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季度幹乳製品產量同比上漲的背景下,作為乳業高利潤領域的奶粉日益成為各本土企業競爭的焦點,而其中的奶源問題更成為重中之重。伊利上周公告稱,將出資5.52億元投資黑龍江杜爾伯特年產45000噸配方奶粉項目,而實現內蒙、黑龍江、新疆石河子三大黃金奶源帶的進一步布局之後,伊利奶粉總產能有望從15萬噸提升至20萬噸。
「個人認為,東北是三大黃金奶源帶中最好的。」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完達山、飛鶴、雀巢、紅星、雅士利均聚集東北,並完成了布局。像伊利這樣的全國性品牌殺入,對散戶可能是多了一個出口,但也可能由於競爭激烈,導致奶價上漲,造成當地企業的成本壓力。
黑龍江基地將使伊利產能提高至20萬噸
伊利上周公告稱,將出資5.52億元投資黑龍江杜爾伯特年產45000噸配方奶粉項目,建設期為19個月,預期的投資回報率為43 .67%,內部收益率為30.43%。業內人士洪佳(化名)告訴記者,早在2006年時,伊利便宣稱憑藉內蒙古呼和浩特、黑龍江杜爾伯特、新疆石河子、湖北武漢4個奶粉基地實現了幹乳製品布局,最新的黑龍江基地應當是在原3萬噸的基礎上實現的擴產。
記者了解到,此項目是根據2007年度股東大會通過的《2008年度經營方針與投資計劃》進行實施,而這一計劃中曾表示,將投資29.44億元用於液態奶、奶粉、酸奶等若干項目。伊利在三聚氰胺事件過去之後,2009年財報已正式扭虧為盈,且不斷加大投資的力度與範圍。去年7月,其在天津3億興建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奶粉基地,今年又相繼在遼寧阜新投資奶源基地及乳品生產項目、在瀋陽瀋北新區擬投資4億元、佔地1000畝、存欄1萬頭的奶牛養殖基地項目。而就在本月,又計劃在山東省濰坊新建日產900噸超高溫滅菌奶及日產140噸冷飲項目,投資金額3.9億元。
國金證券分析報告顯示,目前伊利奶粉總產能為15萬噸左右,其中配方奶粉產能約為11萬噸,天津基地主要只承擔物流和分裝樞紐的角色,新項目2012年底投產時,產能將提升至20萬噸,配方奶粉產能超過15萬噸。
記者了解到,作為國內最大的奶粉和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商,伊利從2004年起(除2008年外)每年都投資新項目,並布局奶粉業務。財報顯示,伊利奶粉業務在2009年實現了23%的增長,內部佔比20.34%,今年一季度金領冠銷量翻番。「目前國內奶粉市場集中度仍相對較低,沒有一家企業佔有率超過15%,伊利此次產能擴張進一步彰顯其爭當奶粉大王的雄心。」國金證券就此維持了前期對其買入的評級。
而中信證券給到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幹乳製品產量已經出現明顯恢復,2009年一季度幹乳製品總計產量為66.9萬噸,同比減少了27.76%,今年一季度產量雖然仍只有68.8萬噸,但同比已實現上漲。銀河證券也認為,由於三鹿二三線城市往下部分市場份額的讓出,伊利奶粉業務恢復速度將超出預期。
完達山飛鶴雀巢紅星雅士利聚集東北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乳品上市公司均加快了投資建設的步伐。光明乳業也在一季度斥資14.68億元投資建設上海市閔行區馬橋光明乳業工業園區項目,建設期為30個月,預期動態投資回收期為6.19年。而伊利的此舉則更多被業界理解為寄望在東北加大對奶源的控制力度。
事實上,東北正是老牌國有乳企完達山和海外上市的飛鶴的根據地,雅士利和雀巢在國內的生產基地也在黑龍江雙城,去年,江湖傳聞牽手伊利前董事長鄭俊懷而得到業界關注的紅星也同樣以東北為大本營。
記者了解到,隸屬黑龍江農墾總局北大荒集團的完達山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後持續加大投資,已先後投資十幾億元,新項目包括煙臺液態奶廠、陽光乳業公司,控股原三鹿核心企業河北貝蘭德乳業,收購聖元寶泉嶺乳業資產,並投資建設興凱年產2萬噸配方奶粉項目等。在其宣傳中,擁有600萬畝天然草原牧場,50萬頭良種奶牛,輻射黑龍江省20個市縣區、57個農場。而另一位競爭者飛鶴在東北市場也已紮根48年,去年剛剛獲得6300萬美元風投資金,表示5年內將陸續投資近50億元,建設克東、拜泉、甘南、齊市4個日處理鮮奶1000噸的加工基地和克東、甘南等10個萬頭奶牛養殖牧場。「飛鶴剛剛推出旗下高端新品星飛帆。」洪佳告訴記者,在對賭協議中,飛鶴定下的收益目標是2009年每股收益3美元,或2010年達到4.3美元,目前還不知道這個目標最終能否達成。因此一方面會加強推出高附加值產品,另一方面會加強牧場建設。「飛鶴此前未受三聚氰胺影響,有330%的份額增長,但去年底和今年初產品積壓很多。如果悲觀的話或許會成為蒙牛、太子奶之後第三個對賭輸掉的企業。」
王丁棉告訴記者,雀巢和雅士利在雙城基本都是通過奶站收奶的形式,堅持分散的飼養方式。「除了收奶站和全資有牛的牧場之外,還有一種方式是純投資牧場。」洪佳向記者透露,有部分乳企希望與當地政府實行資金合作,比如一個牛場1500萬,自己出三分之一或一半,其他由當地政府補足,然後招投標給人承包,70萬-80萬一年租金,設備廠房都租賃給別人,人家牽牛進去,十多年將資金收回來。
「伊利這樣的大企業殺入東北,對散戶可能多了一個出口,但可能因為競爭加劇,導致奶價上漲,造成當地企業的成本壓力。」王丁棉表示。
專家觀點
三大黃金奶源帶東北最佳
「內蒙古、東北和新疆三大黃金奶源帶中,我認為東北最好。」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記者,黑龍江土地廣闊,主產玉米、高粱和小麥,飼料豐富,水資源不像內蒙那麼缺,除了冬天很冷的幾個月之外,其他季節的日照很有利於養殖。相較之下,內蒙缺草且沙化,新疆氣候水源都好,草量也足,但交通卻不方便。「全國有1200多萬頭牛,其中黑龍江便有150萬- 200萬,最早甚至有50萬-60萬頭從黑龍江引到內蒙,在2007年底、2008年初時則有30萬頭牛返回。」 (南都記者呂靜蓮 實習生 劉夢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