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世界十大動物物種入侵事件,其中一種竟然來自中國!

2020-12-20 筆墨清茶

物種的入侵可以是任何的植物、動物或真菌,它們被引入到非本源棲息地,並呈現出擴散的趨勢,這會對社會環境、人類健康和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本次我們就來說一說堪稱世界上最具毀滅性的10類動物物種入侵事件。

10.斑馬貽貝(Zebra Mussel)

斑馬貽貝體積雖小但數量繁多,它們會附著在物體表面。這一物種的雌性個體每年可繁殖100,000到500,000個幼體。它們原產於東歐和俄羅斯西部,後來通過人類船隻被帶到了美國的五大湖地區,儘管它們看上去對該地區的其他野生動物影響不大,但對於周圍的城市來說,它可是一個讓人頭疼不已的問題,因為他們堵塞了當地發電廠的進水口。

9.緬甸蟒蛇(Burmese Python)

緬甸蟒蛇原產於東南亞各國,現在已經入侵了美國佛羅裡達州南部地區。根據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U.S.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的統計,1996年至2006年間,大約有99,000條緬甸蟒蛇被進口到美國,巨蟒體型龐大並且以捕食各種動物而聞名,其中包括哺乳動物和兩棲動物。由於當地沒有其自然界的天敵,所以它們很大程度上是不受控制的,它們甚至養成了吃小寵物的惡習。

8. 黑鼠(Black Rat)

這種動物通常被稱為「船鼠」,大量的物種滅絕都曾與它有關。特別是在一些較小的島嶼上,船鼠的出現造成了鳥類數量大幅度下降,自從人類大航海時代以來,它們就被帶到了世界各地,它們不僅僅停留在那裡,然而,任何體重或體型相似的動物都可能被它們捕食。

7.歐洲兔(European Rabbit)

它們看上去又可愛又蓬鬆,但是它們也可能成為大害蟲。歐洲兔在全球範圍內數量激增,隨著它們的過度繁殖,一些小牧場則被它們變成了「地獄」,甚至無法控制。舉個例子,澳大利亞歐洲兔的數量非常大,這是因為1859年一個英國農民帶過去的24隻兔子之後所造成的嚴重後果。

6.北方黑魚(Northern Snakehead Fish)

北方黑魚最初來自中國、韓國和俄羅斯,後來被人們帶到了北美,在那裡這種魚在食物的競爭力方面超過了本土的物種,北方黑魚已經開始影響當地的生態系統,因為它們會吃掉其他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甚至是進入它們領地的小型哺乳動物。

5.尼羅河鱸魚(Nile Perch)

尼羅河鱸魚原產於非洲的淡水湖及其河流系統之中,然而,它在20世紀50年代被人們引入到非洲的一個大湖——維多利亞湖之中,然而維多利亞湖的生態系統並未具備承載這種魚的能力,因此尼羅河鱸魚的數量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迅速增長,此後對該地區的其他魚類和水生動物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4.亞洲虎蚊(Asian Tiger Mosquito)

亞洲虎蚊原產於亞洲部分地區,但在1985年,美國德克薩斯州卻發現了數量驚人的亞洲虎蚊,據信它們是被人們以休眠卵的方式運過來的,與所有入侵物種一樣,亞洲虎蚊的生存能力超過了美國本土的蚊子,它們帶來的主要問題是能夠傳播重大疾病,例如登革熱病,而這些疾病本土蚊子是不曾攜帶過的。

3.甘蔗蟾蜍(Cane Toad)

並不是所有的入侵物種都是被人們無意中引入新環境的,而甘蔗蟾蜍就是個特例,它是被人們引入用來對付吃莊稼的害蟲的,它們將害蟲全部吃掉之後,反而自己卻成為了新的害蟲。甘蔗蟾蜍原產於南美洲和中美洲,分布在夏威夷、加勒比海部分地區,用來保護甘蔗田。甘蔗蟾蜍不僅對當地野生動物產生威脅,而且它們還可以分泌出一種毒素,這種毒素的強度足以殺死幼兒和免疫系統不健全的成人。

2.非洲蜜蜂(殺人蜂) (Africanized Honey Bees (Killer Bees))

非洲蜜蜂,俗稱殺人蜂,是非洲蜜蜂和各種類型的歐洲蜜蜂的雜交品種,一些蜜蜂在被帶到南美洲之後開始與當地的巴西蜜蜂進行繁殖,很快它們的數量和範圍就遍布了整個南美和中美洲。它們極具攻擊性,迄今為止,殺人蜂已經造成了1000人死亡的嚴重後果,而且這一數據還在持續增長。

1.大黃蜂殺手(Killer Hornets)

儘管大黃蜂殺手對人類來說並不像想像的那樣危險,但對本土的蜜蜂來說卻危險得多。雖然它們還沒有遍布全球,但他們已經從日本來到了中國,甚至到了法國的部分地區。這些大黃蜂殺手靠吃蜜蜂的幼蟲為生,只要4隻大黃蜂殺手就可以消滅一整群蜜蜂。

不知道小夥伴們看到這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世界排名第四的入侵物種,進入中國後成為保護動物,現一斤480元
    我們可以乘坐飛機、輪船、火車等交通工具到世界各地旅遊。而也真是因為這些原因,造成了一些問題,比如說物種入侵的問題。現在物種入侵問題已經成了世界各國的一大難題。幾乎所有國家都出現了入侵物種,甚至就連一些在海島上的國家,也被一些外來物種入侵。外來入侵物種同樣也是中國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為了治理某些外來入侵物種,我們國家花了很大的物力和財力。
  • 世界上最「倒黴」的這些入侵物種,全在中國,圖五吃火鍋必備!
    世界上最「倒黴」的這些入侵物種:牛蛙 因為恐怖的外表和生腥的味道讓他在歐美一些國家橫行霸道,但是進入大吃貨帝國後。聰明的中國廚師們用泡椒、辣椒、花椒這些東西輕易的化解了牛蛙肉的腥羶。至於外表?中國人民表示切碎下國後管你以前長啥樣,好吃就行。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在網上經常看見這樣一些說法,「最沒尊嚴的動物就是中國的入侵動物」、「任何物種入侵中國,都會被吃成保護動物」、「中國吃貨就是入侵物種的天敵」、「美國、澳大利亞物種入侵問題那麼嚴重,是他們不會吃,派中國吃貨去一定能解決問題」。
  •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這些外來物種都是咋來的?|小龍蝦|中國外來入侵...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外來入侵物種繁多,有火遍全國的國民美食小龍蝦,有對農作物危害極大的草地貪夜蛾,也有產粉紅色卵的福壽螺……01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小龍蝦:我後悔了,漂洋過海來中國,從入侵物種到盤中餐
    小龍蝦最開始進入中國,也曾一度泛濫成災,但中國人用「吃」巧妙化解了這種危機。 小龍蝦雖於20世紀30年代就引入我國,但其食用和學科研究歷史則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 1983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戴愛雲首次提倡將淡水小龍蝦作為一種水產資源加以開發利用,與此同時,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開始研發克氏原螯蝦。
  • 物種入侵「最失敗」的物種,在非洲稱王體型碩大,到中國幾乎滅絕
    一直是獨立的大陸,因此幾乎沒有外來物種,生態系統相對獨立。在現代,澳大利亞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容易受到物種入侵的地區。但即使是入侵物種,也不一定對每個地區都造成危害,有些入侵物種,在一個地區是有害的入侵物種,到了另一個地區,反而變得很普遍,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物種。
  • 不只有小龍蝦,已有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都咋來的?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經發現的外來入侵物種有660多種。其中71種被列入了《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已經有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入侵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且外來入侵物種從以往的每10年一種發展到了現在的每2到3年就會有一種的程度。
  • 中國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遭受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記者 | 牛其昌1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恐怖的外來物種入侵:德國大閘蟹泛濫成災
    據德國媒體近日報導,幾隻中國大閘蟹前幾天借著夏日的餘暉,悄悄向柏林的德國聯邦國會大廈挺進。這引起了一些德國遊客的「警覺」。他們報警後,這些外來「入侵者」被動物保護機構「抓獲」。2012年,德國媒體報導稱,德國由於一種外來物種入侵已損失超過8000萬歐元,而這外來物種在中國和東南亞則是標價昂貴的美食—大閘蟹。
  • 你最愛吃的小龍蝦,竟然是外來入侵物種,它們造成的影響太大了
    但如果原本的生態系統中沒有物種能制約它,那麼他就會形成物種入侵。在地球上,物種並不是一直固定生存在某一生態系統。因為人為,或者自然的原因,許多物種會發生遷徙,擴散的原因。這些物種突破了物理區域的限制,來到了新的世界。外來物種的定義,就是在原來沒有自然分布,但是通過遷徙,擴散的原因,物種出現在原本不存在它們的地方。
  • 來自中國的神秘種子是「入侵物種」?有人種出了香瓜和番茄
    美國拉華州農業部門發布的「中國包裹」照片本以為是孤立事件,結果半個月不到的功夫,英國、日本、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甚至是以色列,也接連發現同樣情況。日本神奈川縣三浦市一名男子收到的包裹法國農業與食品部官推警告不明種子恐造成生態入侵對於神秘種子,各國普遍有「入侵物種」「攜帶病菌」的擔憂,出於安全考慮,他們都對民眾提出了「不要種植」的要求。
  • 「最丟面」的三大入侵物種,小龍蝦上榜,最後一種被吃成保護動物
    「最丟面」的三大入侵物種,小龍蝦上榜,最後一種被吃成保護動物!說到入侵物種大家都想到了哪些呢?丹麥生蠔泛濫,丹麥政府不得不向中國申請援助,於是就有了現在的蒜蓉生蠔。第二個就是小龍蝦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最後一種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它」就是牛蛙了。
  • 世界十大最受貿易威脅物種公布 老虎名列榜首
    本報綜合報導 在國際性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會議即將召開之際,世界自然基金會16日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十大最受貿易活動威脅物種名單,虎再次名列榜首。此外,鼠鯊、白斑角鯊和鋸鰩等海洋生物也榜上有名,大葉桃花心木則是上榜的唯一植物物種。
  • 美國通緝入侵物種!這次是中國大閘蟹
    中國網友表示:說吧,要吃成幾級保護動物?(網絡圖)這幾天,一份網上通緝令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通緝令是這樣的:這可不是PS的,而是美國馬裡蘭州安奧蘭多郡公共事業處發出的「通緝令」:要求民眾們幫忙抓捕神秘物種——大閘蟹。
  • 吃貨在努力:把入侵物種做成美食
    編者按:在世界各地,不同環境下,不同的物種會形成各種入侵的物種,疣鼻天鵝和野豬在美國就屬於入侵物種。本文介紹了一位廚師把一些入侵物種變成美食的努力,但只憑吃貨是必然無法戰勝入侵物種。更多內容請看:吃貨能擊退入侵物種?不要太天真了!
  • 盤點國內最失敗的入侵物種,中國吃貨:每一種都好吃,很喜歡!
    盤點國內最失敗的入侵物種,中國吃貨:每一種都好吃,很喜歡!最近國外的入侵,物種泛濫的次數也是越來越多,很多國家都出現了生物繁榮新的現象,只有中國沒有出現這種現象,為什麼中國沒有出現這種現象呢?答案是因為我們中國吃貨能吃所以我們不怕生物入侵。
  • 最失敗的3種入侵物種,在中國被吃成瀕危物種,野生的近乎滅絕
    但是作為有五千文明的大國來說,所有的物種都會劃分成兩大類,一種能吃的一種不能吃的能吃的吃到瀕危,需要人工養殖才能保證它的物種繁衍,生存都是一個問題。還有不能吃的可以慢慢解決。但是最起碼最為吃貨還是對物種入侵多多少少有一定的貢獻,今天就介紹那些野外幾乎見不到的3種物種1.
  • 讓外國人頭疼不已的「入侵物種」,圖3在中國是名貴滋補品!
    1、讓外國人頭疼不已的「入侵物種」亞洲鯉魚 亞洲鯉魚體型大,食慾大,繁殖速度快。他們將食物和棲息地從本地魚類中分離出來,並且以捕食其他魚類的卵而聞名。當鯉魚吃東西時,它們攪動湖泊和河床中的沉積物和有機物,將清澈的湖水變成黑暗的湖泊,並改變可以在那裡生存的物種類型。
  • 當年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從泛濫到滅絕,筍殼魚:中國人太狠了
    在如今國家之間的交流逐漸頻繁下,外來物種已經成了時有發生的事情了,不僅僅是人會入侵,動物和植物也會入侵,發生物種入侵後對環境的影響是很大的,有些還會影響到經濟發展。世界上有很多的入侵物種,而中國經歷了一般物種的入侵,有一些國家因為物種入侵受到了很大的困擾,而中國受到的影響卻不是很大,這是什麼原因呢?主要還是中國人口多吃貨多,不少外來入侵物種從一開始泛濫變成了需要養殖,不少入侵物種都成了我們桌上的美味佳餚。
  • 一種入侵物種為黃石湖造成災難
    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只有一種入侵性捕食性魚類在水生和陸地生態系統中產生了廣泛的變化。事實上,它的存在造成了嚴重破壞,改變了從浮遊植物到熊的所有飼養水平。在1994年之前,本地的鱒魚(Oncorhynchus clarkii bouvieri)是湖中的頂級捕食者,也是熊,水獺和水鳥等陸生物種的重要食物來源。然後又出現了另一種鱒魚,入侵湖鱒(Salvelinus namaycush)。這條大魚成了新的頂級捕食者。到1998年,科學家計算出僅在那一年估計就有125,000隻湖鱒消耗了300到400萬隻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