重點在現代農業、園區協作、文旅電商、社會幫扶等領域,共同謀劃編制2018-2020年支援資金1個億的項目12類58個,實現優勢互補,深化產業合作,推動產業扶貧,目前已啟動投資3000萬元在柳林產業園共建柯城-北川扶貧協作產業園,
  • 東西部扶貧協作結碩果 浙江仙居雞在四川旺蒼試養成功
    中國網1月14日訊 「在旺蒼優越的自然環境下,仙居雞試養取得了圓滿成功。」1月12日,由中共旺蒼縣委、旺蒼縣人民政府主辦的「浙川攜手·共奔小康」東西部扶貧協作仙居雞上市推介會在旺蒼縣召開,浙江仙居縣將「仙居雞」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無償授予旺蒼縣使用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