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和鴨脷洲的「搵食」故事,都在「閘」上!

2021-02-13 香港薈

近年不少位於油麻地、旺角、深水埗等地的店舖鐵閘都被畫上不同的圖畫,這些都是由香港青年藝術協會主辦「城市閘誌」的傑作。今年他們再接再厲,為九龍城、鴨脷洲的多個店舖創作藝術畫。

2019年「城巿閘誌」空降鴨脷洲和九龍城,透過地區獨特的生活習俗和飲食文化,探索兩區小店的「搵食」故事!

廣東話「搵食」,意思是覓食,引申義為謀生。一雙筷、一對手,有人千山萬水留住故鄉味,有人為繼承衣缽堅守家業,有人為抱守本業延續手藝,有人為服務社群做到就做。

九龍城向來都是不少老饕「搵食」的地方,位於侯王道的火鍋店方榮記,豐鬱濃厚的沙嗲湯底相信無人不曉。但原來方榮記在五十年代由木頭車打冷店起家,兼賣牛雜粉麵,至八十年代才轉營火鍋,搬到現址的三個相連的舖位,見證1993年九龍寨城拆卸、1998年啟德機場停用的歷史畫面。

藝術家Devil在鐵閘作品中以三張照片顯示方榮記的變遷,右方的是老闆方先生指著一張他收藏的五十年代九龍寨城照片,亦是當年方榮記的所在地,約現今九龍城廣場的位置;中間的照片是方榮記起家的本業——粉麵,現時日間亦繼續兼賣;左方則是馳名的火鍋,初時以炭爐作爐具。

鴨脷洲昔日只是一座孤島,島上多為漁民,而鴨脷洲大街是島上最早開闢的地方,漁民每次出海時間長達數月,除了要有糧食、日用品外,藥物亦是不可或缺,陳醫師同太太在1975年鴨脷洲大街開設「正興參茸藥行」,向漁民出售藥品,隨著時代變遷,2人現改賣藥材湯包。藝術家就將陳醫師同太太多年工作的溫馨畫面畫上鐵閘,印證兩人多年為社區的默默付出。

今年計劃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以公共藝術為主軸,以鴨脷洲和九龍城為創作根據地,由9個本地藝術單位為店舖度身訂做全新22幅畫作,呈現店主個性或店舖故事。第二階段以藝術教育為主軸,學生創作出共260件藝術作品向傳統手作業致敬,4月在香港仔海濱公園和九龍城廣場公開展覽,並同期推出期間限定免費文化導賞團。



日期:即日至4月24日

時間:10am-8pm
地點:香港仔海濱公園;九龍城廣場B1樓層中庭

網址: http://bit.ly/2UaifD2

【鴨脷洲】

日期:4月13、14、19、21、27、28日

【九龍城】

日期:4月13、14、20、22、27、28日

時間:11am及2pm(每日各兩場)

報名網址: http://bit.ly/2VKhUss

相關焦點

  • 「一日之食」:用美食紀錄片內容矩陣,找回「附近的溫度」
    不過正是因為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不如意,一幅幅「美食人物肖像」才顯得更有生活感、真實感。和「他們」一樣,「它們」也不是完美的。「太難吃了吧,聞到那味都不想吃,喝一口就馬上得吐出來!」在這一思路下,「一日之食」和青年人的生活方式,撞了一個滿懷。
  • Tsingtao|冬日裡的「小森林」
    2020年在京都跨年時,我揣兜裡一瓶桃子酒坐上公交去往下鴨神社,少年們倒計時嘶吼著,說著感謝的話,那漫天的熊熊火焰,真是難忘啊。2021年新年假期的最後一天,我跑來山上的「鴨川食堂」。去年的京都鴨川、今年的「鴨川食堂」,大抵是一種緣分牽引。
  • 「一人食」火了,單身也很快樂
    國內的「一人食」餐廳也越來越多了,它們的火熱,都在於抓住了人們需求的痛點——在私密小空間吃一頓物美價廉的高品質美食。成都就有很多日式的「一人食」餐廳,抖音上較火的「壹食一」,開業第一年就在全國發展到了 300 家店面,主打的一人食燜鍋飯,既具有性價比高、營養均衡的優勢,快速出餐也很適合當下節奏。
  • 【有片】北京填鴨「正宗食法」原來可以不沾手!
    北京填鴨就是其中一道,而普遍來說大家吃北京填鴨的方式都是先把餅皮攤開放在手上、夾鴨肉及其他佐料之後,包起來放入嘴巴食用。網友大驚:原來吃錯好多年……「果然是老饕,很豪邁哦!」、「這吃法太厲害」、「這麼多年都用錯方法」、「好療癒的吃法啊」、「原來吃錯那麼多年了...…」、「吃烤鴨夾餅(北京填鴨)那麼多年,沒想到都白吃了」。重點是不沾手超棒啊!「以前弄得滿手都是,真是錯誤」、「不會弄髒手」、「以後這樣吃就不會把醬沾到手了」……這樣方便又能快速進食的吃法,引起很多人共鳴。
  • 「味噌湯定食」
    最常見的味噌湯雖然國內的味噌湯一般都是以簡單的例湯形式出現在定食中,但很多情況下,加入豐富的原料細心烹飪之後,味噌湯也可以作為定食中的主菜出現。「孤獨的美食家」中,五郎叔吃的那一份味噌湯定食,想必勾出了不少人的口水吧!
  • 都讀作「たまご」的「卵」和「玉子」有何區別?
    「たまご」可以寫成「卵」,也可以寫成「玉子」。那麼「卵」和「玉子」是一樣的東西嗎?卵「卵」的讀音有兩種,一種是訓讀,讀作「たまご」;另一種是音讀,讀作「らん」。「卵」とは、鳥や蟲、魚といった動物の雌が未受精の卵細胞や、産み出される、殻や膜につつまれた球狀のものを言います。「卵」是指鳥、蟲、魚等雌性動物未受精的卵細胞、或是受精產下能孵化出幼體的表面有殼或是膜的球狀物體。
  • 「舌尖上的故事」壽喜燒——簡約溫暖的火鍋
    小二說「瞎說」篇:壽喜燒是日本的一道特色菜餚,在食材與作法上卻極為單純、一點都不複雜,充滿了日本料理特有的簡約精煉精神。啦啦啦「故事」篇:壽喜燒又可稱為鋤燒。據說最早起源於日本古早年代,農人們於農事繁忙之餘,簡單利用手邊可得的鐵製農具如鋤、犁的扁平部分,於火上燒烤肉類果腹因而得名。由於佛教、神道等各種影響,西元765年,天武天皇旨禁人民食用獸肉。
  • 提防「壽司警察」和「餃子警察」
    為此,日本農産品和水産品的出口量也急速增長。中國媒體也對日本料理熱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十分關注,有的報導稱:「日本政府和有關方面採取多種措施,大力推動日本料理(和食)及料理文化(和食文化)走向世界」。如果只讀這篇報導,就會有一種「日本料理之所以能走向世界是依靠日本政府所實施政策」的印象。筆者認為,這種強調政府作用的報導會令讀者産生誤解。
  • 日語中的「〆」「」「卍」都是什麼鬼?
    日本和中國同屬漢字文化圈,因此不少中國人即使不會日語還是能辨識一些文字及符號,但依然有一些看起來奇怪的符號,學過日語都不見得讀的出來。今天跟這明好小語種再來看一下其他的文字&符號。表示最後動作的「〆」看到「〆」時,大家都以為是簡寫的符號吧?其實這個字是和製漢字,部首為「丿部」,讀作「しめ」,被收錄在日本的漢字辭典中喔~日本女聲優「〆野潤子(しめのじゅんこ)」的名字裡就有這個字。
  • 日語語法:「だけ」、「ばかり」、「しか」的區別
    在日語初級語法中,「だけ」、「ばかり」和「しか」是比較重要的語法點。它們看起來意思相似,但是用起來總覺得有些區別。如果分不清楚這些區別那就會錯意。到底應該如何區分呢?
  • 何謂「信」?什麼又是「信實」、「信德」和「信能」呢?
    「信」到底是什麼呢?「百法明門論」對「信」會做了明白的解析,它「信」是:「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 」什麼是「信」?所以,經中每比喻「信」如水清珠,能清濁水,是我們內心深處對「真、善、美」一種真摯、純潔的景慕與嚮往。01 什麼又是「信實」、「信德」和「信能」呢?
  • 「專題」逆流而上的「摩天盛筵」:芝加哥河
    休閒「綠河」「上車下商」的岸線結構,在不斷增加公共空間後成為城市休閒及舉辦節慶活動的承載地。例如,在聖派屈克節(Saint Patrick′s Day)期間,貫穿城市的芝加哥河從河岸到河道會被染成愛爾蘭國旗中綠色,一切吃的、喝的、玩的都在這條綠色帶上進行,成為一道神奇、亮麗的風景線。
  • 「舌尖上的故事」芸豆糕——慈禧都愛吃的傳統美食
    小二說「瞎說」篇:芸豆糕色澤雪白,質地柔軟,吃在嘴裡香甜爽口,軟而不膩。芸豆糕與豌豆黃,艾窩窩一樣,通常是清明時節的小吃啦啦啦「故事」篇:若追溯起源,皇帝的年代就有了,是典型的宮廷小點,與豌豆黃齊名。其實芸豆糕原本屬於老北京的民間小吃。盛行於街頭巷尾。
  • 日語中的「何」讀「なん」還是「なに」?
    如果這兩句中「何」的發音讓你十分糾結,那麼,言吉君教你一招快速區分「なに」和「なん」在日語中發音的方法。回到上文,我們繼續分析。其實①②句中的「何」既可以讀作「なに」也可以讀作「なん」。而不同讀法所代表的句子含義卻有所不同。
  • 「舌尖上的故事」固始皮絲——給你滿口的膠原蛋白
    小二說「瞎說」篇:皮絲是河南省固始縣的著名土特產,用潔淨的豬肉皮經過浸泡、去脂、片皮、切絲、晾曬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幹製品啦啦啦「故事」篇:在固始,凡有貴客臨門,主人有條件者必以皮絲入宴,以表盛情。如今的固始皮絲已不單單是只出現在市民餐桌的食品,而是已成為固始特產之一,並已揚名四海含金量「長胖」篇:固始皮絲鬆散而富有彈性,放下起堆,翻炒不會粘邊攪條,其味松嫩爽香,含有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是美容養顏的佳品。
  • 「麵包有故事」第一彈
    在歐洲,鹼圈代表「麵包師」,還有「喜結連理」的含義。Donuts不是都長甜甜圈那樣...甜甜圈有很多兄弟姐妹,它們長得千奇百怪!百吉餅和甜甜圈沒有血緣關係。百吉餅是煮+烤出來的,甜甜圈是炸出來的~看完上周的推文「吃醋攻略」1張圖告別亂吃醋,你是不是選醋選到頭大啦?這周咱們來說個輕鬆的話題——麵包~小編有一天吃早飯的時候突然意識到,我們每周都買麵包、吃麵包,循環往復...怎麼從來就沒想去了解一下我們常吃的麵包呢?不挖不知道,一挖嚇一跳!我們常吃的麵包,每一種都超級有意思!
  • 「舌尖上的故事」年糕——新年到,祝大家年年「高」升!
    啦啦啦「故事」篇: 年糕有兩千多年歷史,馳譽南洋歐美不衰,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築"闔閭大城",建成後,大宴眾將群臣慶功。惟有伍子胥悶悶不樂,他料吳王驕奢不防備越王勾踐和範蠡,國家遲早將亡。
  • 「東京食屍鬼:re」動畫化決定!花江夏樹繼續主演!
    「東京食屍鬼:re」動畫化決定!花江夏樹繼續主演! 「東京食屍鬼:re」是「東京食屍鬼」的新章。以在喰種・研究的專門機關・CCG所屬的主角佐佐木琲世等捜査官為中心展開故事。動畫「東京食屍鬼:re」暫定將於2018年播出。
  • 成為「第一個」超級買手的賈乃亮|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成功人士的崩潰,是從不得不直播開始的。這句年初的笑談,如今看來也並不盡然。也有人通過直播,得到了更多的曝光率和機會,比如賈乃亮。《極限挑戰》裡待人接物和和氣氣的「亮亮」,進入直播間,便成了「聽我話、買就完了」的「亮哥」。
  • 「美的冰箱」這波春節營銷太暖心!用「知乎網友」真實故事聯結用戶...
    「美的冰箱」帶來三個知乎網友親歷故事 這頓「年夜飯」讓人親切感動  一月初,美的冰箱在知乎上發起品牌提問「記憶深處,哪頓年夜飯最讓你難忘?」引起站內知友熱議,吸引不少優秀回答者前來回答,其中包括旅遊話題的優秀回答者閃米特,美食、烹飪話題的優秀回答者席妙雅,以及優秀回答者梁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