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經典兄弟檔:有了他們,港片才更精彩!

2020-12-20 騰訊網

近期,內地綜藝《演員請就位2》收官,在最後一場總決賽中,節目組請來了三位對華語影壇而言極有分量的巨星——秦沛、姜大衛、爾冬陞三兄弟首次在節目中同框亮相,立即掀起一波邵氏電影及黃金時代港片迷的回憶殺。本期就跟大家聊聊幾對香港電影中的經典兄弟檔。

1.電影世家:秦沛 姜大衛 爾冬陞

秦沛生於1945年,在家中排行老大,父親是著名演員嚴化。1965年,秦沛奔赴臺灣,任圓聯影業公司演員。1986年,秦沛主演其弟爾冬陞執導的《癲佬正傳》,獲第六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1993年,秦沛再度參演爾冬陞執導的《新不了情》,獲第十三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秦沛戲路寬廣,正邪縱橫,可以演大奸大惡之徒,也可以演溫情脈脈的老者形象,演技之多變,堪稱香港電影最強男配角之一。

老二姜大衛比秦沛小兩歲,4歲開始童星生涯,第一部參演電影是《別讓丈夫知道》。

童年時期的弟弟姜大衛與哥哥秦沛在片場

1968年姜大衛被邵氏導演張徹發掘,隨後主演電影《遊俠兒》《新獨臂刀》《報仇》而名聲大噪,與狄龍並稱為「邵氏雙子星」。

1974年,姜大衛執導首部電影《吸毒者》。80年代開始往電視劇領域發展,代表作有《大內群英》《九陰真經》等。

排行最小的爾冬陞是秦沛和姜大衛同母異父的兄弟,現任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董事局zhu xi 。

爾冬陞的父親爾光是香港五、六十年代極具影響力的電影製片人及導演,曾為永華、邵氏、國泰等電影公司擔任製片,大導演李翰祥亦為他所提拔。母親紅薇是香港著名女演員,上世紀40年代在上海出道,50-60年代在香港參加了多部國語片的演出。

1977年,爾冬陞參演首部電影《阿Sir毒後老虎槍》,同年因主演楚原執導的武俠片《三少爺的劍》而成名。但他認為當演員不能掌握自己的發展方向,於是開始參與幕後工作。1981年,爾冬陞與哥哥姜大衛、秦沛合作無釐頭喜劇《貓頭鷹》,並擔任該片編劇,即已展示出自身卓爾不群的創作才華。

1986年,爾冬陞執導了首部電影《癲佬正傳》。他用冷靜客觀的鏡頭將精神病患者這個特殊群體真實地呈現在觀眾的面前。憑藉這部影片,爾冬陞還令哥哥秦沛獲得了首個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稱號。第二年的《人民英雄》,又把梁朝偉送上了最佳男配的寶座。

《新不了情》因其完整的故事結構,以及恰到好處的煽情段落,在當時的香港影壇造成巨大迴響,並在翌年的金像獎上大放光彩,一舉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在內的6項大獎,成為當年的最大贏家。

新世紀以來,爾冬陞依舊保持著穩定的產量,陸續推出《旺角黑夜》《門徒》《新宿事件》,都是拷問人性的寫實黑幫片,給人以內心深處極大的震撼。

2.許氏兄弟:許冠文 許冠武 許冠英 許冠傑

老大許冠文是香港電影第一代喜劇天王,他的作品是粵語流行文化的先驅,諷刺時弊,笑中帶淚,蘊藏哲理,捕捉了香港本土文化在七、八十年代的形成。

1971年,許冠文加入無線電視,主持節目《雙星報喜》。1972年主演由李翰祥導演的《大軍閥》,從此踏上大銀幕。在1974-1981年間,由他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片《鬼馬雙星》、《半斤八兩》、《摩登保鏢》等影片,共五次獲得香港年度票房冠軍,三次打破華語電影票房紀錄,是香港年度票房冠軍最多的導演。此外他也是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得主。

老二許冠武1944年出生,曾擔任過演員、攝影師及編導。主要作品有《摩登保鏢》等 。許冠武在四兄弟中的知名度較低,網上關於他的圖片也不多。

老三許冠英是香港著名演員及歌手。1971年,進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演員培訓班學習。

1974年,與大哥許冠文、弟弟許冠傑創辦許氏兄弟影業公司。 在《半斤八兩》《發錢寒》《殭屍先生》等片中都有經典演出。2011年11月8日,許冠英因心臟病在香港九龍塘馬可尼道的家中去世,享年65歲。

排行最小的許冠傑是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鼻祖,1967年擔任蓮花樂隊的主音歌手,1973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馬路小英雄》。

青年時期的弟弟許冠傑和哥哥許冠英

1974年,許冠傑發行的粵語專輯《鬼馬雙星》揭開了香港粵語流行樂壇的序幕。1978年主演的喜劇電影《賣身契》成為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90年代退隱之前拍了一部經典武俠片《笑傲江湖》,被譽為「最經典的令狐衝」。雖然許冠英也是歌手,但許冠傑是四兄弟中將「歌影雙棲」做到最佳的一人。

3.邵氏兄弟:邵逸夫 邵醉翁 邵邨人 邵仁枚

邵氏電影公司成立於1958年,迄今為止產出超過1000部電影,曾經雄霸香港影壇20多年。

1924年,在家中排行老大的邵醉翁在上海創辦天一影片公司。老二邵邨人擅長編劇,和老大聯合創辦上海天一。老三邵仁枚則負責經營戲院及電影發行。

1978年 邵逸夫和妻女的合影

人稱六叔的邵逸夫除了在電影界的成就,還在國內投資興建了近3萬座逸夫樓,是一位偉大的娛樂大亨和慈善家。2011年正式退休,邵逸夫也是全球最長壽、任期時間最長的上市公司CEO。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7歲。

4.向氏兄弟:向華強 向華勝

背景深厚的向氏家族一共有十三個兄弟姐妹,九男四女,向華強排行第十,向華勝排行十三;排行老大的向華炎上世紀50年代接手了老爸向前所創立的香港新義安組織,勢力可謂雄踞一方。

1973年,向華強參演首部電影《龍虎地頭蛇》進入電影圈。80年代中期,他與弟弟向華勝共同創辦永盛電影公司,開始出品大量娛樂電影,經典包括周潤發的《賭神》系列以及周星馳的《逃學威龍》系列。1989年,向華強因在電影《賭神》中飾演不苟言笑的龍五而被觀眾熟知。

與向華強偶爾活躍在幕前不同,向華勝則是始終深居幕後的真正「話事人」。在向氏13個兄弟中,向華勝排行老么,與七哥向華波和十哥向華強都活躍在娛樂圈,曾捧紅周星馳、張敏等藝人。向華勝因患食道癌晚期,於2014年11月20日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64歲。

5.麥氏兄弟:麥當雄 麥當傑

1981年,麥當雄創立麥當雄製片公司,隨後推出首部作品《靚妹仔》,即獲得金像獎的垂青。1984年,麥當雄任導演執導了一部以「大圈仔」搶劫殺人的現實事件為題材的電影《省港旗兵》,獲第21屆金馬獎最佳導演。麥當雄公司拍片以「狠辣」著稱,為追求真實感,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時常令劇組的工作人員聞風喪膽,麥氏其後推出的《跛豪》《上海皇帝》系列掀起90年代的黑幫傳記片潮流。

《省港旗兵》之後,麥當雄不再出任導演,而是將大部分導演工作交給了弟弟麥當傑,作品包括《省港旗兵》後三部、《月亮太陽星星》、《玉蒲團之偷情寶鑑》、《新流星蝴蝶劍》、《飛狐外傳》等作品,麥氏作品多以奇情暴力為主,情節畫面追求刺激生猛。

1997年拍完反映臺灣政商勾結的《黑金》後,原本企圖再戰影壇的麥氏兄弟,由於影片的票房失利,黯然退出影壇。

6.袁氏兄弟:袁和平 袁祥仁 袁信義 袁日初 袁振洋

如今享譽世界影壇的袁家班,其中的袁氏兄弟均出身於演藝世家,父親袁小田在黑白粵語片時代是著名的武術替身和武術指導。袁和平、袁祥仁、袁信義、袁振威、袁龍駒、袁日初和袁振洋,這七兄弟集合在一起,應該算是香港電影圈最能打的兄弟檔。

眾所周知,後來發展最好,在國際上最負盛名的當屬排行老大的袁和平,在香港本土,他創造出《太極張三丰》《精武英雄》等經典佳作,2000年和;李安合作《臥虎藏龍》揚威國際,並為《黑客帝國》《殺死比爾》《功夫》擔任武術指導,獲獎無數,不知不覺間,今年他已經75歲了。

在七兄弟中,除了主演過《奇門遁甲》《鬼馬天師》等作品的袁日初外,袁祥仁是在幕前最為活躍的一位,《奇門遁甲》裡的老太婆形象深入人心,90年代更是成為周星馳電影裡的神級配角。

袁信義的職位跨度較大,包括演員、武指、攝影、副導演、編劇,可謂是全能型選手,早年經常出演一些令人過目難忘的經典配角,比如《精武英雄》中上門踢館的倪師父、《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中的捕快神爺、《黃飛鴻》中放黃飛鴻出獄的獄卒頭子等。

此外,香港影壇的經典兄弟檔還有很多,有機會再聊,例如鄧光榮 鄧光宙、劉家良 劉家榮 劉家輝、黃家駒 黃家強、成運安 成奎安 成福安、陳龍 陳會毅、林嶺東 林嶺南(南燕)、湯鎮宗 湯鎮業、錢小豪 錢嘉樂、王鍾 王青、陳欣健 陳國新、韋家輝 韋家雄、吳啟明 吳啟華、彭順 彭發……

當然,別忘了還有張學友和張家輝這對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相關焦點

  • 經典港片裡有哪些香港街景?總有一部香港電影影響了你的人生!
    這些地名對於港片迷們來說,就像是自己心中,城市的某個角落似的,對其如數家珍。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電影的步伐,一起去尋訪經典港片裡,那些標誌性的香港街景吧……說起香港電影,就不得不提旺角,其位於九龍西部,是一個人口密度極高的區域,被譽為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一個很繁華卻魚龍混雜的地方。
  • 大家說麥嘉經典影視劇,那是你沒看過下面精彩港片
    導語:大家說麥嘉經典影視劇,那是你沒看過下面精彩港片麥嘉今天小編介紹香港另一位喜劇電影明星。如果你是80零後的人也許就看過他演的電影。而且他也是在周星馳之前香港喜劇明星的一位經典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創作的喜劇電影放在今天,依然值得回憶和回頭看。那麼小編今天介紹麥嘉經典影視劇,那是你沒看過下面精彩港片第一部:《情聖》
  • 20部香港「雙雄」電影:每一部都是經典,港片迷必看影單
    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將於4月14日舉行頒獎典禮,目前《無雙》是最大的贏家,打破香港電影金像獎紀錄,擁有17項提名。其中17項提名中最大的亮點自然是雙影帝提名,今年金像獎影帝大概率會在周潤發和郭富城之間產生。香港電影盛產「雙雄」電影,除了《無雙》之外,今天再為大家介紹20部「雙雄」香港電影,每一部都是經典,港片迷必看影單。
  • 能稱得上港片巔峰的十部電影,你都看過?
    壞人總是佔上風、污衊好人、陷害警察、無確鑿證據、保護臥底、警察總在最後時刻才出現等橋段咱們都是耳熟能詳,最精彩的就是成龍大哥的動作打鬥,場面驚心動魄,在那個沒有特技的年代都是實打實的上陣,危險不言而喻,成龍大哥能有今天說是用命拼回來的一點也不為過,時至今日仍有不少網友期待香港警匪片再出新作。
  • 香港電影的港味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如今的港片再也沒有港味了?
    如今港片的喜劇片和功夫片早就衰落多年,這些年也就警匪片還能偶露崢嶸。 那麼香港電影裡的警匪片是如何發展演變的呢? 雖然以「曹探長」聞名的曹達華在香港電影早期老粵語片裡面出演過一些偵探片,但那還算不上警匪片。後來成龍的經典《警察故事》雖然也是警察題材,但電影類型還是我們熟悉的成龍式的功夫喜劇片。
  • 香港娛樂圈的兄弟檔:許氏最出名,袁氏最能打,邵氏最有權勢
    做兄弟,有今生,沒來世。《英雄本色》【除了秦沛姜大衛爾冬陞三兄弟,香港娛樂圈的還有哪些兄弟檔?】爾冬陞有兩位哥哥保駕,輕鬆入行,憑藉雙高的顏值和身材,被大導演楚原看中,成為哥哥姜大衛之後的新一代武俠電影當紅小生。不過爾冬陞很有想法,28歲就開始轉型做導演,獲得過多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最佳導演獎,並且是香港金像獎董事局主席。
  • 王晶「肥貓」談港片沒落:香港電影和我們都還在!我是充滿了懷疑
    愛是因為王晶早些年拍的一些電影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恨的是近年來的王晶爛片頻出,圈錢無數。作為香港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很自然就會被人問及香港電影的問題。王晶與香港演員「肥貓」鄭則仕表示,請廣大觀眾放心:「香港電影和我們一樣,都還在。」香港電影在肯定是還在,但是究竟是那種存在,還真的是值得思考一下。
  • 2019年香港電影總結:港片未末日,古天樂宇宙逆改天命
    當港片重新煥發「港味」,就連好萊塢大片也被比了下去。①拯救港片的「古天樂宇宙」香港導演王晶在2017年接受「梨視頻」採訪時說過一句很令人傷感的話。「我覺得早就沒有香港電影了,只有華語電影,純香港電影根本活不下去。」
  • 最囂張的5句港片臺詞,每句都足夠經典,最後一句成為網絡流行語
    回想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個年代是香港電影發展最為迅猛的時代,當年港片不僅產量高,而且質量也都有保障,武俠片、愛情片、警匪片、搞笑片等等,各種類型層出不窮。反觀現在,香港電影並沒有以前那麼火熱,難怪很多影評人都在強調一個事實「港片沒落了」。
  • 有一種回憶叫做港片金曲 十五首歌追憶香港電影巔峰 – Mtime時光網
    就在「東方好萊塢」的稱號風靡全球之時,香港流行音樂也同時攀上了巔峰。與電影一樣,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香港電影人和音樂人手中誕生的音樂佳作不計其數,很難說電影與音樂,究竟是誰成就了誰。如果說香港電影是一代人的回憶,那麼這些港片金曲就是這些回憶裡關於香港電影最閃耀的註腳。
  • 香港「三江」拍案驚奇,港片老江湖——劉江、朱江
    做了幾期香港老戲骨的影評,感嘆如今的香港娛樂圈演員真是青黃不接啊!那些影帝都已年長,老戲骨也是淡出影壇或已去世,能夠接起香港電影大旗的人青年真的太少了,我想這也是讓港片沒落的原因之一吧!也是經典的97版的《天龍八部》,劉江在劇中飾演了"帶頭大哥"虛竹的父親。不管是正派還是反派,陰險狡猾的、有忠實的、有圓滑事故的、還有慈祥的,可以說劉江飾演過各種角色都拿捏的相當到位,他的演技足以徵服觀眾。
  • 有一種情懷叫香港警匪電影
    電影《無間道》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臥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鬥,他們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無間道》電影出世的時候,香港電影已經處於冰河期,雖然「無間道」系列並沒有帶來港片的救市,但是,至少帶來了香港警匪片的希望之光。
  • 香港電影幾十年的精髓盡在這五部港片裡,都看懂了你就是電影專家
    如今的香港電影幾乎等同於虛設,幾年都產不了幾部純港片,毫不客氣的說純港片已經不存在了。那麼這個號稱「東方好萊塢」的香港電影大時代,從崛起到衰敗再到隕落期間一共有哪些足以載入史冊的代表作呢?本期節目便為大家梳理五部足以排進香港影史的電影,看看都有哪些經典佳作。
  • 有一家從港片裡「走出來」的餐廳,能讓你感受到幾十年的香港風情
    在臨沂有一家從港片裡走出來的餐廳能讓你感受到幾十年的香港風情 打卡那些年男女主角吃過的香港下午茶!數十種茶點吃遍香港經典樣式豐富的粵式茶點,現點現蒸的傳統工藝,對於港片中最嚮往的美食,點心們一定擁有姓名。紅米磨成漿的米皮細膩光滑、薄而剔透,裹著酥酥的脆皮和鮮蝦仁,嫩、脆、Q,一口有3個口感。
  • 從《緊急救援》熱映,論香港電影「不死」
    從這部影片的直接觀感上,影迷們已經很難再看到影片中的「港片」基因,畢竟在經歷了《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兩部主旋律大片的磨練之後,林超賢更加深喑國內觀眾的需求了。這些年裡香港導演和演員「北漂」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甚至很多時候他們顯得更加低調,如果不是特別注意,觀眾們很難在他們身上看到港星的影子了。當然那個普通話說不好的張家輝除外。
  • 香港電影曾輝煌一時,如今喜歡看港片的觀眾越來越少!
    掏錢買票看電影,更是一件奢侈的事。何況當時的電影,多為國產主旋律。加上當時沒有電影引進位度,許多香港電影並不能引進內地,美國大片還是遙不可及的事。錄像廳裡香港電影,成了他們最好的娛樂項目。雖然錄像廳環境差,效果不好,看的甚至是盜版錄像帶,但是價格便宜,一兩元一張票,可從看幾部與香港同步上映的港片,一天時間就這樣度過了。相信很多75後和80後,認識劉德華、成龍、周潤發、周星馳、張國榮等一線明星,並不是通過電視,更不是通過電影,而是通過錄像廳。
  • 有希望「拯救港片」的7部電影:每一部都引領了一個短暫的潮流
    大約從1994年開始,輝煌一時的香港電影便開始出現疲態,到2000年前後,港片在年產數量、年度票房、質量水平等各個方面都已呈現不可逆轉的全面衰落之勢。導演王晶曾將這種衰落的原因,歸結為臺灣電影市場的崩潰和大陸電影市場的尚未崛起。
  • 尋味「香港」之旅,結局你意想不到!在諸暨也能吃到經典港片同款美食
    香港電影是一種情結 成為了一代人一窺電影世界的窗口 香港一街一巷的餐廳食肆 都有可能成為一部經典電影的取景地 成為每一個沒有去過香港的人腦海裡的「香港符號」
  • 香港最經典的10大港片拍攝地 尖沙咀的老大竟然是他!
    星光燦爛的香港,不大的地方卻高產了無數好看的電影電視劇還有世界聞名的明星們。有人去香港是為了血拼,有人是因為美食。而從小看港片長大的我們90後一代,更是被電影所打動。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香港,探尋那些記憶中的電影拍攝地吧!
  • 肥貓鄭則仕談香港電影落寞,全程透露著心酸,港片跟自己慢慢變老
    肥貓鄭則仕談香港電影落寞,全程透露著心酸,港片跟自己慢慢變老想起香港電影,在最鼎盛的時期,應該就是八九十年代了,那時候香港電影在整個亞洲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而當今很多香港演員,都是在那時候出道開始拍戲,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香港電影在21世紀已經落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