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健身效果最大的一個因素是什麼?就是訓練持續性,訓練持續時間越長,那麼健身效果當然越好。
而對訓練持續性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健身受傷,所以隨便去哪家健身房,安全性都是最重要的。
但是健身受傷,不僅僅是因為動作不標準,或者運氣不太好導致的。
有時候,有些健身動作本身,就非常容易受傷。10個人接觸,可能有9個人就會受傷。
而下面我要講的4個動作,受傷機率非常大,甚至健身老手都不敢練。
反手頸後引體向上
我以為這個動作沒有人練,因為無論是從效果,還是從動作進階來說,這個動作太雞肋了,基本上用處不大。
這是一個練肱二頭肌的徒手動作,一般高階徒手健身玩家才會去練,但是多數人會用彈力帶和啞鈴練肱二頭肌。
反手頸後引體向上,為什麼危險?
首先是頸後下拉,包括頸後引體向上、頸後高位下拉,其實都需要非常強的背部肌肉力量。
你但凡有一點手臂代償,那麼就會導致肩部內扣,從而導致肩部拉傷,你能保證自己做引體向上,不會有手臂代償嗎?
其次,反手引體向上,一般要窄距來做,寬距反手,容易扭傷手肘。
那麼反手頸後引體向上,你腦袋那麼大,要鑽過去,肯定雙手距離比較寬,再加上手臂代償,那麼肩膀手肘就會非常容易受傷。
頸後槓鈴推舉
其實就三角肌中束的孤立性來看,頸後槓鈴推舉,比其它推舉更加孤立一些,所以三角肌中束的訓練效果也更好一些。
但是做這個動作,必須具備兩點要求。
第一點是,背部肌肉足夠強大和穩健,一個瘦子做這個頸後槓鈴推舉,基本上槓鈴是穩定不住的,所以容易受傷。
第二點是,你的肩關節外旋活動性要足夠高,一個具有圓肩、駝背的人,練這個動作非常容易肩峰撞擊,也就是肩關節咔咔咔的響。
所以頸後槓鈴推舉,儘量不要去做,如果說練三角肌中束的話,其實啞鈴側平舉這個動作就已經足夠了。
再不濟,加上啞鈴推舉,前束中束一起練,沒必要追逐完美的中束孤立。
反手臥推
憑良心說話,反手臥推的好處其實很多,比如矯正圓肩、胸肌更加孤立等等。
所以練反手臥推的人,其實很多。
但是這個動作不好做,一個不小心就會受傷。
反手臥推,一定要保證充分的挺胸,也就是你的胸肌要挺起來,而不能有絲毫的含胸。
那麼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就需要你背部肌肉全程夾緊,但這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好控制。
所以很多人做這個動作,都會感覺彆扭,並且肩膀酸痛,那這就說明肩部會扭傷。
與其採用反手臥推,其實我們可以用對握臥推,也就是平行槓鈴來做的臥推。
它既具備提高胸肌孤立、矯正圓肩的效果,同時又對動作標準不嚴格,所以受傷機率也非常小。
槓鈴直立划船
槓鈴直立划船,又叫槓鈴提拉,這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動作,有些人做了沒事,有些人就容易受傷。
一般來說,當你做槓鈴提拉的時候,感覺肩關節砰砰響,就說明你不適合練這個動作。
我們做槓鈴提拉,首先是肩關節內旋,這個時候關節窩空間就變小了,那麼肩峰位置就容易發生摩擦。
而提拉的時候,肩關節發生外展,就會進一步縮小關節窩空間,自然容易發生肩峰撞擊。
不能做槓鈴提拉的人,其實可以用另一種動作代替。
比如啞鈴提拉,啞鈴你拉到頂部可以外旋手臂嘛。再比如說繩索提拉,繩索提拉不需要內旋肩關節,自然就會更加安全。
危險跟實力是呈反比的,一般來說,你健身實力越強,承受風險的能力就越高。
所以這些動作,你只是暫時不能練,但是等你身體素質提高了以後,再去嘗試這些動作。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