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位於油麻地、旺角、深水埗等地的店舖鐵閘都被畫上不同的圖畫,這些都是由香港青年藝術協會主辦「城市閘誌」的傑作。今年他們再接再厲,為九龍城、鴨脷洲的多個店舖創作藝術畫。
2019年「城巿閘誌」空降鴨脷洲和九龍城,透過地區獨特的生活習俗和飲食文化,探索兩區小店的「搵食」故事!
廣東話「搵食」,意思是覓食,引申義為謀生。一雙筷、一對手,有人千山萬水留住故鄉味,有人為繼承衣缽堅守家業,有人為抱守本業延續手藝,有人為服務社群做到就做。
九龍城向來都是不少老饕「搵食」的地方,位於侯王道的火鍋店方榮記,豐鬱濃厚的沙嗲湯底相信無人不曉。但原來方榮記在五十年代由木頭車打冷店起家,兼賣牛雜粉麵,至八十年代才轉營火鍋,搬到現址的三個相連的舖位,見證1993年九龍寨城拆卸、1998年啟德機場停用的歷史畫面。
藝術家Devil在鐵閘作品中以三張照片顯示方榮記的變遷,右方的是老闆方先生指著一張他收藏的五十年代九龍寨城照片,亦是當年方榮記的所在地,約現今九龍城廣場的位置;中間的照片是方榮記起家的本業——粉麵,現時日間亦繼續兼賣;左方則是馳名的火鍋,初時以炭爐作爐具。
鴨脷洲昔日只是一座孤島,島上多為漁民,而鴨脷洲大街是島上最早開闢的地方,漁民每次出海時間長達數月,除了要有糧食、日用品外,藥物亦是不可或缺,陳醫師同太太在1975年鴨脷洲大街開設「正興參茸藥行」,向漁民出售藥品,隨著時代變遷,2人現改賣藥材湯包。藝術家就將陳醫師同太太多年工作的溫馨畫面畫上鐵閘,印證兩人多年為社區的默默付出。
今年計劃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以公共藝術為主軸,以鴨脷洲和九龍城為創作根據地,由9個本地藝術單位為店舖度身訂做全新22幅畫作,呈現店主個性或店舖故事。第二階段以藝術教育為主軸,學生創作出共260件藝術作品向傳統手作業致敬,4月在香港仔海濱公園和九龍城廣場公開展覽,並同期推出期間限定免費文化導賞團。
日期:即日至4月24日
時間:10am-8pm
地點:香港仔海濱公園;九龍城廣場B1樓層中庭
網址: http://bit.ly/2UaifD2
【鴨脷洲】
日期:4月13、14、19、21、27、28日
【九龍城】
日期:4月13、14、20、22、27、28日
時間:11am及2pm(每日各兩場)
報名網址: http://bit.ly/2VKh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