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情暖六盤山 閩寧共圓小康夢

2020-12-08 騰訊網

央廣網北京7月6日消息(記者廉軍 萬存靈)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東西對口協作24年來,在寧夏六盤山連片特困區,福建援助寧夏群體接續奮鬥、勇於擔當,開創了一條東西幫扶、實現共同富裕典範道路。

1996年中央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自此遠隔千山萬水的閩寧兩地結下了不解之緣,一批批福建人不遠千裡來到六盤山下,開啟了一場跨越2000公裡,持續24年的山海之戀。

閩寧結對扶貧的生動實踐和故事,有一位福建的「林大姐」總是被人提及,協作初期時任福建省扶貧辦主任的林月嬋先後40多次來到寧夏,援寧的諸多項目裡都傾注了她的心血。

林月嬋接受採訪(央廣網發 福建省委宣傳部供圖)

林月嬋說:「第一次代表團去寧夏的時候,大家都比較快的進入自己的崗位,黨中央國務院的目的就是要我們幫助他們解決溫飽,所以我牢牢抓住溫飽這個問題來選項目。」

林月嬋把福建企業引進寧夏建起土豆加工廠,還請來了時任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所長、菌草專家林佔熺推廣菌草種植。1997年林佔熺第一次到「全國貧困之冠」的六盤山區,他沒想到條件這麼差。

他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那種的生態,感覺像撒哈拉沙漠那樣,兩邊都是光禿禿的。」

菌草專家林佔熺(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乾旱貧瘠的土地上能種出蘑菇嗎?在一片質疑聲中,林佔熺領著當地貧困農民利用相對保溫保溼的廢棄土窯洞,大膽嘗試「南菇北種」的菌草革命。林佔熺成功種出了香菇,成了脫貧致富的「幸福菇」,是閩寧協作中農民受益最大的項目之一,寧夏目前有菇農2萬多戶,戶均增收近萬元。他說:「老百姓非常高興地算錢,說之前見都沒見過一百元的鈔票,現在一天收入好幾百,他們非常高興。」

24年中2000多名福建援寧幹部使命在肩,對這片貧瘠的土地灑下真情。福建先後支援寧夏30多億資金,積極實施工農商、教育衛生、培訓等幫扶項目近千個,實現了幫扶由「輸血」到「造血」的歷史性轉變。

2016年,福建幹部李仲福來寧掛職時把「家」搬到了寧南山區,妻子主動申請同到寧夏支教,還帶上了11歲的兒子。現在李仲福推動的寧夏六盤山特產館已在福州等多地開館。李仲福說:「我覺得『閩寧協作』,最重要的,應該是閩寧兩地的幹部群眾之間思想的碰撞、感情的交流、觀念的改變。是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這樣能夠增強幹部群眾內生的動力。」

福建廈門泉祥紡織品公司去年響應閩寧協作政策,整體搬遷到涇源縣建起3個扶貧車間,生產各類背包,用工5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00多人。公司負責人黃水海說:「公司給當地老百姓提供家門口的就業機會,體現了我們的社會責任,我有信心把公司規模做起來,紮根寧夏長期發展。」

閩寧扶貧車間在寧南山區隨處可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廉軍 攝)

目前有5700家福建企業和商戶入駐寧夏,8萬多福建人在寧夏從業創業。同時兩省區政府組織5萬寧夏人到福建穩定就業,每年工資收入超過10億元。

扶貧車間打工的當地農民(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廉軍 攝)

如今閩寧扶貧協作已拓展到兩省區經濟社會建設全方位多層次,變成全領域廣覆蓋的深度融合,它生動詮釋了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制度優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共圓小康夢——瀟湘好歌主題演唱會在長沙舉行
    「共圓小康夢—瀟湘好歌主題演唱會」在長沙市實驗劇場舉行。演唱會演唱者都是湖南的青年歌唱家和少兒歌手。演唱會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和民族性。紅網時刻新聞12月9日訊(記者 夏君香)12月8日晚,由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音樂家協會主辦的「共圓小康夢—瀟湘好歌主題演唱會」在長沙市實驗劇場舉行,省文聯主席鄢福初,黨組成員、副主席鄧清柯等領導和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長沙市文聯等單位或部門領導觀看演唱會。
  • 「攜手共圓小康夢」——文藝惠民系列活動走進阜南
    12月14日,由安徽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聯、省扶貧辦聯合開展的「攜手共圓小康夢」文藝惠民系列活動走進阜南縣。當天下午兩點半,在阜南縣六裡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體活動中心,一臺集優秀歌舞、戲曲、曲藝、雜技和語言類節目為一體的文藝演出,吸引了鄉親們前來駐足觀看。主題演出精選群眾喜愛的傳統節目,展示圍繞脫貧攻堅、走在小康路上等主題的新創節目,不僅豐富了全縣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更能讓所有觀眾感受到決勝全面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濃厚氛圍。
  • 「攜手共圓小康夢」文藝惠民系列活動走進安慶
    「攜手共圓小康夢」文藝惠民系列活動走進安慶 2020-12-08 11:13:55   來源:安慶新聞網
  • 謳歌新時代 共圓小康夢
    12月7日,由市文廣旅局主辦、市文化館等單位承辦、張大千美術館協辦的「謳歌新時代 共圓小康夢——內江市群文系統助力脫貧攻堅書畫攝影優秀作品展」在張大千美術館開展,展覽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觀看。據悉,展覽共展出內江群文藝術家創作的優秀作品100餘幅,展覽到12月12日結束。
  • 「共圓小康夢·放歌通州灣」 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南通市群文專場...
    9月28日晚7點半,作為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活動之一,「共圓小康夢·放歌通州灣」 南通市群文專場演出與市民相約現代化建設高潮迭起的通州灣。一臺充滿時代氣息和濃濃鄉情的文藝節目,將會在這裡上演,讓廣大市民度過一個美好的難忘夜晚。
  • 盱眙:畫好網際網路「同心圓」 共圓小康幸福夢
    在盱眙,網上網下的「同心圓」正在形成。很多盱眙市民發現,一年多來,與政府互動溝通的渠道更便捷了。盱眙網絡理政平臺的開通,不僅成為市民參政議政的互動平臺,也為當地領導幹部「網上訪民意,網下解民憂」提供了便捷通道。
  • 接續奮鬥 續寫山海豪情——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事跡在福州...
    許多同學表示,要以「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為榜樣,開拓進取、攻堅克難,積極投身教育扶貧工作,為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海洋學院輔導員、第17屆支教團成員巫俊:一年的援寧支教之行,讓我對寧夏這片土地產生了難以割捨的感情,三營已經成為了我魂牽夢縈的第二故鄉。
  • 臨夏州關北村:回漢一家親 共圓小康夢
    近日,記者在康樂縣虎關鄉關北村深切體會到,民族團結是各族群眾共圓小康夢的生命線。「吃水不用挑,熱炕不用柴火燒,屋裡有水衝式廁所,孫子的學校離家只有200米……」說起現在的生活,63歲的馬得勝有說不完的話。「以前山上住的房子是土坯房,下大雨房子就會漏雨,出門兩腳泥,娃娃們念書要走三公裡的山路。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覺得現在的日子過得心裡很舒坦。」
  • 閩寧模式,縛住「貧困」蒼龍
    西海固持續推進「吊莊移民」,經過六次搬遷,123萬人離開了不適宜人類居住的環境。「閩寧合作真正幫助我們走出了貧困山區,實現了脫貧致富」,生活在銀川閩寧鎮原隆村的村民李敏么,是在閩寧鎮原西海固人的一個縮影。李敏么老家在寧夏隆德縣鳳嶺鄉,自然環境惡劣,交通不便,由於乾旱缺水,莊稼收成不好,只能種植馬鈴薯等作物。談起自己現在的生活,臉上充滿著笑容和自信。
  • 習近平講述的故事|閩寧鎮:攜手共圓小康夢
    2020年6月,總書記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鎮考察期間,走進了閩寧協作「訂單化」援建的扶貧車間。總書記說,企業參與興辦扶貧車間,先富帶後富,很有意義。20多年來,閩寧兩地是如何攜手並肩把「幹沙灘」變成「金沙灘」的?現在正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閩寧對口幫扶的故事可以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迪?本期《習近平講述的故事》為您娓娓道來。
  • 【12月7日】「攜手共圓小康夢」文藝惠民系列活動走進我縣
    【12月7日】「攜手共圓小康夢
  • 象州縣水晶鄉巧創「四大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共圓同步小康夢
    象州縣水晶鄉巧創「四大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共圓同步小康夢 2020-12-07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奮進新時代·共圓小康夢」—「文化進萬家」鄉村文藝秀走進黔江
    隨著來自黔江職教中心的兩位主持人李蛟、冉慧走上臺前,「奮進新時代·共圓小康夢」——「文化進萬家」暨重慶市美麗鄉村文藝秀走進黔江區濯水鎮活動正式開始。千餘名古鎮鄉親相聚古鎮廣場,看精彩的文藝演出、逛豐富的文化集市。
  • 閩寧對口幫扶 情灑黃土地的莆田系優秀兒女們
    23年來,送技術、引資金、抓項目、聚英才,莆田的幫扶在西吉一一落地;閩寧示範村、閩寧希望小學、工業園區,西吉大地上深深烙刻下莆田印記。23年,是一段攜手脫貧共赴小康的行程。23年裡,西吉留下了太多動人的莆田故事。2020,決勝脫貧攻堅,西吉將小康夢圓!
  • 魯藏一家親 共圓健康夢
    本網記者 張斌 陳林 攝11月18日,隨著來自日喀則市南木林縣19歲的藏族男孩晉米多吉被緩緩推出手術室,由山東省第九批援藏幹部中心管理組、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山東省紅十字會聯合主辦的「魯藏一家親,共圓健康夢」日喀則市先心病患兒全心救治項目最後1例手術順利完成。至此,共有44名日喀則兒童從該項目中受益,重獲「心」生。
  • 閩寧對口扶貧協作中的「市場之手」——市場為媒 山海攜手譜新篇
    此後,一批批福建企業家帶著技術、資金和銷售渠道,從八閩大地向黃土地進發,從最初的幾個行業,拓展到如今的建築材料、食品加工、教育文化等20多個行業。招商引資過程中,當客商對寧夏的營商環境有疑問時,在寧閩商們便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打消他們的疑慮。我們以產業鏈招商,不斷補鏈、延鏈,從而打通上下遊,推動全產業鏈發展。
  • 【決勝全面小康】齊心協力共圓何家兄弟「修路建房夢」
    【決勝全面小康】齊心協力共圓何家兄弟「修路建房夢」 2020-12-09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閩寧24年山海相連,福建採訪團用腳步丈量新寧夏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8月23日  「援建之光·閩寧24年」採訪活動  正式啟動  來自全省各大主流媒體的15名工作者  深入寧夏各閩寧協作示範基地  用鏡頭和文字記錄閩寧協作24年發展成就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報紙副刊工作委員會、東南網聯合主辦,在為期8天的時間裡,採訪團一行將前往昔日「貧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區,感受群眾生活的滄桑巨變;前往易地扶貧搬遷的閩寧鎮與紅寺堡區,感受群眾幸福新生活。
  • 濮報融媒丨住上安置房 圓了小康夢
    濮報融媒丨住上安置房 圓了小康夢 2020-07-10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魯藏一家親共圓健康夢」齊魯醫療高原行完美收官
    11月18日,伴隨著來自西藏日喀則市南木林19歲的藏族男孩晉美多吉被山東省濟南市中心醫院醫護人員緩緩推出手術室,由山東省第九批援藏幹部中心管理組、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山東省紅十字會聯合主辦的「魯藏一家親共圓健康夢」日喀則市先心病患兒全心救治項目最後1例手術順利完成,至此,共有44名日喀則兒童從該項目中受益,重獲「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