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中年婦女用熨鬥做土味三明治,小學生搶著買,比煎餅果子美味
很多人都自誇咱們是世界上最會吃的民族,咱們地大物博個地區之間交流頻繁食物烹飪方式相當多元,這些都是真的,但是還不至於到全世界公認最會吃這個層次。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外國人在吃方面也很在行的,我們有一個優點就是從不排斥外界的優秀事物,包括飲食。
小區門口學校門口一般都有賣小吃的,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會有美食。煎餅果子肉夾饃肉包子米飯糰這些東西已經相當普遍了,也有不少商家開始做西方的炸雞和漢堡,可實際上並不是每個中國人都喜歡吃漢堡的,所以不少聰明的小吃攤老闆把西方美食來個中國化。甭管啥東西來中國都會被同化,老外吃的漢堡不是甜的麼?咱們把老外的三明治啊漢堡啊都來個中國話,想吃甜加番茄醬想吃鹹加甜麵醬想吃辣就加辣醬,你想要吐司麵包裡面夾辣條也不是不可以。
有一位33歲的中年婦女嘗試過很多職業,掙錢的職業沒幾個,哪怕是寫字樓裡996的福報工作也沒能給她帶來更多的收入,後來辭職做小吃生意,起初是做手抓餅雖說生意還行,但是扛不住同行太多。某日閒來無事在油管視頻上看到外國人做三明治的視頻後,靈機一動覺得這是個商機,畢竟同行們應該沒人去看國外的美食視頻。
她看了國外人做的三明治後,自己也請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整了一套工具,她的工具比較別致,是兩個像燙衣服的熨鬥一樣的工具和一個大號鐵板燒。她做美食就是培根、香腸、火腿腸、煎雞蛋等煎餅攤上有的配菜全部放在鐵板上煎熟,另外還在鐵板上煎吐司麵包片。熨鬥按壓食物和鐵板同時加熱,把食客們要的食材煎烤熟了放在吐司麵包片裡夾起來就可以了,跟手抓餅操作方式差不多。
熨鬥的作用就是讓食材能夠兩面受熱熟得更快。與手抓餅的不同之處就是這種中西結合三明治可以放芝士,放了芝士吃起來更加扛餓,這樣一份土味三明治能賣多少錢呢?價格基本上和手抓餅煎餅是一樣的,收多少錢全憑顧客點了啥,頂天了什麼都加的豪華配置也不過是10塊錢而已。不少小孩子都喜歡吃這種土味三明治,這位33歲的中年女子說目前還沒聽說有人跟她做一樣的土味三明治,這種搶佔市場的感覺真爽,每天生意好到爆,對面賣煎餅果子的60後老奶奶看了只有羨慕的份。一天賣三百多份很正常,但是這也是極限了,數量再多她就忙不過來了,她有時候就會納悶:為什麼網上那些小編們一言不合就說小吃攤一天賣出幾千份小吃呢?難不成網上寫的那些賣小吃的老闆都是三頭六臂的哪吒?